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既然如此重要,君主就应当将它视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生命。韩非以形象的语言告诫君主:觊觎君主权势的大有人在,君主一旦失势,即使想安稳地做老百姓都不可以。猛虎依靠尖锐的爪牙制服狗,如果虎的爪牙移到狗身上,老虎就反被狗制服了。因此做君主的应当像防贼一样提防所有的人,越是亲近自己的人越要注意,例如父母、妻子、兄弟等,他们都可能构成对君权的致命威胁。
韩非和他的老师苟卿一样,都主张人性恶,韩非的看法更为极端。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是赤裸裸的相互利用关系,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子弑父、妻谋夫、下僭上、臣弑君。为此,君主要善于潜运权术来管理臣民。
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不久,韩非的著书便流传到秦国。当秦王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哎呀!寡人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并同他一道交游,即使死也没有遗憾啊!”
这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入内禀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秦王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斯遵命阅览书简、片刻问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是韩国公子韩非所写。韩非同我曾一道受学于荀卿先生多年,所以能一看就知道。”
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非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使心高气傲的秦王如此兴奋,并对他五体投地,必欲见之而后快?
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韩非的著作为这些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句句话都说在秦王政的心坎上,使他犹如夜见明灯。这怎能不让他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慨呢?
连日来,秦王政多次翻阅韩非的书简,读他的文章,想见到他本人。为早日见到韩非,让他为自己所用,秦王政在急切的心情之下做出了决定,于公元前233年发兵攻打韩国。
韩王安见秦国大兵压境,惊慌得手足无措。危难中,韩王想起了韩非。尽管以往从未采纳过他的意见,这次却决定派韩非出使秦国,让韩非劝秦王首先伐赵。
韩王哪里知道,秦王政此次发兵的目的,不是要在此时灭亡韩国,而是要借此得到韩非。因此,当韩非出使秦国时,秦国便撤兵而归。
秦王政在选用韩非的时候无疑是从秦国根本出发,看中了他的实用性。在韩非治国思想的指引下,秦王政终于统一了六国,实现了霸业。
如今,一些大企业同样重视人才的实用性,诺基亚公司便是一个这样的企业。
诺基亚将人才视为自己的生命,非常重视人才的实用性。为了选择合适的人才,他们制订了严格的选拔计划。
每年年末,诺基亚的业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就会共同商讨如何选拔人才,并确立选拔计划,然后由人才资源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选拔。
诺基亚的选拔有好几道关口。初次通过面试的应聘者并不一定能顺利进入该企业,因为随后将会接受第二次面试以及必要的心理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应聘者的自身素质、思想品格和性格特征都会被一一考察。考察过后,测评专家会对此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估。只有评估结果达到了诺基亚的要求,应聘者才有资格进入企业工作。
而且,人力资源部在安排测试的过程中会紧紧围绕一条主线,那就是应聘者的价值观。诺基亚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很难改变,如果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异或相悖,即使他的专业水准很高,也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服务。
通过如此严格的选拔,诺基亚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三个主要方面选择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适人才。
当然,任何体制都不可能达到完美。尽管选拔制度如此严格,也不能够保证它所选择的人才都是最合适的。不过,诺基亚的选拔制度还是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和仿效。
另外,诺基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常常偏重于选拔本地人。他们认为,本地人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把握住市场命脉,灵活掌握本地人的需求,能够为企业提出更好的建议。
(3)无需全才
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要明确选人的目的。虽然是择优录取,但绝不是为了选择全才。因为选用全才并不合理。
首先,全才是少有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面面俱到,他的精力将会分散在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每个方面都研究得比较透彻,是很难做到的。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全才的作用有限,这同样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当企业招来一个人才后,必须要给他安排一个具体的职位,而这个具体的职位便限定了他的工作范围和需要发挥的能力范围。如果企业的工作进程安排得合理,他是不能有大量空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即使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也很难发挥出来。
