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400000016

第16章 情态鉴附录(5)

绍兴九年(1139年),南宋朝廷正式宣布了议和内容:金人归还河南、陕西地区,并送还徽宗梓宫、韦太后和钦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宋、金议和之后,在秦桧的操纵下,对收复的失地既不布置边防,亦不建立战备设施。面对这种状况,南宋的许多臣将颇感忧虑,纷纷上书朝廷,陈述自古讲和未有不变者之道理,请示加强边防,积极备战。

是年,金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愈演愈烈,8月,金熙宗以谋反罪处死了挞懒,兀术、宗翰掌握了军事大权。

兀术历来反对把河南、陕西两地交给南宋,并主张以武力再次夺回。翌年,即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撕毁了和约,以兀术为统帅,分4路大军大举侵犯南宋。不足一月,河南、陕西地区重又落人金人之手。

兀术在继续南侵的进军中,受到了岳飞率领的军队的顽强抵抗。岳飞,字鹏举,出身农家。从20岁起,曾先后4次从军。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受到革职;建炎四年(1131年),在清水亭、静安等地区袭击北撤金军,获胜,收复建康,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为“岳家军”,深受人民爱戴。兀术南侵,岳飞挥师大举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尔后,他亲率5万轻骑驻守都城。兀术带领金军最精锐的拐子马来郾城决战。岳飞指挥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兵,获得大捷。与此同时,张俊克毫州,王胜克海州,韩世忠战胜于加镇,诸将所向皆奏捷。

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对进犯的金军形成了包围之势。本应乘胜追击,大败金军。然而,秦桧却力主班师回兵。这个建议很合乎高宗的心意。高宗本无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之所以下令抗金,完全是害怕落到无有安身之所的境地。如今见宋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保住了偏安的朝廷,足以同金朝讨价还价地议和;另夕卜,高宗又耽心岳飞功高权重,将来难于指挥;所以,高宗不愿继续北伐。于是,下诏让岳飞班师。岳飞不知高宗用意,极力陈奏北伐之利,请求增兵添粮,以便大举北伐收复失士。高宗、秦桧哪里肯听,连发12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岳飞无奈,只好听命。

金兀术本来己准备撤退,见岳家军不败而走,大喜,重又大肆反攻,夺取了蔡州等地。岳飞等将对退兵之举都怨愤不平。

秦桧看出,岳飞诸将是他议和降金的主要绊脚石,便想收回岳飞诸将的兵权。绍兴十一年(114年)四月,给事中范同向他献上一策,秦桧心领神会地采纳了。于是,秦桧密奏高宗,以论功行赏的名义,召回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员大将,授韩世忠、张俊并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名义上三员大将都被升为高官,实则被剥夺了兵权、夺其兵权,秦桧仍不放心,意欲置其死地而后快。三员大将中唯张俊是个心怀叵测之人,贪功图利,忌贤妒能,他尤其对岳飞嫉妒无比。秦桧决定利用这个矛盾,先陷害韩世忠,尔后再谋害岳飞。三员大将明升暗降不足一个月,秦桧便迫不及待地要向韩世忠一下手了。他派张俊、岳飞去楚州问韩世忠原属部队。行前,秦桧让他俩搜集韩世忠的过错,遭到岳飞痛斥,而张俊却大效犬马之劳。秦桧愈加认定,岳飞不仅是降金议和的绊脚石,更是他施展阴谋的拦路虎,非先置岳飞于死地不可。

谋害岳飞,显然得找个借口。秦桧指使他的同党编织罪状,上奏章弹劾岳飞。秦桧再从中火上浇油,他的其他党羽也争先恐后地上疏弹劾岳飞。岳飞有口难辨,被迫上奏章请求辞职。八月,被革职。秦桧还不罢休。十月,他暗示张俊诬告岳飞旧将张宪谋反,将岳飞及子岳云逮捕入狱。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父子,“阅实无左验”,“明其无辜”。于是,改由其死党审讯。大理寺丞李苦朴和大理卿薛仁辅说岳飞无罪,其死党便将其弹劾。宗正卿土愿以全家百口之性命担保岳飞无罪,亦遭弹劾,死于建州。有人因为岳飞鸣冤而被赐死。凡替岳飞鸣不平者,皆被贬或被杀。1142年1月28日,岳飞被赐死在临安大理寺的风波亭,时年39岁。临刑前,这位在抗金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在奸臣们炮制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宇。

