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400000009

第9章 情态鉴评析(1)

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

曾国藩对“情态”十分重视。

“情态”与平常所说的“神态”有没有区别呢?有区别。

前面讲到的“神”与“情态”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它们是里与表的关系。神”蓄含于内,“情态”则显于外,“神”以静态为主,“情态”以动为主,“神”是情态”之源,“情态”是“神”之流。

“情态”是“神”的流露和外现,二者一为表一为里,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说“情态者,神之余”。如上所述,如果其“神’或嫌不足,而情态优雅洒脱,情态就可以补救其“神”之缺陷,所以说“常佐神之不足”。

“神”与“情”常被合称为“神情”,似乎二者是一个东西或一回事儿,其实二者相去颇远,大有区别。“神”

含于内,“情”现于外;“神”往往呈静态,“情”常常呈动态;“神”一般能久长,“情”通常贵自然。总之,精神是本质,情态是现象。所以作者认为,“久注视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

情态与容貌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貌为形体的静态之相,是表现仪表风姿的,情态为形体的动态之相,是表现风度气质的,二者质不同,“形”亦有别。然而二者却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唯有两美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见容貌清秀美丽,而情态俗不可耐者,也有容貌丑陋不堪,而情态端谨风雅者,二者均令人遗憾。

再谈“恒态”和“时态”问题。“恒态”与“时态”是相互对照的一组概念。恒态,直解为恒定时的形态,具体地说,就是人的形体相貌、精神气质、言谈举止等各种形貌在恒定状态时的表现,在这儿主要是指言谈举止的表现形态。观察一个人的恒态,对帮助评判他的心性品质有重要作用。时态,与恒态相对,直解为运动时的形态,时态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活动,无不打上环境和时代的烙印。脱离时代与环境而独立生活的人是不存在的。连烽火岛上的鲁滨逊也用着其他人造的枪和火药。通过这一点,能充分体察出人的内心活动。

古人由于各种局限,未能明确地提出“恒态”与“时态”相结合的方法,较多地注意了“恒态”而忽略了“时态”,因而缺陷不小。曾国藩在这方面则脱出了前人的框子而有所创建,明确提出“恒态”,“时态”概念,由自发上升到自觉高度,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大进了一步。

这也是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的过人之处。

古人并没能提出“恒态”、“时态”的动静结合方法,而《冰鉴》却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实际上,恒态与时态相结合的方法,有辩证法的成分,能有效地避免机械主义的错误。

曾国藩在本章中指出了四种形态:弱态,狂态,疏懒态,周旋态,并给它们下了定义,作了对比和定性分析。文字不多,但微言大义,言近与远,值得借鉴。

“弱态”之人,性情温柔和善,平易近人,往往又爱多愁善感,“细数窗前雨滴”,缺乏刚阳果敢之气,有优柔寡断之嫌。即所谓的“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优,不重不轻正候,甘心消受,谁叫你会风流”之人。但这类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于内心活动敏锐,感受深刻,若从事文学艺术事业或宗教慈善事业,往往有可能做出一定成就。这种人心事细密,做事周全,易叫人放心。;但不太适合做开创性的工作。“狂态”之人,大多不满现实,爱愤世嫉俗,对社会弊病总喜欢痛斥其不足,个人品性往往是耿介高朴,自成一格,正因如此,难与其他人打成一片,团结合作精神不是很好。但这类人有钻劲,又聪明,肯发奋,持之以恒,终能有过人的成就。历史上如郑板桥等人,就属这一类。但过于狂傲,失却分寸,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如三国时的杨修,恃才傲物,又不肯遵军纪,随便乱说,掉了脑袋;弥衡,年纪轻轻的,不仅不服人,还公然擂鼓大骂曹操,丢了性命。他们的死,不能说曹操不负责任,与他们自己的狂傲不羁不无关系。

具“疏懒态”者,大多有才可恃,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由此引发而为怠慢懒散,倨做不恭。这种人,倘若心性坦诚而纯真,则不仅可以呼朋引类,广交天下名士,而且在学术研究或诗歌创作上会有所成就。疏懒往往只是他们人格的一个侧面,如果某种事业或某项工作确实吸引了他们,他们会全身心地投人其中,而孜孜不倦勤勉无比。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疏懒不堪。但有一点则是无疑的,即断不能做官。上官一般不会选择他们作为下官,而他们既不善与同僚相处,也不善于接人待物,更不会奉承巴结上官。

