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100000007

第7章 诗歌鉴赏(1)

诗歌,是文学的主要样式之一,在人类艺术审美活动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和诗人的特定感受融为一体,从而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诗歌一般分行排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具有节奏韵律。

诗歌种类繁多,体裁丰富。其审美特征,表现为强烈的抒情性、语言的精练美、音韵美及内容的意蕴美。鉴赏诗歌应充分运用想象、联想等鉴赏手段,去捕捉它的形象意境,感受它的理趣,和品鉴其形式美;同时,还应该从诗中学习诗人的伟大人格和锐敏的时代感。

诗歌的产生、类别及审美特征

最早的诗,与音乐、舞蹈同源,三位一体。《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是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当一般的言辞不足以表达人们的强烈感情时,诗歌便应运而生,且与音乐、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

诗歌起源于劳动。《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可见原始诗歌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并且表现了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共同愿望。

民间歌谣在广泛流传中经过无数人的润色、增删、艺术加工而日臻完善,最后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了较优秀的作品。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古代巴比仑的《吉斯加密斯》是这样产生的;古希腊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是这样产生的;我国的《诗经》也是这样产生的。因此,原始诗歌大都无法查考它的作者。鲁迅说过:

“就是《诗经》国风里的东西,好许多也是不认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的。王官们检出它可以作行政参考的记录了下来,此外消灭的不知有多少。”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人们审美需要及鉴赏能力的提高,简单而形式多样的原始诗歌趋于稳定,并经过富有才华的文人加工改制,逐渐向更高级、更完美的形式发展。诗歌不但强调语言的精练、含蓄,而且讲究节奏、音响。人们在吟诵时,既可以从精神上获得慰藉和鼓舞,又可以在艺术上感到一种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诗歌确实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美的领域。

诗歌可作多种分类: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这里仅概略介绍抒情诗与叙事诗:

抒情诗,顾名思义,是重在抒情的诗。这类作品,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或描绘某些片断景物,也是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然而,凡优秀诗人所抒之情又总是反映着时代之情,其中即使突出了若干个人的特殊成分,也仍然反映出时代的气息。譬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了诗人极度的欢快,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不愧为被人千载传诵的抒情杰作: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还启发我们:凡抒情之作,诗情愈深、诗味愈浓,给读者的感染也愈强。杜甫因闻喜讯而喜泪纵横、情波荡漾、促发了他的想象弛骋:春光美好、结伴还乡,一路山水有意,轻舟急行,给人以无比轻快、欢欣的美感享受。我们读时,好象也同样感到了诗人的兴奋和愉悦,甚至觉得自己也乘上那一日千里的轻舟,飞穿于青山绿水之间,向着久别的故乡急驰,因此,鉴赏这类诗时,读者应充分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当时所发生的事件及其特殊的环境,才有可能进行情感的体验和交流,也才有可能用联想和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杜甫由于经历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安史之乱,体验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痛苦,所以,闻官兵收复失地的消息后,他才会喜泪满面,“狂”态迭出。当读者充分理解了作者之后,才真正体验到了诗歌的抒情美和丰富的内涵美。

叙事诗是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情节为基础的诗体。

但不强调细致的描绘,而注重于表现诗人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感情。叙事诗的叙事特点,是集中、概括、凝练。它既能反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又能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人物的命运蕴含着一种激动人心的诗意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曾为妇孺竞传,远播域外。诗人以艺术之巨笔,三勾五勒,点染神态,描绘形象,在叙事过程中,使我们感到琵琶女之音容笑貌、举止行动,可睹可闻、可触可感。作者叙述琵琶女即将被人们遗弃的悲惨命运,使我们感受到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愁苦内心,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满足我们的审美要求。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长篇叙事诗《叶甫根尼·奥涅金》,塑造了“多余人”的典型奥涅金和有“俄罗斯的灵魂”之美誉的达吉雅娜的形象。诗中除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外,作者还广泛而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大自然的景象和社会各阶层的情状,因而被称作“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可见这部作品容量之大、艺术成就之高。

鉴赏叙事诗时,不能仅停留于故事和情节的观点上,而要把自己融化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去,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进而领悟审美对象和发掘被人物和情节所掩盖着的诗的题旨和深邃的生活内涵。

诗歌的种类很多,而且因各人的审美情趣不同,对各类诗歌的喜爱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但不管哪类诗,它们都有其基本相同的审美特征。兹概述如下:

诗歌的第一个审美特征是强烈的抒情性。

和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相比,诗歌具有更为强烈的抒情性。藏克家认为在诗歌的旗帜上应写上“抒情”两个大字,而且“叙事诗也不能忽视这个特点。”苏联诗人马雅科夫斯基提出诗人应写出“在几千年间都能使亿万人的心灵激荡”的诗。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是在一天之内写成的。有一天,诗人处在异常激动之中。他“全身都有点发冷,连牙关都直打战”。正因为诗人对生活有着这样炽烈的情感,因而他的诗便能唤起千万个读者向旧世界冲决的激情。这首二百五十行的长诗,运用象征的手法,彻底否定了黑暗与腐朽,竭诚地渴望着幸福与光明,基调悲壮雄浑。全诗以破旧立新、革新进取为主旋律。从形式看,诗句变化多端;从节奏看,长短相配,既有音乐的声律美,又有舞蹈的动作美。艾青在《诗论》中说:“人们喜欢读诗,最重要的是想从诗里获得感情上的启发和帮助,当一首诗缺少感情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对诗失去了信任。”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作者那洋溢着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使自己“获得感情上的启发和帮助”。