因此,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无需强求全才,不应该强调“样样在行”。
保证人才的实用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任何企业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都必须以实用为先。
9.抛开个人偏见,不戴有色眼镜选人
管理者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必须抛开自己的成见。否则,因为个人的片面观点起用某人或淘汰某人,最后可能给企业造成危害。
秦王政制定了统一战略后,着手攻打韩国。韩国国势薄弱,在秦国的攻伐下情势危急。为了残喘延命,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派出了一位名叫郑国的人到秦国做“内间”。据史书记载,郑国是一位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人才。他到秦国的目的,就是想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投入到兴修水利工程上去,借以削弱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力东伐。
吕不韦失势后,郑国做间的事被发现了,这助长了秦人的排外情绪。许多宗室大臣向秦王政进言说:“诸侯国的人来秦做事,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来游说或离间秦国的,长此下去,秦就有危险了,现在应当把他们驱逐出去。”
秦王政想到了吕不韦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又看到那么多来自诸侯国的人,于是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下发了逐客令。在这种氛围里,秦国进行了一次大搜索行动,将其他诸侯国来的人一律驱逐出境。
“逐客令”公布后,作为客卿的李斯极力反对,他认为此举极为荒唐。
李斯出身南方的楚国,曾拜著名学者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他认定在七个强国中,只有在秦国做事才有前途,于是离开故乡楚国前往秦国。他先在吕不韦门下充当舍人,后成为秦王政的客卿。
由于李斯只是客卿,又与吕不韦有关系,自然也被列在被驱逐的名单上。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斯展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向秦王政上了一封书信,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在这篇文章里,他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和严谨务实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他说:“秦下逐客令是错误的举措。从前,秦穆公求纳四方贤士,从西边得到了西戎的由余,在东边得到了百里奚,请到了宋国的蹇叔,晋国的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虽然都不是秦国人,却使秦国兼并二十多个国家,从而称霸了西戎。秦孝公因为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得以富强。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谋,打破了六国的合纵联盟。秦昭王得到范雎,使王室权力增强、抑制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这四位国君都是以客卿来为秦国建立功业的。
“从这些方面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那些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虽然不是秦国出产的,但大王却四处求取享用。而对于用人却不这样,不问可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人都不用,凡是来客都要驱逐出去。这是只看重美女、乐声、宝珠、好玉,而轻视人民的举措。臣听说泰山不出让每一块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河海不拒纳每一个细流,才能成就其深远;做君主的只有不遗弃民众,才能显明其德。这正是五帝、三皇能够天下无敌的原因。而如今秦却要抛弃人民,让他们去帮助敌国;辞退宾客,让他们去壮大诸侯。这实际上就是借武器给敌寇,拿粮食给盗贼的举措。”
在这篇论理充分、举例详明的文章中,李斯列举了大量的、并且都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不容秦王政不回心转意。秦王政当时的举措也有他的难处。他同意下逐客令,是因为考虑到吕不韦的宾客党羽在朝危害他,但现在见李斯的谏文没有提到吕不韦,就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李斯的谏文句句在理,已经打动了他,所以他当即派人把李斯召回,恢复官职,并取消了逐客令。从此,李斯成为秦王政的重要谋臣,为秦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秦王政因为一两个客卿给秦国带来威胁便以偏概全,否定了所有的客卿。无论这种偏见是大臣们强加给他的,还是他心中早就存在的,总之他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很明显存在着偏见。当然,这种偏见是站不住脚的,李斯的《谏逐客书》便将它彻底驳倒了。
除了秦王政外,汉朝的皇帝也曾出现过用人带有偏见的现象。
汉武帝时,有一位叫颜驷的郎官。这位郎官与众不同,他衣衫褴褛,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颜驷在文帝时已经做了郎官,他擅长武艺,然而文帝却喜欢舞文弄墨之人,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景帝即位后,比较偏爱稳重的老人,但由于颜驷当时比较年轻,仍未得到提拔。到了汉武帝时期,颜驷虽然已经老了,但汉武帝又喜欢重用青年,因此同样没有得到提拔。于是,颜驷虽然三朝为官,却没有展现才华的机会。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选用人才的时候,管理者如果抱有偏见,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如果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流失浪费成为普遍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代社会,比较突出的一种偏见是学历方面的。为了帮助管理者消除偏见,盛田昭夫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学历无用论》。这本书非常畅销,深刻阐述了企业该如何用人。盛田昭夫认为,企业用人不能以学历取人,因为学历高并不一定能够做出大贡献,学历低并不表示没有任何价值。
