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900000007

第7章 成长(6)

如今市场上的水果摊增添了很多南方水果,我在逐一品尝过各种品种后,认定最合自己口味的水果还是石榴、芦柑和柿子,而这三种水果中尤其对用柿子做成的柿饼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在山西农村插队的时候,当地的天然特产有两种,核桃和柿子。核桃树大都集中在靠深山附近的村子里,而且吃核桃很麻烦,要等核桃还没有彻底熟的时候,打下来埋在地里,将外边的绿皮被沤软后去掉才能砸开吃,所以好像知青们对核桃几乎无人问津,但是大小不等、宽窄不齐的梯田里柿子树却星罗棋布。那时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差,不要说蔬菜水果,就是连咸菜几乎都吃不到。每次到地里干活见到柿子树,真馋哪,可没有一个人敢吃,因为北京知青都知道柿子必须放在热水或石灰水里泡,漤过之后除去涩味才能吃,小的时候曾经吃过没有漤过的柿子,知道那滋味比什么都难吃,而当地人好像没有漤过柿子,只是把柿子削了皮晒成柿饼,所以我在山西三年多的光景,可以说是满眼的柿子树,却从来没有吃过一个柿子,但是一到了深秋,吃得最多的就是柿饼。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就像晾晒红辣椒串儿和成串的黄玉米棒子一样,一串串挂上了白霜的柿饼也挂在屋外的墙上。到那时候,柿子几乎就要泛滥成灾,柿饼就成了知青们最高档的美味佳肴。

记得有一次秋天下地干活,这块地的正中央有一棵特大的柿子树,又大又圆、黄灿灿的柿子密集地长满在这棵柿子树上,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丰满,我马上想到了一句话“红花还要绿叶衬”,用这句话来形容当时那棵长满了大柿子的柿子树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歇晌的功夫,大家来到大柿子树下,熟透了的柿子掉了一地,起码有三十多个,树上边一堆橙黄,树下边一层黄橙,这般景象在城市里无论如何也不会见到,就是有一棵小枣树,还没等熟透了,就被人全打光了。这一地的大柿子好诱人哪,然而没有一个人敢去品尝这些没有漤过的柿子,尽管已经都熟透了。知青们坐在这棵柿子树下,望着这一地的大柿子,垂涎欲滴,又不能吃,自然就聊起了北京的水果、蔬菜,眼前地上这些大柿子就成了大家精神会餐的敲门砖。

我回到北京以后,“文革”已经结束一年多了,各方面的供应开始渐渐恢复。到了冬天,又能吃上又脆又甜的“喝了蜜”冻柿子,只是从来就不敢多吃,再好吃的“喝了蜜”,每次顶多吃一个,因为据说柿子不但和白薯什么的不能一起吃,容易中毒或者起副作用,而且柿子本身含有大量的鞣酸、树胶和果胶,容易在身体里形成结石,但是实在喜欢吃的时候,偶尔也吃两个犒劳一下自己。

现在走进超市,只要见到柿饼,也许是因为当年在山西吃柿饼吃成了习惯,也许是由于对柿饼太熟悉了,几乎每次总要买几个。见到了柿饼,当年山西老乡院子里挂着的一串串好似裹着白霜的柿饼就很自然地出现在眼前;见到了柿饼,我总要想起那块庄稼地正中央的大柿子树,果实丰盛得比人工种植的还漂亮,尤其是在那样如果不施肥好像根本长不出庄稼的贫瘠黄土梯田里,能见到这样一棵枝叶茂盛、果实累累的大柿子树,在我看来简直就像在沙漠里见到绿洲。

总有触景生情这一说,柿子和柿饼总会使我对那段终生难忘的经历产生一种怀旧之情,那是永远留在我心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

四季的故事

动荡年代里,知名度颇高的“阿尔巴尼亚”,求爱情书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飞落到她手里,她从未动容。

夏天一日,十六岁的花季少女路遇英俊“亚瑟”,不约而同回眸相看,一见钟情。他从未给她写过情书,只是到她的窗下倾听琴声;看她打球精彩时向她投来羡慕的微笑;和好友经常站在冰场之外,从远处默默地欣赏她。她敏感,她都看见了。

