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21

第21章 杂兵家(1)

管子

《管子》,托名春秋初期齐卿管仲所作。战国末期,已有《管子》一书。《韩非子·五蠹》:“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管子》,定为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八组。

邱少华、牛鸿恩对《管子》一书的作者和内容作了研究。他们指出:

刘向整理过的《管子》已经不是韩非,司马迁看到过的《管子》原本

的面目。郭沫若说:“《管子》不仅不是管仲作的书,而且非作于一人,也非作于一时。它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着作的总集,一部分是齐国的旧

档案;一部分是汉朝开献书之令时由齐地汇献而来的。”(《青 铜时代·宋钘尹文遗着考》)任继愈具体指出,《管子》包括两类着作,“一类是管仲学派的着作,这是《管子》的原本,······另一类是稷下先生的着作,这是直到刘向编书时才搀杂进去的。”因为稷下先生,包括各家各派,所以《管子》中有阴阳家、道家、法家、儒家以及兵家、农家的着作(参《中国哲学发展史》三五五页)。有些学者认为,书中《轻重》十九篇(今存十六篇)和《侈靡》篇不作于战国时期而是西汉的作品。

任继愈认为,管仲学派是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派,它介乎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二者之间,对宗法制采取半保留、半否定的的态度,主张把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礼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以法律来加强王权,又重视用宗法道德来巩固封建统治(《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93页、294页)。

《管子》的军事思想涉及面广,内容相当丰富。班固把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用班固的分类来分析《管子》一书的军事思想,这四家的军事思想几乎无一不备。

《管子》旧有唐人尹知章注,今传本书房玄龄注,是不对的。清代张佩纶的《管子学》,近人尹桐阳《管子新释》,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管子集校》,都可以参阅。译文有赵守正《管子注译》上册。本文正文依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管子》。

一、《管子》的战争观

《管子》的作者很重视战争的作用。《管子》把霸业的成就,国家的安危,君主的尊卑同战争联系起来思考。《管子·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事物之本也。”《管子·重令》:“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重令》篇还指出:“故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虚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管子·参患》:“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则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管子》由于重视战争的作用,于是就猛烈地抨击了“寝兵”说和“兼爱”说。《管子·立政》:“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弊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谋,“晦”的借字(郭沫若说),当尽,丧解。竟,今“境”字。修,当是“偷”字之误。偷,懒惰(依邱少华、牛鸿恩说)。还指出:“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若吾国。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无覆军败将之事。然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彼求地而予之,非吾所欲也;不予,而与战,必不胜也。彼以教士,我以敺众;彼以良将,我以无能;其败,必覆军杀将。故曰,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管子》虽然重视战争的作用,但是它却强调要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轻易地使用武力。《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管子·兵法》中也有相同的论述:“数战则士罢(‘罢’通‘疲’),数胜则君骄。夫以骄君使罢民,则国安得无危?”《管子·八观》中提出,不要常年从事战争,老百姓不要长期从事战争。《八观》指出,十分之一的人服兵役,十分之三的人就不能从事生产,那么庄稼就要少收三分之一。庄稼少收三分之一,如果原来没有储备,那么道路上就有弃捐的尸体了。十分之一的人服兵役,如果三年不解除,又没有多余的粮食,那么百姓就有出卖儿女的了。······百姓没有储备的余粮,国家禁止做的,就未必禁得住;民众中有饿死在野外的,让他们去作战就未必能获胜;道路上有弃捐的尸体,让他们守卫就未必能巩固。所以,命令未必执行,禁止未必禁得住,作战未必获胜,守卫未必巩固,那么国家的危亡 随后也就要到来了。所以,《管子·重令》警告说:“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管子·兵法》提出了“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的主张。《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一战而霸。”看来,《管子》的这一思想,同《孙子》和《左传》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管子》强调战争的正义性。《管子·中匡》:“善之伐不善也,自古及今,未有改之。”《管子·幼官》:“至善之为兵也,非地是求也,罚人是(之)君也”。《管子·枢言》:“有义胜无义”。《管子·法法》:“勇而不义伤兵,······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管子·大匡》强调,国君要“兢于德”,而“不兢于兵”,即在道德方面争高下,而不在军事方面争高低。

