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地科学地识人,从整体识人,就要注意发挥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人,特别是成年人,倾向于以整体的而非部分的方式看待事物或现象,而西方人则正相反。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被一些学者看成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特点。我们要发扬中国人这种整体性的思维的特有优势来识别人才,发现人才。所谓整体性的综合思维方式,就是将事物经分析之后的各个部分、方面、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认识,得出一个结论性认识。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从多角度来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如果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如果从近往远处看,会把人看小了;如果从门缝里来看人,会把人看扁了。如果我们把从不同角度看人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就会得到一个符合实际的总体的认识。
从整体上来识人,就是要按人才所构成基本要素的总体来识人。人才要素概括为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五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成一个整体。德,指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与心理品质。德是人才的灵魂。识,指见识,才,指才能。学,指各科知识,我们所要求的人应该是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和现实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全才,我们只能用其长避其短,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也是我们从整体识人的基本思想。
古人说知人始已,自知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景也。其察言不失也,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这就是说,知人必先自知,不了解自己,也就无法了解对方。人和人之间的相知,如比目鱼须相并而行,如光生而影见,不可缺其中任何一方面。圣人察言,绝无失误,正如磁石吸引针,舌头吸炙骨。
有一句古谚语说得好,“你的知识并不重要,你是怎样的人才重要。”这就需要识人者努力地剖析自我,认识自我,自我省察、修炼自我,再现自我的良好形象。
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识人者,自知是非常重要的。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知彼,不知己,虽称得上是智者,但还算不上是明白人。识人者不但尽可能了解他人,更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只有知己方能知人。
俗语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识人就需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中国历史上善于识人,善于用人的聪明者屡见不鲜。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本在公孙瓒麾下,后随刘备。曹操南下取荆州,刘备兵败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有人说赵云已向北逃了,刘备说:“子龙不弃我也。”不久,赵云怀抱刘备的儿子阿斗,并保护刘备妻子甘夫人一起归来。
在兵败势穷之际,背主而逃的是常有之事,而刘备却坚信赵云不背己,是因刘备深知赵云是个忠义之士。赵云长于东汉末年乱世,群雄倔起,而其人并不随波逐流,有志于辅助明主干一番事业,故择主极其慎重。他是翼州人,翼州为袁绍所据,翼州人大多归附之,赵云却往投公孙朗,瓒说:“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返乎?”云答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议论,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氏私明将军也。”就留在瓒麾下,与之征讨。时刘备亦依托于瓒,与云常相谈,二人意气相投,互相结托。云因兄丧,辞瓒归里,刘备知他不回,握手道别,云说:“终不违德也。”刘备投袁绍时,赵云到邺与备相会。二人同床睡卧,无话不谈,彼此了解更深。刘备处于颠沛流离之际,而云来投之,果如他所说“终不违德”,这是出于肺腑之言,也足见赵云义气昭然。及刘备兵败当阳长阪,赵云保护备妻子。因赵云铁心追随刘备于患难之时,也就不疑其于己处于患难时离己而走。
《三国志吴书诸葛理传》记载:“诸葛谨,字子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年,避乱于江东。
适孙策死,其弟孙权统事,理被人推荐,权以宾礼待之,任为长史,转任司马。堇为人忠厚、谨慎,又竭智尽力事权,故甚得权信任。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有人密向孙权谗陷诸葛理,并流闻于外,陆逊向权上表保他无此事。孙权回书说:“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合,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言:‘弟亮以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住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岂当有此乎?孤前得佞语文疏,即封云子瑜,并手笔与子瑜,即得其报,论天下君臣大节一定之分。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孙权善于举贤任能,为其兄孙策所赞誉。