岳飞下狱后,韩世忠曾忿忿不平地当而质问过秦桧,让秦桧拿出证据。秦桧说:“(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意为“这件事也许是有的吧?”韩世忠愤慨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当时,金军对南宋最畏惧的就是岳飞,“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而南宋军民则“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更暴露了他充当内奸、窃权卖国的丑恶嘴脸。

这个大卖国贼杀死了岳飞,罢了韩世忠,赶走了张俊,诛除了异己,权力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以把持宋朝朝政为满足,他还想利用权术压制群官,控制髙宗,图谋皇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

高宗的起居活动有三个地方,秦桧都严加控制。高宗的一举一动,秦桧不但清清楚楚,而且处处都受到他的控制。

对于处理国家大事,秦桧也是为所欲为。天下州县所上的奏章,先送到尚书省,秦桧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很少给高宗。后来高宗也有所察觉,就责问秦桧:“近日全无事?”秦桧说:“御前者事,奏到可见。”其实却是:御前诸事,奏到少,唯知桧意。秦桧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高宗不是不知道,而是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曾对执宰大臣说:这是秦桧“任意所为,不让朕知天下事耳”。

正因为秦桧骄横跋扈,欺君罔上,专断独行。在百官面见高宗时,不但他自己不奏事于上,而且还“恶闻人言”事于上。有一次高宗上朝问秦桧处州兵反事。秦桧却有意怠慢他而久久不作回答。执政官章某以为秦桧忘记了此事。因对一句,替分回答。事后秦桧怒斥他说:“桧不能对,参政却好对;桧未对,参政何故便如此”,随即把章贬斥出朝。使得朝臣畏秦桧胜过畏高不。

高宗也不甘心受秦桧的欺罔,也曾力图改变这种处境。他下诏说,今后‘百官应转对而以病告者,并竣疾愈日上殿”。他还特意对秦桧说:“近轮对者,多谒告避免。百官轮对,正欲闻所未闻,可令检举已降指挥,约束施行”。秦桧对于高宗的告诫无动于衷,甚至变本加厉,“秦桧当国,执政官不敢独奏事夂比如枢密院事汤恩退初人枢府时,有一天秦桧想除局务官二人,高宗一时没有批示下来,秦桧就起了疑心,让汤留下奏问,汤思退连说不敢,秦桧就说:“此桧意,无伤也。”到第二天汤就留了下来,高宗见了大吃一惊,汤奏明情由后,高宗就对他说:这是小事,我一时忘记了,没有别的原因。汤思退将下殿时又对高宗说:我今天留下奏事,虽是秦桧的主意,但是此人多疑,必然会说我论及他事,我呆不长了,高宗劝他不要多虑。这为汤思退壮了壮胆,汤又“略言桧专权蒙蔽之状”,但高宗听了也没有办法,只是“颔之”而已。在秦桧的专政下,生杀废置,唯己所欲,高宗反而束手无策,成了一个活木偶。他对秦桧虽然讨厌但也无可奈何。正如朱熹所说:国家的权力落到了秦桧之手以后,“高宗更收不上,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摈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

野心勃勃的秦桧,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还要图谋皇位。造了不少舆论。当时有一个以拆字为生的先生张九万,秦桧就把他招进相府,在地上写了一个字,然后问张九万如何?张九万见他写的是一个“土”字,就猜测其意而奉承他说:“相公当加官爵”。秦桧故作惊讶地说我位为丞相,爵为国公,复何所加?”张九万说:“土上一画,非工而何,当享真王之贵。”这个拆字先生倒是猜中了秦桧的心事。秦桧还要士大夫为自己歌功颂德,启示臣下作诗文,为自己涂脂抹粉。如高宗亲书“一德格天之阁”赐秦相府后,即有朝士贺道:“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至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秦桧看后大喜,大加提拔。很多人看准了这一点,靠大拍马屁而升官发财。

他捏造和隐瞒投降历史,迫害一切知情人,大兴文字狱,对于写野史、笔记、诗文的人,也进行诸多迫害。凡是臣民一言一行涉及文禁者,都会横遭惨祸。

为了说明这个奸贼的专横霸道,我们再举两个例子。

秦桧老贼无恶不作,尽干坏事,死讯传出,不但“四方士民相欢庆”,就是高宗也很高兴。他对一个大臣说:我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由此可知高宗平日防秦桧,到了何等地步?

