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00000025

第25章 兵行险招(2)

就在大久保三郎下达了绝不暂停进攻,继续猛攻高安的四十九军阵地命令的同日,当天上午八点整,日军一零一师团第一旅团的又一次进攻高潮开始了。这个旅团在之前一整天的战斗之中仅仅损失了五百多人、三辆坦克和十辆左右的摩托车,损失并不算太大,战前大久保又发表了一篇颇有煽动性的战前动员。因此日军士兵的战斗精神十分高涨。在大久保三郎热切的目光期待下,整个旅团分成左右两股大军,在97式奇哈中型坦克和97式三轮摩托车的配合下,从北边向着高安城北部的四十九军外围防线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但是大久保三郎原先期待的摧枯拉朽一般的进攻狂潮却并没有出现,战局的进展方向让所有的日军军官都感到吃惊。

战斗打响后,面对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日军进攻部队,龟缩在战壕以及工事之内的四十九军将士出乎意料地顽强,他们利用已经配置好武器和弹药的阵地,使用轻重机枪和杂七杂八的步兵炮、山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对日军进攻的先头部队进行了猛烈还击。大批的六零迫击炮和八二式迫击炮炮弹发射出来,密如雨点一般,在日军进攻部队的人群之中爆炸,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虽然日军的97式奇哈中型坦克不怕机枪以及一般50毫米以下掷弹筒、迫击炮的轰击,但是在中国守军阵地之前密集埋设的地雷不断轰击之下,坦克的履带也难以承受,第二道防线前停着四五辆被炸断了履带、无法动弹的日军97式奇哈中型坦克。这些坦克只能不断地向着中国军队阵地倾泻着炮弹和机枪弹。但是时间一长就会成为中国炮兵的活靶子,被彻底击毁,烧成一堆废铁。

见进攻势头不妙,一零一师团第一旅团旅团长大久保三郎不禁有些气急败坏,他命令自己的侄子大久保永信亲自率领一个步兵中队,从第二道防线东北方向直冲上去,吸引了四十九军防守火力的猛烈反击。前线的两个步兵大队借助这个机会,利用残存的三辆97式奇哈中型坦克开道,趁机攻进了防线之中,战车小队的三辆97式奇哈坦克沿着阵地正面,碾碎了好几个简易工事,冲进了四十九军某团的防线内部,在一个机枪火力支撑点附近,和驻守的一个营发生了激烈交火。

即使97式奇哈中型坦克是日军陆军的主力装备,但是因为数量不成规模,在独自面对防御工事中的近身步兵时,其损失率也是惊人的。

这个营的士兵隐藏在加宽加深的战壕之中,等到日军坦克碾压过战壕顶的时候,使用一面粘有黏胶的炸药包贴在坦克的底盘或者后引擎盖上,其余人利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等一切他们可以使用的武器攻击坦克。经过一番激战后,虽然这个营最后被日军全歼,但是日军剩余的三辆坦克全部在这个机枪火力点附近被炸穿了炮塔或者底盘,不是坦克组全员死亡就是引擎趴窝。

就在大久保三郎组织第二梯队向前突破时,让日军老兵为之胆寒的由柴油桶改装而成的“大将军炮”,又被中国守军从战壕里抬了出来。装填有重达十公斤炸药以及无数的铁钉,碎弹片等组成的炸药包的“大将军炮”,对地面的日军步兵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尽管这种柴油桶改装而成的“大将军炮”装填麻烦,精度差,射程近,但是对于蜂拥而上的密集人群,其弹药散射的特点却是正好对口,几轮齐射之下,“大将军炮”射程之内的日军进攻部队居然也损失惨重。

在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当日中午十一点十四分左右,大久保三郎眼见进攻部队战果不佳,伤亡也比预期的严重,无奈只好将进攻部队暂时撤下,重新组织编组。而对面的中国军队也趁着日军暂时后撤的机会,开始运送伤员,进行救治,并且命令全体士兵不得休息,进行土工作业,将那些战壕又加深了一尺。

原来四十九军的士兵们脚下都有一个木制的小马扎,用来垫在脚下,便于趴在战壕壁上举枪射击,而后撤的时候,这些小马扎也随着武器等一同被运走。

而日军士兵身高普遍偏矮,站在原先的战壕里就必须踮着脚尖才能稳定射击,如今又加深了一尺,日军步兵即使踮着脚尖,也只能堪堪将脑袋露出战壕,根本无法举枪进行精准的射击瞄准。

会埠以南,上富以东。

林振飞率领的新一团部队原本试图进入会埠城,与守城的六十军汇合,但是十五日一清早就接收到了会埠城已经被日军一零六师团攻陷的消息。从日军开始攻击到突破六十军阵地,攻占会埠全城只用了二十多个小时。现在林振飞率领着经过一夜行军、已经十分靠近会埠的新一团,转头南下,向上富阵地撤退。