他们这么做多半是因为不愿在这些人际关系方面去浪费精力和时间,因此他们宁愿挂冠弃印而去。如陶渊明,做了40多天小官,毅然辞职而去,宁去种田,‘‘带月荷锄归”,种种地,写写诗,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日子。尽管生活很艰苦,他也自得其乐,绝不为五斗米向上官折腰。

具“周旋态”者,智慧极高而心机机警,待人则能应付自如,接物则能游刃有余,是交际应酬的高手和行家。这种人是天生的外交家,做国家的外交官或大家豪门的外掌柜,任大公司或大企业的公关先生或公关小姐,都能愉快胜任的。其办事能力也很强,往往能独挡一面。假若在周旋中别有一种强杆豪雄之气,那么在外交场合,必能折冲樽俎,建功立业。古人所谓“会盟之际,一言兴邦;使于四方,不辱廷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历史上盛传的蔺相如完壁归赵、唐睢不辱使命等故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中间仍须细细分辨,事物往往不会简单到四种类型就能概括一切,人之性态也如此:

“弱态”若带“媚”,则变为奉迎谄媚之流,摇尾乞怜之辈,这是一种贱相。

“狂态”若带“哗”,则为喧嚷跳叫,无理取闹之流,暴戾粗野,卑俗下流之辈,这是一种妄相。

“疏懒态”若无“真诚”,则会一味狂妄自大,此实为招祸致灾之阶,殊不足取。这是一种傲相。

“周旋态”若无“健举”,会由城府极深,迹近狡诈、阴险和歹毒,这是一种险相。对这种人,倒是应该时时警惕,处处提防的,不能因一人之险过而乱了自己的阵脚,甚至败坏了自己的事业。

在这一个是非之间,刘邵在《人物志》中明确提出一个“七似之流”的概念,就是说社会上有一类人,表面看来博学多识,能力很强,但究竟属不属实呢,就需要仔细分辨了。刘邵把这类人分为七种,称为“七似”,也就是模棱两可的人。

一似:有人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很能制造气氛,哗众取宠,表面看来似乎能言善辩,但实际观察其脑子的知识,乃一肚子草包,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目前社会有很多这一类的演说家,我们要小心上他们的当。

二似:肚里有些才华,但明明缺少高等教育,却对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等各种问题都讲得头头是道。表面上看来似乎博学多能,其实样样通就意味着样样都不精。这类人以御用学者居多,这是似若博意者。

三似:有人水平低,根本听不懂对方的言论,却故意用点头等动作迎合对方,装出听懂的样子。在有权有势的人身旁常有这一类拍马屁的人,这是似若赞解者。

四似:有人学问太差,遇到问题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等别人全都发表完之后,再跟随赞同附和,应用他人的某些言语胡讲一通。许多不学无术的学者即属此类,这是似能只断者。

五似:有人无能力回答问题,遇到别人质问之时,故意假装得精妙高深的样子,避而不答,其实是一窍不通。有些官员遇到民众质问时,常认为不屑一答,加以回避,其实是不懂,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即属此类。这是似若有余实不知者。

六似:有人一听别人的言论就感到非常佩服,其实似懂非懂,就是不懂。是似悦而不译者。

七似有一种江郎人物,道理上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仍然牵强附会,不肯服输,一味地强词夺理。此种理不直气不壮的人,在讨论场上处处可见。这是似理不可屈者。

前面所讲的各态,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用人者,应迎其长,避其短;在察看之时,则应从细小处人手,方可明断其是非真假,正大者可成器材,偏狭者会成败类,应注意区分。

本节承接前面,论述与“恒态”相对的“时态”。“时态”和“恒态”的概念,前面已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方有对谈,神忽他往”,正在与人交谈时,他却随便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或者一个话题正在交谈中,他却突然把话题转到与此全不相干的另一件事上去,可见这种人既不尊重对方,又缺乏诚意,心中定有别情。