他用人的特点是:用人不疑,疑之不用。他能如此,是因他善知人。诸葛亮事他多年,权深知其人,一切言行都以道义为准则,是可以信赖的。孙权曾要他留其弟诸葛亮辅吴,他以君臣之分已定,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一163一第三章神骨鉴附录不往也。孙权认为诸葛亮如此讲道义之人,故不信人对他的谗毁,认为是诽谤的“佞言”,为安瑾心,立即封示之,孙权宣称:“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臣忠,君信,君臣如此,不是谗言所能离间的。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年青时便有大志,但不修小节;善说辞,读书虽多,但读其大概。其兄班固到京任校书郎,超与母同去,班固俸禄少,难以养活全家,超便代人抄书以补助家计。久之,感到没有意思,投笔叹气说: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便从窦固出击匈奴,任假司马。旋奉令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袭杀匈奴使者,促使都善王附汉。又西至于阗(今新疆和田),迫使于阗王杀匈奴使者,归服汉朝。因于阗等国请求,班固得东汉章帝刘鹯准留在西域。为团结乌孙以攻龟兹,班固向章帝上书要求派使抚慰乌孙。刘鹯升任其为将兵长史(权力相当于大将军),派卫侯李邑护送乌孙王国使节回国。李邑到于阗,适遇龟兹攻疏勒,惊而不敢前往,便上书说西域不可能归附中国,并谗陷班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班超知道了叹气说:“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遂跟妻子离婚。刘鹩深知班超忠心,下诏责备李邑:“班超拥爱妻,抱爱子,思归之士千余人,何能尽与超同心乎?”便令李邑去见超,在其手下工作。又下诏给超说若邑任在外者,便留与从事。”超却令李邑护送乌孙王国送来的人质——王子到京。有人对超说邑前亲毁君,欲败西域,今何不缘诏书留之,更遣它吏送侍子乎?”超说:“是何言之陋也!以邑毁超,故今遣之。内省不疚,何恤人言!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李邑谗毁班超,而班超不计较,可见其胸怀广阔,光明磊落,这是因他自认所作所为无愧于心,何在乎别人议论!而刘鹯深知班超忠心,是因班超是久经考验的忠臣。由于班超机智勇敢、坚毅不拔,在西域活动达三十一年,使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奴役,归附东汉王朝。而当他初击西域时,只带三十六名吏士,而能迫使鄯善、于阗附,虽因他有智计,也因他为国而置生死于度外,才能干出人们意料不到的奇事、奇功,如非其人忠心耿耿,焉能如此,这巳为朝野上下所公认,李邑的谗毁,哪能奏效,当然不为刘鹯所相信。
知己,认识自我,必须严于解剖自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解剖别人,而往往更严于解剖自己。在识别他人之长短时,更应当注意认识自己的长短;要学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万万不可以自己之长来看他人之短。而应该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尤其是在看人家的短处时,要看到短中之长,看自己的长处时,更要看到自己长中之短。有了缺点时,更主要地要承认自己的责任,敢于揭短,要有家丑也可外扬的精神。要用显微镜多看自己的短处,而用放大镜多看人家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
识人需要知己,知己方能识人。在领导岗位上担任副职的干部,你是否是一个称职的助手,不妨用下面所提供的话条为镜子,解剖一下自己。
要有甘当“配角”的思想。在一个具体的单位里,正职只有一个;当一个正职承受不了单位的工作任务时,就需要有助手来帮忙,于是有了副职。副职在正职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且对正职负责。所以,就一个单位来说唱主角的是正职,唱配角的应当是副职。因此,做副职的一定要把和正职的关系摆正,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乐趣。歌德有句名言工作若能成为乐趣,人生就是乐园;工作若是被迫成为义务,人生就是地狱。”作为一个副职应当领略其中的道理,将自己的“配角”角色演好。
要为正职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正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决策,要想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决策依据的正确至关重要。正职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视野有限,不可能洞察一切。然而,正职的决策又要对全局负完全的责任,这就需要副职的帮助,例如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等。如果没有这种帮助,正职的决策活动就将遇到很大的困难,不可能会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从而使事业受损,二者脸上也都不会有光。
要保守同其正职商议的秘密。正副职在一起议事,常有秘密在其中,若透露出去,整个组织就可能陷人被动。所以,对于什么是秘密,什么不是秘密,要有个区分。秘密并不是不可对人言,只是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而巳,什么时候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永远不可说,要有个严格的分寸。能够这样做的副职,是个成熟老练的副职,且知道的秘密会愈加增多。