林振飞部队与上富守军以及前线六十军之间的通讯并不十分畅通,日军和中国守军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彼此之间的电磁干扰以及山体丘陵的阻隔,使得信号时断时续。通讯兵使用的调频电台也很难收到信息,除了耳机里滋啦啦的刺耳的电磁干扰声以外,来自军部和前线友军部队的有用信息很少。

白天,日军航空兵的侦察飞机在天上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如同嗡嗡叫的蚊子一般不断在中国守军头顶上晃悠,时不时还会掉下两颗炸弹或者用机枪扫射一番。东北方会埠方向的隆隆的炮声虽然已经逐渐稀疏下来,但是这只能证明当地的六十军部队对日军一零六师团攻势的阻击已经逐渐减弱,直至会埠完全被攻陷。林振飞团长拿起军用望远镜向着东北方看了看,视线中仍然没有出现追击的日军的影子,黄泽成、孙天勇率领的那一支小分队也迟迟没有和自己联系。

日军为了攻克六十军驻守的会埠,除了派遣一零六师团为主攻部队之外,还抽调了一零一师团的一部加入战斗,并将大部分的装甲部队调到了会埠方向。现在会埠已经被攻克,那里与日军一零一师团猛攻的高安之间距离并不远,以日军半摩步化部队的行军速度,一昼夜就可以到达高安城下。现在一零一师团正在全力进攻高安的四十九军,已经攻克会埠、得到了休整机会的日军部队,一定会组织一支拥有装甲车辆和摩托车的轻型机械化部队,来增援攻城的一零一师团。

“这就是千载难逢的战机!稍纵即逝,时不再来!”林振飞放下手中的军用望远镜,一字一顿地喃喃道。

林振飞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作为一员久经考验的中高层军官,他对伏击战的战术非常精通。他不甘心就这么率领着一个团的兵力龟缩到上富这种小村庄里去,眼睁睁看着日军部队大摇大摆地在自己的国土上、自己的军队面前从容不迫地互相增援,所以他必须做些什么,必须让骄横的让日军先头部队吃点苦头,学些教训。他当天一清早就命令新一团的士兵停止南下,就地设防,他要在这个通往上富、会埠、高安三地的岔路口来一次出其不意的伏击,打乱日军的进攻计划。

突然,通信兵背着的电台的耳机之中,在滋啦滋啦的杂音下,一个与前线友军部队之间预定的暗语信号不断重复着传来:“王八出洞,王八出洞,青龙归海,青龙归海……”

听到六十军熟悉的暗语声,林振飞等人心里忽然无端地狂跳一阵,这个暗语里的王八是指日军一零六师团中以装甲车辆和摩托车为先导的第一步兵旅团的先头部队一部,而其中的青龙就是指附近的六十军部队。这条密语就是指,会埠和奉新方向的日军增援部队已经集结完毕,正以装甲车辆为先导,向着高安方向增援,沿途的六十军等中国守军不要硬拼,要立即向预定的撤退方向聚拢,以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进行阻击。日军一零六师团的第一步兵旅团是一零六师团的先锋兼精锐,自开战以来一直是一线平推,强力进攻中国守军的各个阵地。中国军队之前都是以数倍于敌的兵力层层防御,依托人数和工事等优势进行抵抗,还没有进行过这种预设阵地伏击,以少打多的情况,虽然心里明知很可能会不敌,但是想要灭一灭日军威风,改变战场之上不利局面的想法,还是让林振飞决定按计划就地设伏,和这支令人闻风丧胆的日军精锐好好较量一番。

“真不知道团长是天生胆大包天还是得了失心疯,居然凭借手中的一个并不满员的轻装步兵团,去伏击日军的精锐旅团的摩步化先锋……”二营长包海口中低声咕哝着,指挥着手下的士兵挖掘着战壕,用砍倒的树木架设工事,并且在公路和山坡上埋设一些地雷。他一直觉得从部队整编到投入战斗,尤其是这次伏击作战实在是太过于仓促,也实在是太冒险了,这根本不是战斗,纯粹是玩命。自己手里只有一个并不满员的轻装步兵团,缺乏重火力武器,士兵也大多是整编的败军和新招募的新兵蛋子,现在却要分成三份去公路两边的山头上以及公路正中挖掘的战壕和工事里包围阻击敌人。这次增援一零一师团的小鬼子可是一个旅团,光是其中的这个摩步化先锋部队都有装备十辆左右的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可能。在这种丘陵高地的开阔地带进行阻击,这位三十多岁的团长大人可真是疯狂得可以。

林振飞并没有发现自己手下气急败坏、低声咒骂的样子,或者是他发现了但是并没有理会。在他看来,伏击战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按部就班的伏击战都被敌人摸透了,还有什么奇袭的效果可言?自己一个步兵团就敢于伏击日军最为精锐的步兵旅团先头部队,这种情况,一向高傲、极度蔑视中国军人的小鬼子根本想不到。中国的这些由军阀部队整编过来的步兵部队,战术一向保守,每次都是按照固定的套路迎接日军的进攻,战术极为僵化死板。久而久之,日本军队的战术也开始变得简单起来,无非就是步兵冲前,大炮轰,大炮轰完,步兵冲。他们压根就不相信,装备落后、训练糟糕、人员战斗素质低下的国军部队还会有诡诈多变的战术素养。

