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400000011

第11章 情态鉴评析(3)

《抱朴子·行品篇》抱朴子说人的能力不易于被人了解,真的和假的有时很相像,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有的人外貌俊美,风采闲致儒雅,看了赏心悦目,与其接触也很是适意,这种人威武的仪表如龙虎一般,与人周旋也循规蹈距;但是他却心思蔽昧精神幽闭,其才能无所适用,心中所有的都附在了外表上,嘴上说不出一点不俗的语言,笔下写不出半句精彩的辞句,人朝为官不能管理百姓,出外为将不能带兵打仗,做事情则事情肯定被荒废,接受使命则肯定完不成,无论是动是静都不适宜,无论出外在内都一无是处,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一种情况。有的人看起来朴拙憔悴,外貌丑陋,声音气息像女人一样柔弱,行动很是笨拙;但是他却心中充满才华,为人做事非常高明,才干超过元凯,文辞优于春林,做官则政绩显着、国富民强,带兵打仗则能够保全士卒战胜敌人,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二种情况。有的人谋划起来非常深邃,策略出神人化,智慧能趋成防败,思想能洞彻幽玄,处事周密有致,具有非凡的才能;但他却嘴上说不出自己的心思,笔下写不出自己的意识,猛然与他接触,让人觉得与平庸的人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难区分的第三种情况。有的人能随机应变、反应神速,巧于言辞,旁征博弓,说起来汪洋恣肆、滔滔不绝,但是他说得天花乱坠,却不能身体力行,对古事了解得清清楚楚,做起来却一无是处,为政则政事混乱,管理百姓则民怨沸腾,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四种情况。有的人表现得非常恭谨,言行都合于法度;但实际上他却神智疏漏,心怀散漫,为政不能兢兢业业,做事不能尽心尽力,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五种情况。有的人射箭百发百中,拳能人石,倒着、站着都能骑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他却身体轻飘思虑短浅,纸上谈兵无人能敌,临阵应战则毫无经验,望见敌人的踪影就狼奔豕突,听到敌人的声息就失魂落魄,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六种情况。有的人平时总是疏漏迟缓,话不惊人貌不压众,小事上得过且过、不逞一时之勇,对别人的冒犯也是俯首贴耳、不予计较,显得软弱可欺;但是他却胆大心直,不畏强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即使被肢解寸断,也决不屈服变节,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七种情况。有的人孝敬父母,友爱亲朋,性格温顺、贤淑,恭敬谨慎,平和儒雅,信守诺言,思虑通畅,不合乎礼义的事决不染指,安贫乐道而洁身自好,操守高尚如冰清玉洁;但他却疏迟迂阔,不识时务,遇到机会不能随即做出反映,做什么事情都无所成就,自处则进退失据,接受使命则无所作为,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八种情况。有的人行为高傲怠慢,为人严厉不群,超凡脱俗而心胸骄傲,欺侮同类而蔑视习俗,不遵法度,不拘小节,做事全以自己的心意为准则,眼中好像没有别人,朋辈都对其谴责,谈到他的人都一起对其攻击,无人与其结交,品评者将其抛弃;但他却能在朝廷中正直不阿,凡是知道的都尽力去做,对上忠心耿耿,对下明于统治,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九种情况。有的人气度宏大,乐于助人,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温良恭敬,行为廉洁,勤劳谦虚,救危济困,为人诚实,把百姓交给他管理不必疑心,把幼主托付他辅助可保无虞;但他却善良而不知权变,仁慈而不能当机立断,对好人不能奖赏,对恶人不忍处罚,其忠贞之心有余,而才干能力不足,掌握政权而犹豫不决,法度废弛而谬行竞起,是非曲直不分,最终导致失败,这大概是难以区分的第十种情况。事物有些是似是而非,看起来好像已经确实地把握了它的实质,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圣贤之人在这方面都有过错误,更何况平常人呢?所以选才取士,结交朋友,不能不精心地挑选,不能不细致地考察啊!

求贤才,用人才,首先必须知人、知贤。知人在前善用在后,这其中突现了用人之道的逻辑内涵。复杂的现实要求领导者对人须仔细观察、认真辨析,不为表象所迷惑。早在春秋时代,孔子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日没有进食。弟子颜回讨到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装没看见刚才的事,说,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送给人吃。颜回知道老师是在怀疑自己偷饭吃,便禀明老师,刚才是柴灰落进锅里,挑不出来,弃之可惜,学生就把那点儿脏了的饭抓来吃了。孔子这才发觉错怪了自己的学生,慨叹道: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来眼见也未必都真实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人很容易失误。有些表象能反映人的真实面目,而有些表象则纯属假象。

