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二章4 空:无形无相的虚空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的这首诗简单直白,深得“空”的真味。世人无法破除迷障,都是因为解不得一个“空”字。这世上有什么能长久?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吞土占地不可谓不多,最后依然化身为尘,一寸土地都带不走。
空是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佛陀讲法说空,是要令众生破除迷障,是转凡入圣的关键所在。弘一法师认为,空大体上可分为两层含义:
首先,世间诸法本来就是空性。一切诸法空无自性,不管有没有佛在人间传法救世,一切万法当体本空,诸法空性是一切法之性,一切法之性即空性。有佛来人间,诸法是空性,无佛来人间,诸法也是空性。诸法空性不是佛的创造才有。
大般若经说:“一切法一性非二,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如是诸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著。”
其次,佛陀所说的空,是要破除众生虚妄执著。因为众生有执著的毛病,对一切世间诸法样样执著,所以会有生死轮回。慈悲的佛祖向众生宣扬空性之道,就是为了让众生去除对诸法的执著,一旦对世间诸法不执著,菩提自性就无束无缚,无惑无动,光明自在,解脱自得。
大般若经说:“佛、菩萨、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七道品、六道、十八界、六度、十二因缘、四圣谛、生死涅槃、烦恼菩提、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如是一切名,皆是假立,为表诸义,施设诸名,故一切名皆非实有,愚夫异生,于中妄执,菩萨方便善巧,教令远离,勿执著一切施设假名,名无实际,自性皆空故。”
空并不是指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一切现象、事物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
在前文中说到“五蕴皆空”,我们以“五蕴”与“空”对照,来凸显空的真意。
所谓“色不异空”,没有声色利益贪恋,没有五欲尘劳贪恋,就出离了凡夫的境界;而“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是菩萨之道。
“色”是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实体,一切物质形态,空与之相对,是无形无相的虚空。放眼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大地、河流、屋舍、人畜等等所有一切的实体都是“色”。色与空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色”存在于“空”里,空也存在于色里,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与空原本就是一体的。
如果还不明白色与空的这种关系,可以取一只玻璃杯,往杯子里面倒杯水,在倒水的过程中,水占据了杯中的空。你再把水倒掉,杯子里立即空了。
那么当水存在于杯中的时候,还有没有空呢?当然有。只不过,此时的空是合于水了,也就是合于色了。反过来说,正因有空的存在,杯中才能有水的体现,空是色存在的根本。
简单地说,一切现象、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但它毕竟是没有实体的,也就是说空是假和不实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一切现象、事物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现象、事物。
物质现象虽然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有相状,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即所谓的“缘起性空”。
滴水佛音
1、二乘涅盘 二乘涅盘即无余涅盘。无余涅盘者,烦恼既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故名无余依涅盘。
2、大般若经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由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共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