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2100000021

第21章 中国大学重点数据(1)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1954年国务院首批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已并入北京大学)

1959年中共中央指定的16所全国普通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已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已并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959年还指定了4所全国军事重点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1984年国务院第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10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1998年国务院首批确定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5所(本名单来自广东管理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其标准是:1、在任意一个一级学科中排名第一;以及工学前6名、理学前3名、医学前3名、农学前2名。2、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

2002年度广东管理科学院“中国大学评价”前19名(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高教所高校比较课题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3所(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高教所高校比较课题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

2002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9所(本名单来自中南大学科技处副研究员李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蔡言厚的文章《从历史视角看一流大学的评价》,载于《江苏高教研究》杂志2003年第6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度我国大陆一流大学15所(本名单来自广东管理科学院):清华大学(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三名);北京大学(理学、哲学、文学、法学第一名,医学、经济学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第二名、工学第三名);复旦大学(医学、文学第三名);南京大学(理学、文学第二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第二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第三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第四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第一名);天津大学(工学第六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第一名、法学第二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第一名)[其标准是:1、在“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工学前6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3名,农学、经济学、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大学。2、必须是中国研究型大学。]

(评:上述几种名单,各有偏颇:党中央、国务院“钦定”的4种为一类,数量有限,全面性不够,且有明显的政治痕迹与地域照顾;广东管理科学院2002年的1种为一类,似乎颇有些道理,也挺能照顾方方面面的,但显然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势力还略有逊色。中南大学高教所的3种为一类,过于倾斜理工科院校;对自己学校有照顾的嫌疑;把大规模并校作为重要条件也是不太科学的。广东管理科学院的2005年度名单1种为一类,算是其中比较全面、客观的一家,比其2002年名单要科学得多,说明人家的工作也是在进步的。但不足的是:为什么要工学取前6名、理学等取前3名、农学等取前2名、历史学等取第1名?理由并不充分。另外,各大学科的排名,也不一定非常科学。重工科轻文理(如天津大学上榜而南开大学没上榜、华中科技大学上榜而武汉大学没上榜、中山大学没上榜、四川大学没上榜)、过于看重规模效应等痕迹仍然很明显,但是像吉林大学这样的“超级航空母舰”竟未上榜,且有些领域的倾斜又不够合理,如中国农业大学就略欠分量。)

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37所,实际36所)

北京(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6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1所):山东大学

湖北(2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湖南(1所):中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1所):四川大学

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注一:本名单来自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原广东管理科学院)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5年度公布结果。其上榜大学标准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达到全国大学科研得分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注二:《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大学。2005年度37所研究型大学,其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科研成果总数的61.80%;其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博导总数的60.01%,其中理科博导占59.94%、文科博导占60.27%;培养的博士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博士生总数的66.79%、硕士生占43.12%、本科生占11.17%。)

(评:面对看起来是如此“精确”、“权威”的数字,我只有眼花缭乱而已,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更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计算、靠什么计算的。但客观说,由其提出的这个名单,却基本上还是比较全面、合理的。而且,对那些道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中国副部级大学名单

(31所)

北京(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1所):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1所):山东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1所):中南大学

广东(1所):中山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1所):四川大学

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注:本名单是作者自己根据多方资料整理而成。)

(评:大学竟然还分行政级别,这就叫“有中国特色”了,难怪民众对此略有微词。不过话又说回来,从该具体名单看,这些上榜的学校,谁没有资格?它们也正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大学群落。要上榜,可完全凭的是真本事啊!)

“985工程”重点大学名单

(38所)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第一批(34所)

北京(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2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2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第二批(4所)

北京(2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陕西(1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军事系统(1所):国防科技大学(长沙)

(注一: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

(注:其中,第一梯队大学(目标是世界一流)有2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二梯队大学(目标是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有9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其它大学为第三梯队(目标是国内知名高水平)。)

“211工程”重点大学名单

(103所,实际94所)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及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并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及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即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北京(20/19所):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已并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4/3所):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已并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11/9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已并入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原名无锡轻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4/3所):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已并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6/4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

湖南(4/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已并入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四川(6/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已并入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陕西(5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新疆(1所):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3所):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注一: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作者略有整理。)

(注二:最近网上有些盛传,某帖子引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消息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211部协办2005[6]号》文件精神,自2005年9月8日起,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增补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正式列入‘211工程’对象行列,进行重点建设,资金来源遵照以往相关文件执行”云云。又有一传言宣称,刚刚由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的西南大学,也已经收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增补该校为“211工程”大学的函件。经可靠消息证实,此两说法纯属捏造。但2006年2月23日,人民网、北京晚报等地又报道,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3所学校与全国各地一批学校已被列入“211工程”大学名单,不知是否属实。)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95所,实际86所)

重点综合大学(17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

同类推荐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华娱教父

    华娱教父

    千禧年的钟声敲响,烟火璀璨,星空灿烂。陈默重新来过的人生,绚烂的让人不能直视。“四大小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一直努力想要超越,最后却不得不喊他一声老板!“四小花旦”被他集齐,心里都暗骂色狼的时候,他却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拍电影!后来,他去了香港台湾,横扫了日韩,俯瞰整个东南亚!然后,他带领泛华语地区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东西对抗”!最后,他被人们称为——华娱教父!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
  • 妙手世子妃

    妙手世子妃

    小女贼一朝穿越成侯府庶出的三小姐,便是个爹爹不疼,夫人不爱,阖府不待见的悲情人物,但是生性散漫的她素来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子也不怕。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她靠着自身的绝技,反出侯府,斗主母,斗恶仆,斗王爷,斗太子,把个好好的天朝搅了个天翻地覆。什么?你说本小姐不敢偷你!靠,告诉你,小子!姑奶奶偷的就是你!
  •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女主:麒麟;男主:梦天原也许是前生注定的缠绵,他和她穿越到神秘空间,爱情的甜蜜转眼被雨打风吹去,几许悲欢,到底怎样才能不再梦断?那暴戾的君王如此冷酷,幽暗深夜藏匿多少灾难,历经时空转换生死相恋,骑豹的少女啊,如何演绎这段旷世奇缘。。。。。。记住他为她唱过的歌吧: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爱是永远!
  • 爆笑狂妃:太子快到碗里来

    爆笑狂妃:太子快到碗里来

    一颗葡萄让暗夜首领穿越成了将军千金!一个肉包让柳柔婉成了当朝太子妃!一颗毒药让太子妃成了太子的贴身小丫鬟!然后苦逼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肉丸,给本宫倒茶,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肉丸,伺候本宫沐浴更衣!”“请叫我柔婉,谢谢!”某女咬牙说道。“肉丸人呢?”某男爆吼一声!“回太子,太子妃说肉丸已经滚了!”“滚了?那就再让她滚回来,不然本宫就给她煮了吃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怒放

    怒放

    十年离合,陌路尽头,殊途同归。留在青春的记忆里,终究只是一片迷离的伤。十年之后,少年曾经清澈的眼已经染上了沧桑,你是否还如当年一样,微微翘起嘴角,不诉离殇?
  •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一个出苦大力以求草间存活的女子,在浮躁的多伦多过着浮躁的生活。在城市中寻找一个不再流浪的归宿,一场如游戏般的邂逅,两段难于举棋的交融。苦等一句曾经爱过,却换来是永不相见。爱是一种让你享受欢愉和痛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