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11

第11章 孙子兵法

【原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计篇》。

【译文】

将领必须具备智慧、诚信、仁义、勇猛、威严的品格。

【赏析】

兵家认为,将帅之才非常难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胜任的,只有具备了智、信、仁、勇、严等五种素质后才有当将帅的资格。否则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很好的军事素养,没有综合判断的洞察能力和高人一等的预见能力,是不可能胜任将帅之职的。

【原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火攻》。

【译文】

君主不可以因一时发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不应该因一时怨恨而导致战争。

【赏析】

孙子在这里说明了自己对待战争的慎重观点。他告诫君主及将帅们,战争是极严肃的事情,是不能因自己的主观感情而轻易发动的。因为他说“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如果造成国破家亡的结局,君主及将领就变成他国的阶下囚,那时“怒”“愠”就永远也无法变为“喜”与“悦”了。这种慎战思想,是先秦进步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

【原文】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形篇》。

【译文】

采取防御是因为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强大敌人。

【赏析】

冷兵器时代,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兵力的多寡。一般情况下,我军兵力不如敌人兵力的,最好采用防御的作战原则,我军兵力大大超过敌人兵力时,最好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以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战争的胜负还存在多种其他因素。

【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用兵的上策。伐谋:用谋略战胜敌人。伐交:通过外交活动战胜敌人。其下:用兵的下策。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计谋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再次是出兵打击敌人;下策是攻打城池。

【赏析】

孙子战略主张以智胜敌而不是以力胜敌。他认为战争有上下策之分,能运用谋略不战而胜、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属于理想目标。但是,不战而胜只有在力量处于优势,势态非常有利,并且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否则,片面强调“谋战”而否定“兵战”,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心主义泥淖之中,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原文】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

知道作战的地点,作战的日期,那么就是千里行军也可以去同敌人会战。

【赏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能事先知道作战地区和时间,那么打起仗来对己方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可以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客观实际情况,对作战的地区和作战时间,进行预先的周密计划和部署,才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权,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前去参战。

【原文】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

【译文】

我军在什么地方和敌人交战,如果敌人无法知道,那么敌人就会在许多地方防备我军的进攻。敌人防备的地方多了,那么和我军交战的敌人就少了。

【赏析】

“兵不厌诈”这个原则被兵家在战争中十分重视。往往利用声东击西的假象来迷惑敌军,使敌军搞不清楚我军的真实意图,从而使敌人分散兵力把守各地,这就为我军以相对优势各个击破提供了有利的战机,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种指挥艺术,可以改变敌我众寡与强弱的形势。

【原文】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因:根据。

【译文】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作用兵如神。

【赏析】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法则是要及时制定出合适的对敌策略,从而取胜。因为战争和自然事物一样,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它不可能一成不变,也没有固定模式。所以,这就要求将帅在复杂多变的战争中,善于依据客观实际,根据变化的敌情,采取灵活多变的作战策略,使用优势以对应敌人这才称得上神机妙算。

【原文】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高垒:高筑营垒。深沟:深挖沟渠。

【译文】

我想交战,敌人虽然有高垒深沟的险要地形,也不得不与我作战,是因我攻击他必须要援救的地方。

【赏析】

孙子认为在异国作战,当以有备攻无备为要旨,速战速决。必须“攻其君主,捣其巢穴,截其归路,断其粮草”。这些都是敌人的要害部位,又是敌人必救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敌人出兵与我决战。

【原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译文】

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善于防御的人,敌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攻好。

【赏析】

善于进攻者与善于防御者在战争中都能掌握主动权。前者往往采取声东击西的手段来迷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虚实,然后才找到破绽,歼灭敌人。同理,善守防御的人,通过虚虚实实的手段,使攻者不知道自己的底细,从而使对方不敢轻易地进攻。

【原文】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致人:使人前来。

【译文】

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赏析】

孙子强调,作为一个军事家应该善于在整个战局中掌握主动权,这对之后的作战将十分有利。并且这一战略战术也适用于做其他事情,它能指导人们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对方情况,明白对方虚实,掌握主动权,才不致于被对方所摆布。

【原文】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译文】

不用当地人作向导的,不能知道当地地形的利害。

【赏析】

地利是作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占据有利的地形在作战中将占据优势,故有利的地形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古代人怎样在利用地形上趋利避害呢?利用地图是一个方法,但重要的是使用当地人作向导,了解哪里险要,哪条路可以迂回,哪条道近等。只有充分地利用了当地向导,了解了地形,打起仗来才能获胜。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地形篇》。深:深水,指危险的地方,,同“溪”。

