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21

第21章 杂兵家(1)

管子

《管子》,托名春秋初期齐卿管仲所作。战国末期,已有《管子》一书。《韩非子·五蠹》:“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管子》,定为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八组。

邱少华、牛鸿恩对《管子》一书的作者和内容作了研究。他们指出:

刘向整理过的《管子》已经不是韩非,司马迁看到过的《管子》原本

的面目。郭沫若说:“《管子》不仅不是管仲作的书,而且非作于一人,也非作于一时。它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着作的总集,一部分是齐国的旧

档案;一部分是汉朝开献书之令时由齐地汇献而来的。”(《青 铜时代·宋钘尹文遗着考》)任继愈具体指出,《管子》包括两类着作,“一类是管仲学派的着作,这是《管子》的原本,······另一类是稷下先生的着作,这是直到刘向编书时才搀杂进去的。”因为稷下先生,包括各家各派,所以《管子》中有阴阳家、道家、法家、儒家以及兵家、农家的着作(参《中国哲学发展史》三五五页)。有些学者认为,书中《轻重》十九篇(今存十六篇)和《侈靡》篇不作于战国时期而是西汉的作品。

任继愈认为,管仲学派是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派,它介乎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二者之间,对宗法制采取半保留、半否定的的态度,主张把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礼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以法律来加强王权,又重视用宗法道德来巩固封建统治(《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93页、294页)。

《管子》的军事思想涉及面广,内容相当丰富。班固把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家。用班固的分类来分析《管子》一书的军事思想,这四家的军事思想几乎无一不备。

《管子》旧有唐人尹知章注,今传本书房玄龄注,是不对的。清代张佩纶的《管子学》,近人尹桐阳《管子新释》,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管子集校》,都可以参阅。译文有赵守正《管子注译》上册。本文正文依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管子》。

一、《管子》的战争观

《管子》的作者很重视战争的作用。《管子》把霸业的成就,国家的安危,君主的尊卑同战争联系起来思考。《管子·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事物之本也。”《管子·重令》:“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重令》篇还指出:“故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虚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管子·参患》:“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则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管子》由于重视战争的作用,于是就猛烈地抨击了“寝兵”说和“兼爱”说。《管子·立政》:“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弊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谋,“晦”的借字(郭沫若说),当尽,丧解。竟,今“境”字。修,当是“偷”字之误。偷,懒惰(依邱少华、牛鸿恩说)。还指出:“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若吾国。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无覆军败将之事。然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彼求地而予之,非吾所欲也;不予,而与战,必不胜也。彼以教士,我以敺众;彼以良将,我以无能;其败,必覆军杀将。故曰,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管子》虽然重视战争的作用,但是它却强调要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轻易地使用武力。《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管子·兵法》中也有相同的论述:“数战则士罢(‘罢’通‘疲’),数胜则君骄。夫以骄君使罢民,则国安得无危?”《管子·八观》中提出,不要常年从事战争,老百姓不要长期从事战争。《八观》指出,十分之一的人服兵役,十分之三的人就不能从事生产,那么庄稼就要少收三分之一。庄稼少收三分之一,如果原来没有储备,那么道路上就有弃捐的尸体了。十分之一的人服兵役,如果三年不解除,又没有多余的粮食,那么百姓就有出卖儿女的了。······百姓没有储备的余粮,国家禁止做的,就未必禁得住;民众中有饿死在野外的,让他们去作战就未必能获胜;道路上有弃捐的尸体,让他们守卫就未必能巩固。所以,命令未必执行,禁止未必禁得住,作战未必获胜,守卫未必巩固,那么国家的危亡 随后也就要到来了。所以,《管子·重令》警告说:“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管子·兵法》提出了“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的主张。《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一战而霸。”看来,《管子》的这一思想,同《孙子》和《左传》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管子》强调战争的正义性。《管子·中匡》:“善之伐不善也,自古及今,未有改之。”《管子·幼官》:“至善之为兵也,非地是求也,罚人是(之)君也”。《管子·枢言》:“有义胜无义”。《管子·法法》:“勇而不义伤兵,······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管子·大匡》强调,国君要“兢于德”,而“不兢于兵”,即在道德方面争高下,而不在军事方面争高低。