“众方称言,此独冷笑”,大家正谈得笑语嫣然,兴致勃勃之时,唯独他一个人在旁边作冷然观,无动于衷,可见这人自外于众人,而且为人冷漠寡情,居心叵测。

以上两种情况均与正常情态相悖,不合常理。如果不是当时心中有什么其他急事,导致他失常的表情,那么这种人多半是属于胸怀城府,居心险恶之人。这种人与他人建立良好友谊不容易,别人对他也敬而远之。因此,曾国藩评论为“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

前面谈到要从细处分辨,以上二种情形不细心,是不易察觉到的。粗者粗处看,细者细处看。曾国藩的价值取向和审慎之处就在于此。

“言不必当,极口称是”,别人发表的观点和见解未必完全正确,未必十分精当,他却在一旁连连附和,高声称唱,一味地点头“是,是,是”。这种人如不是故意的,定是一个小人,胸无定见,意志软弱,只知道巴结奉迎,投机取巧讨好别人。这类人自然当不得重任。

“未交此人,故意诋毁”,不曾与人交往,对人家全然不了解,全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主观想像,就在人背后飞短流长,说人坏话,故意恶意诽镑他人,诬人清白。这种人多半是无德行的小人,无学无识,又缺乏修养,既俗不可耐,又不能自知。

以上两种人,由于品格卑下,又无识无能,庸俗无聊,鄙贱无耻,既不能与之共事,更不可与之共友。立身端正的人,应与这类人划清界线。当然,如果他们知而能改,又当别论。

“漫无可否,临事迟回”。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优柔寡断、畏畏缩缩,做事只知因循守旧,而不知人有创新,陈规当除。因此,他们既缺少雄心壮志,又没有什么实际才干,动手动脑能力都差。遇事唯唯诺诺,毫无主见,喜欢推卸过错,不敢承担责任,不敢挑工作重担。

因而,他们什么见解也没有,什么事也做不成,徘徊迟疑,犹豫不决,空老终身。

“不甚关情,亦为堕泪”。指生活中那类多愁善感的人,他们内心世界很丰富,也非常敏感,见花动情,闻风伤心,如病中的小女人,软弱、憔悴。凡遇事情,不论与自己相不相关,都一副泪眼汪汪的样子,一种病中女儿态。

曾国藩对以上两种情况一言评之为妇人之仁。这个评断正确与否,贴切与否,精当与否,可以讨论。但文中所指的两种类型之人,确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要与这种人交谈共事,的确很让他人为难。须眉丈夫,整天如小女儿一样扭捏垂泪,谁能长久持之?这种人要去办什么事情?没有意志、没有头脑,全凭“夫君”作主,能有成就么?因而作者说不足与之论心。

以上几种情况,作者评为“时态”。我们知道,人的气质性格个性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一变俱变,因而曾国藩最后一句“三者不必定人终身”,足见他的客观公正,不以一语伤事之情状。

中国古代对人的性格气质等都有所研究,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多散见于各种着述之中。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不是一成不变呢?不是。曾国藩体情察意,明确认识到性情气质不是固定永恒的,都是会有所变化的。更深一步说,作者已经明确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性情、人格情操、言谈举止,跟他的命运好坏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会决定人的终身命运。验之社会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一个奸邪的小人却能身居高官显位,而一个正人君子却功名难求;贤相良将常常过早身首异处,巨奸大猾往往能够得享永年。“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屡见不鲜,不算什么怪事,因为社会生活太复杂了,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

“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古人讲求学以致用。三种“时态”分析已毕,又该如何呢?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在生活中可以去发现那些与人真诚,不饰虚伪,勇敢果决,敢做敢为,主见沉浮,立场坚定之士,与他们交朋友、共谋大事,可以成功。反之,则不可与小人交往,以趋吉避凶。这实际上是衡量、检验选择人的标准,以此来评判所遇之人,自然可以确定哪些能成为亲密战友,哪些能同甘共苦,哪些人只能敬而远之,以此结交天下之土,可保无误。

但是不是就确保无误了呢?不是,我们知道,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固然是识人,然而最困难的也是识人。人人不同,就像各人的面目都不相同。外形相似的人内心世界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古人常有“贤不可知,人不易识”的感叹识人最常犯的两项错误:

以己度人,主观太深认识一个人,以自己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先说《列子·说符篇》的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或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偷斧头的人。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的。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这个人就是以自己来度量别人,主观意识太强,才会把老实的小孩看成是贼。他心中认定小孩是贼,因此小孩越看越像贼;他心中认为小孩不是贼以后,再怎么看都不是赋。其实小孩本就不像贼。完全受主观意识所左右,这也是由于主观意识作祟因而造成识人的错误。我们要小心提防。

三国时代精于识人的诸葛亮,就曾因主观太深而看错马谡。马谡历任竹县、成都县令以及越隽太守,能力过人,并好谈军国大事,诸葛亮很器重他。刘备在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你能察觉此事。”由于诸葛亮对马谡印象很好,因此非但听不进刘备的话,而且还任命马谡为参军。两人谈论军国大事,每每从清晨到深夜。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祁山,当时众大臣建议派魏延或吴壹为先锋,可是诸葛亮独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率大军与魏国的张交战于街亭,结果被张所击败。因为先锋大军败走,诸葛亮只好退守汉中。

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认识人,这是人性上的弱点,也是识人的大忌,精明的诸葛亮都难免陷人其中,何况一般凡夫俗子。

深受个人好恶所影响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就会忽略他的缺点而肯定他的一切;当我们讨厌一个人时就会忘掉(或忽略)他的优点,单挑他们的弱点而否定他的一切。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因为他长得俊美,所以很受卫王的宠爱,被任命为侍臣。根据卫国法律的规定,私下使用大王马车者,将处以割断双腿的刑事。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就私驾大王的马车回家探病。卫王知道此事之后,不但没有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说子瑕真孝顺呀!为了母亲的病竟然忘了刑事。”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览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弥子瑕真爱我啊!把好吃的桃子献给我吃。”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在他看来,11个月大时,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人生便没有不可能。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 "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狼王的宠后

    狼王的宠后

    有人说自己很倒霉,但是一定不比她倒霉。吃个饭被噎死,还来个灵魂出窍。砸死了正牌的狼后。还来个借尸还魂,成了狼王的狼后。呜呜…人家还魂吃香喝辣的,她怎么就穿越成——畜生。【片段一】“你,你,你要做什么?”某女坐在床上,看着正慢慢向自己靠近在某只白狼。“亲爱的,当然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啦!”某狼开口暧昧的说道。某女两眼一翻,直接倒在晕死过去。狼,居然会说话?【片段二】“我不要怀狼宝宝,我要回家!”某女哭红着双眼,让她怀狼宝宝,那不是要她的命吗?“爱妃,这里就是你的家啊!”某狼笑着,从怀里抽出一张的纸。“什么东西?”某女好奇的伸手去接过,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恭喜狼后,您怀孕了!”某女再次两眼一翻,她不可能会怀孕的。【片段三】“母后,妈咪是什么?可以吃吗?”某宝宝握着某女的一条手帕,紧紧的咬在自己的嘴里。母后的手帕,好好吃!“妈咪就是母后,母后就是妈咪。”某人扯着手帕,不再让宝宝咬。“哦!那宝宝要吃妈咪!”某宝宝天真的说着。<<<<<月下波笔《婚劫》悬崖一壶茶《六王妃》怜小瑜《谋权》公主桃《名门闺秀》晓竹清风《狼王的失贞小奴》爱如影《黑教父的小小点心》瑾瑜《继室谋略》北藤《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冥溪《相公太勾魂》寻回犬《重生-头牌少夫人》万里月《九品小花痴》《凤煞》愿逍遥
  • 高血脂食疗谱

    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
  • 豪门坏女人

    豪门坏女人

    T市很繁华,是一个能让所有精英人士向往的经济大城市。T市有着很多大集团,大企业,豪门在这个城市多不胜数,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妄想嫁入豪门的人很多,最后都止步在门槛,只因为豪门流行“门当户对”。T市今天很热闹。传说展氏集团的少爷展肖痕结婚。所谓展氏集团,有着亚洲经济动脉之美誉,都说展氏集团的董事长轻轻的跺一下脚,T市就要翻转两天不得安宁。这绝对不是夸张。所以,……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为家长们总结了一套教育方案,帮助造孩子坚韧的性格、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这些优良特质的决心和毅力。一旦开始运用这些真正的养育秘诀,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庭都将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