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又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工作,他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他选修工程学,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会把整个洗衣店毁了——破产,一无所得。
应该做的事必须是力所能及的,否则做超出一个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必会事倍功半。
5.认清得失,选择适合的事
成功人士不是一味的要得到所有东西,而是放弃一些自己本来就力所不及的东西。因此,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我们失去的,会有收获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如此,必知得失之道是什么。
一个能够约束自己的得利之心,懂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自律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会为得失越轨翻车。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路口,我们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历史性的机遇往往是很珍贵的,稍纵即逝。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机遇的巨大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克服“干扰”,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因此,时代所赐予的伟大机遇很难从他们手上溜掉。
大部分读者是通过《中国姑娘》这篇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而熟悉鲁光的名字的。这篇报告文学的发表,是鲁光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机会来自1981年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特别需要鼓舞人心的作品产生。这一年末将有世界杯足球预选赛和世界杯女排赛,这两项大赛要是取胜,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将对体育战线产生重大影响。于是,深入地了解女排和足球队情况的任务,很幸运地就落在了身为体育记者的鲁光的头上。
鲁光深知这一任务的重大价值,他决心努力把它完成好。然而,就在鲁光即将动身前往女排训练基地时,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对父亲一直有着深深感情的鲁光陷入了矛盾和痛苦之中。奔丧回家就意味着要失去采访女排这一特殊机遇,而不回家又要担上“不孝”的骂名,何去何从?
经过权衡,鲁光还是以事业为重,只寄了一笔钱回家,便忍着悲痛,踏上了采访之路。
鲁光终于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成名作《中国姑娘》。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把握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一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中还充满了种种诱惑,在诱惑面前我们也应当把握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适当放弃,对不应得到的不存非分之想,才是明智的作为。
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也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
他的弟弟看到那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可惜,就问他:“哥哥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
“你以为那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才能长远地吃鱼。靠人不如靠己呀。”
有一次,一个不知名的人偷偷往他家中送了一些鱼,他无法退回,就把鱼挂到家门口,直到几天后鱼变得臭不可闻才把它们扔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鱼了。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湖面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备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妈妈!”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母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了。他确实没再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这就是成功人士的得与失。
在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无奈的是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把握命运的十字路口,我们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6.在“分内”与
“分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分内的事情干不好,分外的事情干得再好也于事无补。而若分内的事情干好了,却对分外的事做壁上观,也不是聪明的做事方法。
个性不同、素质不同的人,只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展才华,才具有价值。在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之后,就要尽职尽责,把分内的事情干好,把该干的事情干好,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制定一个做好这项工作的目标。不过这个工作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合你心意,紧凑有致。如果自己理不好头绪,也可以请教一下同事、朋友或专业顾问。要知道,这是个很严肃的事儿,有了这个工作目标之后,你就有了驱策力,也明确了工作的方向,这样,你就要把你的真本领全部施展出来,用事实向领导证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同时,要带给上司一些新的资料与信息,如:商场行情、社会上的新闻、单位未来发展动向等,这样会让他认为你与众不同,把单位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
其实,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不困难,或者说并不十分困难。而把工作干好并得到好的报偿,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而要靠领导、同事的评价得出的结果。
能够在事业发展上步步高升、工作出色,第一要则是表现与众不同,惹人注目。不过,一个性格古怪、到处招摇的人,却无法得到领导的欣赏,如果你希望得到公允的评价认可,别忘了以下的忠告:
①每个人在事业发展的初期,须牢记:“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工作勤奋。
③不断学习与进修,掌握干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与技能。
④熟悉办公室内的一切,阅读有关的工作备忘录,这样领导会对你的知识、才能和自我鞭策的精神留下良好的印象。
⑤采取积极的行动,主动请缨,做一些可能需要你完成的工作,工作起来兢兢业业,有始有终。
⑥提醒自己:我对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能使我的地位变得更重要,领导自然会更器重我。