对正职正确的决策要竭尽全力创造性地去贯彻实施。这样做了,正职就会从中进一步看到光明与希望,更加坚定必胜的信念。同时,也会更加相信自己副职的能力。不仅正职成功,而且副职也成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要在干部人事问题上树立“不办事”的形象。干部人事问题可以说是组织中最为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腐蚀涣散组织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副职,如果在这些问题上透露组织的机密,搞封官许愿那一套,势必会引出一种感恩于个人而不是感恩于组织从而亲疏有别那样的情绪来,使班子的分裂成为可能。处理这一类的问题,以组织的名义而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人们就会觉得组织是可以捉摸的实在东西,从而使其凝聚力增强,整体效能得到提高。此法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得多于失的。
是否能够倾听群众的呼声,做到想问题、办事情顺乎民心?事业,归根到底是群众的事业,离开了群众,便无事业可言,离开了群众的实践,一切便无从谈起。
群众拥护的主意才是好主意。好就好在群众乐于实践并由此使主意产生出效果来。所以,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应当经常地到群众中间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情绪,倾听他们的呼声,看他们在想什么,需要做些什么。一把手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计划、措施等等,才能顺乎民心。
是否做到了为政清廉、公道正派?一把手自身廉洁、处事公道,不仅表现出了他的一种美德,而且也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条件,更是他卓有成效工作的可靠保证。如果一把手只对下属突出一个“严”字而忽视了自身的“廉”字,那对下属来说是没有说服力的,一把手的“严”字最终也将严不起来。一把手才能非凡,但遇事不能秉公而断,下属也是不会信服他的,到头来还将被下属所唾弃。就“廉”和“严”、“公”和“私”比较而言,还是“廉”比“严”好,“公”比“私”好。作为一个有才干的一把手,如果对其下属能够作到在自身廉洁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管理,在秉公办事的基础上施展自己的才干,那效果将会更佳。
是否做到了赏罚分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赏罚分明之说,并将它视为领导者带人的重要法则。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有功劳的给予奖赏,不仅对所有努力工作的人是一种鼓励,而且也给大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知道怎么做好:对有过失者给予惩罚,可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知道不应该做什么,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保证了人们不至于走偏方向。论功行赏,论过行罚,功不顶过,过不掩功,功过分明。这是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
是否具备常人不具备的肚量?一把手主持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全局工作,是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最高代表,具有对辖区问题的最终决策权。正因为如此,一把手往往也是一个地区或单位矛盾的聚焦点,常常成为众矢之的。群众的牢骚可以说给他听,助手的矛盾可能要求他调解,上级的不满可能朝他发泄。吃气,对一把手来说是“家常便饭”,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所以,一把手应是一个能装得下偏见、误解、甚至是诽镑的“大肚汉”。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谋求无原则的“和平”。宽容是以分清是非为前提的,妥协是以坚持原则为条件的。不管怎么说,一把手还是应该具备常人不具备的肚量。
是否能够用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去不断地教育和引导自己的部属?若为是,那他就能继续站在部属的前边,充当火车头的作用。否则,部属的积极性就可能会受到压抑。
是否能够较好地制定和实施本辖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个大的奋斗目标,若为是,大家就会因为方向明而决心大,从而向大目标奔去,使大事业成就。否则,人们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困惑而左右摇摆,一把手也会因办事缺乏大目标而失去一把手的作用。遇到这样的一把手,是组织的不幸。
是否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不断求得所辖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上?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反转过来又促进稳定。不论何时何地,稳定和发展是头等大事。一把手是一个地区的最高代表,他所处理的小事对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不无关系。若不将着眼点放在这上边,那么处事就会不得要领,严重的还可能会将事情搞乱。
是否将“超前”作为引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重点?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一把手带领和引导的作用尤其重要,他在干着一件事的时候,手里边还须提着一件事,心里边还得思考着另一件事。完成眼前工作任务的目的,为的是给下一步工作任务的展开和圆满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不仅前后的工作会失去衔接,而且还有可能发生一些事端来,给事业造成损失。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大凡社会上的事,和政治都会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在风云不断变换的今天,只有首先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就可能会在复杂的社会斗争中迷失方向,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