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23

第23章 五代时期的音乐

前后蜀音乐的繁荣

1.金樽满,听弦管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社会动乱,而僻处西南的巴蜀,却相对安定,王建、王衍父子和孟知祥、孟昶父子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前蜀和后蜀两个王国。

前后蜀时期,成都市廛繁荣,歌舞游玩之风很盛。一方面,唐代繁盛的□乐被继承发扬;另一方面,新兴的通俗音乐形式——词受到青睐。

蜀国词人的作品被后蜀赵崇祚辑录为《花间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词作五百余首。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栽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樽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家家之香径春风”,“处处之红楼夜月”,“声声而自合鸾歌”,“字字而偏谐凤律”,正是五代成都的真实写照。

花间词人毛文锡《西溪子》词写道:

昨日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金樽满,听弦管。娇妓舞衫香暖。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他的《甘州遍》写道: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红缨锦出长楸。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醉红楼。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这两首词为我们描绘的,就是一幅生动的五代成都游乐图。

2.永陵地宫的二十四乐伎石刻

成都西门三洞桥畔,与十二桥琴台路遥遥相望的,是前蜀高祖王建的陵寝——永陵。

走进墓室,是一座巨大的棺床。棺床的东、西、南三面腰上,有二十四幅精美的乐舞伎雕刻,正面四幅,两侧各十幅。除了两个舞蹈伎外,其余二十二幅为奏乐伎。它们分别为击羯鼓(二)、击铜钹、吹贝、吹笙、吹叶、弹箜篌、吹筚篥(二)、弹筝、吹排箫、吹、拍板(二)、弹琵琶、击都昙鼓、击齐鼓、击腰鼓、吹笛、击鸡娄鼓和摇鼗鼓、击答腊鼓、击毛员鼓。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宫廷乐队的建制,与《旧唐书·音乐志》所载的唐“十部乐”中的龟兹乐、高昌乐、天竺乐、疏勒乐等的建制相似,与基本保留汉族音乐形式,以钟、磬、琴、瑟为主奏乐器的清乐系统不同。

永陵乐伎石刻一经发现,就引起了考古界和音乐界的高度重视。它不仅为我们研究唐五代的音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其精美的造型,娴熟的技法,使它们本身就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永陵乐伎石刻,引起了人们的无穷遐思。人们从中可仿佛看到,在摩诃池上的舞榭歌台上,君臣嫔妃们正在消夏纳凉。一队女乐奏起了轻柔优美的音乐,舞女们翩翩起舞。夕阳西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渐渐地夜已深了,殿中已经燃起了儿臂粗的巨烛,但是他们的兴致仍然很高,借用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话“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来形容此情此景,是再恰当不过了。

3.管弦声在半天中

前后蜀时期,教坊和梨园被重新启用,大量的梨园子弟和乐伎为后蜀君臣提供着各色的歌舞表演。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曾写过一百首《宫词》描写宫中的生活,有许多都描绘了当时的歌舞表演情况:

离宫别院绕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

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

尽将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

选进仙韶第一人,才胜罗绮不胜春。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

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

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御按横金殿幄红,扇开云表露天容。

太常奏备三千曲,乐府新调十二钟。

管弦声急满龙池,宫女藏钩夜宴时。

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

三清台近苑墙东,楼槛层层映水红。

尽日绮罗人度曲,管弦声在半天中。

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

按罢《霓裳》归院里,画楼云阁总重修。

宫娥小小艳红妆,唱得歌声绕画梁。

缘是太妃新进入,座前颁赐小罗箱。

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便看来。

逢着五弦琴绣袋,宜春院里按歌回。

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

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为了表演的成功,梨园子弟和教坊的乐伎们天天都在学习和排练。“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尽将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重教按舞桃花下”;“按罢《霓裳》归院里”;“每日内庭闻教队”;“海棠花下合《梁州》”;“宜春院里按歌回”。这里所说的按歌、按舞、按玉笛声、按《霓裳》、教队、合《梁州》,都是排练。“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说的则是表演。

“尽日绮罗人度曲,管弦声在半天中”。宫廷如此,民间也毫不逊色。北宋初年,张咏《悼蜀诗》描述后蜀时的成都说:“烛影逐星沉,歌声和月落。”陆游记载前后蜀时期仅崇州一地就有民间乐手数千人,有“三千官柳,四千琵琶”之说。当时成都乐舞之盛,可想而知。与诗圣笔下所描写的“锦城丝管日纷纷”的景象极其相似。

4.蜀锦地衣呈队舞

五代时期前蜀的音乐歌舞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出现了大型布景戏《采红莲队舞》与歌舞剧《麦秀两岐》。

