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000000029

第29章 1江山易主,卧榻之侧睡他人

第一篇第六章宋时中国,各尽风流

宋朝,柔软却并不羸弱,从历史中缓缓走来,又落寞地悄然离去。中国的历史悠远流传,在那千百年前的风云际会之际,面对北方大草原上迭起的群英,宋朝在无可奈何中一退再退,宋主在坐拥半壁江山下沉迷歌舞,是现实让不愿面对。支离破碎的河山在铁蹄的践踏上却依然闪耀出璀璨的文化光芒。一面是文化瑰宝,一面是残垣断壁,宋代,注定是个值得反思的朝代。

1江山易主,卧榻之侧睡他人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的黎明时分,在开封城东北方向的陈桥驿,一个眉眼如剑的男人被披上黄袍,拥立称帝,在众将士声声高呼万岁中,他率领众人领兵逼去开封汴梁,晨曦的静谧在奔腾的马蹄声中被打破。

赵匡胤,一个战功赫赫的将领,东征西讨和南征北战中逐渐成熟,战场的杀戮使得他对权力有了更多的追求,何况当今天下四分五裂,自唐之后的中原大地五代十国历朝迭起,能者得天下,他自诩德才兼备,为何是要替他人做嫁衣,周世宗死后留下年仅六岁的柴宗继承大统。但一个孩童如何服之天下?

于是理所当然的,赵匡胤兵变陈桥驿,开始他的一统之梦。在“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下,赵氏王朝开始了历史上的征程,赵匡胤将他得天下称之为是天命所归,老天眷顾,但古往今来,哪个篡权者不是给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借此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但赵匡胤虽然出身武将,倚靠天恩,但称帝之后他并未沉迷酒色,而是做出成绩,颇有建树,这也是宋朝可以百年不朽的基础。为了保住这得来不易的江山,赵匡胤下足了一番苦心。

总的说来便是对内铲除各种不利于己的势力,将中央集权牢牢把握住,修养民息,并且不忘外患,时刻加强边关防守,提防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在他自顾自的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牢固铁牢笼时,赵匡胤并没有忘记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974年,宋太祖发兵南下攻金陵。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将南唐后主李煜俘获,随后他被带到汴京封为违命侯,在亡国的屈辱中苟且偷生,李煜虽然生在帝王之家,注定了的真命天子,却最终难逃沦为俘虏的命运。

李煜登基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的隅。李煜并无雄心大志,他只是想安静的生活在风雨温润的世界里,写好他的词,却不懂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只有权力和欲望才是生存的根本,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李煜本无心登上王位,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成为君王,更是命运弄人,也成为历史上的南唐最后一个帝王,这也不知是命运对他太薄还是太眷顾,李煜因为无心称帝所以对到手的宝座并未珍惜,而赵匡胤从刀枪箭雨中抢来的皇位自然要坐的牢靠,坐的长久,所以,他对李煜不能怜悯。

和赵匡胤的煞费苦心相比,李煜对待江山的态度十分随意,仿若只是后花园的一块石头般可以随手扔去,李煜本人对宋朝也甘愿俯首称臣,杀这样一个人似乎显得自己太不人道,所以赵匡胤留下了李煜,看着这个自己的手下败将每日过着戚戚惶惶的日子,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赵匡胤并没有多在意李煜,他对周边更具威胁性的少数民族政权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在赵匡胤一心对外的日子里,李煜以为他会就这样度过人生的最后日子,生命是先祖赐予的礼物,一个人的生存是对上天的报答之恩。

所以李煜并不想死,这是一个充满才情,浪漫,理想的生命,上天赋予了这个生命那么多的优越之处,唯独少给了一样便是野心,这一点和赵匡胤恰好相反,李煜虽然生在了帝王家,但他更希望过的却是一种安居乐业的平民生活,而赵匡胤征战沙场,挥洒多少热血才换来了如今的帝位。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提出过“要从技术的角度上去看历史,不能单单是从道德的层面上去分析历史人物。”