⑦遇到工作上的疑难时,要向领导请教;并时而向领导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报告,当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临之际,不要迟疑,应马上展示你的才能。
⑧在单位里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相处融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这些都是让领导和同事器重你的秘诀。
工作完成之后,要写好总结,及时向领导做报告。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上做到绝对地认真负责,对各种业务做到非常熟悉、老练,对同事做到诚恳友善、同心协力,对自己私生活做到严肃、纯正、朴实、健康——如果你能够努力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说是已经立稳自己的脚跟了。
在单位里、在同事间,当你已经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威信之后,你就可以一展身手了。人们都知道你很负责、能干,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干好,对同事很好,人人都信任你、尊重你,即使遇到有人说你闲话,造你的谣言,损害你的名誉,攻击你的地位,大家也不会相信他,反而会支持你、同情你。
同事有需要帮忙的,你千万别认为那是分外的事儿,应义不容辞,尽量施以援助。但你在帮助别人时,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更不能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因为我们的帮助应该是无私的、诚恳的、不存在半点恩赐的感觉。
领导一般认为,一项工作交给下属,而未能如期完成的话,怪罪的理应是整体。因为单位是一个合作的团体,并非各不相干的组织。最主要的,是领导若知道你付出较大的努力,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外,分外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干,并能很好地协助同事,必然会赞赏你的工作能力。相反地,若他发觉你本可以加以协助,却因为觉得是分外的事,与你无关,就袖手旁观的话,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了。
聪明的人应该讷于言、敏于行,而不是俗话所谓的“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何况工作是不能有半点儿嬉戏成分的。
不过,对于一些惯性懒惰的同事,则有责任做出适当的规劝。但不要在其他同事面前指出他的不足,而是找个机会与他单独谈谈,问他是否对本身的工作没有兴趣,并问他的志愿,他自然会向你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才可以比较婉转地告诉他达到目标应要注意的事项。
多倾听些别人的心声,多做些鼓励,并能尽量帮助他们,才能维系同事间良好的感情。这样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评价。
也许你也有很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影响到家庭,千万不要将这种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当中,因为这会影响到你办事的效率及与他人的关系。
一个做事面面俱到的人,必然效率低下,做事毫无头绪,人生终将一败涂地。
现代社会是一个各尽所能、按职做事的社会。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做各种各样的事,必须在分内与分外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7.失败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失败,对个人来说,通常不过是指与名利有关的事物未能如愿。作为人本身,那些并不是必需品。还是古人说得好,那些物品大都是“身外之物”,也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浮虚东西。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周末,Y从南方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供职的那家公司倒闭了。
Y是我的朋友。我们曾在一所学校就读,后来又一起当兵,符合时下社会上通行的“铁哥们儿”之条件。
“我现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产者了,正所谓‘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底是信息时代,虽然远隔万里,他那凄凉的情绪却依然像寒流般阵阵袭来。
我并不觉得意外。早在一个月前,报纸上就披露过有关这家公司领导班子的腐败问题,其数额之大,涉及面之广,都是同行业中不多见的。Y是该公司中的一位中层干部,头头们腐败之时未曾“一衣带水”,“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东窗事发,倒是名副其实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我真倒霉。”Y说。
我并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他这种情绪。早在10年前,他退役前夕,我也曾听到他如此嗟叹。
他曾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干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曾先后在4个单位任职,从排长到团长,几乎每调换和升迁一次职务,他的档案中就至少增加一项奖励。然而,当他脱下那身被阳光和汗水漂洗成灰白色的军装,面对社会上那一道道五光十色的风景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竟像一个刚出世的婴儿般赤条条一丝不挂。
“我能干什么?我还能干什么?”
他是靠坚忍不拔的精神,打通了区武装部长把握的最后一道关卡,从而以16岁的低龄走进军营的。军营磨炼了他也造就了他,他的整个生命已经跟军队融为一体,他曾经将那句有名的格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军梦的破灭也就宣告了他奋斗的失败。
的确,对一个称职的军人来说,离开军队,就几乎等于失去生命的一半。
“不错,你是不在部队了,也没有军装和武器了,可你自己还在,你还可以指挥自己的头脑和四肢,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只要有头脑和四肢就能干的事情啊!”
因为是朋友,我们之间轻易不讲什么主义思想之类的大道理。
于是,他去了一家公司。
几年过去,他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位中层干部,而且已经显现出进入上层领导的某些迹象,但不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意外的坎坷又一次给了他当头一棒。
“你的脑袋受伤了吗?还是你缺胳膊少腿了?如果这些都没事,你算哪门子倒霉?”
毕竟是老铁,我祭起的还是当年那把宝剑。
他没再吭气。
眨眼间,又是两年过去了。
马年岁末,我收到寄自南方的一张贺卡,一看上面那熟悉的字迹,我的心跳就有些加快,细看下来,果然是他的签名,不过另外多了一行蝇头小楷:金星实业有限公司(民营)总经理。
稍微懂得一点儿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所处的地球还有地球以外的星球和星系等等,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们有着自身的发展变化和运动规律。按照哲学的观点,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功,只不过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适应和符合了有关的规律。同样的道理,我们遭到挫折和失败,也是因为没有掌握或违背了有关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