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纳蓝蝴蝶属灰蝶科,体型非常小巧,轻盈,且色彩艳丽。其飞行的速度比较快,在飞行过程中,彩虹色的闪光翅膀尤为美丽。仔细观察,卡纳蓝蝴蝶像蛾一样,翅膀、身体和脚都覆盖着像尘土一样的鳞片派生物,碰一碰就会掉下来。也正是这鳞片派生物,让卡纳蓝蝴蝶拥有着明亮而醒目的色彩。和其他科属的蝴蝶一样,卡纳兰蝴蝶一般比较喜欢在白天活动,这可能是由于太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美丽的翅膀的缘故吧。
除了翅膀外,卡纳蓝蝴蝶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有一个像小鼓棒一样的触角,当它飞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翅膀就会竖在背上,而小鼓棒一样的触角看起来就特别醒目。
雄性卡纳蓝蝴蝶和雌性卡纳蓝蝴蝶在外观上略有不同,雄性的前足因为有些退化,所以看起来比较短小,但雌性的前足却发育很好。所以,一般判断卡纳蓝蝴蝶的性别,就主要是看前足了。
地球上能够有像卡纳蓝蝴蝶这样的生物,真是大自然的造物神奇之处。他们是蝴蝶中的绝色,也是蝴蝶中的一抹绝殇。因为美丽为它们带来了灾难。
由于人类的肆意捕获以及大自然的灾害,使得以卡纳蓝为代表的多种蓝蝴蝶濒临灭绝。整个英国范围内,蝴蝶的数量在近10年内下降了85%,气候变化、工农业及城市化的进程把蝴蝶逼到了绝路。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全球范围内,天然草地面积已经下降了97%;松柏类植物和阔叶林的大量种植也大大减少了花朵的数量;高速公路的延伸和城市发展同样加速了昆虫的灭绝。气候变化对蝴蝶的飞行、觅食和交配均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理论上,适量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蝴蝶的繁衍生息是有益的。但是,现在的全球变暖的程度已经超出了蝴蝶所能生存的程度,平日倍受蝴蝶喜爱的阳光,还有温暖的气候,已经把大量的蝴蝶逼到了越来越靠北的地方。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美丽的蓝蝴蝶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它终将会成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再次拥有的“一抹淡蓝色的忧伤”。
无头不死--菜粉蝶
中文学名:菜粉蝶
英文名:cabbage butterfly
别称:菜青虫
分布区域:世界各国
在广西各地,生活着一种蝶,即菜粉蝶,又称菜青虫。它的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极大,其中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不仅广西,在我国的其他地方,也都生活着菜粉蝶,菜粉蝶对药材也有严重的危害。以板蓝根受害最严重,菜粉蝶幼虫会把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为害严重时甚至会把全叶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从而造成板蓝根产量迅速下降。菜粉蝶很早就出来活动,北方每到早春,人们见到的第一只蝴蝶常常就是菜粉蝶。
蝴蝶虽小,五脏俱全,在它们的体内也像脊椎动物那样,具有消化系、呼吸系、循环系、生殖系等等一系列的内脏系统,来从事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还有肌肉系来作各种生活活动。此外,同样还需要一个结构更为复杂的神经系统来控制它们,使之发挥协调作用,以便和周围环境取得更为密切的联系和更好的适应,从而达到生存的目的。
大家知道,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为脑,它们的感觉运动都集中于脑,脑一受损,则各部机能立即受到影响。不要说是人、猿、兽、鸟,就是一条蛇、一只蛙,如果把头砍掉,它们的全身动作就要立刻瘫痪,随即死亡。但是蝶类却另有一番功夫,它的脑袋虽然掉了,身体各部分的作用却并不立时停止。有人曾做过一个试验,就是把几只羽化才1小时的菜粉蝶的头部剪去,放在粗面纸板上,它们仍然能够正常地站立着,并且保持体躯各部分的感觉运动,直至死亡。其中有一只雌蝶在失去头部之后,一直生活了471.75小时(19天18小时45分钟)之久(当时的室温为10-15℃,通常都在12℃上下);在这段时间内,还多次用针尖试探,发现它的体躯各部的感觉运动反应正常,并曾先后排粪两次。砍掉了脑袋的菜粉蝶为什么不立即死亡呢?