但他们这次遇到的是从不按套路出牌的林振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正是伏击战成功的最大要素,也是林振飞指挥作战时候最常用的战术手段。

林振飞收好军用望远镜,回头看了看,士兵们早就将迫击炮和轻重机枪藏在了土丘后面,上面盖上了用野草和树枝编成的伪装,偌大的阻击阵地上,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有人埋伏在这里,仍旧是一片荒凉的、长着野草荆棘的开阔地。这伪装可是事关伏击的成败以及士兵的生命,虽然时间比较仓促,但是林振飞却丝毫不敢马虎,和二营长包海分头指导,亲自示范,到中午一点半左右已经完全就位。

据依旧在会埠城南牵制着日军的前线部队报告,日军的第一旅团已经从会埠出发,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计算,他们应该在半小时后经过这个伏击圈。虽然战斗很可能马上就要打响,有些新兵蛋子显得有些紧张不安,但是几个年长的士官倒是完全不为所动,有的趴在隐蔽处闭眼假寐,有的在默默地擦拭着手中的武器,还有的在用水壶喝水,甚至还有的正拿出信纸和缴获的钢笔写着家书……总而言之,虽然有人会感到紧张而微微发抖,但是全体将士都是以一种严肃认真的不服输,甚至是必死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林振飞满意地一笑,感到十分欣慰。经历了与藤原大队的一番激战,自己手中的这支部队成长了不少,面对又一次即将到来的恶战,一些士兵已经开始变得处变不惊。这才是真正的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时刻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心态平和而沉静。虽然面对大战恶战,略微有些紧张,但也不会惊慌失措。一支军队的那股子傲气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所组成的军魂,就是通过无数次这样的残酷的战斗,一点一滴锻炼积攒起来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百战精锐。

林振飞跳入了战壕里,还要再说点什么鼓励一下身边的士兵,突然阵地前方的地平线上传来隆隆的震动声。他深呼吸了一下,拿起了望远镜,喃喃道:“战斗就要开始了!”

地面隆隆地颤抖着,林振飞从望远镜的镜筒之中看过去,只见几公里之外,一支三四千人的日军主力部队在六辆97式奇哈中型坦克、二十辆十轮大卡车以及十七八辆97式三轮摩托车的护送之下,向着新一团伏击阵地驶来。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炮塔上还有士兵举着望远镜四下查看,不过从这么远的地方看过来,这里的大地一片平坦,只生长着杂乱无章的野草和荆棘灌木,显然这里不会有什么敌军存在。

同类推荐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是太阳

    我是太阳

    故事讲述了军人关山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妻子乌云在那种在特殊年代中孕育出的极具革命色彩的爱情。在作者磅礴厚重的笔触下,关山林及乌云以及他们一家人在那种特殊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悲恸感叹!整个故事大气浪漫,尖锐的性格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冲突穿插其中,对读者而言,这是个虽远离当下时代,却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 卅街档案馆

    卅街档案馆

    一场熊熊烈火,使卅街档案馆的绝密卷宗重见天日。1946年,在平息了国民党及残余日本关东军发动的暴乱之后,报信的火麟食盒被人劫走。从此,神秘事件接连涌现:狐仙堂的诡异符咒,被撕碎的刀疤人,庞大的地下要塞,以及被屠杀的剃发黑斤人……究竟食盒里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与食盒有关的人全都离奇身亡?几十年前的谜案缘何与现代人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
热门推荐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爱你真要命

    爱你真要命

    一次明码标价,她落入豪门,本该是掉进地狱,永无救赎,只可惜,她并非纯纯兔,恶少来袭,她怎能乖乖就范!so,上房揭瓦的“美妙人生”就此开启,催她造人为贤妻?没问题!but,不遗余力给老公添堵什么的,可得随着她的性子来……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 笨丫头PK拽王子

    笨丫头PK拽王子

    他慵懒的倚在门上,灰色的双眸直直盯着她的胸前。”啊——你……你……来找我做什么?”她双手护胸尖叫道。“求婚——!”言毕,七克拉的钻戒就那样华丽的套在了她的无名指上,她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跟这个男人同居了!他总是喜欢欺负她,捉弄她,到最后却无法自拔的喜欢上了她!
  • 漫天遍地逮王妃

    漫天遍地逮王妃

    重生成为云家备受欺凌的五小姐,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一扫春色,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赐婚,吓的14岁的柳贝贝与逸王爷双双逃婚,多次江湖历险,她偶遇江湖浪子尹天羽。王爷还是美男,我选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