《管子》认为,粮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的物质基础。《管子·八观》:“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八观》篇把农业作为守战之本,指出:“其耕之不深,芸(通‘耘’)之不谨,地宜不任,草田多秽,······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若是而民寡,则不足以守其地;若是而民众,则国贫民饥;以此遇水旱,则众散而不收。彼民不足以守者,其城不固;民饥者,不可以使战;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农业对军事的极端重要性,《管子·权修》篇说得更直接:“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管子·治国》:“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管子》还论述了政治对战争的影响。《管子·七法》指出:奸人伤害国君的威望,奸吏伤害官府的法令,奸民伤害风俗,盗贼伤害民众。有了这四伤,将会导致国贫、兵弱、战不胜、守不固的严重后果。肾明的国君最重视的是政令、社稷、法律和威信,国君能够“论道行理”,“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战士就能“轻死安难”,忘我牺牲。《管子·五辅》谈了“得人”——得民心的问题。作者认为,国君的成功或失败,成就丰功伟业或丧失国家、危及社稷,其关键在于能否“得人”。“得人”的最好办法是使人民获得物质利益;而实行清明的政治则是利民的具体途径。通过发展生产、实行法制、进用贤才,就能使人民衣食丰足,并且形成“上中正”、“贵武勇”、“好耕农”的良好社会风气和“上下和同而有礼义”的良好政治局面。这样,国君就能“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反之,国君就会“战不胜而守不固”,或者“兵挫而地削”,或者“身死而国亡”。《管子·八观》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国君应当严格实行法治,赏有功罚有罪,如果“良田不在战士”,而无功者受禄,就将“战不胜”、“地四削”以至亡、灭。《管子·大匡》指出:“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这说明,只有搞好内政,取信于民,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二、《管子》的治军观

《管子》的治军思想是丰富的。如编制体制、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奖罚手段、将帅选择等方面,《管子》都一一论及到了,有的论述相当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寄兵于政与寓兵于农。

《管子·小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的军事论文,中心是论述“作内政而寓军令”,也说是寄兵于政的思想。寄兵于政,具体作法是:“参(三)其国而伍其鄙”。

“参其国”,就是把齐国的都城分成三部分,建立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个,士、农之乡十五个。齐桓公统率五个乡,高子率领五个乡,国子率领五个乡。国都三分就成了三个军。《管子》规定五家为一轨,[每家出一人],所以五人编为一伍,由轨长率领;十轨为一里,所以五十人编为一辆兵车,由里司率领;四里为一连,所以二百人编为一卒,由连长率领;十连为一乡,所以二千人编为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为一帅,所以一万人编为一军,由五乡的统帅来率领。这样,各级行政单位依次是轨、里、连、乡、帅,而相应的军事组织则是伍、小戎、卒、旅、军。两套组织,一套官员。平时,百姓各从其业,而在春、秋两季,则在官员率领下外出打猎,根据各人的表现进行赏罚,这样百姓就通晓军事了。《管子·小匡》篇指出:“春以田曰蒐,振旅;秋以田曰狝,治兵。是故卒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结合这种自然的居民组织来建立军事组织,好处是充分保证了夺取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管子·小匡》指出:“故卒伍之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欢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伍其鄙”,就是把国都以外的地方分为五部分,建立轨、邑、卒、乡、属一套组织。《国语·齐语》记载,在乡和属之间,还有“县”。《管子·小匡》载:“桓公曰:‘五鄙奈何?’管子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长;十卒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大夫;五属五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卒”,原作“率”,邱少华、牛鸿恩据《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改,依邱、牛说。“大夫”,原作“帅”;“五属五大夫”中的“五大夫”,原作“一大夫”,邱少华、牛鸿恩据《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改,依邱、牛说。

《管子·禁藏》阐述了寓于兵农的思想,这和《管子·小匡》所说的“寓兵于政”的思想是一致的。《管子·禁藏》指出:把户籍的什伍制度做为阵列,把奖赏和惩罚做为文、武两种手段,修理的农具当作军事器械,农事耕作当作进攻作战,推拉铫耨当作剑戟,披上的蓑衣当作铠甲汗衣,编织的斗笠当作盾牌。所以,农具具备了,作战的武器装备也就具备了;农事耕作熟习了,进攻作战也就精通了。《管子·形势解》也说:“民者,所以守战也。故虽不守战,其治养民也,未尝解惰也。”解,通“懈”。

第二,以法治军。

以法治军,是先秦法家在治军问题上的共同主张。《管子》也不例外。《管子·重令》指出:“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功民。”《管子·禁藏》则认为,人们“见利莫能勿就,见善莫能勿避”。基于这样的认识,《管子》主张用重禄重赏的办法激励将士勇敢战斗的斗志。《管子·八观》篇把赏罚在治军时的作用做了过分宣染,指出:“良田不在战士,三年而兵弱;赏罚不信,五年而破。”

