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00000035

第35章 老鼠洞

第六卷 二、老鼠洞

我们再将他带回河滩广场吧,为了跟踪爱斯美拉达,昨天我们和格兰古瓦一同离开了这儿。

目前是上午十点,这儿到处显示出节日后的混乱。石头地上都是垃圾、缎带、破布、羽冠上掉的翎毛、凝结了的蜡油、大家盛馔时余下的剩饭菜等。很多市民在这儿“游荡”——昨天我们这么说的——拿脚拨着火堆的余灰,对着柱屋出神。那所昨天还挂有豪华的帐幔的房子今天虽只余钉子,却让人饶有兴味。人群中穿行着卖苹果酒和麦酒的滚酒桶的小贩。几个忙碌的过客匆匆走过。店铺门口都是互相攀谈寒喧的商人。大家在比赛谁能将节日、使团、科伯诺尔、胡闹王等说得最有趣最热闹。这时四名骑马差官来临,将耻辱柱四边把住。场上大部分人都马上关注起此事。这些闲人没处可去,极其无聊,有一次小的行刑正好解闷儿。

目前,如果在河滩广场各地上演的热闹喧嚣场面已欣赏完后,再看看那半哥特式、半罗曼式的古屋,也就是码头西边的罗朗塔楼,会看见一本硕大的、饰有彩色字母和彩画装饰的公用祈祷书在房屋正面的墙角。书边是一道遮雨的披檐,前边有防盗栅栏,但于翻阅无碍。祈祷书一边面向广场处有一扇狭小的尖顶窗,两根十字交叉的铁条把它挡死了。是在老屋底层在厚墙里掏出的一间半室的惟一开口。那房子没门,只有这口子才能透口气,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周围广场更衬托得小房中更加深沉、静寂、阴森。

该小屋在巴黎已拥有三百年的历史了。那时为悼念在十字军中牺牲的父亲,罗朗塔楼的罗朗德夫人命令人在自己住处的墙中挖出这个小屋,自己进去,永远没出来。她在自己的华美府邸中只留下那间把门堵死、气窗冬夏打开的小屋,其余的都送给了穷人及天主。在这提前预备的坟墓中悲伤的贵妇等死,整整廿年,她不停为亡父的灵魂祷告,坐卧于灰堆中,设有一块当枕头用的石头。她吃路过的好心人给她放在窗台上的水和面包,穿着一个黑口袋,在把自己的财产施舍完后,她靠别人接济度日。在进入另一个坟墓前,她说要将这房子永远送给悲痛的妇女,母亲、寡妇或女儿都可以。

只要她们十分痛楚,要为他人或自己祷告,情愿为痛苦或为忏悔重大的罪过而将自己活埋。当时的旁人用泪水和祝愿埋葬了她,然而,这虔诚的女人由于没有靠山,并未列入圣徒,让他们很遗憾。那些被邪说迷惑的穷人于是希望在天堂中可以较容易地办成在罗马办不到的事情,既使教皇不答应,干脆他们就替死者祈求恩典。多数人仅单纯地怀念罗朗德夫人,视她的遗物为圣物。巴黎则为她这位名门闺秀设一本公共祈祷书,放在她的小屋的气窗旁,让过路人偶尔歇脚,哪怕只做一回祈祷也可以,好由此得到施舍,从而让那些悲惨的坐关女人,即继承罗朗德夫人的洞穴的人不会饿死或被忘记。

况且在中世纪的城市中这种坟墓并不少。在热闹非凡,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的街市,在人群正中,在马蹄及车轮下,或许就有一个地洞,一口干井或一座被堵上门窗,挡上铁栅栏的小房子。里边是一个怀拥仇恨或为大罪忏悔而愿意永远祷告的人。那是奇观,在那如同住宅与坟墓、公墓与城市的中间环节的寮房的可怕的屋中坐着一个和死人一样的隐居者。

