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07

第7章 法兵家(上)(4)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中期卫国人,本名公孙鞅,也称卫鞅。公孙鞅早年做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后入秦,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因功秦孝公以於(音乌,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商县商洛镇)之地十五邑封给公孙鞅,号为商君,因此历史上称他为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史记·商君列传》),他在魏国研究过早期法家李悝、吴起等的变法经验。他携带《法经》由魏入秦后,推行了历史上着名的“商鞅变法”。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政治实践。商鞅变法,包括了军事领域的变法,其变法要点是:一、重农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二、“一民于战”的重战思想(《商君书·画策》)。三、“用兵之道务在一赏”的军功爵思想(《商君书·算地》)。商鞅不仅在军事领域进行变法,而且还担任军事要职,并领兵作战。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任左庶长,掌握秦国军政实权。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升为大良造,地位相当于相国兼将军。商鞅亲率大军围攻魏国旧都安邑,魏军被迫投降。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商鞅 率兵攻魏,占领了魏的固阳。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兵攻魏,大破魏军,俘虏了魏国主将公子卬,迫使魏国交出了黄河以西的部分土地(参见山东大学《商子译注·附录·商鞅生平大事年表》,齐鲁书社1982年10月版)。毋庸置疑,商鞅不仅是着名的法家学派的政治家,也是驰名当世的着名军事家。有书为证。《荀子·议兵》:“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汉书·刑法志》:“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禽敌立胜,垂诸篇籍。”《汉书·艺文志》兵家有《公孙鞅》二十七篇,说明商鞅着有兵书,惜已亡佚。

商鞅的军事思想,集中 反映在《商君书》一书中。“《商君书》亦称《商子》,旧题‘商鞅撰’。汉代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其中有些是商鞅的着作,有些是商鞅一派法家的着作,不出一时、一手,是商鞅学派着作的汇编。”(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商君书》)《商君书》“成书时间大约在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51年)的晚年。”(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前言》)

《商君书》比较通行的校注本,有清人严可均校本(莫友芝传抄本、伦明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近人朱师辙《商君书解诂》,今人高亨《商君书注译》,山东大学《商子译注》。本文所录正文采用山东大学《商子译注》本。

一、重农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

“重农重战,是我国古代法家一贯的重要思想,而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这一思想的是商鞅。”(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农战·内容提要》)重农重战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商君书·农战提要》)。重农和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是商鞅及法家学派军事思想的基石,是应该第一个提出来研究的。

商鞅的重农和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在《商君书》的许多篇中都有论述。这些篇目是:《垦令》,《农战》,《去强》,《说民》,《算地》,《一言》,《战法》,《兵守》,《勒令》,《来民》,《赏刑》,《画策》,《境内》,《弱民》,《外内》,《君臣》,《慎法》,共计十七篇。现存《商君书》只二十四篇,其中十七篇论述到了重农和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可见商鞅是多么重视这个问题。

商鞅多次将重农和重战对举,并反复指出,农战是治国的要领,是使国家富强的根本,“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认为唯有专一于农战才可以成就王业。

商鞅认为,专一于农耕是战的前提,战是专一于农耕的结果。《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一则少诈而重居,一则可以赏罚进也,一则可以外用也。夫民之亲上死制也,以其旦暮从事于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一,抟之也。国作一一岁者,十岁强;作一十岁者,百岁强;修一百岁者,千岁强。”正,治理。纷纷,众多的样子 。信,诚实。重居,看重自己的田宅,不轻易迁移。一,专一于农耕,一般释为专一于农战,不准确。通观《商君书·农战》全篇,本节引文中的“一”释为专一于农耕比较符合文章的原意。外用,用来对外作战。死制,愿为法制效死。商鞅把民众可以用来防守攻战的初始原因归结于“令民归心于农”。他的思维逻辑是:民众专一于农耕,民众就朴实而便于统治,民众再多也容易役使,民众诚实就可以防守攻战。商鞅还认为,少诈而重居,赏罚激励,对外作战,民众亲附国君而为法制效死,其原因是民众“旦暮从事于农”。“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商君书·农战》)商鞅把国家的强盛和王业的成就归之于农耕了。是不是“令民归心于农”民众就可以防守攻战,这要研究,但商鞅把农耕和战争联系起来思考的军事经济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指出的是:商鞅肯定了农是强兵的基础。他说:“惟明君知好言之不可以强兵、辟土也,惟圣人之治国作一,抟之于农而已矣。”(《商君书·农战》)

为了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在《商君书·垦令》中提出了二十条措施,集中体现了他重农和重战相结合的军事经济思想。这二十条发展封建经济的措施的主要内容,山东大学《商子译注》编写组概括成三条:

(一)加强国君集权;统一 国家法令、制度,实行“百县之治一形“訾粟而税”;建立一个官属少,效率高的行政机构。

(二)限制贵族特权,抑制商人,主张用加重赋税、徭役,控制粮食买

卖,禁止雇工,提高酒肉价格,统一管理山泽资源等经政策,来驱使贵族余

子、依附于贵族及商人的食客、游民等闲散劳力去垦荒务农。

(三)采取重刑连坐、不准擅自迁居等强制手段,将农民牢固地束缚于

土地之上,以保证垦令的推行。(《商子译注·垦令·内容提要》)

商鞅认为,大力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尽量发掘自然资源,使山林财物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充裕的粮食,才能富国强兵。为此,他对国家进行全面规划,提出了“任地待役之律”。商鞅指出:“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薮泽居什一,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故为国分田数小,亩五百,足待一役,此地不任也。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山林薮泽溪谷足以供其材(依《商君书·来民》篇改——引者注),薮 泽堤防足以畜。故兵出粮给而财有余,兵休民作而畜长足,此所谓任地待役之律也。”(《商君书·算地》)即是说,治理国家,合理利用土地应是:山林占十分之一,沼泽湖泊占十分之一,山涧河流占十分之一,城镇道路占十分之一,坏田占十分之二,好田占十分之四。这是古代有作为的帝王所规定的正确原则。因此,治理国家如果分给农民的土地是小亩,五百小亩土地,其地税收入刚够一个士兵的耗费,这说明地利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方百里的土地,只出兵士一万人,这个数目也是小的。按照正确的原则办,开垦的土地足够养活民众,修筑的城镇道路足够安顿民众,山林、湖泊、山涧的产物能够满足需要,沼泽湖泊的堤坝也足以贮存水生资源。因此,军队出征,粮食充足而财物有余;按兵不动,兵民共耕而经常有丰足的积蓄。像这样,才是合理利用土地和随时准备征战的原则。

商鞅为了帮助秦国解决农战不能两全的矛盾,提出了招来三晋(韩、赵、魏)民众来秦垦荒的措施。商鞅分析了秦国当时地广人稀、“人不称土”的矛盾和三晋“土狭民众”、土不足以养民的状况,指出“三晋之民”之所以不肯西来秦国,是因为秦国没有实行优惠的来民政策。商鞅建议用优惠的条件招来三晋民众。“秦四境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着)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商君书·来民》)为了解决农和战的矛盾,商鞅提出:“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境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商君书·来民》商鞅的建议,颇有当今中国的开放、搞活的味道。他的这一措施,颇为大胆、新奇。

商鞅主张根据人民在农耕中的功绩授爵任官。他指出:“善为国家者,其教民也,皆作一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商君书·农战》)游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这“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因此要压抑“五民”,实行“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做到“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一于战。”(《商君书·算地》)

二、“一民于战”的重战思想

“一民于战”(《商君书·画策》)的重战思想,是商鞅军事思想的核心,值得大书。

《商君书·画策》):“以战去战,虽战可也;”“名尊地广以至王者,何故?战胜者也。名卑地削以至于亡者,何故?战罢(败)者也。”商鞅把打仗作为“国之所以兴”和“国安、主尊”的根本条件之一(《商君书·农战》)。商鞅还认为,打仗是防止毒素在国内泛滥的根本手段。《商君书·去强》:“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官,必强。”虱官,据高亨《商君书注译》,“官”字疑是“害”字,当作虱害,其说可信。

怎样做到“一民于战”呢?商鞅采取了三点措施:(一)用重战的思想统一人们的言行,即“一教”(《商君书·赏刑》)。(二)重法,“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商君书·外内》),“避害者,非战不免。”(《商君书·慎法》)(三)“边利尽归于兵,”(《商君书·外内》)“按功而赏”(《商君书·君臣》)。

商鞅认为,明法与重战,二者必须结合。《商君书·弱民》:楚国“地非不大也,民非不众也,甲兵材用非不多也,战不胜,守不固,此无法之所生也,释权衡而操轻重者。”这段话阐明了战胜、守固同法治的关系。《商君书·御盗》:“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故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 要民众从事战争,必须用重法驱使。这是《御盗》篇这段话说明的道理。