诗歌的第二审美特征,是语言的精练美、音乐美。

诗歌语言的精练来源于字斟句酌。因为,诗是以字作为计量单位的文学样式。诗中的一个字,往往会影响一句诗、甚至整首诗的艺术性,因此,诗人十分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唐人作诗讲究“推敲”,对每一个字的运用是否准确,都一丝不苟。如庐延让在《苦吟》一诗中形容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却说明了诗歌语言是经过精心提炼的。诗人用极为简吝的字数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感情,中间省略了许多关连,却蕴藏着更多的奥秘。因此,读者在鉴赏时,要努力寻求诗句所包含的韵味,在鉴赏过程中,反复吟咏,仔细品味,对诗及诗人进行“综合性思考”。

诗歌语言的精练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体现得最为突出。譬如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言简意赅,千古传诵,艺术功力极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二句写抬头远眺,夕阳傍一抹青山而下;俯首鸟瞰,不尽黄河奔腾向东。这两句就色而言,有白、有青、有黄、有晚霞的五彩;就形而言,有日、有山、有河、有高楼。再体味其所用的动词,“依”字可见落日之缓,似有依恋不舍之情;“入”字写水流速度之快,颇有一泻千里之势。落日迟迟、长河滚滚,天上地下,动静结合,既显示了祖国山河之壮美,也可见作者胸襟之开阔。后两句中,“欲穷”二字,自有妙趣:面前之景虽美,但看得尚不够远,若能目极千里之外,景色一定更为动人。因而,作者心中激起了“穷”千里之景的欲望,自然地导出了“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更上一层后看到的是什么景呢?作者点墨未着,嘎然而止,将更丰富的内容留给读者去遐想:

苍山逶迤?暮霭彩霞?还是青山云海、大河奔流……?遐想之余,还会悟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哲理:登高可以博见。

可见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个字中,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诗歌语言在精练的基础上,还应具有独特的音乐美。

这种美,是诗人复杂多样的感情在诗中的自然流露,是“音乐的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但它与音乐本身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音乐里,音响就是一切。在诗歌中,还有概念意义和形象。因此,音乐的语言是一重性的,而诗歌的语言却有三重性。那概念和形象是通过和谐而有节奏的音响表达出来的。

柏拉图说:“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以,诗歌的音乐美是传达诗意的一种重要手法。古今中外的诗歌,凡优秀者,无不具有这一审美特征。

我国古代的诗讲究声韵,词讲究合调,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绪。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讲求严格的韵律、节奏,因此在艺术上有一种永恒的魅力。普希金诗歌的音乐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别林斯基曾赞赏道:“它有一种非言语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优雅,一种耀目的光彩和温和的润泽;它有丰富的音乐、语言和声韵的和谐;它充满了柔情,充满了创造的想象及诗的表现的喜悦。”

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音乐美时,最基本的做法是反复地慢慢地读、吟,使诗中的每个字的音都能深入到意识里,从而充分发挥“通感”的作用,去体会诗歌那“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诗歌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内容的意蕴美。

黑格尔说过,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借助物质的外在形式,“显现出一个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我国文学评论家刘勰也说过:“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这里的“隐”,即意蕴,也就是说有着丰富的含蓄。“重旨”,是指辞约而义丰,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纳须弥于芥子”的概括能力。读者鉴赏诗歌时,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理解,而应动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鉴赏经验,去挖掘诗的“深层意蕴”,这种挖掘就是进行恰当、准确的“联想”。当然,这种“联想”应该在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而不是主观随意性的胡思乱想。请看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时,北中国沦陷于金人之手,赵宋小朝廷偏安江左,不思恢复,整日醉生梦死于风景秀丽、建筑华美的杭州。

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慨,脱口而出:“几时休。”

这震惊四座的一问,既显示了愤慨,又饱含着焦虑。接着诗人又讽刺统治者连京都都忘了,错把杭州当作京城。读到此处,读者除了想象美丽的西湖山水和赵宋朝廷的腐败昏庸及佞臣的寻欢作乐外,还会联想些什么呢?民族英雄岳飞、浣沙姑娘西施、南宋人民的浴血奋战、吴王夫差的骄横、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生活经历、知识水平不同的读者,可以产生不尽相同的有关战争和沦亡的各种联想。

古典诗歌有含义深邃的特点,现代的优秀新诗同样具有深沉的意蕴美。现代诗人艾青的《光的赞歌》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们从千万种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我是大火中的一个火星/趁生命之火还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