西汉时期,汉文帝曾问四叔天下之土,谁是贤良忠臣?田叔回答是云中郡守孟舒。文帝说,边敌人侵,孟舒没有坚守住城池,还战死了好几百士卒,我已经罢免了他的官职,他怎么能算是贤良忠臣呢?田叔说,当时,孟舒率军已奋战几昼夜,疲惫不堪,故在敌军发起进攻时,孟舒不忍再令将士迎战。土兵见其如此宽厚仁爱,无不感动,争先恐后登城杀敌,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所以,阵亡的人很多呀!文帝听到这儿,不禁慨叹道,孟舒贤臣!重新召孟舒为云中郡守。像孟舒这种忠正贤良之士被领导者误解的,历代不绝。

领导者如果被类似的假象所迷惑,就容易看错人、用错人,“草莹为火,荷露为珠”,而遗弃和伤害了真正的贤能之人。识人之难,就难在不辨假象上面。正如三国时代的人才学家刘劭在《人物志》中指出的那样:

人才不被重用,不是因为其无才,只为用才者常被诸多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识不用。春秋时代的卞和两次献玉给楚王,皆被认为以假欺君,先后被砍去了双脚。

相反,白石却往往被人当作宝玉,真是“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

同理,对人,仅从外部表象观察也是远远不够的,现从历史上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东汉王莽封侯时,推辞不受印信,博得诸大夫的称道。他伪装清廉,为的是谋取更大的重权。待到权力到手,便弑君夺玺,在大殿之上狂欢万分,露出浄狞面目。他是以清廉的假象来欺骗大家,以满足自己更大的贪欲。隋朝的杨广,知道父皇母后不喜欢太子杨勇,便设法矫饰,只纳姬妾几人,与肖妃住在一起,住、食均很朴素。一次,其父杨坚到杨广住处,看见乐器弓弦大多断了,又都蒙着尘埃,如同未有过一般,就以为他不好声色,大为称“善”。于是父皇母后更薄勇,愈加称赞杨广德行。杨广则处处表现其仁孝:有一次观猎遇雨,左右给他拿来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哪能独穿此衣!令拿去。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很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其声名日隆,超过诸王。临回扬州时,人内辞母,故作留恋,洒泪依依。杨广知其母意已属他后,便开始构设夺宗之计。由于杨广善于矫饰,上下都称为仁孝,夺宗之计终于得逞。但是继位不久,却因其残忍、骄奢、淫乐而亡国。他正是以洁身达到淫荡的目的,以虚直掩盖其奸佞之行为。

王安石曾着书说明人才难识的现实。指出:贪婪的人,常给人以清廉的样子;淫邪之人,也作洁己纯情之举;奸佞之人,有时却以正直面目出现。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真伪贤才呢?识人难,有识人者与被识人者两方面的原因。作为识人者,往往受浮光掠影、情绪判断、感情用事、固执己见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被识人者又往往有复杂而多变的心态组合,会给辨别贤才带来困难。尽管如此,识别人才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一是要不露声色地旁观。俗话说的“旁观者清”这句话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说识人才者须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可以平心静气,比较客观,比较准确,能超脱地对人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其二是说被观察者只有在缺少戒备心理,很少以取悦的心态进行“乔装打扮”时,呈现出来的才是比较纯朴的“真容”。一个投机者,对上和对下,其所作所为肯定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任何一个人,包括那些最伪诈者,他们只能骗人一时,不可骗人一世;只能欺骗一部分人,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一个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观察时,其耳朵不会被堵塞,眼睛不会被蒙蔽就会收集到有关这个人的真实信息。

春秋时齐国着名的宰相管仲曾总结出观人的四条原则:

第一,嫉妒心强的人不可用。嫉妒心人人都有,但若过于强烈,就是严重的性格缺陷了。这种人,一不能用公平的眼光看待别人;二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

第二,只知追求眼前之功,不管计策可行不可行的人不可用。只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长远的大利益,这是严重的短期行为。

第三,把任何事情都看得过于简单的人不可用。

这种人大多志大才疏。办事情的态度极不认真、严肃,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弄得一团糟。

第四,轻诺说大话的人不可用。这种人接受任务时大包大揽,真正做起来却一拖再拖,且能寻找种种借口,任何时候都有理由。

管仲所主张的观人原则,虽然都重在识德,且是几千年前的经验总结,但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我国着名的儒学家孟子也曾提出知人必须知言。知言即是知:偏颇、片面的话偏在哪里;夸张、过头话的漏洞在哪里;歪曲、邪枉的话何处背离正轨;躲闪、搪塞的话何处理屈词穷……孟子强调知言,主要是要人们从言语、辞章中去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才能。

二是要面对面地直观。旁观法识人主要是在旁观,而面对面地直察却要做正面接触,通过直接“交锋”而获取对一个人的认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总结出许多识人的方法。他从“地无常形、人无常性”的观点出发,主张从稳定的情境中考察识别人,让其干事,考察他人。他提出“识人之道”的六条方法,即:对人才提出问题,让其分辨是非曲直,以考察他的立场、观点和志向;提出尖锐问题使其理穷辞少,以考察他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应变能力和敏感力;就某些重大问题,让其出谋划策,看他有无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交与其最艰巨的任务,讲明困难与危害,看他的胆识和勇气;与其开怀畅饮,看他的自我控制力及其品性;让其干有利可图的事,看他是否保持清廉本色;委托其办事,看他能否如期完成,信守诺言。