《商君书·战法》:“凡战法必本于政胜”。作战取胜的方法,一定要以政治搞好为基础。《商君书·画策》:“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这句话也含有先搞好政治基础的意思。商鞅看到了政治同作战取胜的联系。商鞅不只一次谈到政治同打胜仗的联系。《商君书·立本》:“凡用兵,胜有三等:若兵未起则错法,错法而俗成,俗成而用具。此三者必行于境内,而后兵可出也。”即是说,用兵打仗,取得胜利要有三个步骤:战争发生之前就要建立法令制度,法令制度建立才能形成重战的社会风气,重战风气形成才能做到物资装备齐全。这三个步骤必须先在国内实行了,然后才可出兵打仗。《商君书·弱民》:“治省国治,言息兵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政务精简,国家就能治好;空谈止息,兵力就会强大。民众变强以后能够采取削弱强民的办法去治理,兵力就会越来越强。

商鞅认为,军队必须有旺盛的士气和顽强的斗志才能打胜仗。用商鞅自己的话说,就是“刚斗其意”、“民勇者战胜”。 《商君书·立本》:“恃其众者谓之葺,恃其备饰者谓之巧,恃誉目者谓之诈。此三者恃一,因其兵可禽也。故曰:强者必刚斗其意,斗则力尽,力尽则备,是故无敌于海内。”誉目,依山东大学《商子译注》编写组之说,“目”为“其”的错字。“誉其”二字颠倒。就是说,仅依仗兵员众多,就像用茅草修盖的房屋;仅依仗装备美观整齐,叫做取巧;仅依仗虚名,叫做自欺欺人。这三项只要仅仅依仗其中一项,他的军队就会被打败。所以说,强大的军队必须使战士具有坚定顽强、敢于斗争的精神,战士有斗志才肯尽力作战,肯尽力作战就会无往而不利,这样才能无敌于天下。《商君书·画策》:“民勇者战胜,民不勇战败。能一民于战者,民勇;不能一民于战者,民不勇。”山东大学《商子译注·画策》:“一,专一。一民于战,使民众专一于战争。”

“兵大律在谨”(《商君书·战法》)。用兵的重要原则在于谨慎。这是商鞅的一条重要的用兵原则。《商君书·战法》:“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即是说,出兵时要分析敌情,政治上不如敌人,就不要同它交锋;粮草储备不如敌人充足,就不要同它作持久战;敌众我寡,就不要主动向敌人发动进攻。敌人各方面都不如我方,就毫不迟疑地向敌人发起攻击。所以说,用兵的重要原则在于谨慎。《商君书·战法》还说:“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其道也。故将使民,若乘良马者,不可不齐也!”山东大学《商子译注·战法》:“此其道也”中的“此”,疑作“北”,败北,打败仗。“若乘良马者”中的“若”,原作“者”,据文义改。本文依《商子译注》之说。整句话的意思是,战争中的过失,在于轻敌深入,处于危险和受阻塞的境地,士兵精疲力尽,又饥又渴,再加遇上疾病,打败仗就成为必然的了。所以将帅指挥军队,就像驾驭良马的人一样,不可不谨慎对待啊!

“四战之国务在守战。”(《商君书·兵守》)四面受敌的国家要致力于防御。看来,商鞅在制定军事战略方针时还是从具体国情出发的。《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巨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兵守》:“四战之国,东西南北四面受敌的国家。守战,指防御战。”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举,与‘兴’字形近义复,应删去。”这段话是说:四面受敌的国家要注重防御,背靠海的国家要注重进攻。四面受敌的国家,好骚扰四邻的,必然危险。因四邻的每个国家发动一次战争,自己就得出兵四次去抵抗敌人,所以说国家危险。四面受敌的国家,不能用万户人家的大城镇来驻扎数以万计的庞大守军,国家就危险。所以说,四面受敌的国家要致力于防御。

“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商君书·兵守》)。用自己有生气的力量来和敌人消耗殆尽的力量作战。商鞅阐述的这条用兵原则,体现了以逸待劳和后发制人及要有顽强斗志的原则。商鞅指出:“守有城之邑,不知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其城拔。”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兵守》:“有城之邑,有城墙的都邑。死人之力,抱有决死之心的军民力量。客,指进攻自己的敌方。生力,未经消耗的力量。”《商君书·兵守》:“若死人之力也,客不尽夷城,客无从入,此谓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假如用抱有决死之心的军民力量来防守,敌人若不能最终把城攻破,就无从侵入城内,这就叫做以抱有决死之心的军民力量同敌人未经消耗的力量作战。商鞅还阐明了“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的含义。《商君书·兵守》:“城尽夷,客若有从入,则客必罢,中人必俟矣。以佚力与罢力战,此谓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兵守》:“罢(音皮),通‘疲’。中人,指城中的人。佚,通‘逸’。生人力,有生气的力量。死力,消耗殆尽的力量。”因此,《商君书·兵守》还指出:“皆曰:围城之患,患无不尽死而已。此三者,非患不足,将之过也。”山东大学《商子译注·兵守》:“三,根据本段文义,疑是‘二’的误字。二者,指‘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和‘以生人之力与客死力战’。”本文依此说。即是说,大家都说:敌人来围城攻打,怕就怕的是防守的军民不拼死到底。这两项不是怕做不到,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将领的过错了。