这是由于蝴蝶的中枢神经系统除了脑袋外,胸、腹两部各有球形的神经节,发挥着各自的控制作用,因此,蝶类的神经感觉运动,在失去了脑袋之后,体躯各部的神经机能,仍然能够继续发挥着它们的部分作用。
百蝶之魁--彩蝶王
中文学名:彩蝶王
分布区域:中美洲、加拿大、墨西哥
彩蝶盛会是毗临太平洋的墨西哥米却肯州山区的一处自然奇观。每年8-9月,大批彩蝶都会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结队迁徙,飞行2000多千米,来到墨西哥的云杉林越冬。这些彩蝶一般会在次年春天产卵,并孵化下一代。
每年3月,成群的数百万只彩蝶聚集在一起,给参天云杉蒙上了一层淡黄色。彩蝶飞舞,翅膀振动,发出阵阵声浪。这样的美景,吸引了无数观光客。不久,聚会的彩蝶就会向北朝它们的故乡飞去。
这种橙褐色的蝴蝶便是世界上著名的“彩蝶王”。“彩蝶王”季节性聚会后的迁飞现象十分壮观。它们通常在黎明起飞,途中雄蝶会在雌蝶周围围起一道屏障,充当“护花使者”。千百万只彩蝶在碧空长天中,与“流霞”和“飞云”争艳,景象非常壮观。
在我国云南的大理古城,有个驰名中外的“蝴蝶泉”。每年3月,也有大批蝴蝶和飞蛾前来赴会。成千上万只蝴蝶和飞蛾在泉边舞蹈,有的则成双成对排成排,静静地停在泉边的树枝上,煞是好看!
数学天才--蜜蜂
中文学名:蜜蜂
英文名:Bee/Honeybee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
在动物界中,很多动物的一些行为都体现出一定的数学原理。其中,蜜蜂的数学才能最为神奇。
首先,蜜蜂会计数。德国的两名昆虫学家曾在蜂巢和盛有糖浆的饲料槽之间设置了4个帐篷,相邻帐篷的间距为75米,训练蜜蜂到饲料槽中觅食。当帐篷的数量和距离改变后,蜜蜂仍然是飞过第四个帐篷去寻找食物。可见,蜜蜂已经记住了数字“4”,并且是通过数数来寻找目标的。
蜜蜂采蜜的过程也体现了其惊人的数学才能。每当太阳升起与地平线成30°角时,侦查蜂就会去侦察蜜源,然后用“舞蹈语言”汇报信息。它先是左右摇摆腹部,沿直线爬行一小段距离,然后往一边兜半个圆圈,再回到起点,用相同的方法往另一边兜半个圆圈,从而形成一个“8”字。研究发现,蜜蜂在一定的时间内舞“8”字的次数多少表示蜂巢到蜜源的距离远近。在15秒钟内重复舞9-10次,表示蜜源距离为100米;重复4-5次,表示距离为1000米;重复2次,表示距离为5000米;只舞1次,则表示距离为8000米。收到信息后,蜂王便派工蜂去采蜜。令人称奇的是,被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
此外,工蜂建造的蜂巢更是涉及复杂的数学知识。蜜蜂的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棱锥柱形体。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的周长是最小的。因此,蜜蜂所建的蜂巢用的蜂蜡最少,工作量也最小。而且,组成蜂巢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锐角都是70°32′。数学家们经过计算发现,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
蜜蜂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数学才能?它们还有没有其他涉及数学原理的行为?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这些问题的研究。
好勇斗狠--泥蜂
中文学名:泥蜂
英文名:a digger
分布区域:全世界
