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100000008

第8章 朔方雄镇——区域行政中心的诞生(1)

(隋唐五代)

581年,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结束自西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战乱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自此经唐朝到五代的380年间,宁夏全境基本在中原王朝的掌控之中,行政建置较为稳定。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区域行政中心:中部、北部以灵州为中心;南部以原州为中心。尤其是唐代在灵州设立朔方节度使后,灵州一度成为全国最强盛的军镇,防区最大时包括今天的宁夏全境,内蒙古的河套地区,陕西的富县、彬县以北各地,是名副其实的“朔方雄镇”。这对以后1000多年的宁夏行政区划有重大影响。如1929年宁夏建省,其属地基本上是隋唐时灵州的辖地;而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虽划出了蒙古族居住的两旗(阿拉善、额济纳旗)及磴口县,划入的西海固地区则是隋唐时原州的辖地。

(第一节)隋朝在宁夏的南北两郡

灵武郡隋朝建立后的前两年,仍沿袭前朝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建置,在今天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设灵州、灵武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在全国废除州一级建置,灵州亦随之废裁,只存灵武郡,其辖境包括今天的宁夏平原及同心县,内蒙古的五原、磴口、乌海市等地。当时居住在我国北方的突厥实力强大,常以骑兵从河套地区南下掳掠,灵武、平凉两郡是其必经线路。因此,灵武郡便成为抗击突厥的前沿阵地。开皇三年(583年),突厥达头可汗领兵40万跨过黄河,偷袭灵州、鸣沙,然后兵分两路,越石门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木峡关(今宁夏原州区红庄乡南)南下、东向,一路扫荡安定、天水、金城(今甘肃皋兰县)、武威等郡,另一路扫荡弘化(今甘肃庆阳市)、上郡(今陕西绥德市)、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使这些地区“六畜咸尽”。开皇十八年(598年),达头可汗又率兵南下,隋以开国元勋杨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迎击。隋军带有大量战车。按以往的战法,每遇突厥骑兵,将领便指挥部众将战车像城墙般布成方阵,将步兵、骑兵护在中央。杨素认为“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力排众议,摒弃车阵改为骑兵在前的骑阵。突厥军民善骑射,以骑阵对决对他们有利,因此达头可汗闻讯大喜,认为是“天赐”良机,率精骑10万进击,结果大败而逃。过了两年,尚为太子的晋王杨广(后登基称“隋炀帝”)也曾出灵武道击突厥。这里的“道”,是一种军事建制。

灵武郡属县隋灵武郡共辖6县:回乐县,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也是灵武郡的治所;弘静县,有的史籍写作“宏静县”,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望洪镇附近;怀远县,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乡稍东,东至黄河仅数里;鸣沙县,在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丰安县,在今宁夏中卫市东的黄河北岸;灵武县,初治今宁夏平罗县陶乐镇西南。这六县之中,以灵武县变革最多,曾一次迁徙、三次改名。它原本是北周历城郡下的建安县。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广润县”。刚更名不久,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为避讳又改名“大润县”,同时将县治迁回西汉灵武县旧址,即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堡西。仁寿元年(601年),再次改名称“灵武县”。

平凉郡隋代的平凉并非治今日甘肃的平凉市,而是治宁夏的固原市原州区。这里从西汉起叫“高平城”,因在原上,既高且平,加之气候凉爽,所以改名曰“平凉”郡。隋初沿袭西魏称“原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平凉郡,治平高县,辖境包括今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泾源、隆德、彭阳6县及甘肃的平凉市北部、靖远县、会宁县、静宁县。此时的平凉郡以畜牧业为主,农耕为辅。朝廷在此设有两个官牧机构:一为原州羊牧,实行军事化管理,设大都督及“尉”。二为原州驼牛牧,专门繁养骆驼和牛,置“尉”管理。牧放的羊只、牛供皇宫及军队食用,骆驼供运输役使。