《管子·轻重甲》论述了“重禄重赏”的作用。管子说:“冬冬地敲鼓,战士们就愤怒地投入战斗;枪枪地敲金,战士们就肃然而止。将帅拿着鼓棰敲鼓,战士们跟着前进,运送死者,扶持伤者,竞相进攻而不肯停止,口中喊杀声不断,双手伤痕累累,并不是报杀父之仇,这是优厚的俸禄和赏赐使他们这样。所以,卿大夫居于朝廷,如果不随之给予官爵俸禄,臣下是不肯尽忠的;发兵作战,如果不随之给予奖赏,战士是不肯死于阵列之中的。这样看来,这是大臣系心于俸禄,战士系心于奖赏。”

《管子·轻重乙》论述了管仲用“素赏”的办法激励齐国军民勇于牺牲的事情。素赏,就是战前悬不同的赏格,命将士破敌、擒将,事后给予奖赏。这与一般的战后论功行赏的做法是不同的。

管仲到宫里禀告齐桓公:“全年的税款是四万二千镒,请在一天之内素赏给武士。”桓公说:“好”。桓公下命令把旗鼓集中到泰舟的原野来会见武士。桓公于是走到坛上站定,宁戚、鲍叔牙、隰朋、宾胥无都肩挨肩地站着。管子拿着鼓棰拜揖武士,说道:“谁能攻陷敌阵、击破敌军,赏赐他百镒黄金。”管子问了三次都没有人回答。有一个人拿着剑走到管子前面,问道:“多少人的军队?”管子说:“一千人的军队。”“一千人的军队,我能攻破。”管子答应赏赐他百镒黄金。管子又说:“与敌人兵器交接、弓弩拉开,谁能擒获敌人的卒长,赐给百镒黄金。”有人问道;“多少人的卒长?”管子说:“一千人的卒长。”“一千人的卒长,我能擒获。”管子同样答应赐给他百镒黄金。管子又说:“谁能按照旌旗所指的方向,而能获得敌人主将的首级,赏赐他千镒黄金。”表示“能获得”的有十来人,管子于是答应赏赐给每人千镒黄金。其余表示能斩敌人首级的,答应赏赐每人十镒黄金。一天素赏,四万二千镒黄金全部用完了。

素赏以后,桓公叹息自己记不住这么多人。管子回答说:“您不要担心,姑且使他们在外立名声于他们的乡里,在内有益于他们的父母,在家有德于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武士就一定争立功名报答您的德泽,没有败逃的想法了。我们兴兵攻伐,打败敌人的军队,兼并敌人的土地,就不止价值四万二千镒黄金的财利。”桓公说:“好吧。”桓公告诫大将说:“统率百人的军官来见,一定为他安排朝见的礼仪。统率千人的军官来见,一定要拜送他,走下两级台阶。他们之中有父母的,一定送给父母四石酒,四鼎肉。他们之中没有父母的,一定送给他妻子儿女三石酒,三鼎肉。”实行这样的教令半年,父亲训诲他的儿子,哥哥训诲他的弟弟,妻子劝谏他的丈夫,都说:“这样优厚地受到礼待,却不为国家牺牲在阵地上,能够返回乡里吗?”

桓公后来发兵攻莱,轻易取得了胜利。所以没有割地封赏功臣,没有实际拿出钱财赏赐,就攻破了莱军,兼并了它的土地,擒获了它的君主。这就是素赏的作用。

管子用轻重之术保证粮食有足够储备,用储备的盈余的粮食赏赐战士。所谓轻重之术,是指控制物价的理论和措施。

齐桓公打算赏赐战死者的后代,说道:“我们国家,是地处冲要的国家,是客商会聚食宿的都城,又是虎狼栖息的多山的地方。现在每次发生战争,都死伤很多,而对战死者的后代,原来依仗战士的妻子,我都拿不出东西给他们,这事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全书十三篇,《孙子兵法》,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 迎锋而上

    迎锋而上

    张天武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营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平日里他一脸斯文,实际上骂起手下的兵油子也是一副暴躁的脾气,不过,向来反应灵敏的张天武,这天早晨却在转身之时被一位美女特务拿枪顶着脑袋,这让向来骄傲的张天武感到非常不爽,真的是非常非常不爽!
热门推荐
  • 数字风暴