当时,天下人为了“相欢庆”,纷纷互传秦桧的死讯。如张浚的故史知道秦桧之死后,立即急驰永州禀告张浚。由于使者过分高兴,赶路又急,到张浚家时“喘卧檐下,殆不能言”。当时张浚巳知赵汾被捕,以为自己也会受到株连,正在朝夕不安,忽见来使,不知是吉是凶,把来人救醒后才知是专为告诉秦桧死讯的,“顷刻之间,堂上声如雷”。秦桧死后的碑上,没有一个人愿为其题字,连昔日死党也不愿为之。结果立一无字碑。后来宋将盂珙与金军作战回朝路过时,故意“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其上”。由于人们痛恨秦桧,其墓被称为“秽冢”。秦桧的墓被盗后,盗墓者被抓,当地官吏有意减其罪。后来在明朝时人们铸秦桧铁像跪于岳飞像前,为千载万世所唾弃。

太监刘瑾快66岁才随着荒唐皇帝朱厚照的上台而走红。他被提拔做内宫监掌印太监。这是一个肥缺,职位类似朝廷的吏部尚书。不久又有旨下,令其总管十二团营京量驻军的司令长官,并控制最厉害的火柱兵种——神机营。刘瑾庆幸,自己半个世纪的忍辱负重,在花甲之年终于大权在握了。他从此开始演起政治戏剧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大多出身卑微,又久处深宫,见闻十分片面而只知奉迎皇帝,绝不体谅民情。他们日近天子,出宣诏命,一旦得势,处理问题往往偏颇,且大多善于与朝廷大臣争权。这在老贼刘瑾那里表现很明显。

明朝制度,司礼监权力极大,所有题奏事情,都要先总报司礼监,它还控制着最大的特务机关东厂和西厂,可以说是集行政权和监察权于一身。可是刘瑾仍不满足,他不愿意小皇帝对自己发号施令。他有两个“征服”小皇帝的“秘密武器”,一个叫“快活”,一个叫“烦恼”。

小皇帝从3岁起就在他的眼睛里长大,他的性情没有刘瑾不了解的。少年天子爱玩爱乐,刘瑾就极力迎合。刘瑾命人修建太素殿,修建天鹅房小码头,还投资巨款在皇宫外修建了一座新式漂亮的宫院,起名叫豹房。小皇帝在这所新宅里,与刘瑾选拔的无数色目——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女孩子淫乐,观看优伶作戏,走马乘舟,日不足则继以夜,他哪里还有功夫管什么军政奏章或民间疾苦?这就是刘瑾送给小皇帝的“快活”。

在他玩得高兴时,刘瑾故意拿来大批文件让他处理,让官员慢慢地念。皇帝不耐烦了,有一天,他大怒了我用你于什么的?事事都来烦恼我?”刘瑾要的就是这句话,从此以后,刘瑾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裁决各种奏章了。这是刘瑾送给小皇帝的“烦恼”开始。刘瑾还按规定把拟行的旨意——即他的意见送到内阁起草圣旨。后来刘瑾于脆不再理睬内阁,而和松江市侩张文冕和妹夫孙聪在家中研究拟旨。其实3个人一对半墨水瓶不满,弄不明白,就叫焦芳提笔润色。可惜焦芳也“粗鄙无学识”,所以,那几年的圣旨,大多“狗屁不通”。刘谨的权力早已超出了人臣的权力,而成了真正的皇权拥有者。

五府六部长官每天候在刘谨的门前,等候召见汇报;三品官以下,都要跪着请示;外出公干的京官离京还京都要到刘道家告别和报告,而且渐渐成为制度。

所有奏章先用红本呈给刘瑾,然后,才用白本送通政司,呈报皇帝。都察院奏章写上“刘瑾”的名字,他便大怒——也难怪,这几年,谁都哆嗦着称“刘太监”,而没有直呼姓名的。直到向来以整顿纲纪自诩的都察院御史们跪趴着谢罪刘瑾才罢休。可见刘瑾的势焰是何等厉害。还有一个邵宝,官至总督漕运副都御史却从未给刘开车过礼,刘瑾派人暗示也不承意。及至召见,“瑾大怒”,吓得邵宝蹲倒在地,而且撒尿于地下。刘瑾觉得很威风,向人指湿处说“这是邵宝撤的尿。”什么公卿大臣,在刘瑾眼中,鸡毛不如。他骂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王云风“你算什么东西祭酒,一嘴猪毛”。络腮胡子王云风吓得请他视察太学(太监为人士所不齿,只有唐朝鱼朝思破例视察过太学)来取悦刘瑾。