平凉郡属县共辖五县,其中三县在宁夏境内:平高县,为郡治,是把两汉的高平县倒过来叫,辖境包括今宁夏原州区的开城梁以北、西吉县和海原县的六盘山脉以东、同心县的南部;百泉县,治所在今宁夏彭阳县南面的红河川,因境内泉水形成的湖泊较多得名,辖境包括今宁夏彭阳县全境、甘肃镇原县北部;默亭县,治所待考,辖今泾源县、隆德县及甘肃平凉市的北部。以上五县有二县治所在甘肃境内:平凉县,治今甘肃平凉市;会宁县,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辖有宁夏的海原、西吉两县的六盘山以西各地。

此外,隋朝还在陕西定边县南设盐川郡、五原县,辖境包括盐池县的大部。

(第二节)唐朝的朔方雄镇灵州

李渊建立唐朝的第二年(619年),将灵武郡改为灵州,治所仍在回乐县,并设总管府,管理本州及四邻诸州的军事防务,甚至“大发卒治战舰”在黄河上部署水师,主要防备突厥南侵。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年(627年),将全国行政区划分为十道,类似于汉代的13州刺史部,其中最重要的京畿地区称“关内道”,灵州被划入其中。此后又相继在灵州设大都督府、朔方节度使,政治、军事地位大大提高。灵州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农业生产发达,唐代有汉渠、御史渠、百家渠、胡渠、尚书渠、七级渠、光禄渠等干渠,而且都是自流灌溉,使整个宁夏平原成为鱼米之乡,故又被誉为“塞北江南”。灵州水陆交通便利,是唐末五代丝路必经之地。所以,各种史籍对灵州有“关中捍蔽”“兵食完富”“朔方雄镇”之称。

解密灵州古城位置唐灵州城仍治回乐,属望县。按唐制,县分七等:京城所在为赤县,京城之旁为畿县。其余按户口多少、资地美恶分五等,分别称“望”“紧”“上”“中”“下”县。回乐这个望县,实际是一等县。辖境包括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大部和青铜峡市的河东地区。由于黄河水泛滥成灾,古老的灵州城在明代因被河水冲毁曾三度迁徙,最后落脚今天的宁夏灵武市。唐代灵州古城的确切位置到底在哪里,成了史学界的千古之谜。民国年间的一些历史地理学家,都把它考订在“今灵武西南”。此时灵武县西南要管辖到青铜峡的峡口、牛首山一带,吴忠尚属灵武县的一个堡,这种说法虽无错误,但毕竟太模糊。当代设立吴忠市后,此说是否正确就值得怀疑。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学术界开始讨论“唐灵州到底在何处”的问题。1988年出版的《宁夏交通史》《塞上丝路》和1993年出版的《宁夏历史地理考》等著述都认为在吴忠市境内,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在灵武市境内。2003年5月8日,吴忠市利通区在城市建设中,从古城乡绿原小区工地出土唐代《吕氏夫人墓志》石碑,终于解开了千古之谜。《墓志》石刻明书墓主“太和四年(830年)七月六日终于灵州私第……十月四日殡于回乐县东原”。照此推移,回乐县城(即唐灵州城)应在吴忠市利通区绿原小区之西,即今古城乡古城村,当地民众世代称“古城湾”。这说明“古城”之名并非空穴来风,正是源于西魏到明初的灵州古城。

唐朝初期灵州的属县唐灵州初置六县,这六县是:

怀远县属紧(二等)县,县城原在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乡稍东的洼路村。仪凤二年(677年)夏,黄河洪水泛滥,将县城冲毁。次年在旧城之西,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另筑怀远县城。以此为起点,银川市城区的建城史已有1330年。如果上溯到被河水冲毁的旧怀远县城,则是始置于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时间还要早150多年。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县内有两个盐池(湖),分别叫红桃、武平,都在贺兰山以西。因此,唐初怀远县的辖境比隋朝大得多,除了今宁夏银川市的3个区,还包括贺兰县全境、永宁县北部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大部。

保静县原为隋朝的弘静县。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安静县”,唐肃宗在灵州登基改元至德后(756年)又更名“保静县”。其县治、辖境都与隋朝相同。

灵武县属上县,治今青铜峡市邵刚堡西,在当时的汉渠口之北50里。县内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渠溉田。县北42里有千金陂,长50里,宽10里。辖今宁夏青铜峡市大部、永宁县西部。