看看、听听那盏在黑暗中将最后一滴油烧完的油灯和那在土炕上垂死的生命,以及那个呼吸,那个声音,那在石屋中永不停息的祷告,那张永远朝向另一个世界的脸,那对被另一轮太阳照亮的眼眸,那只在墓壁上紧贴的耳朵,那在肉体中幽居的灵魂。那禁锢在小屋中的皮囊,那包围在皮肉与花岗岩之下的苦难的灵魂的呻吟,都会给我们一种思索,那时的人绝不会有思考。那时的虔诚的心不善推理,也不精微,从一个宗教举动中人们看不出许多东西来。他们只一概看待这件事,对这种献身行为仅为推崇敬仰,有时将其尊为神灵,但不会研究痛苦的原因,只会生出一些恻隐之心。他们总给凄凉的忏悔者送去点吃的,穿过小洞看他还活着没有,不知其姓名,也不了解那人已在此等死多少年。每有外地人打听在地窖中为何有人做等死的活尸体,他们只泛泛地说:“是坐关修士,”穴中人是男的;如果是女人,就说“是坐关修女”。

那时,人们就这样看世界,毫不夸大虚妄,不用显微镜只用自己的眼睛。当时无论用来观察物质事物或是精神世界的显微镜都还没有呢。

而且,尽管人们觉得这不足为奇。我们已说过城里这种幽居的确不少。在巴黎就有许多这种寮房,大多都有人住。自然教会不会让它空着,那会显得人们没有虔诚和热情。如果实在没有悔罪的,就放个麻风病人当摆设。除河滩广场的小屋外,隼山也有一个。无辜者坟场也有一间,还有一间我忘了在何处,似乎在克里雄公馆。另外传闻中还有许多,已失去旧址。大学城中也有一个。有个中世纪的约伯在圣日纳维也英山上一个贮水池底下的粪堆上整整唱了三十年重诗。唱完一遍又重新起头,夜晚更加响亮。到如今,附近的考古学家走进“说话井”街,似乎还听见那发自幽冥的高亢声音。

我们得说,罗朗塔楼的石室中总坐满了坐关修女。继罗朗德夫人后,很少过一两年没人来。很多女人来此思念亲人、恋人,或泣哭忏悔,终其一生。天生狡猾的巴黎人爱管闲事,即使与他们无关的事。他们非讲很少有寡妇在这儿住。

按惯例,有一行拉丁铭文刻在墙上,告诉有才学的过路人这房子的虔诚作用。到十六世纪中期用写在门楹上的简明铭文说明某个建筑的风俗仍然保存。今天的法国,仍可在图维尔领主府的牢狱边门上面看见“沉默与希望”一句;“强大之盾,估我君侯”写在爱尔兰的福特斯居城堡的大门顶上的盾形纹章下边,英格兰的科柏伯爵热情的在庄园门口上写着“宾至如归”。是因为当时每个建筑都表述一种看法。

因为罗朗塔楼堵住的石室没有门,人们就在窗户上头用很大的罗曼字体刻下TU,ORA两个字。意思是“尔应祈祷”。

人们完全靠常理揣测所有的事,想不出许多原由,情愿把LudovicoMagno读成“圣德尼门”。顺理成章,他们叫这个又黑又湿的洞穴为“老鼠洞”。这种解释大概不如原文那么高雅,但颇丰意味。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回家

    回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可他革命了一生,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官职却几十年未变,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一起又看流星雨

    一起又看流星雨

    暑期最热偶像剧原著来袭,云海与雨荨的爱情又起波折!失忆的云海邂逅蒋媛,两人擦出火花,雨荨如何打败这头号情敌?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狂徒

    狂徒

    节日献礼番外一:腹黑三人行关于请客:三人在茶楼喝茶,到结帐的时候。单:“男士优先。”气定神闲。断:“这点小钱,爷还不看在眼里。”斜眼不屑。慕:“说的也是,但不好意思,我今天忘记带钱包了。”傻笑卖萌。单:“本月第五次。”每次都忘记?断:“嘿嘿,我第一次忘记。”奸笑。慕:“……”单:“去个洗手间……
  • 我的骑士精灵

