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000000008

第8章 听大师讲佛(7)

《圆觉经》的前半部分,总是在讲妄想如何虚幻,如何透过妄想悟明本性,如何达到一心清净,讲来讲去,讲到这里,又说不要刻意去熄灭妄想,连真伪都不要分辨,就这么糊涂着。有的人难免大惑不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无论哪部佛经,无论佛经的哪个部分,其核心都是两个字,一个字是“空”,一个字是“善”。这就像两条线,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串在一起,一条串着自我幸福,一条串着社会价值,形散而神不散,构成全部佛法与佛经。如果抽掉这两条线中的一条,稳定性就变了,根基不牢。因为无论单讲自我幸福或社会幸福,都会讲不下去的。如果把两条线都抽掉,性质就变了,全得散架。

“善”不光是“善”心,最重要的是“善”行。有的人只要一个“空”字而丢掉“善”字,说什么“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说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从此放弃进取,只图一身安乐。由于没有“善”行,或者说,没有创造社会价值,自然就没有收获。那么吃什么喝什么呢?或者吃以前的成果,或者像猪一样被人喂养着。等到吃光老本,又无人喂养,离大限之日还有若干年头,没办法还是得去找工作。这等于自打耳光,否定此前的行为是错的。

其实所谓“生不带来”,只是错觉。人出生的时候,是带来了一些财富的。试想,如果父母一文钱没有,拿什么把你养活?即使父母双亡,还是能活到成年,因为总有人会把你养活。这就好比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张看不见的存折,只不过里面的钱是别人帮你存上去的。“死不带去”倒是不假,那又何必要全部带走呢?最低限度,也该留下一些财富,把别人给你“带来”的那些东西还上。利息算不算,倒还在其次。

有的人只要一个“善”字而不要一个“空”字,进取心和责任心太强,如果各种烦恼苦闷不能自行化解,就会活得很累,难以持久,要么精神崩溃,要么身体垮掉。比如焦裕禄同志,患了重病还坚持工作,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确实是大善之人,值得敬佩。但他的壮年早逝,却太令人遗憾了。一个这样的好人,如果多活若干年,还能为社会做很多工作。

佛家讲“空”、“善”二字,归根结底,是在讲如何达到身、心的和谐,达成自我与社会的和谐。

有人认为佛家是讲出世的,儒家是讲人世的,道家在不出不入之间。这种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大错特错。佛家、儒家、道家都是既讲出世又讲人世,只是运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佛家是以出世的姿态人世,儒家是以人世的姿态出世,道家是两者的综合。从本质上,三家追求的还是两个字:空与善。

有人会提出疑问:佛家不承担世俗的工作,不过世俗语生活,难道不是出世吗?儒家热衷于名利,难道不是人世吗?道家“无为无不为”,难道不是在出与入之间吗?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究其实质,就不一定了。佛家并非不从事世俗的工作,而是从事一项特殊的工作:抚慰人的心灵、引导人的善行。这项工作类似于现代心理医生的角色,但工作范围却广泛得多。佛家像心理医生一样,既不耕田种地也不操纵机器,但并没有吃闲饭。佛家也并非不过世俗的生活,而是过着与普通人不同的生活,既不吃好饭,也不穿好衣。这个道理,好比西方人吃西餐,中国人吃中餐,西方人多吃肉,中国人多吃菜,我们就不能说西方人过的都不是人的日子。佛家为什么要干很多工作却享受很少呢?就是为了求证空、善二字。享受是空的,名利权势也是空的,工作是为了行善。所以说它是以出世的姿态入世。

儒家好像真的很热衷名利权位。比如孔夫子,六七十岁的人,还周游列国,到处找官做。但他找官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钱吗?他教书也能赚钱。为了名吗?他已经名满天下了。为了权吗?他当过鲁国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又曾经“权摄相事”,也就是代理宰相。可是他后来曾有意去赵国的中牟县当佛肸的副手。一个当过部长的人,如果热衷于名利权位,会去当一个副县长吗?这只能说明他心中没有权大权小、地位高低的概念。

假如孔子并不热衷这些,为什么又要苦心追求呢?他曾发表过一番感慨:“自从季孙氏送给我优厚的俸禄后,朋友们更加亲近了;自从南宫顷叔送给我马车后,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个人坚持的道,遇上时机才会受到重视,有了权势然后才能推行。没有这两个人的赏赐,我的学说几乎成了废物。”由此可见,孔子追求权位,重视的不是权位本身,而是以此为手段,推动自己的仁道。“仁者爱人”,他是想把自己对人世、对世人的爱,推广至天下。这是不是大善?为了达成这一理想,无论经受怎样的颠沛流离,无论世人是如何地不理解他,他都不改初衷,并乐在其中。这是不是把名利权位看得很空?所以说,儒家是以人世的姿态出世。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把选择生活的自由权利交给每个人,而不会为了自身功名富贵勉强反对什么或推行什么。这看似不负责任,其实是很负责任的态度;看似什么也不干,其实办了一件大事;看似没有善心,其实是最大善心。当然,道家并没有办成这件大事,只是理论上想办而已。那么从理论上来说,道家是不是以出世的姿态人世,以人世的姿态出世?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笔者所说的道家,仅仅是老子一个人,所说的道家理论,仅仅是《道德经》而已,因为后世的道家把老子尊为教主,所以借用这种说法。实际上,后世道家的教义并没有完全继承老子《道德经》的精神。

