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15

第15章 法兵家(下)(6)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从无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韩非讲述了晋文公因为讲信用,攻原国而兼得卫国。我总认为,在战争中是不可行的。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

两和(守卫在军门左右的军队)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患也。

一曰:李悝与秦人战,谓左和曰:“速上!右和已上矣。”又驰而至右和曰:“左和已上矣。”左右和曰:“上矣。”于是皆争上。其明年,与秦人战,秦人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

韩非认为,将帅应关怀士卒,只有这样才出战斗力。《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三》:“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立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

韩非反对将领身先士卒。韩非的这一主张,是在《韩非子·难二》篇中阐述的。行人烛过认为,人民既能打胜仗,也会打败仗,关键在于国君是否善于用民。赵简子听了烛过的话后,“立矢石之所及”,身先士卒,打了大胜仗。而韩非则认为烛过的话没有说到点子上,将帅身先士卒或国君身处危境,并不能激发起士卒勇敢作战的精神,必须用赏罚的手段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韩非强调赏罚在战争中的作用,这是对的,但反对将领身先士卒,这是不对的。

韩非主张国君利用威势、使用权术驾御将帅,防止将领为一己私利私通外国,甚至召敌兵消灭私仇,胁迫国君。韩非认为,不能使将帅的权力太大,“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韩非子·亡征》),会导致亡国。

四、龟策鬼神不足举胜

韩非是一位军事唯物论者。他不相信战争能靠卜筮、星象取得胜利。他认为,相信龟策、鬼神、星象是最愚蠢的行为。

《韩非子·饰邪》中列举了大量的战例,证明人们在战争中相信卜筮、星象的荒谬。钻烧龟甲、计算蓍草来卜筮,兆象说是“大吉”,根据这个去攻打燕国的是赵国。钻烧龟甲、计算蓍草来卜筮,兆象说是“大吉”,根据这个去攻打赵国的是燕国。可是剧辛做燕臣,攻赵没有成功,反而使国家处于险境;邹衍做燕臣,也没有取得成功,反而使国家处于绝境。赵国先对燕得到了满意的胜利,后对齐也得到了满意的胜利,国家混乱,心气却很高,自以为与秦国势均力敌了,这并不是赵国的龟甲灵验而燕国的龟甲骗人。赵国又曾经钻烧龟甲、计算蓍草来卜筮,而北伐燕国,打算胁迫燕来抗拒秦,兆象说是“大吉”。赵刚开始攻燕的大梁(勺梁),秦国已出兵上党了,赵兵攻到厘而自己的六座城已被秦国攻下了;赵兵抵达阳城,秦攻下了邺;庞煖引兵向南救援时,漳水流域已全部被秦占有了。所以韩非说:赵的龟甲即使对攻打远方的燕没有预见,也应对秦攻打近在国内的土地有所预见。秦国根据自己卜筮“大吉”出兵攻赵,开辟疆土得到实惠,救援燕国又有了好名声。赵国根据自己卜筮“大吉”出兵攻燕,结果是土地削减,军队受辱,国君也不得志而死。这又不是秦的龟甲灵验而赵的龟甲骗人。当初,魏国一连几年向东进攻,攻占了秦的陶郡和卫国的全部土地,又一连几年向西进攻,结果丧失了大片国土,这并不是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一连几年在西方,也并不是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一连几年在东方。所以说:“龟策鬼神并不足胜,左右背乡不足以专战。然而恃之,愚莫大焉。”韩非还指出:“越王句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韩非子·饰邪》)。

五、战术思想

邱少华、牛鸿恩认为:“韩非是思想家,没有军事斗争的实践,因此他对战术的论述很少。”(《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678页)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搜寻,还是可以找出几条韩非关于战术问题的材料。