同类推荐
  • 云山忠魂

    云山忠魂

    江河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因打抱不平而致家破人亡,被逼上大云山抗争。
  •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抗日之痞子将军

    抗日之痞子将军

    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凶的……
  • 姜太公兵书

    姜太公兵书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本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第一名将,也是中国古代第一名相姜子牙的用兵之策。他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六韬》之中,《六韬》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内容奥秘精深、变化无穷、玄妙莫测,其军事谋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
  •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杉、双星、宅急送等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由复员军人创建;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张瑞敏、郑永刚、汪海、陈平、宁高宁等中国20余年最优秀企业家曾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缮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但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先后有数千万人参加的组织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毫无疑问,在执行缔造者所赋予的使命、在制度建设、在人才培养、在自主变革等方面,解放军是管理效率最高的组织。
热门推荐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 天降兽妃:嫡女太狂傲

    天降兽妃:嫡女太狂傲

    她柳凝悠是啻焱王朝帝都众所周知的瘟神、灾星,与丫鬟独居废园,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日子。亲娘因产下她而早死,亲爹视她如粪土,亲姐更是因一己之私将她骗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迷幻之林”。历经大难,她反而因祸得福,缔结上古神兽…他镇国王世子,身份显赫,宛如谪仙般不问世事。却独独为她一人,鞍前马后,不求回报。是前世未了的因缘,才注定他们今生相识、相知、相恋。历经磨难,他们能否摆脱前世的悲惨宿命?他冰凞氏族继任家主,待她如知己好友,陪她多次出生入死。他仙星族少主,性情孤冷,灵力高强,却甘愿委屈自己守候在侧。他冰凞太子,纵使受万人尊崇,却独独得不到她的身心。命运捉弄,当他察觉到自己的真心时,她已嫁作人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揭秘世界500强企业择人标准,破译高效能人士素质基因。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你是自己命运的播种者。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深深地影响到你的命运。
  •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企业家与经理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风云际会的弄潮儿,他们两者既相互依存,也相互掣肘。本书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及其领导力与管理方法为核心,深入分析了做大企业的基本方法、提升管理质量的各种要素及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等,总结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学习与实践的12条商规。 在文后的附录部分,以小说的形式再现国企股权争夺战以及国企老板和经理人之间的恩怨故事,值得仔细品读与赏鉴
  • 快捷记忆法

    快捷记忆法

    世界一流教育大师教你如何开发大脑记忆潜力快捷记忆法——开发青少年记忆的超级宝典教你在7个小时内学会2000个单词,决不是无稽之谈.教你在一个月之内成为班上学习尖子,决不浮夸事实.教你轻轻松松考取名牌高校,决不是吹牛瞎扯.
  • 霉女千金

    霉女千金

    苏蕴涵:百丈悬崖之巅,你牢牢握着我的手,即便是到了绝境,你帅气俊美的容颜之上,依然带着从容的笑意,你说:“别怕,就算是死,我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不管是今世,还是来生,我,都不会放开你的手!”而如今,我孤身处在这异世这中,思念成殇,成为众人眼中的钉子,他人手中的棋子,而你,你又到底是在哪里?韩帅:我一直都在,只是,我知道你,而你却不知道,我是我而已……蓝景夜:你是我此生唯一在乎过的女人,就算是不顾一切,也要把你留在我的身边,如果你不能爱我,那就选择恨吧,即便是恨,我也是开心的,至少证明,你还没有忘记我……
  • 人生如若初见

    人生如若初见

    人生成长如同蜕变,每隔段时期都会经历一次痛苦争扎美丽变身,是化蝶而出?是僵死蛹中?生命之奇迹在于不经意的邂逅和出乎意料的结局。苏琬三年前结束一段身心疲惫的感情,在一次意外中成为S城首富林曜的契约替身新娘。三年后合约到期恢复自由身,可是所有的一切随着商云墨的出现偏离预期轨迹。直到多年后历经种种,沉沉浮浮,在伤害与被伤害之间徘徊。迷途的苏琬经历数次蜕变,最终苍桑过后,凤凰涅磐。在重生的彼岸遥望商云墨、林曜,两个曾经纠结大半生的男人,是离去?是守望?——人生如若初见,曾经的伤还会痛吗?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