鸣沙县属上县,治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城枕黄河。武德二年(619年)为西会州治。贞观六年(632年)至九年为环州治。后环州废,仍以县属灵州。咸亨三年(672年)于县境东置安乐州,以县属之。神龙二年(706年)被默啜攻陷,县城荒废,移治于黄河北岸之丰安城,不久又迁回故地。后又被吐蕃攻占,至大中三年(849年)七月收复,八月改“安乐州”为“威州”,仍以县属之。另外还有安置少数民族的羁縻州东皋兰州寄治县境。

温池县属上县,治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北老盐池古城。唐神龙元年(705年)始置温池县隶灵州。大中四年(850年)改隶威州。因境内有温泉、温泉盐池,故名。郦道元《水经注》卷2河水注:“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1992年本书作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按《水经注》描述的方位查找,十分顺利地找到了它。这个存在1500多年的温泉,就在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西至韦州沿公路8公里的路北约300米处,地属今同心县巴庄乡,在太阳山之东。当时仍有较集中的泉眼5处,每处10多眼泉水翻滚,从细沙中冒出,清澈见底。泉水北流,汇成七八亩之湖,再由湖西流出,形成20多米宽的河道。这就是甜水河的源头。据当地牧羊人说,湖水冬不结冰,热气蒸腾,而夏天却是寒彻透骨。就在我们攀谈之时,太阳山煤矿的一个工人用网捕到一条四五斤重的鲤鱼。2003年,笔者再去时,发现已被采石场、石灰厂所毁。温泉盐池即惠安堡之北的南北中三池,历代盐产量甚高,近代枯竭。今惠安堡北之老盐池古城遗址,出土有唐代文物,当是唐温池县治所。辖境包括今宁夏盐池县、同心县、灵武市及吴忠市利通区的交界地区。还有安置少数民族的燕山州、烛龙州寄治县境。

温泉盐池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北盐湖,因其西有温泉而名,自西汉时已由朝廷置盐官管理,盐产量很高。唐代盐湖周围31里,仍在大规模开采。朝廷在此置温池榷税使,设榷税使1员、推官2员、巡官2员、胥吏(收税官)39员,防池官健及池户165户。所产之盐由商家运销,朝廷只管税收。神龙间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年)收复,次年三月改由朝廷的度支直接购销,由灵州分巡院官具体管理,其收入供军费开支。

定远县属上县,治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附近)。唐先天二年(713年)郭元振为朔方军大总管,筑定远城为行军结集之所,其后升为县,属灵州。辖今宁夏石嘴山市所辖之黄河以西各地,包括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景福元年(892年)升为警州。

唐中后期灵州境内的州县变迁天宝年间之后,灵州属县时有增减,有的县曾升为州,其中有的州又曾多次更名,主要有:

西会州、环州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北周于此始置会州,后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西会州,辖鸣沙县,州县同治。贞观六年(632年)以大河环曲改名“环州”。至九年州废。

回州治所待考,可能与丰安县同治一地。辖地不详。贞观四年(630年)析回乐县地置州,领丰安县。贞观十三年(639年)州、县皆废,其地并入回乐县。

丰安县驻丰安城(疑在今宁夏中宁县石空附近),隋置丰安县,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由回乐县境析置丰安县,属灵州。辖今宁夏中卫县、中宁县的黄河以北各地。贞观四年(630年)改属回州。贞观十三年(639年)并入回乐县。神龙二年(706年)鸣沙县治一度移入废丰安城。丰宁城是否就是丰安军城?“安”为“宁”字之笔误也有可能。

雄州原治今宁夏中宁县石空附近,后西迁至今宁夏中卫县城关附近,始置时间不详,但肯定在唐朝中后期,治所在黄河北岸,东距灵州180里,约今中宁县石空。中和元年徙治承天堡(今宁夏中卫县城关附近)为行州。

丰宁城详址待考。据《旧唐书》《新唐书》载:至德元年(756年),李亨避安史之乱北上,六月至丰宁城南,见黄河天堑之固,欲整军北渡,以保丰宁,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于是回军灵武,随后登基,是为“唐肃宗”。照文中描述,此丰宁城当在今宁夏中宁县的黄河北岸。