【译文】

对待士兵像婴儿一样,则可以使他赴汤蹈火;对待士兵像爱子一样,则能让他和自己同生共死。

【赏析】

将帅治军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爱兵。做到了爱兵,当将帅身先士卒的时候,战士才能与之同甘苦,共患难。只有将帅爱护士兵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战士才能在危难当头冒死前进,来报答将帅平时的恩德。如果没有广大士兵的奋勇杀敌,就不会取得胜利。要想士兵勇敢杀敌,将帅平时就得对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战国初期的魏将吴起,他在治军方面非常有经验,不仅能够做到体察下情,而且还能关心士兵疾苦,还曾亲自为士兵吮疽。所以,他所带的部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原文】

人即专一,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众:军队。

【译文】

军队的行动统一整齐,勇敢的人,不许他单独前进;胆怯的人,不能单独后退。这是指挥军队的重要法则。

【赏析】

在作战中能够取胜也决定于军队的纪律。因为作战是一项集体活动,只有严格的纪律,才能步调一致。春秋时,吴起与秦军作战,有一个勇猛的士兵策马只身前往秦军阵地,并获取两个人头,返回后,吴起马上把他斩首示众。有人进谏说:这是一个勇猛有才的士兵,不要杀他。吴起说:如果任用这样的兵士,就没有军令可行了,以后还怎么打仗。吴起之所以杀此爱将是为了强调战斗纪律的重要。

【原文】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用间篇》。

【译文】

使用间谍有五种: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赏析】

一场战争的对决虽然主要是双方将帅智力的决赛,但还存在着很多相关的因素。将帅要制定合适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就必须要有可靠的情报作为依据,所以在战争中,间谍这个人物是非常重要的。间谍分为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就是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内间是收买敌国的官吏作间谍。反间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我方逃跑到敌方的人员知道而传给敌方,敌方上当,从而将叛逃者处死。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报的人。

【原文】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

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与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想到不利的一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想到有利的一面,祸患就可以解除。

【赏析】

战争事关全局,一步不慎不仅会满盘皆输,还会人头落地,所以必须谨慎小心、全面考虑。如果只思量到有利和成功的一面,而不思量有害的一面,那么有害的一面一旦发生,必受挫折。孙子的这一作战原则已被统治者广泛使用。魏武帝曹操曾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愚者冒害以求利,智者见利而思害。”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这一法则的身体力行者,他重用贤臣,从谏如流,能够居安思危,不仅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而且还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巾帼娇

    巾帼娇

    她大概是手上沾了太多血的缘故,所以才会连死都死不成。 重活一回,她是不是该收起尖牙利爪,好好的享受生活就好?可府里祖母偏心护短,嫡母狠毒,渣爹白痴,亲娘就只会忍!不光有跋扈的姑姑,居心不良的表哥,还有两个一心一意要打压她的姐妹!这日子可怎么过? 既是活,便要肆意洒脱,夹起尾巴做人那可不是咱们的风格。 看她如何推翻原主劣迹斑斑的前科,改头换面帮亲娘上位,整治渣爹,料理嫡母! 某男问,“你可不可以不那么强势,偶尔依赖我一下?” 某女答,“姐考虑一下。”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神井

    神井

    多少年来,广运盐号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老掌柜罗广仁一般都不挨边了,任由儿子罗运宏去处置打理。他放心着哩!话虽如此,但偶有节骨眼儿上揪着盐号生死存亡的大事儿,老爷子自会出面点拨一二,事情没有不顺的。罗老掌柜是长江县乃至遂宁府众所周知的怪人,奇人!这是早些年前的事了。那年罗运宏刚接手盐号当上大掌柜就遇上了一件麻烦的事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理想的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嫡女重生宝典

    嫡女重生宝典

    新书《权门贵嫁》已开,欢迎入坑啦~~坑品有保证。顶着穿越者的光环无所不能,庶女扶摇直上成为堂堂侯府的话事人,凡是跟她作对的绊脚石没一个有好下场!----可惜这样彪悍的人生不是顾满的,她只是白花庶妹上青云的一块垫脚石。重生一世,她发誓要让害她的人得到应有的结果。穿越的无所不能的白花庶妹,生性凉薄无能又自私的亲爹,居心不良要人财两得的渣男,还有一大堆麻烦的兄弟姐妹姨娘婶婶,不用一个个来了,一起上吧!重生一世,纵然路途艰难,我也要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