明太祖朱元津曾对子孙有遗训:“土大夫不为我们所用者,当杀身灭家。”刘瑾也心领神会,残酷地排除消灭异己分子。

正德元年十月,围绕大学士谢迁、刘健退休,形成了一系列冤狱。给事中御史刘玉、左都御史张敷华、工部尚书杨守随、十三道御史薄彦徽、戴铣等上书,请求“留用刘健、谢迁,把‘八虎’明正典刑。”刘瑾大怒,派提骑把他们逮捕,有的罢官流放,有的廷杖致死。南京兵部尚书为此一声叹息,被迫退休6颇有名气的理学大师王守仁(当时是兵部主事),上书替薄彦徽等争理,刘瑾假传圣旨痛打50廷杖死而复苏,贬贵州,旋又派人跟踪谋杀。亏得王守仁聪明,把草鞋帽子扔在钱塘江边,写诗稿塞在鞋里,诗曰百年巨子悲何在,夜夜江涛泣子胥”特务们看了,以为王巳投江自杀,方回京复命。而守仁已逃人了深山,他的父亲也被迫退休。

不久首倡公卿弹劾刘瑾的工部尚书韩文的库房里发现了假银子,刘谨便以韩不尽职务将其罢官,韩文骑匹骡子连夜登程逃命。

大规模的迫害发生在5个月以后。正德二年三月,颁示奸党名单,包括王岳等3名内臣、两位大学士、3名尚书、两名都御史、1名郎中、4名主事检讨,16名给事中、25名御史共53人,说他们颠倒是非,彼此勾结。命令“吏部查令致仕”。全体朝臣跪在金水桥南听读诏书。由此可见,一时被骂做好臣的,或许正是被奸臣骂的忠臣。

正德三年,又以雍泰事件,消灭了一批异己。雍泰也是陕西兴平人,是很有才干的闲住都御史,大家纷纷推荐。刘瑾觉得既是同乡必能三分向,就起用了他。

可是雍泰偏不买帐,说是“进退在天,刘瑾能把我怎么样广刘瑾听说后就把任南京户部尚书仅4天的雍泰罢官,把先后推荐雍泰的前朝重臣马文升。刘大夏和尚书许进等都削职为民或者充军。刘大夏已经退休,逮捕他时,正在园中锄草,闻命即骑驴上路。发配甘肃时,雇骡车出都门,百姓追送,父老涕泣,不少女子挎篮送果。这样得民心的人居然遭到如此的迫害。

刘谨打击面很大,凡不投心对意的都不能见容。

正德三年,不肯给刘瑾送礼,见面又不跪的御史涂帧被锦衣卫廷杖伤重死在大狱,还征索其子涂朴代父充军。三边都御史杨一清治边有功。因与刘有隔阂而被罢官。当年夏天,为追查一封攻击刘瑾的匿名信,竟下令朝官跪在赤日炎炎的奉天门外。连太监李荣都看不过,偷着扔冰块给朝官解渴。晒昏的拖走,中暑死了3人。当晚,300名五品以下官员,都被关进监狱。在数千年封建社会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刘瑾又把同情朝官的太监李荣、黄伟撵出北京。刘瑾通知兴华知府要求少年进土戴大宾离婚,好把侄女嫁给戴,知府不干,也被罢官。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蔓蔓情路

    蔓蔓情路

    上官水儿,丞相的掌上明珠,总爱提问各种的问题,导致身边的人都头痛不已;慕容浩天,先帝最宠爱的儿子,一代冷酷俊王爷;当两个人遇上了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但是,当两人几经波折终成眷属后,才发现不过是阴谋的开始!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文员的出路

    小文员的出路

    打工,她遭遇降薪!“被离职”!不服气申请劳动仲裁,却遭恐吓威胁!遇上白马王子一见钟情,被逼分开!开药店,不但被砸而且名誉受损!开公司,遭绑架险丢性命!老天垂怜,终于与心上人结为连理了,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她……她一个小文员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越来越像隔着玻璃乱飞乱撞的蜻蜓,前途一片光明,却总找不到出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他不明白,她明知自己讨厌她,为何还愿意嫁过来?她明明不是温顺的小女人,为何还能在他面前忍气吞声?她在打什么主意?无论如何,他对她都只有痛恨与厌烦;在父亲面前扮演好完美老公的角色,在外人面前藏起婚戒,装作与她漠不相识,而与初恋女友爱火狂燃。在私下里,他嘲讽她、折磨她,得意地说:“你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除了爱情。”她却冷静地回答:“沈奕棠,我们离婚吧!”(本文由红袖添香网独家首发,不经授权,谢绝转载)
  • 分手之后还爱你

    分手之后还爱你

    分手后,苏子悦才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分手是因为知道那个男人不爱自己,如今又该何去何从?当她终于做出选择,多年前的秘密又在她面前慢慢展开……
  •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