警州治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附近),本定远县,景福元年(892年)灵威节度使韩遵上表升为警州。有羊马城,幅员14里,信安王李伟所筑。参见定远军、定远县。

唐代的产盐胜地盐州唐代宁夏中部、北部绝大多数地方属灵州。除此之外,今宁夏盐池县的东部、中部都属盐州管辖。盐州治五原县,在今陕西定边县南,隋为盐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盐州,领五原、兴宁两县,州县均寄治灵州。四年(621年)撤兴宁县,其地并入五原县。贞观元年(627年)撤盐州,以五原县改属灵州。次年复置盐州及五原、兴宁两县,属夏州都督府,旋即改属灵州都督府。开元年间有民众3025户,辖7乡。年贡盐山40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盐州。永泰元年(765年)置盐州都督府。贞元三年(787年)被吐蕃攻占,毁其城,随后收复。贞元九年(793年)二月,朝廷派杜希全率六千士卒重筑盐州城,两旬工毕。为此,著名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长诗《城盐州》。元和八年(813年)复属夏州都督府,领五原、白池两县。盐州是产盐胜地,境内有众多盐池。按《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当时全国共有盐池18处,其中在灵州境内的7处,即温池、宏静池、红桃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武平池;盐州境内4处,即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盐州的4个盐池中,又以乌池、白池的盐产量最高。乌池就是今宁夏盐池县城东约9公里处的苟池(今属陕西定边县)。唐代属朝廷直接管理,设榷税使1员、推官1员、巡官2员、胥吏(税官)130人、池户440人。所产之盐粜出后,再籴米上缴朝廷,定额为每年15万石。如按每人食用5石(120市斤)计,足够3万官吏的禄米供应。这种办法叫“收博榷米”或“输米代盐”。到五代时,乌池的榷税定额变为每年绢10万匹、米万石。盐州在唐代辖有五原、白池2县:

五原县为上县,治今陕西定边县南。隋始置。境内有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可岚贞原、横槽原等五原,故名。其中的青岭原在青山乡,横槽原在大水坑一带。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的驿骑“飞鸟使”就到达过“盐州西九十里”的横槽原。唐武德元年(618年)属盐州,同年寄治灵州。四年(621年)兴宁县地并入。贞观元年(627年)撤县改属灵州。次年复置五原县,仍为盐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五原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盐州治。辖境同盐州。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白沫羽,成紫澜原本也是凡间的一对善男信女,可是在经历了凡间的世俗,魔界的阴谋,仙界的鼎力相助以后到底是怎样成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身旁的金童玉女的呢?<br/>到底这是一场人界魔界仙界怎样的爱恨情仇呢?任沫离发挥想象展开一场美丽悲伤的神话传说!&nbsp;&nbsp;&nbsp;&nbsp;
  • 敬业工作为了谁

    敬业工作为了谁

    唯有敬业工作,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岗位和一份薪水,更是一个收获快乐和成长的平台。而只要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成为机遇,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配角重生记

    配角重生记

    【排比版简介】上辈子,裴娇将女配事业发扬光大,耍的风生又水起,气死自家老太爷,害瘫控妹兄长,最终在主角们HE的时候,一颗天外子弹下,死翘翘;这辈子,裴娇得幸重生,不求花开富贵,不求沾染半点女主光环,只求能在自个儿花骨朵打苞的时候,不再突然基因变异成了一朵打着转儿的黄叶。【语录札记】裴娇(恶毒女配):每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诚然,每个善良女主身后都有个恶毒的姐姐。裴艾(善良女主):娇娇,对不起,对不起……我,我真的真的好爱好爱他……你怎么怎么可以这样啊——陈政(牛逼男主):娇娇,我一直视你为妹妹,亲妹妹!我不知道你……对不起。元渊源(炮灰男):裴娇娇,你,你行!【记叙版简介】裴娇这一辈子,名副其实,就是一个响当当的配(Pei)角(Jiao)!不过,好在上天看不惯,主角光芒滴人一来,配角,尤其是恶毒极品女配开始走下坡路:女配一副火辣身材好美貌,可惜男主看上绝色淡定装逼女;女配那是家世门当又户对,可惜男主死心瞅上潜力女主股;女主头上光环亮堂堂,惹了男主还有男配做候补,整个世界亮呀亮堂堂;女配霉运正当头,恼了老爷子,伤了妹控哥,最终一个人奋斗在找死的途中……**【PS】女配有话说:上辈子我打过你,骂过你,甚至阴过你,但是!女主,我已经敬你如鬼神,避如蛇蝎,你还要黏上来做哪般?
  • 懒情女主