泥蜂是一种攻击力比较小的蜂种,它们很少主动攻击人类,所以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它们活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无论是野外之地,还是家中花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野花盛开的地方更是常常让它们流连忘返。
泥蜂不只在我国分布很广,在世界上也具有庞大的队伍,甚至北极圈内都有分布,已知数量有九千余种。泥蜂相对无毛,体壁坚实,体形大小不一,体色多样,大多具有红色和黄色斑纹,比较艳丽。它们有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足短粗细长不一。雌性腹部末端蜇刺比较发达。泥蜂虽然对人类还算比较友善,但是它们大多数却是捕猎性昆虫,少数是寄生性或盗寄生性昆虫。泥蜂的捕猎性本能比较复杂,捕猎范围因属种而有所不同,包括蜘蛛、蝎子等。一只雌蜂捕获到一只蜘蛛后,会用蜇针将其麻痹,并携带回准备好的巢内,然后将其与自己的卵一起埋起来,作为卵内孵化出幼虫的食物。一只泥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猎物,有时也会在幼虫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添加猎物。
泥蜂的猎捕性非常厉害,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使古罗马的角斗士与对手在角斗场上肉搏时,也未必有它的手段巧妙。
每到九月飞蝗时,泥蜂就开始挖掘和狩猎。它把窝建在道路两侧的边坡上,然后开始捕猎。当泥蜂搜寻到它的猎物蟋蟀后,便亳不犹豫地向对方猛扑过去,彼此打成一团。蟋蟀可不是好惹的角色,它的大颚能使泥蜂开膛破肚,它锯齿般的大腿也可能使泥蜂受伤。于是,为了打败对方,泥蜂先要设法把对手打翻仰躺着,让蟋蟀无法利用它的后腿逃之夭夭。接着泥蜂再用自己的前足死死地压住对方的大腿,使它不能进攻。泥蜂的后腿也没闲着,顶得蟋蟀的大头夸张地往后仰着,弄得蟋蟀只能咄咄逼人地张着嘴,却咬不着泥蜂的任何部位。这还不够,泥蜂还要紧紧地勒住蟋蟀,使它丝毫不能动弹,再动嘴咬住蟋蟀腹部末端的一块肉,用蜇针把毒汁送入准确的部位。为了以防万一,它要使用蜇针重复击刺几下。不过,被泥蜂所捕猎的蟋蟀并未真正地死亡,蟋蟀的腹部还有搏动,触须还能颤抖,这样新鲜地存搁长达一个半月之久。这是泥蜂为自己的幼虫考虑,让它们可以较长时间都有新鲜的肉吃。
泥蜂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本领就是建巢。泥蜂大多数在土中筑巢,如沙泥蜂属和壁泥蜂属就会用唾液与泥土混合成水泥状,建一个坚硬的巢;小唇泥蜂在树枝内或竹筒内筑巢;短柄泥蜂属则是会偷懒省事,它们在地上的自然洞穴内或利用其他昆虫的旧巢作为自己的巢。泥蜂筑巢后,就在巢室内产卵。
这些不起眼的泥蜂果然是神通广大,既有无与伦比的捕猎本领,也有高超的挖地道的技术,更有战斗和生活的智慧,它们的一生还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怀好意--胡蜂
中文学名:胡蜂
英文名:paper wasp
别称:纸巢黄蜂
分布区域:全世界
胡蜂的头部与胸部等宽,橘黄的色调间有稀疏而浅淡的刻点,大而明显的复眼和3个闪亮的单眼并列前方。两条棕色的触角,呈“八”字形分开。中胸背板中间嵌着隆起的黑线,两侧还各镶2条金色的纵带,连小盾片和胸腹节也镀上金黄的颜色。它的腹部各节背腹板为暗黄色,近中部处各节有1条棕色的纹饰,装饰得简朴美观。胡蜂有2对透明的翅,一长一短,不飞时竖在身上。