冬天一日,十七岁的女知青离京,火车开动时,她在人群中看见了那双真诚而熟悉的眼睛,随着火车的移动,他默默地欣赏着她,目不转睛。她动心了,从此开始了思念。

秋天一日,十八岁的她,回京探亲,公共汽车下的他仍然一如既往欣赏着“阿尔巴尼亚”,她装作没有看见,哼着小曲,心却在怦怦跳。

春天一日,十九岁的她,探亲回家,集会中巧遇他,他问同学学校能否招生,她听懂了,只是无语。同月,两次路遇他,他仍旧含情脉脉,真诚地欣赏着她,仍旧目不转睛。她羞涩,低下头,无语和他擦肩而过。她的同路伙伴发现了异常,帮她写信约会,他未赴约。

他从此开始躲着她。她开始失落,希望了结,亲自写信给他:“如果愿意,请到邮局门口赴约,如果不愿意,请今后引以为戒。”他来了,说自己有女朋友了。她无言,离开了,回家偷偷地流下了失恋的眼泪,她伤心,正在读屠格涅夫的《初恋》。她写了第二封信:“请不要朝三暮四,感情要专一。”他的好友来找她解释:他爱她,但现实不允许,她是知青,他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她给他写了第三封信约会。他来了,说他不爱自己的女友,是女友追求他,他仅仅出于实际,女友和他同班。他无语,她也无语,分手了。她给他写了第四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不勉强,我走了。”

他和女友结婚,膝下一双儿女,因无法忍受妻子的无理取闹离婚了,又再婚。

她也结婚了,也有一双儿女,婚姻也痛苦,但没有离婚,女人更有忍耐力。

后来在别人提到她时他脸红了。

她从此不再想此事,但是那双目不转睛的眼睛在她眼前停留了十几年后才彻底消失,时代留给他们两人的遗憾也从此消失,然而她记住了自己写的最后一封信:“不勉强,我走了。”

魇的解析

有专业人士认为:当属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为中国近代红学论著之最。字典上的“魇”词条解释为:梦中惊叫,或梦中觉得被什么东西压住不能动。查过字典后,我才知道自己曾经的两次奇怪经历原来并不奇怪,而且老祖宗早已给这一现象或者叫错觉起了一个字形有寓、发音别致的名字——魇。

四十四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把我也卷到了农村,在那块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周围的一切和在这之前的生活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巨大的变故不仅留给了自己伴随一生梦境般的清晰回忆,而且艰苦的生活条件、与男劳力同工同酬的高强度劳动,形成了自己在后来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以及在独立生活中克服困难的能力与耐力。然而这仅仅是正面效应,整个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多少曾经满怀抱负和理想的优秀青年岁月蹉跎,大好青春年华流浪在黄土地、黑土地上,有的甚至长达十年之久;有多少知青由于经历了天灾人祸,不是客死他乡,就是把自己本该幸福的婚姻生活或贞节永远葬送在了远离故土的穷乡僻壤;在作家邓贤的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中,人们可以看到各地知青在云南血淋淋的悲惨历史是何等地骇人听闻,即使恢复高考时一部分知青赶上了末班车,上大学后开始了正常的人生之旅,而且中国的文化精英中也的确不乏当年的知青,然而这毕竟是少数人,现今中国的整个文化领域以及各个学术界的断层断代现象有目共睹;这段历史给整个中国和中国老百姓造成的损害绝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悲剧,电视剧《孽债》就向人们展示了知青运动给上海知青第二代造成了怎样更无法弥补的创伤,还有他们的父母和家人。这也是事隔多少年之后,通过文学和媒体的传播,人们才真正能彻底全面而客观地看清了这段历史的全貌与后遗症,以及对中国历史深远的负面影响,直到1992年,在没有返城的外地知青们的集体努力下,中央落实知青政策:只要自愿,拉家带口全都可以回城。知青运动从此划上了句号,然而这场浩劫加磨难前后整整持续了25年。

刚开始来到山西农村插队时,一切都很熟悉,无非就是像在北京郊区干些农活,但是从语言到生活习惯又都非常陌生,就在这种即熟悉又陌生之中,热情洋溢地每天在队长的安排下单调地去干各种农活,积极乐观地适应着落后艰苦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热情渐渐被耗尽,虽然生活和劳动也全都适应了,然而思想根本没有适应农民的思想,从小受到的文化教育与家庭及社会环境的熏陶影响,在几乎每一个知青心中都早已埋下了对美好生活和辉煌前程的憧憬,而且根深蒂固。前途是什么?将来怎么办?这是摆在每一个知青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身在曹营心在汉”,几乎没有一个知青真正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当农民。