《管子》认为,粮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的物质基础。《管子·八观》:“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八观》篇把农业作为守战之本,指出:“其耕之不深,芸(通‘耘’)之不谨,地宜不任,草田多秽,······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若是而民寡,则不足以守其地;若是而民众,则国贫民饥;以此遇水旱,则众散而不收。彼民不足以守者,其城不固;民饥者,不可以使战;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农业对军事的极端重要性,《管子·权修》篇说得更直接:“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管子·治国》:“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管子》还论述了政治对战争的影响。《管子·七法》指出:奸人伤害国君的威望,奸吏伤害官府的法令,奸民伤害风俗,盗贼伤害民众。有了这四伤,将会导致国贫、兵弱、战不胜、守不固的严重后果。肾明的国君最重视的是政令、社稷、法律和威信,国君能够“论道行理”,“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战士就能“轻死安难”,忘我牺牲。《管子·五辅》谈了“得人”——得民心的问题。作者认为,国君的成功或失败,成就丰功伟业或丧失国家、危及社稷,其关键在于能否“得人”。“得人”的最好办法是使人民获得物质利益;而实行清明的政治则是利民的具体途径。通过发展生产、实行法制、进用贤才,就能使人民衣食丰足,并且形成“上中正”、“贵武勇”、“好耕农”的良好社会风气和“上下和同而有礼义”的良好政治局面。这样,国君就能“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反之,国君就会“战不胜而守不固”,或者“兵挫而地削”,或者“身死而国亡”。《管子·八观》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国君应当严格实行法治,赏有功罚有罪,如果“良田不在战士”,而无功者受禄,就将“战不胜”、“地四削”以至亡、灭。《管子·大匡》指出:“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这说明,只有搞好内政,取信于民,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二、《管子》的治军观

《管子》的治军思想是丰富的。如编制体制、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奖罚手段、将帅选择等方面,《管子》都一一论及到了,有的论述相当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寄兵于政与寓兵于农。

《管子·小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的军事论文,中心是论述“作内政而寓军令”,也说是寄兵于政的思想。寄兵于政,具体作法是:“参(三)其国而伍其鄙”。

“参其国”,就是把齐国的都城分成三部分,建立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个,士、农之乡十五个。齐桓公统率五个乡,高子率领五个乡,国子率领五个乡。国都三分就成了三个军。《管子》规定五家为一轨,[每家出一人],所以五人编为一伍,由轨长率领;十轨为一里,所以五十人编为一辆兵车,由里司率领;四里为一连,所以二百人编为一卒,由连长率领;十连为一乡,所以二千人编为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为一帅,所以一万人编为一军,由五乡的统帅来率领。这样,各级行政单位依次是轨、里、连、乡、帅,而相应的军事组织则是伍、小戎、卒、旅、军。两套组织,一套官员。平时,百姓各从其业,而在春、秋两季,则在官员率领下外出打猎,根据各人的表现进行赏罚,这样百姓就通晓军事了。《管子·小匡》篇指出:“春以田曰蒐,振旅;秋以田曰狝,治兵。是故卒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结合这种自然的居民组织来建立军事组织,好处是充分保证了夺取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管子·小匡》指出:“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欢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伍其鄙”,就是把国都以外的地方分为五部分,建立轨、邑、卒、乡、属一套组织。《国语·齐语》记载,在乡和属之间,还有“县”。《管子·小匡》载:“桓公曰:‘五鄙奈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长;十卒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大夫;五属五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卒”,原作“率”,邱少华、牛鸿恩据《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改,依邱、牛说。“大夫”,原作“帅”;“五属五大夫”中的“五大夫”,原作“一大夫”,邱少华、牛鸿恩据《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改,依邱、牛说。