《学历无用论》并非看不起学历,而是告诉企业管理者不能因学历而取人,以学历的高低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偏见有很多种,除了秦王政的排斥客卿和汉朝三位皇帝有关年龄的偏见外,还有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偏见。比如,人们常常会说哪个地方的人比较狡猾或没有德行,于是企业管理者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地方的人,便立即否定掉。凡此种种都是不正确的用人方式,应当改正这种识人用人偏见。
要想做到人尽其才,要想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管理者一定要抛开偏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选用人才。
10.细心考察,择优录用
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才。不是有才能的人就是企业需要的,需要通过考核,最后择优录用。
才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好几个方面,如见识、学问、经验等。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方面作一番综合性的考核,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应聘者中选择出最为合适的人才。
(1)见识
见识,主要指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见识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有独到之处。当问题摆在面前时,他们能够认真地观察问题,并善于借助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经过一番严密的思考后,他们能够稳稳抓住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在整个思维的过程中,他们能够高瞻远瞩,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以敏锐的眼光和强烈的预见性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制订出堪称完美的计划,为公司、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在同一个城市里,有两家房地产公司。事有凑巧,这两家公司都想在该市的某个郊区投资建房。为了保证投资的回报率,两家公司分别派了一位专员去郊区察看周围的情况。
考察完毕后,甲公司的专员不赞成在此投资,原因很简单:该郊区道路泥泞,脏乱不堪,住户甚少,投资环境不成熟。于是,甲公司索性打消了投资的念头。
乙公司的专员在经过一番考察后,欣喜地向公司报告:该处的投资环境很好。首先,该郊区是一处清静之地,在很多市民已经被城市的喧闹折腾得没有安宁之日的情况下,幽静的居住环境必然会引起一股抢购热潮。其次,其他房地产公司还没有考虑到这块宝地,首先涉足者必然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专员的分析条条是道,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同意。
投资方案确立后,乙公司立即将建筑队开向了该郊区,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年过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通向此地。市民们高声欢呼,都希望能够尽快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正如该公司专员所料,抢购热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起了。乙公司上下欢腾,沉浸在喜悦之中。
甲公司此时后悔莫及,只能望洋兴叹。事已如此,即使解雇了那位考察的专员,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2)学问
学问是指一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有些人的知识结构专而精,集中在某个行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面,这种人可以被称为专业人才;有些人的知识结构杂而全,这种人对相互联系的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被称为综合性人才。
清太宗皇太极入关之时,对洪承畴颇有了解。洪承畴是明朝末期的权重大臣,学问渊博。
为了使洪承畴为自己效力,皇太极派范文程去劝降。在劝降的过程中,范文程发现,洪承畴虽然脾气暴躁,但博古通今,很有学问。而且,他还留意了一个细节:当梁上的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衣服上时,此人将灰尘轻轻掸去。于是断定,洪承畴如此爱惜自己的衣服,一定会更加爱惜自己的性命。
范文程回去后,将自己对洪承畴的认识都告诉了皇太极。不久,皇太极便亲自登门拜访。见到洪承畴后,皇太极解下身上的貂皮大衣,披在洪承畴的身上,关切地说道:“洪先生有没有感觉到些许的温暖?”皇太极的做法立竿见影,洪承畴终于归顺了他。
当天,皇太极异常高兴,不仅大行赏赐,而且设宴听戏。一些将领认为皇太极过分宠爱洪承畴,不悦之情溢于言表。皇太极自然明白,他向众将领解释,他们辛辛苦苦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入主中原,而洪承畴正是一位出色的向导,能够给他们引向一条光明的道路。
皇太极的目的达到了,因为清军入关后,洪承畴在统治策略的制订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洪承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今天看来,他便是一位综合性人才。皇太极之所以要用他,就是因为他有着全面的知识结构,对关内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能够正确引导清军在不熟悉的关内建立政权。
(3)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