在赵匡胤的性格深处隐藏着一丝令人琢磨不到的占有欲,因为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才得到,如果失去那将遭受更大的痛苦,所以决不能仁慈。

最难测的是帝王心。

赵匡胤是懂得历史的,他虽然不如周边的少数民族首领那般凶残,杀人如麻,但他更懂得政治权谋该如何运用,这是一个帝王应该掌握的最基本之道,李煜不懂,或者说他根本不想懂,在政变中本是想躲避的他却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帝位,完全偏离了当初自己给自己设想的道路,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却带给了李煜无穷的痛苦和迷茫。

作为一个成功的词人,李煜的精神世界里多含“春花秋月”的柔弱,后在宋太宗继位后,这位后主就连苟活也成了奢望,李煜本无意再卷入纷争中,但他却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赵匡胤戎马一生,最后因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图留遗憾,死不瞑目,但起码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但是在宋太宗的敌视下,李煜却无法得到这样的结局,太宗赐来的一杯毒酒,让李煜彻底梦醒了,原来这些年来,自己一直是停留在自己编织的梦中不愿出来,现实终归还是要面对的。从此千古词帝命陨汴京,江南烟花就真的只能是在梦中绽放了。

和赵匡胤最大的不同是李煜从没把他自己当作一个帝王来看待,作为男人,李煜多情多才,实属难得的上品,但是作为帝王,李煜优柔寡断,不善亲理政事,实在不配称为一个称职的君王。

然而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就让我们记住李煜的词,而忽略他的身份吧,也许作为一个词人,李煜才是会最终得到长眠。同样对于赵匡胤,不能苛刻的要求他德行兼备,毕竟他在马上打下了这座江山,好像一个农民对待自己辛苦了一年的庄稼似的小心翼翼,深怕被人抢去。

李煜的死带走了一个词人帝王的悲哀之梦,而作为胜利者的赵匡胤在坐稳江山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就此开启了宋朝“文胜武衰”的局面,为了将自己的天下保住,将国家重任交付给了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儒士,虽有治国之道,却无安天下之能。他似乎忘记了文人李煜在他的掌控下屈辱至死,人都是善忘的,日后宋国的屡屡遭受屈辱的苦果也就此埋下,世间万事,自是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生生不息。

麻辣说史

皇帝可不是好当的,也不是谁都能当的了的。假如李煜没有当皇帝,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公子哥,一个大词人。但是既然当了皇帝,就应该履行好皇帝的职责。诗词歌赋固然是个好东西,但它不能当饭吃。对于治理国家这样需要大手笔的事情,李煜显然有些无能为力,所以只能慨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赵匡胤的黄袍加身,虽然是被部下赶鸭子上架当的皇帝,但是他有这方面的才能,李煜碰上赵匡胤,只能怪自己倒霉不走运了。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传奇缔造者

    传奇缔造者

    “nba的一半是乔丹,剩下的一半属于其他人?不好意思,这是我以前说过的话,在他进入联盟之前是这样,但是现在不是了。”--魔术师约翰逊“我只是来这里看谁能够得到第二名的,我没有参加比赛,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当他参赛之后,其他人只能去争第二。”--拉里伯德“在nba,任何一个球员如果在球场上胡乱投篮,我都会将他拿下,如果全队场上五人如此,那么场上所有球员全部给我滚下来,即便是乔丹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有机会执教他的话,那么我的球队,他可以随便出手,四十次?五十次?六十次?都没有问题,我说的不是出手数,而是打铁数”--菲尔杰克逊“又遇到了这个家伙,你们把球给我,我要回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 市井财女苏二娘

    市井财女苏二娘

    苏婉言被自己闷死了,然后穿越了。但是,睁开眼睛一看,尼玛!我我我这是穿到哪个国家去了!京华多烟云,竹梦亦清凉。市井出奇人,苏家有二娘。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崇尚科学(1)

    崇尚科学(1)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