有的胡蜂一年常可发生3代,有的胡蜂也发生1代、2代,并都以受精雌蜂过冬。在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到15-17℃时,胡蜂就开始离巢;当气温降到11℃左右,胡蜂就要全部离巢,迁居到温暖的地方去避寒,如石洞中、草堆上。胡蜂常常数十、数百只聚集在一起,它们紧紧抱成一团,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如果遇到天气时冷时暖,胡蜂就容易产生松抱现象,此时,耐寒能力就会降低,如果再遇到严寒袭击,大量的胡蜂就会死亡。等到第二年春季气温变暖,达到14-15℃时,胡蜂就开始散团,又重新活跃起来。
当气温达到16-18℃时,胡蜂又开始离群,选择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筑巢,并继续交配和产卵,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变态活动。
人们经常见到的大多数胡蜂是不育的雌蜂,尽管胡蜂的口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那只是一条非常简单的消化道,因此,它们只能吃甜的花蜜。但是大多数胡蜂并不是为了自己才捕猎。它们靠上下颚咀嚼的蛋白质,都喂给了巢中那些众多饥饿的幼蜂。
胡蜂的巢为纸质,单层,圆盘形,巢室为六角形,口朝下,由不断繁殖的新工蜂接着向四周扩展加大加固,直到全部完成。不过,胡蜂的巢每年只住半年,秋季离巢后旧巢就废弃不用,来年春天重筑新巢。
胡蜂巢的构筑材料多为木质,如草根、树皮、锯木屑等,建造的体积一般较宽大,常筑在人家的窗前檐下、树杈上或土穴和树洞中,所选的处所多半是比较避风背阳的环境。
在欧洲,有一种“大黄蜂”,名叫黄边胡蜂,是生活在那里的个体最大、发出的声音最大的社会性胡蜂,这也毫无疑问地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如此长时间地惧怕它。但是,实际上这种胡蜂的刺比蜜蜂的刺对人类的影响还要小得多。蜜蜂的毒液是在防御盗蜜的脊椎动物(包括像熊和獾那么大的野兽)的时候释放的,而大黄蜂的毒液则主要用于捕食无脊椎动物作为它的食物。对大黄蜂毒液的分析发现,其对人致命的剂量相当于被它叮上1000次,除非这个人对毒液过敏。
在所有的胡蜂中,经常骚扰人类的只有2种,它们是常见黄胡蜂和德国黄胡蜂。通常是在夏季结束的时候,胡蜂的食物来源消失了,工蜂的饲喂工作也结束了,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分散了。来年的蜂王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庇护所来越冬,与此同时,其他所有的胡蜂都会逐渐死去。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工蜂既没事干又得不到食物,所以它们便成为了令人讨厌的东西。在它们生命的最后阶段,即在能够冻死它们的寒冷的天气到来之前的几周内,胡蜂会漫无目的地消耗着自己的日子,在人类的厨房、果园和野餐地点寻找可以替代的糖源来糊口。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人类和胡蜂之间的互相打扰,有时候会产生致命的后果,无论是对胡蜂还是对人类。
胡蜂科雌蜂(后蜂及工蜂)触角12节,雄蜂13节。复眼内缘中部凹入。上颚闭合时呈横形,相互搭叠,但不交叉。中唇舌和侧唇舌端部具小骨化瓣。前胸背板向后达翅基片。中足基节相互接触,中足胫节2距。爪简单。
胡蜂有马蜂、黄蜂、草蜂等俗称。胡蜂为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生活习性较复杂,亲代个体间不但共同生活在一起,还有合作关系。胡蜂科是一切活动均以蜂巢为核心的蜂类,从进化上看,更为先进。胡蜂筑巢群居,蜂群中有明显分工现象,即有后蜂、职蜂和专司交配的雄蜂。但奥黄胡蜂社会性寄生于北方黄胡蜂的巢中,它没有工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