(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晋文公将要和楚国人作战,分别招舅犯和雍季问计谋。舅犯说:“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雍季说:“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晋文公用舅犯之谋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事后赏赐时却说舅犯的话只是“一时之权”,雍季的话关系到“万世之利”,晋文公因此而受到孔子的称赞。韩非痛快淋漓地批驳了雍季、晋文公和孔子。他指出:“雍季之时,不当文公之问。······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且文公又不知舅犯之言。舅犯以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韩非子·难一》)韩非在批驳雍季、晋文公和孔子的时候,阐明了“战阵之间,不厌诈伪”的思想。韩非的这一战术思想,比孙武的“兵者,诡道也”更鲜明些(《孙子·计篇》)。

(二)用间。《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经六》:“敌之所务,在淫察而就靡,人主不察,则敌废置矣。”是说敌国所力求做到的,在于使国君观察错乱而造成错误,国君不能明察敌国所做的,那么敌国就能够任免我们的大臣了。《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说六》说:吴国的军队征伐楚国,伍子胥派人到楚国宣扬说:“楚如果任用子期为将,我们就要攻楚;如果任用子常为将,我们就要退兵。”楚人听了这话,于是就任用子常而辞退了子期, 吴人进攻楚国,因而战胜了楚国。邱少华、牛鸿恩认为,《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经、说六目的在于阐述敌国为取得战场上的胜利,采用种种手段,干扰对方国君对他的臣子的观察,以便按自己的意图加以任免处置,从而战胜对方,这实际就是《孙子·用间》中所说的使用间谍的方法。”(《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744页)

(三)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韩非子·说林下》载:阖庐攻打郢都,作战取得多次胜利。于是,阖庐问伍子胥:“可以退兵了吗?”伍子胥回答说:“要淹死别人的人让被淹的人喝一次水就住手,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中途停止了。不如乘对方快淹死的时候把他沉进水里。”在这里,伍子胥以溺人为喻,说明要彻底打垮敌人,不能中途罢手,必须穷追猛打,置之于死地。伍子胥的这种战术思想,同时体现了韩非的战术思想。

(四)“服众小以劫大”。《韩非子·说林上》:周公旦战胜殷以后,将要攻打商奄。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取,小国容易征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于是周公旦去攻打九夷,商奄终于归服了。这则历史故事说明了韩非的一种战术思想:攻打敌人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小敌攻取了,大敌也就容易攻打;易敌征服了,难敌也就容易征服了。

(五)欲擒故纵,后发制人。《韩非子·喻老》:越王句践到吴国去做夫差的奴仆,并且示意夫差攻打齐国,以便使吴国的军队疲惫。吴军在艾陵战胜齐人以后,使吴的势力得以扩张到长江、济水流域,使它在黄池的盟会上得以逞强,因此越国最后能在五湖地区制服吴国。所以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想要袭击虞国,先送给虞玉璧和好马;知伯打算袭击仇由,先送给仇由宽大的车。所以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事情产生在还没有显露的时候,而要设法从天下取得大功,“是谓微明”。处在弱小的地位又进一步谦卑贬抑自己,叫做“弱胜强”。韩非在阐明老子关于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微明”、“弱胜强”的思想时,实际上阐发了以退为进、以屈求伸、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战术思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最终裁决

    最终裁决

    一路逆天而上,逆天斩道。际遇拜师入宗,遇上神秘老人,得到无上传承。重新出发的他在复仇的路上遇上种种阴谋,不甘就此放弃的他激发了自己无穷的潜力。遇神弑神,遇魔杀魔,遇妖斩妖勇登巅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相信,更多无缘踏入北大校门学习、也没有时间到北大听讲座的读者朋友,同样需要北大文化的滋养和启发。《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重生之娱乐天王

    重生之娱乐天王

    数娱乐风流人物,靠着前世屌丝记忆,还看今朝!拍拍戏,三流歌手龙套杨铭重生异界地球,写写小说,踩踩天才,装装逼。当杨铭横扫国内一切纪录,然后一路向西,唱唱歌,剑指欧美!看我天王在世,铸造传奇人生
  •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
  • 鱼王

    鱼王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