第二章他是一个忠于梦想的人,所以他成功了4
众人皆信“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乔布斯就要“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
生活中,懂得知足可以过得很幸福,但是在事业上,不满足可以让人很成功。乔布斯就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他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2008 年 2 月《财富》杂志高级记者贝琪?莫里斯(Betsy Morris)访问乔布斯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接下来做什么?”乔布斯回答:“我们生产了许多产品,我们勤奋工作。我们说:‘这太棒了,让我们再多做些吧。’我的意思是,Mac 的市场份额每个季度都在增长。我们的增长速度是行业平均速度的 4 倍。我们 在帮助行业共同前进。 我们放入了英特尔处理器, 而且我们让个人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与 Mac 的应用程序并行不悖。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他们不必非得安装 Windows,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我想以前从未有人真正这样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乔布斯已经做得够好了,但是他仍然会觉得还能更好。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成绩:
在截至 2007 年 9 月的 5 年时间里,苹果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2 倍,达到 240 亿美元,利润额从 4 200 万美元飙升至 35 亿美元。尽管苹果公司的股价随股市一道下滑,但苹果公司的股价通常不会下行太久。在《财富》杂志的美国五百强公司最近 5 年及最近 10 年内为股东创造的总回报的排名中,苹果公司分别以 94% 和 51%的回报率荣登榜首。《财富》杂志把乔布斯的成功归结于一种创新文化,“在这里,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它和开发新款佳洁士牙膏可不同。在苹果公司,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有时公司会失败,但取得的成功却是空前的” 。
乔布斯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还要“再多做一些”,这就是他规避风险的选择。很多人都信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样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而乔布斯却选择把每一次的努力都做到极致,这样虽然会有失败的危险,但是一旦成功的空前性会掩盖一切。当然,乔布斯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虽然是登月尝试,但如果一条路走不通时,他也会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另一种方式达到登月的目的。这也是很多人都不能企及的地方。
大多数人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就会习惯性地顺着这种定式思维去思考问题,习惯性地按老办法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解决问题,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这种人的共同特点是习惯于守旧、迷信盲从,所思所行都是唯上、唯书、唯经验,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要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往往要废除这种认知,将大脑“反转”过来。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实存在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10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随后,他又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
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框框,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所以,当一条路不通时,不妨逆向思维,尝试不走寻常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把鸡蛋 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种选择,而“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的聚焦与精品战略同样不失为一种走向成功的选择。当然乔布斯的这种选择只能是少数人的选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选择了这种战略的人就等于选择了伟大,选择了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