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华夏实际上是对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的一种尊称,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一个习以为常的称谓,却有着它种种不同的解释。
对于“华夏”这个名称,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称号。但是,“华夏”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称中国人为“华夏民族”、“华夏子孙”?对这些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自汉代以后,有“汉人”、“唐人”之称,先秦时代则称“夏”或“华”。对于“华夏”二字的解释,《左传》、《孟子》中则将“华”、“夏”与“夷”相对应,如《左传》中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语,《孟子》中有“用夷变夏”之说;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释为: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中国”,原指中原,与“四方”或“四夷”相对。《诗经·小雅·六月序》中“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之句,也都反映出把“中国”作为四方的相对概念。与“夏”相对的“裔”也指边远的四方。
章太炎先生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
夏从夏水而得名,华从华山而产生。即通常所说的“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而在甲骨卜辞中,“华”是仅次于“河”(黄河)的最重要的神,指陕西关中地区的华岳。这一带曾经是周人营洛邑之前的中心地区,自旧石器时代的蓝田人开始,一直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它的周围都是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方,传说中的黄帝和周族都在这一代活动,所以华山成为早期华夏文化的象征。
翦伯赞认为,华夏实为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历史。上的夏族曾活跃于今天的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因自然环境的变迁,夏族也不断地四处迁徙。其东迁中原部分的,后来称为东夏,又称华夏;其西移甘肃的,称为西夏,又称蛮夏;其始终生活在原地区的,后来称为大夏。东夏者,所以区别于西夏;华夏者,所以区别于蛮夏;而大夏者,又是用来区别于东夏与西夏的称号,是夏族的美称,也是夏族的总称。
范文澜则认为,华夏这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而对文化低、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按其方位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随着“中国”范围的扩大,华夏文化也随着发展扩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都纳入了华夏族的范畴。华夏,遂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
柳诒徵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中指出,中华民族的组成,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即使以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历史最长的汉族为例,其“血统之混杂,决非一单纯种族。数千年来,其所吸收同化之异族,无虑百数。”因此,中华民族的形成,实拥有其丰富的历史内涵。
冯天瑜研究指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传说中的太皋、少皋、射日的后羿及与黄帝恶战的蚩尤,都属于这个集团。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于此集团。着名的伏羲、女娲及三苗、祝融氏,都属于这个集团。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北部部分地区,大约相当于今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华夏集团以黄帝和炎帝两支为主。这三大集团之间,既有和睦共处的安宁,也有大动干戈的战争。后来黄帝兼并炎帝部落,统一其他各部。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为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古老代表。
由此也可以看出,“华夏”原先并不是种姓民族的概念,而是地域文化的概念。“华夏族”,实际上指的是在文化上形成共同传统的、在血缘上融成一体的、居住在黄河中游流域的古代中国各民族的统称。它是历史上许许多多个民族融合后的产物。“华夏”这个称谓,更多的是指文化人群的概念,而不是血统人群的概念。
应该看到,华夏集团及其她所代表的汉族,之所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占有领导的地位,不仅因为其人口众多,更因为其比较发达的文明、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经济文化发展,相对于周围少数民族(“裔”或“夷”)来说,基本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正因为如此,在历次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汉民族文化以其强烈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时常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即便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执掌权力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也总是不可避免地最终认同汉文化,进而不断出现“野蛮的征服者最终被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历史场面。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从周边文化中吸取营养,从“夏”、“夷”之变的不断的双向交融中,形成了其兼容并蓄的博大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