总而言之,只要深刻理解了“空”、“善”二字,就等于把佛、道、儒三家的大法学到了手,已经近于佛了。

要完全理解“空”、“善”二字,其实也不容易,还需要修行。佛祖所讲的“不起妄念”、“亦不息灭”、“不加了知”、“不辩真实”等法门,就是修行方法。据南怀瑾大师说,这是成佛的四个步骤,“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第一步是“不起妄念”。只要内心平静,不为外事扰乱,境界就上去了。南大师说:“假如真能做到了,这就是菩萨道,不需再念什么咒,或是观想、拜佛。”但是,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大事、小事,怎么可能不被扰乱呢?那就需要看“空”,只要看空了,有事如同无事。但这种境界很难达到,所以才需要第二步修炼。

第二步是“亦不息灭”。要是心里有了虚幻的妄想,也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费神去把它赶走。人人都喜欢做“白日梦”,想象未来当了个官,如何如何;发了财,如何如何;娶了个漂亮老婆,如何如何。这都是虚幻的妄念,来了就让它来,不赶它它也自会走。谁还记得十年前心里的某个想法呢?它早就走了。如果没走,那就恐怕是一个真实想法,不该走。

第三步是“不加了知”。不要去思考做“白日梦”对不对的问题。它跟晚上做梦一样,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由自主。既然不由自主,何必勉强控制它呢?

第四步是“不辩真实”。不要去分析“白日梦”是否真实,有没有可能实现。如果觉得是真的,就会起贪念;如果觉得是假的,又会起嗔念,或者对自己不满意,或者对他人不满意。不跟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较真,心里自然清净。

有人会想:按以上四个步骤做了,果真能成佛吗?不知道。如果你想搞清这个问题,就是想“了知”而非“不加了知”;是想“辩真实”而非“不辩真实”,又搞乱了步骤。行不行,试试再说,保证有益无害。

生活智慧一点通

1.“白日梦”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做“白日梦”,如同阅读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本身不是坏事。不过,在不恰当的时间读文艺作品,就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做健康的“白日梦”。

阅读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会污染自己的精神。同样,做不健康的白日梦,也会使精神变得不干净。

吃饭穿衣是修行

大师语录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这本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

经典回放

录自《金刚经》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听到的是这样: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住在一起。到了吃饭的时候,佛穿着法衣,托着钵盂,进舍卫城化缘。在城里面,他挨门挨户化斋后,回到住处。吃过饭,收起法衣、饭钵,洗过脚,将座位铺设好,然后坐下来打坐。

大师释义

《金刚经》:是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佛经。本经为佛弟子阿难记录,内容主要是佛弟子须菩提向佛提出问题,由佛讲解,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舍卫国:古时中印度一个国家,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佛陀前后居此二十五年。

祗树给孤独园:舍卫国豪商须迭多,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名“给孤独”。须达多在王舍城听佛陀说法后皈衣佛教,清佛陀前往舍卫城传法,并出资购买太子祗多的园林给佛陀建讲堂。祗多戏言,能以黄金铺地方出让。须达多以金布地,而祗多以树施文,此园遂得名“祗树给孤独园”。佛心即是平常心

佛家的修行,并不总是盘腿坐在那里,敲着木鱼念经,闭着眼睛默想。对佛教徒来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吃饭穿衣是修行,一言一行也是修行。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大师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得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他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份就在头发,出家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称福田衣,袈娑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做福田衣。”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候,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前文引录的《金刚经》起首的这段文字,讲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对此,南大师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象、膜拜。

“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毫无疑问,佛祖确实是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达到了佛的境界。那么一般僧众是否也能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提升境界呢?又如何通过生活的修炼提升境界呢?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一个僧人能够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境界就比一般人高了。普通人贪图生活享乐,是不管什么戒律不戒律的,只要不受惩罚,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穿,什么都敢做,即使可能受惩罚,也是敢吃、敢穿、敢做的,要不然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就不会这么多了。这种自我放纵的做法,好像一股浊水,哪儿低就往哪儿流,一点境界也没有。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而是说有些人。大部分凡夫还是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只是约束力不够强罢了,所以叫做凡夫。如果约束力很强,就不是凡夫了。

境界比凡夫高了,又如何更上一层楼呢?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要看各人的悟性。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他除惑解疑。佛陀将商人带入一间静室,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对往事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担忧。商人讲完了,佛陀温和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干净了。”