诸葛亮的识人方法,实际上是通过观和行两方面来考察了解,达到知人。识人的目的。识人的目的不是只在于把握表面的一种现象,而是要把握深潜的本性或原生特征。识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受到识人者、被识人者以及环境关系的复杂影响,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进行信息反馈、修正的系统工程。知人不易,就在于它需要时间和精力,以及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的多次叠合、印证再现才能达到目的。

领导者除了可借鉴古人的识人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保密性。要让被考察者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中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真正做到“我就是我”

第二,考察的目的要明确。识察人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观察什么。只有针对性强,才能识出所需的人才。’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热门推荐
  • 重生复仇记

    重生复仇记

    这一次,叶千雪宁愿自己从来不知道真相。她绝对不会让历史再度重演。但是死后。,她知道了那让自己哭泣的现实。一眨眼,她回到了十六岁的夏天。欠了她的,如果可以,她必将一一讨还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穿越之古代情缘

    穿越之古代情缘

    彬儿是一个刚刚失业的女子,一场车祸把她带到古代。在这里她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奇遇也结识了她冷漠无情指腹为婚的楚健君:英俊潇洒的王爷杨晨:神医李希,还有……她究竟会选择谁?
  •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学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幸福的心态和对身心有利的心态去思索,就会时时有幸福感觉。世界上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一颗体味幸福的心。只要我们放平心态,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拥有幸福;只要我们拥有美丽的心情、阳光的心境,我们每天都会享受到幸福!本书是适合所有社会人士阅读,特别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是一本抚慰大家心灵的一本贴心读物。
  • 我的浪漫婚姻生涯(红月亮丛书)

    我的浪漫婚姻生涯(红月亮丛书)

    我是一个农村的浪荡子,整天向往城市生活,还爱上了县剧团的演员云子,跟在剧团的后面做帮工,只求能和云子在一起。所有的人都认为我配不上云子,都在阻拦我们的恋爱,家里还给我说下了一门亲事。在历经无数波折之后,文革开始了,云子终于跟了一个正在走红的造反派走了。
  •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女强宝宝宠文,一对一】一朝穿越,不但身体缩水成九岁娃娃的模样,而且还附带萌娃赠品?她堂堂修罗魔医怎么会就此认这悲催命!当即便是要带着逆天帅爆的儿子闯遍天下!挣座金山,吃喝玩乐,看遍天下美男,便是她金晓溪的终极目标。神挡弑神,魔挡杀魔。白痴挡怎么办?没关系,姐专治各种脑残!“王爷!王妃带着小世子跑去看天下美男比拼赛了!说要让第一美男做小世子的爹!”某妖孽男听完属下的报道后,直接掀桌!“本王亲自去把她捉回来!”再次出现在金晓溪面前时,某男俊美无双的脸上带着痴傻的笑,拉着金晓溪的衣袖,“娘子,我才是天下第一美男,带我回家吧,我吃得少会打架,最重要的是我听话...”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二群11062259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一部全面揭露神秘中医文化史诗般小说!一部可以治病的小说!一部让你灵魂震撼的小说!一部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小说一部让你在绝望中产生希望的小说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群14921679与大家一起讨论。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挽心

    挽心

    “挽心”是她的名她有一头飘逸若风的长发,一双明净如水的清眸,一张超凡脱俗的旷世之容。她很淡,淡得象烟、象云、象风······她很冷,冷得若雪、若冰、若月······她很美,美得似仙、似梦、似幻······人道:自古红颜多薄命!她的命——————也是如此么?也许——————但,一切————在那个漂亮、可爱、顽皮、聒噪的笑离出现后,变了······温柔儒雅的楼显、风流多情的飞天、狂傲不羁的傲日、妖气邪魅的颜魅、每一个,都在初遇她的瞬间,被她挽住了心······“世间没有我在乎的事”她淡淡的说真的没有吗?当她为某人落下那滴泪的瞬间,她还是在乎了吧?————————————————《挽心》视频紫要在这里特意谢谢蓝帮人家做的视频,紫超级、超级喜欢,真的好谢谢蓝哦。亲们可以去看看哦,呵呵————————紫的新坑正在连载,希望亲们去踩踩哦!《清歌无痕之后帅》连载中另外紫的完结文:《无心神医》番外已经上传完毕《云隐传奇》亲们可以去踩踩、看看,呵呵!!!!
  •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好故事就像朝阳呵护花朵一样,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在孩子们的书包里,总是有着看不完的故事书;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总是美好而又纯真的,孩子又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一片片枫叶悄悄地张开。孩子稚嫩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好故事深深地印着孩子心灵成长的足迹。这些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正确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