《管子·禁藏》阐述了寓于兵农的思想,这和《管子·小匡》所说的“寓兵于政”的思想是一致的。《管子·禁藏》指出:把户籍的什伍制度做为阵列,把奖赏和惩罚做为文、武两种手段,修理的农具当作军事器械,农事耕作当作进攻作战,推拉铫耨当作剑戟,披上的蓑衣当作铠甲汗衣,编织的斗笠当作盾牌。所以,农具具备了,作战的武器装备也就具备了;农事耕作熟习了,进攻作战也就精通了。《管子·形势解》也说:“民者,所以守战也。故虽不守战,其治养民也,未尝解惰也。”解,通“懈”。

第二,以法治军。

以法治军,是先秦法家在治军问题上的共同主张。《管子》也不例外。《管子·重令》指出:“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功民。”《管子·禁藏》则认为,人们“见利莫能勿就,见善莫能勿避”。基于这样的认识,《管子》主张用重禄重赏的办法激励将士勇敢战斗的斗志。《管子·八观》篇把赏罚在治军时的作用做了过分宣染,指出:“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赏罚不信,五年而破。”

《管子·轻重甲》论述了“重禄重赏”的作用。管子说:“冬冬地敲鼓,战士们就愤怒地投入战斗;枪枪地敲金,战士们就肃然而止。将帅拿着鼓棰敲鼓,战士们跟着前进,运送死者,扶持伤者,竞相进攻而不肯停止,口中喊杀声不断,双手伤痕累累,并不是报杀父之仇,这是优厚的俸禄和赏赐使他们这样。所以,卿大夫居于朝廷,如果不随之给予官爵俸禄,臣下是不肯尽忠的;发兵作战,如果不随之给予奖赏,战士是不肯死于阵列之中的。这样看来,这是大臣系心于俸禄,战士系心于奖赏。”

《管子·轻重乙》论述了管仲用“素赏”的办法激励齐国军民勇于牺牲的事情。素赏,就是战前悬不同的赏格,命将士破敌、擒将,事后给予奖赏。这与一般的战后论功行赏的做法是不同的。

管仲到宫里禀告齐桓公:“全年的税款是四万二千镒,请在一天之内素赏给武士。”桓公说:“好”。桓公下命令把旗鼓集中到泰舟的原野来会见武士。桓公于是走到坛上站定,宁戚、鲍叔牙、隰朋、宾胥无都肩挨肩地站着。管子拿着鼓棰拜揖武士,说道:“谁能攻陷敌阵、击破敌军,赏赐他百镒黄金。”管子问了三次都没有人回答。有一个人拿着剑走到管子前面,问道:“多少人的军队?”管子说:“一千人的军队。”“一千人的军队,我能攻破。”管子答应赏赐他百镒黄金。管子又说:“与敌人兵器交接、弓弩拉开,谁能擒获敌人的卒长,赐给百镒黄金。”有人问道;“多少人的卒长?”管子说:“一千人的卒长。”“一千人的卒长,我能擒获。”管子同样答应赐给他百镒黄金。管子又说:“谁能按照旌旗所指的方向,而能获得敌人主将的首级,赏赐他千镒黄金。”表示“能获得”的有十来人,管子于是答应赏赐给每人千镒黄金。其余表示能斩敌人首级的,答应赏赐每人十镒黄金。一天素赏,四万二千镒黄金全部用完了。

素赏以后,桓公叹息自己记不住这么多人。管子回答说:“您不要担心,姑且使他们在外立名声于他们的乡里,在内有益于他们的父母,在家有德于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武士就一定争立功名报答您的德泽,没有败逃的想法了。我们兴兵攻伐,打败敌人的军队,兼并敌人的土地,就不止价值四万二千镒黄金的财利。”桓公说:“好吧。”桓公告诫大将说:“统率百人的军官来见,一定为他安排朝见的礼仪。统率千人的军官来见,一定要拜送他,走下两级台阶。他们之中有父母的,一定送给父母四石酒,四鼎肉。他们之中没有父母的,一定送给他妻子儿女三石酒,三鼎肉。”实行这样的教令半年,父亲训诲他的儿子,哥哥训诲他的弟弟,妻子劝谏他的丈夫,都说:“这样优厚地受到礼待,却不为国家牺牲在阵地上,能够返回乡里吗?”