    我的骑士精灵

    一个背负天命的精灵遗孤,一个被选中的人类少女,他清冷,为王国奉献着一切,她跳脱,执着的守护身边的人。
  • 二婚不愁嫁

    二婚不愁嫁

    "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她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一、“祝雅丽,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朱旭冉将报纸丢到了祝雅丽的脸上,“我跟燕妮会结婚了!”祝雅丽咧嘴一笑,“那恭喜啊!”一看报纸,怎么她跪在俊男靓女身前,罪过罪过,谁这么缺德?二、“你这个狐狸精,滚出了公司去?”面前的老太太颐指气使。祝雅丽一愣,“那我半个月的工钱?”她辞职可不是能力问题,是有人对她十分偏见!三、“怨妇,你会不会跳,得罪你的是别人,你干嘛老踩我?“”踩你是你荣幸,小屁孩,大姐是一定要拿奖金的!“一只十八相送,一送送到大门口……再从送到小桥头……四、”雅丽,我看好你,如果你跟我一起,我必定能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的““丫,我看不起我自己!我不想疯狂了!”辉煌?昏黄如何?黄昏了,天要黑了……五、"我举报,我不想被灭口,不对,是你家小三现在想灭我的口……”……“你家小三曾经去堕胎,不止一次的堕胎,……报告完毕,外边下雨,老子没处去了,你家小三还真是缺铁缺钙缺锌缺德的很,唯一就是不缺男人……”“祝雅丽,你居然敢怀着我的孩子来参加相亲,你想死啊!”“这位先生,你十分不符合我的条件,我想的人,房子不能超过八十平米,工资不能超过我,得会做饭会洗衣,身高不能超过170,太高我有压力……”朱旭冉:当他意识到她不再属于她的时候,嫉妒真的像蔓草一样疯长,偶然记得,曾经有人告诫过他,在嫉妒之上,更是悔恨异常……郑舒宇:这个人是姐姐,是朋友,是个特别的女子,是个美丽的女人,她时而漂亮,时而温柔,时而俗气,时而洒洒如常,她像一滩静静的潭水,若是狂风一起,变成了倾滩而出的惊涛骇浪……面对她,有疼,有爱,有痛,有恨,唯独没有欲望……某人:你是我的,你曾经那么的爱我,爱我爱的那么痴狂,你是我的,我的!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试婚记

    试婚记

    简单来说,这本书就是讲男人若不盯死女人,女人就整死男人的故事…赖雅伦不是不碰女人,只是懒得碰,不是不结婚,只是没必要,如果婚姻对事业有帮助,管她是谁,结就是了。许念儿不是不淑女,只是懒得淑女,不是不结婚,只是没必要,如果婚姻能让她自由,管他是谁,结就是了。试婚第一天,许念儿要送未谋面的男人一个“难忘之夜”,特地买了情许多东西……见面第一眼,许念儿大喊一声:“是你!啊!~老天不长眼呐!”见面第一眼,赖雅伦皱眉闭目:“这真是……见了鬼了!”试婚第一夜,许念儿抓起床单裹上身子,一脚踹向他……试婚第一夜,赖雅伦错手扬起皮鞭抽了蜡烛,一把火烧了新婚大床……许念儿一摊手:“床,我家买的,三百万,拿钱来。”赖雅伦开支票:“六百万,再弄张新的。”硬碰硬,试试看。****************************月月找到好题材,再来过,咱们也试试看!不过,记得收藏,我会让他们的试婚更精彩。爱你们宝贝,真的。****月凉书友群:喜欢月凉的就来吧~QQ群:61738604月凉书友群一(已满)58481160月凉书友群二(已满)71241840月凉书友群三(已满)72618638月凉书友群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偷心诀

    偷心诀

    传说,有笛声回荡的地方,就有情伤的人。那一年,她一身嫁衣跃入滚滚江河,成就一段流传列国的风月传说;那一年,她用十八年的记忆换取一阕偷心诀,偷尽世间男女的真心,却独饮忘川,记不住自己的孽缘。红尘痴缠,爱恨离殇。有多少真情泯灭在乱世天涯。她爱他,却没有爱的筹码,于是风中泣血,笛声四响,只为偷他一日来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