    懒情女主

    哎呀,死了!重生了!到古代了!当大小姐了!封建社会啊,没权没势怎么活?哎呀,砸了青楼啦!当街抢了男人了!咱上头有人,我是流氓我怕谁?哎呀,画了本漫画疯抢了!写了本小说流行了!咱出名啦!!!哎呀,上辈子少爹疼缺娘爱,这辈子爹娘疼爱,兄长关怀!嗯,嗯,既然借了这身子重活一会,那咱就好好孝敬爹娘关爱兄长,那咱就逍遥生活阖家欢乐!只是——怎么捡个男人却是个教主,抢个男人竟是个王爷,砸个青楼还粘上个风流神医?……且看咱现代女杀手穿越成为古代大小姐,她会变个什么样的人?且看咱现代著明艳情小说家穿越到古代后,会怎么生活?且看咱现代鸭店老板穿越到古代是否还会开鸭店?你有看到过当杀手的作家吗?木有。所以很惨,明子死了,然后穿越了,不过她点气好,穿过去就当大小姐,所以,当向往平淡生活的明子穿越成为李明儿后,她会怎么生活呢,她的生活是真的趋于平淡还是多姿多彩呢?…………………◆◆片段一“……”看着对面张狂的女人,呃,很烦,因为她很吵。明子打个哈欠,“春芽,关门,放小白。”“汪汪汪……”一只浑身通黑毛色锃亮的藏獒冲了去来。“啊……”“咚”晕了。安静了,世界真美好,生活多美妙!◆◆片段二“你要和我抢这个男人?”“哎呀,不好意思啊,我会不和你抢的。来人啊,扛了回府。”明子挥着手身后出来六个壮汉,扛着地上的男人转身就走。“你……,把人给我放下,你知道我是谁吗?”“不好意思,你是谁我不赶兴趣,我现在只对他有兴趣。拜拜!”转身潇洒地离开。◆◆片段三“来人啊,给我砸,狠狠地砸,砸坏了算她的。”明子指挥着众人。呃,算谁的?顺着手示看去,哦,原来是算老鸨的啊,那就砸吧。…………囧,简介无能,文文精彩,慢热文,本文宠文,帅男多多,轻松小白,亲们可以跳坑啦!!此作是淼一时抽风下的产物,本文不出意外应该是np文,所以,对于不喜欢NP文的亲们,淼在此表示很不好意思,但,可以预定下一本吧,现言的一对一,嘿嘿…………………………特此介绍淼的完结文《重生之老公要从小养成》睡梦中也能重生?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重生回到六岁的自己的身上,那咱就要从小励志好好学习,没事帮老爸种种瓜,帮老妈赚赚钱,帮家里托托贫,再去找到小时候的老公,从小培养。嗯,嗯,不错,一定要把他变成理想中的完美好男人,完美好老公。◆◆◆◆◆◆◆◆◆◆◆◆好友文文:《首领小夫人》景行《盛世军婚》逐云之巅
  • 重生相府三小姐

    重生相府三小姐

    她,穿越成青菱国相府嫡三小姐,不受宰相父亲待见,府里姐妹也欺负她。本和清河王爷有婚约在先,庶出妹妹却抢了她的未婚夫,夺夫之仇不共戴天……对她好的人她会好好珍惜,对她不好的人她要以十倍百倍还回来,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方

    千金方

    知府大人家的嫡女,额娘早逝,继母当家,都说没娘的孩子像根草,但书容这根草,可是有大树罩着的,大舅舅是备受康熙爷恩宠的直隶总督,额娘出身在大清贵胄赫舍里家族,当今太子爷,那还是自家表亲呢,就连阿玛这知府的官衔,那也是拖了母舅的福才得的,可就这样,还有些不知死活的人要来挑衅,那当真是活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