桓公后来发兵攻莱,轻易取得了胜利。所以没有割地封赏功臣,没有实际拿出钱财赏赐,就攻破了莱军,兼并了它的土地,擒获了它的君主。这就是素赏的作用。

管子用轻重之术保证粮食有足够储备,用储备的盈余的粮食赏赐战士。所谓轻重之术,是指控制物价的理论和措施。

齐桓公打算赏赐战死者的后代,说道:“我们国家,是地处冲要的国家,是客商会聚食宿的都城,又是虎狼栖息的多山的地方。现在每次发生战争,都死伤很多,而对战死者的后代,原来依仗战士的妻子,我都拿不出东西给他们,这事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 云山忠魂

    云山忠魂

    江河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因打抱不平而致家破人亡,被逼上大云山抗争。
  •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年逾耳顺,乾隆依然春秋鼎盛,乾纲在握,为大清的长治久安,励精图治。但大清开国已百余年,内忧外患,树大中空。傅恒身染沉疴,伊继善病在垂危,后宫内闱风波不断,宵小太监秽乱中宫,官场贪墨婪贿成风,山东巡抚国泰借岩灾之后,侵吞库银,造成藩库亏空。奸臣和申告巴结逢迎,扶摇直上,贪受巨额贿赂,又杀人灭口,成为炙手可热的暴发户。加之天下灾荒,教匪趁机惑众,西疆又骚乱不宁。乾隆盛世难继,危机四伏。为挽救大清王朝的极盛之世,乾隆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下决心整顿吏治。
  • 我们居然回去了

    我们居然回去了

    假如给你一个回到十年前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跟错过的人表白?珍惜虚度的时光?买一注能够中大奖的彩票……男女主角(曹沃、米几何)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十分后悔当年因为对方而虚度年华放弃了努力奋斗的机会。每天害怕未来,沉迷过去。梦想着能回到过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然而当某一天他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就算未来没有人等你,至少此时此刻有人陪着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由《风月宝鉴》及《魔瓶》两个故事组成。著名红学家康家成教授行踪古怪,引起了主人公苏幕遮的注意,并无意中发现了康教授原来是在偷偷寻找埋藏风月宝鉴的地图和钥匙,苏幕遮无意介入此中,并应康教授所请,与其赴岩州将军鞘的火山口下寻找风月宝鉴,不料,当他们一行进入秘洞之后,怪事迭出,血案不断,康教授等人或是自杀或是发疯,苏幕遮在面临着山中野猪及巨蛇的挑战之下,再次进入秘穴之中,终于获得了异宝风月宝鉴,但当他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却被困于石室之中。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莫明其妙穿越一场,居然就有了孩子?好吧,小家伙贴心俊俏,是她赚了!不过,儿子,你捡捡小猫小狗小宠物也就算了,干嘛突然给她捡个男人回来!好嘛,她善心大发,施医救人,那人醒来却二话不说就要和她在一起!丫的,什么叫引狼入室?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自从这男人被她踹走后,她这株万年铁树,就特么桃花运泛滥成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凰浴血之女状元

    凤凰浴血之女状元

    某妖白衣对她说:“官人,此生不可再负妾身!”某妖孽太子道:“你不能不喜欢我,你只能喜欢我!”某冷酷杀手幽僵道:“你是娄姬苍,我就不能杀你,还要保护你!”蓝大少道:“小姑娘,在下活了三百多年了!”哈?妖,鬼,人,仙,她区区一个想过平凡日子的穿越女,为报仇改名换姓而已,谁知同时也换来了桃花朵朵债……
  •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