    数字风暴

    战争是大时代最辉煌富丽的舞台,只有真正强大的人才能成为主角。 一脚被踹进了战争漩涡的林闻方,坚信自己能活下去,坚信自己能收获更多。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不是一个人。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就在他的电脑里。 他能够掌控网络、掌控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数字世界。 他能够拨开战争的阴云,去为自己和战友夺取胜利。 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各种奇思妙想兑现成现实。 他能够洞察人心,让朋友温暖,让情人安然,让敌人胆寒…… 他是林闻方,一个工程师,一个战士,一个坚决不做看客的勇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第一女相

    第一女相

    她,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将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却为国捐躯,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女,受尽疼宠,一次偶遇,芳心暗许,原本以为会是托付终生的良人,可是.嫁为人妻,原本以为会是幸福一生,可是,谁又能想到,她竟然是一枚棋子,心伤,心痛,心哀直至心死,再睁眼,眼底尽显的光华无人能比。片断一:“羽相今儿个怎么如此沉默?”“百官嫌弃本相的话太多,因而,本相决定少数服从多数,从今日起,本相只要在这站着就好!”此言一出,身后的百官无不一颤,人人自危,谁人不知这羽相是皇帝心中的至宝,一个不小心,就是小命不保,果不其然,皇帝嘴角略挑,一片阴冷,“即是如此,那百官从今日起,也都站着就好,朕嫌你们话多!”“额……”百官干瞪眼!片断:某太子殷情诱惑:“羽相如此才能,理应居于更高之位,本太子许你太子妃一位,如何?”某羽不屑道:“本相不喜高位,这儿刚好,不高不低!”某宫宫主霸道道:“罗羽,本宫的宫主夫人只能是你,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某羽斜睨:“本相对霸道的男人,很是畏惧,为了娇弱的心肝,敬谢不敏!”某少年天子微笑对众男道:“朕已将羽相定下,尔等,有多远闪多远!”某羽嘴角微抽,满脸悔意,误上贼船、误上贼船啊!!!今生的罗羽殇,前世的落羽生!从此天下因她而乱!封闭心门的她,如何面对那些誓死追随的痴情男儿?最后,谁又能撬开并温暖她那已经冰冷坚硬的心房?
  • 恨嫁恶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恨嫁恶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身为南城城主最喜爱的二女儿嫁不出去是有那么点点丢人了,人家只不过是声音大了一点点,脾气臭了一点点,喜欢动手动脚了一点点,小气了一点点,爱财了一点点,可仍然是个美人胚子啊,为何就是嫁不出捏?南恒嘉关于这个问题想了足足五年也没得出结论。第一次相亲竟然被自己看上的极品男人当众拒绝,哼,你是皇子了不起啊,后悔拒绝她,想娶她,门都没有。她可是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何况她还是匹千里良驹。
  •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这年头小三神马的都弱爆了,被闺蜜陷害让自己发现自己变成了小三才更雷人。一场闹剧,让我从高高的云端摔倒地面,我一时成了失恋,失业,失去友情的三失青年,更可怕的是婚期早就宣扬了出去,不想父母伤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三个月内把自己嫁出去。好吧,那就相亲吧。好吧,那就闪婚吧!原本以为婚后的生活会一番风顺,谁知家庭的琐事,夫妻之间的矛盾接踵而来,更年期的公公,有洁癖婆婆,遭遇婚变的大姑,还有一个住在同一屋檐下暗恋我的表小叔……天啊,让一切都来得更猛烈些吧。看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入的厅堂,下的厨房,斗的小三,打的流氓,最后变成公公婆婆的防火墙!
  • 特工嫁到:彪悍小王妃

    特工嫁到:彪悍小王妃

    她,胆小懦弱,容颜丑陋,虽是侯府嫡出,却备受欺凌,不但被誉为‘京城第一丑女’还连累母亲由妻变为妾。她,一级特工,腹黑心狠,视万物如草芥,却死在她狂傲自大下。一朝穿越,丑颜嫡女如下人,看她如何去改变。侯府,嫡姐庶妹,嫡母姨娘的算计,以及宫里嫔妃,皇后的阴谋。让她举步维艰,却又能处处为营,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身份、地位、自由,如意郎君,她到底能不能如愿以偿。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5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有爱不觉天涯远

    有爱不觉天涯远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无比。她仿佛听到自己心里铁马冰河一般轰隆隆响过,所有的坚冰,都融化了。她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偏离在爱的轨道之外。这摔倒的跤,让她的爱情拐了一个弯,他的宠爱和心疼,是拐弯处鲜明的路标,一路引领着她,走进爱的轨道。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