这首战歌中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内容。诗人在赞美光,但稍有分析能力的读者一定懂得,他赞美的决不仅仅是物理学定义中的光,诗人是站在历史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光的美学形象。读者都知道,艾青曾走过怎样艰辛的路,但他仍执着地追随着光明坚定地迈步。《光的赞歌》使读者想起那千万种蒙蔽和愚弄的年代,但不是沮丧和沉沦,而是在痛定之后的振作。读者似乎能触摸到诗人被“解放”后的那激烈跳动的脉搏,于是与他一起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再度燃起那熊熊的生命之火。读这类诗,一定要向认识的深层、灵魂的深处、艺术的底蕴开掘,去鉴赏诗人那独到的匠心和热烈的追求,领悟它的意蕴美。

捕捉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

诗人借助诗中生动而有立体真实感的景物语言和优美和谐、富于节奏的声律,唤起读者潜在的思想感情,生发联想,虚构出形象或展现出某种意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秋风破茅屋的场面,反映出诗人全家在风雨中长夜难熬的情景,从而推己及人,表达了诗人希望出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的高尚情操。美国诗人艾略特,在他的著名长诗《荒原》中,用一系列肮脏的形象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读者看到的是贫瘠的荒原、冰冷的岩石、崩塌的桥梁、灰暗的城市、阴森的监狱;听到的是淫乱的狂笑、雷电的轰鸣和慈母的哭泣。这些,都成为人情冷漠、理想幻灭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写照。

诗歌的形象、意境美,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这种美,能诱发鉴赏者更自由地去联想、想象。所以,读者在吟诵诗歌时,要细心地去捕捉它们。

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作家根据现实生活种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首著名的绝句《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流誉千古,有口皆碑。其原因是诗人在诗中创造了许多感人的形象和意象。首句“月落”是眼中所见,属视觉形象,月亮慢慢西沉,给人以动感;“乌啼”

乃耳中所闻,属听觉形象,乌啼声声入耳,也富于动感;“霜满天”是多种感觉的综合,霜气弥漫、寒气袭人、倍感凄凉。其下二句写在朦胧月夜中:江枫渔火明暗相间。

“江枫”给读者秋色秋意的暗示和“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联想,再加上江上闪烁的点点渔火伴以幽远、深沉的夜半钟声,就更衬托出夜的静谧和愁的浓郁。《枫桥夜泊》描绘了多种景象,塑造了许多形象,创造了独特的境界。诗人将夜景的美和触景而生的愁情交织一起,表达了淡淡的哀伤,从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所以,读这首诗,我们似乎能感到霜的寒意,看到夜的江景,听到深沉的钟声,体会到作者的缕缕轻愁。这是鉴赏过程中通感所起的奇妙作用。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放眼时代。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热门推荐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人性的密码全集

    人性的密码全集

    快乐是一种心态,遇到不幸时,换一个角度看,痛苦的酒糟可能酿制出快乐的甘醴。用欣喜的心情看,世界风和日丽;若用悲凉的眼瞳看待世界,可能只剩下愁云惨雾。悲观的人心情一直潮湿,乐观的人心情永远明媚。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苦中也有乐。况且,快乐的种子很多是从痛苦的土壤中孕育出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迷萌宝来坑爹

    财迷萌宝来坑爹

    【呆萌的吸血鬼宝宝+霸气的猎人妈咪】“麻麻,看我偷回来什么?”某宝挥舞着手中的埃及法老手杖,得意洋洋。“拜托,宝贝你能不能偷点有用的东西回来?”某女抚额,神情很优桑,“家里菜刀坏了,听说XX博物院新出土的战国大刀削铁如泥。”于是第二天,那把宝刀便出现在某家厨房的砧板上。数日后。“麻麻,看我偷回来什么?”某宝再次炫耀战果。家里最缺爸比,他偷个超级帅哥送给她总不会错吧!瞥过沙发上昏迷不醒的小鲜肉,某女当场大惊失色:“你个小蠢蛋!偷个瘟神回来做什么?快闪!”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第三次见面。究竟,【新文求支持,助妖为孽:爷的狂妃太妖娆】桃花深处有妖孽,外表纯良心似虎。第一次见面,他抱她满怀含笑问名。第二次见面,他害她失足落水,谁才是谁的菜?,他竟然要和她执手天涯一世相守?!!泥煤,这不科学!某女猫着腰出逃,再次被某妖孽逮到。“别再跟着我,你不是我的菜!”“哦?不是吗?”某妖孽阴阴一笑,“无妨,只要….你是我的菜就够了!”某女哀嚎一声,抱头鼠窜。当“狐狸”卯上妖孽,毒舌笑话于她
  •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魔族小少欠调教

    魔族小少欠调教

    一朝穿越,遇到萌娃,好吧,她就勉强接受了吧!带着娃儿捉妖升级,同时,娃的教育也不能落下哦,可是有朝一日,竟遇到了心心念念的暗念之人,所以放下娃,去追帅哥吧,可是某娃不干了,你是我的娘亲,要一辈子都和我再一起,至于某帅哥,哼,去死!本尊其实也是极品帅哥一枚哦!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