唐代的歌舞大曲,在宋代发展为队舞表演。据《宋书·乐志》记载,宋代宫廷队舞,就有“小儿舞队”和“女弟子队”。宋史浩的《峰真隐漫录》详细地记载了宋代《采莲舞》《太清舞》《柘枝舞》《花舞》《剑舞》《渔父舞》等的表演情况。

从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五代时期,前后蜀的宫廷乐舞中已经有队舞的表演。“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描写的就是队舞的表演,而所谓“舞头”,大概就相当于宋代队舞中的“竹竿子”。

前蜀王衍时期的队舞中,《采红莲队舞》是非常有名的。宋人田况曾在成都做过官,他在《儒林公议》中记载了这个队舞的表演情况:

王建子衍,嗣于蜀,侈荡无节,庭为山楼,以彩为之,作蓬莱山。画绿罗为水纹地衣,其间作水兽芰荷之类,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以长钥引于地衣下,吹其水纹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彩为二舟,辘轳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伎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采折枝莲到阶前,出舟致辞,长歌复入,周回山洞。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采红莲队舞》的舞台布景极其奢华。以彩绸装饰成青翠缥缈的蓬莱仙山,再用画着水纹的绿色丝绸做地衣,并用鼓风器吹动地衣,使之起伏翻滚犹如碧浪滔滔。这时由山洞中“划”出两艘乘坐着二百二十名女伎的绸扎彩船,她们手执粉红的莲花,列于阶前,先下船致辞,然后曼声歌唱,再回到船中,最后划入山洞。

自汉代以来的百戏表演,舞台布景就极为壮观。有“神山崔巍”,有“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的舞台效果(均见汉张衡《西京赋》),而前后蜀时改用“水纹地衣”,并用机械鼓风,在舞台布景和舞美设计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南唐乐舞

五代时期没有受到战乱影响的另一个地方是南唐。

南唐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虽然已经不复当日繁华,但毕竟是六朝建都之地,又处在江南鱼米之乡,所以经济仍非常发达。但是,南唐中主李,尤其是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十分昏庸,军事上十分无能,但是父子二人都是填词的高手。在文人皇帝的治理下,南唐虽然国力不强盛,最后终致亡国,但是文化事业却非常繁荣,乐舞艺术也不例外。

南唐后主李煜有一首《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绉。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犹闻箫鼓奏。

彻夜狂欢,日高三丈尚未停息,再听听,其他的宫殿中,箫鼓丝弦仍在演奏,轻歌曼舞仍在继续。这就是南唐社会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适合大众阅读,《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阅读价值高。,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心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昧美的养心菜肴。这里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暖暖初相恋

    暖暖初相恋

    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拥有最美的时光。可是,因为你父亲,我没有了父亲,我发誓不会再喜欢你。躲避一年后,在CUBA赛场再见你,因为胃病在你面前吐血晕倒,我故意喊了另一个男生的名字。我以为你一定不会管我,但你没有。欠下一大笔债的我被债主胁迫,你从天而降救了我,我讽刺地谢谢你。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但你没有。你得知我欠债的缘由,一定要帮我还债,我拒绝了你,就算被卷入别人的恋爱中,让人唾弃。我以为你一定会放弃我,但你没有。后来,我假装跟别人在一起好让你死心。你死心了,我以为你一定会离开我,但你没有。是的,慕南乔,我还喜欢你。即使全世界都激烈反对我们,你依旧容忍我、钟爱我、保护我,给我许多爱。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仙途遗祸

    仙途遗祸

    五百年前,灵气日渐稀薄的修仙界再遭重创——法则改变,仙路断绝!庸碌众随波逐流,醉生梦死;精英群各展奇谋,博一线仙机。貌似穿越而来的水馨抚剑而笑——与其和无数人一起,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执剑逆行,另开仙路!只是……逆流而行的人,似乎也不只她一个?PS:第一卷算是前传,画风有点不大一样……群号:480560950,欢迎加入沙丁鱼群讨论~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极品修仙系统

    极品修仙系统

    哈,终于转职成隐藏职业了,什么?心脏病突发,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有了系统傍身,修仙休闲两不误。想泡天仙?有养成系统,让仙子百依百顺。想要神功护体金刚不坏?有专属技能系统,独一无二。想要大把灵丹妙药?有炼药系统,全是极品,如假包换。想要身穿金甲手持神器?有炼器系统,能铸造传承套装,史诗神器。想要极品宠物?有宠物蜕变系统,神秘宠物,无限进化。什么什么,你还不满足?好吧,我再给你加满幸运加满魅力,谁让咱是私服呢?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勤劳也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或许,有的人通过勤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但虽有所成,却郁郁寡欢,不断陷入人生的困境。也许你一直在努力工作,而且坚信勤奋会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你是否更成该考虑减少无谓遗精力、时间的浪费,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获取最大的成功呢?打开本书,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