佛陀默然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您怎么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

商人带着一脸疑惑离开了。过了几天,他终于领悟了佛陀开示的佛理,前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追悔烦恼,对明天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那么,佛陀向商人开示的佛理是什么呢?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能恬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又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舞倾天下

    穿越之舞倾天下

    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龙炫舞在一场蓄意的谋杀中,穿到了古代的南月国成为一个刚出世的小宝宝,看她如何运用现代智商玩转古代,倾倒众家美男.她多情而不滥情,腹黑但不恶毒,聪明而不矫情,她的一切的一切让无数优秀男子为其倾倒,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爱情就像握在手中的流沙,攥的越紧就流的越快,所以我只有轻轻的捧住她,不让流沙从手中溜走!"他是当朝左相,拥有绝世文才,但是仍旧孑然一身......她说“你是我的哥哥,也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对我好的人,但是我带给你的只有痛心和伤害,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能给你,所以请你放手!因为我不忍心看到你痛苦!”他说“我不怕受伤,只怕你不幸福,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她哭着说“为什么你总是喜欢受伤......”他是当朝的太子,一次意外的相遇,成为他心中的牵挂他说“为什么我不早些遇到你,现在我又如何能放手?”她说“既然错过了,就是错过,我们之间只是错误的相遇!”他说“即使是错的,我也要拼一下!”他是东辰国的太子,一次落魄的遭遇让他遇见此生的挚爱,他说“只要是为了你,就算抛弃我的灵魂和生命也在所不惜”她说“我分不清是该爱你还是恨你,请你让我走吧!”他说“不管怎样都好,只要不要忘了我!”他是南月国的南昭王,在他眼中从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令他动容;而她却这么突然的闯入他的生活,令他的世界充满了色彩!他说“你这个小妖精,为什么不肯说爱我!”她说“爱这个字,太沉重,我怕负担不起!”他说“难道你害怕就离开吗?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痛吗?”还有他,他,他......一个个都被她深深地吸引着,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谁才能与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文坚持一对一,男主个个专情,女主也有自己的原则,女主不是万能,但是却有些小聪明,本文有些慢热,但是继续看下去会越来越有意思请大家喜欢的话就多多收藏和投票票给我,有什么意见给我留言,我看到会回复的,最后谢谢各位的支持!推荐下好友的文小妖叶叶的《独爱杀手夫君》凌格格的《小爹爹!》最后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的钻石和鲜花还有就是请多多收藏,给我投票票哦!我会继续努力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紫玄宝鉴

    紫玄宝鉴

    先天断脉之体柳枫意外得到玄果续体,居然又碰见修真界名宿炫火真人,得到让整个修真界为之疯狂的‘仙宝’紫玄宝鉴,柳枫将以何种身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陌生世界,以后又将走上何种归途?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收购异星王子

    收购异星王子

    倒霉蛋就是我!最倒霉的事:大半夜,我家后院被异物突袭,火光冲天。我承认我很衰,但是老天爷你没事烧我的房子干吗?My god!紧接着便是一团黑色的不明物体从火堆里爬了出来,还嚷嚷着:“我饿,给我一点吃的!”唉,我不过是好心给了他一点吃的,他竟光明正大的在我家过起了寄生虫生活……如果外星王子都如他这般,叫我怎么活呀!
  • 就是惹定你了

    就是惹定你了

    因打架被学校开除的韩湘希,无奈转到另一所贵族学校,性格暴躁且又嚣张的她立刻引来某帅男生的兴趣,某帅总是有意无意的来招惹她!不过,她可不是好惹的:本小姐既不是淑女更加不是花痴,就算是帅到流鼻血的男生,她也照打!
  •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每个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没有贪婪可能会有自私,没有嫉妒却会有虚荣,没有懒惰同时也没有耐性,这些弱点,就像是捣蛋的魔鬼,总是变换了各种模样,羁绊人们的思路,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人们前进。而成功的唯一法宝就是战胜弱点,战胜自我。如此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改变,获得巨大的成功。
  • 云倾枫舞

    云倾枫舞

    碧落箫,澈天琴。琴箫和鸣,音尘澈天!玄冥一去踏剑来,逍遥宫外少年行!若前生,音尘绝,初见你的脸,今生我何以,不辨旧容颜?三生三世的夙缘,消灭邪君的使命,血雨腥风间,侠骨柔情毕现……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开辟了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 阿瑟·柯南·道尔编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充分忠实于原著,在借鉴前辈译家风格、手法的基础上,也纠正了以往译本的很多错误。注重于寻求更接近原著灵魂的真实表达,寻求故事之外更接近于那个时代的深刻内涵,并能更加符合时下读者的阅读感受。《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超值金版)》通过合理的版式设计,使原著的全部内容能够在一本书中精美呈现。而且选用质量上乘的轻薄纸张,控制书籍的厚度和重量,不至于笨重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