大约在知青下乡一年左右之后,回城的苗头在知青中就开始崭露头角,办病退回城、当兵入伍回城、因父母身边无子女办回城、投亲靠友转插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其中当属司局级以上的干部子弟最有优势,这些人很快就结束了流浪生活,被家长安排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回城了,但是这也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知青前途未卜,心中渺茫,可是摆脱这个永无希望的广阔天地的迫切愿望已在知青中间跃跃欲试。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遇到了新的转机。插队在村子里干农活整整两年半后,县里得知我在村里不但表现突出,而且还会拉手风琴,就通知我到县文化馆借调。我来到文化馆,馆长和我谈话之后,给我安排了一间临时的房间让我休息,并且让我考虑一下是否接受县文化馆的工作,第二天再回村办手续和取行李。当时的文化馆里除了六个正式的工作人员以外,只有一个有美术特长的男知青暂时借调帮助文化馆搞展馆,也是我以前就认识的,和他简短谈了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临时房间。

晚上躺在床上,心情很复杂:第一,可以说在长那么大的记忆中,就没有自己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睡过觉,陌生的孤独感使我形成了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第二,无论是下乡两年半,还是回山东探亲,所住的房子不是纸窗农舍就是干打垒,根本就不可能在屋子里见到月亮,然而那天晚上我在房间里躺在床上,从玻璃窗又见到了月亮,皎洁的明月给我带来了久违而清新的幸福感。第三,我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的选择:如果来文化馆,将来还能离开吗?弄不好一辈子就这么结束了?不知道;如果不来文化馆,无底洞似的底层农村生活还能有尽头吗?不知道;人生中的第一次踌躇感完全笼罩了我。就在这三种复杂而陌生的感觉的错综交替出现中,我进入了梦乡。忽然,我觉得眼前一片亮光,心想是不是天亮了?那就该起床了?可是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冥冥之中心里开始起急,想睁开眼睛的愿望使我根本无法平静下来,于是,我使足了全身的力气猛力挣扎了一下,终于睁开了眼睛,那轮明月仍在天上挂着,屋外还是一片银白,四周依旧是那样从未体验过的寂静无声。原来,由于三种复杂的陌生感同时袭来,使我产生了这种很离奇而又难受的感觉,当时就知道这决不是梦,但是在过了四十年后,才从书和字典中知道这种自己无法解释的感觉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魇。

人们喜欢说“梦魇”,可梦和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记得在年轻时我几乎天天做梦,而且醒来还能把梦到的像讲故事一样详细如实讲给别人听,这不是魇而是梦,因为有内容,魇是没有内容的,仅仅是睡眠状态时的一种错觉。

我的第二次魇发生在六年前搬进新房子的第一天。

经过四十天的装修、“放味儿”和像“耗子搬家”一样的小件转移,三个月后决定请来搬家公司将所有的大件家具全部搬过来,为了第二天不至于太仓促,我一个人提前一天就在这个新家过了第一夜。一般来说,换了新环境,大多数人都有不易入睡的经验,那天我也不例外,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且夜幕降临后,根据开灯的窗户,就知道楼里连我只有三户人家,所以加上多少有点儿紧张,就更睡不着了。好不容易睡着了,就觉得身上有个什么东西或者有个人压住了我,我本能地挣扎起来,一用力气,挣扎了几下就醒了,定了定神,什么动静都没有,才知道由于环境的陌生和因周围邻居都还没有搬进来的危机感产生的紧张,而发生了平生第二次错觉——魇。

可见魇的出现,是由于陌生的睡觉环境和潜意识中紧张复杂的思想情绪这两个原因的巧合交织的产物。

一床棉被

从小我就是个睡觉不老实的女孩儿。小时候的冬季比现在冬季的温度至少低5度,所以一到冬季,母亲最操心的就是我晚上的睡觉。每次身体的某个部位露出了棉被,母亲不是唠叨着把我弄醒,就是把肩头给我塞紧,要不就是在我伸出来的腿上拧一下,后来索性规定我必须穿着毛背心睡觉,并且用绳子把被窝的脚头宽宽地捆住,再把被筒的两个肩头缝上四根带子,等我钻进了被窝就把带子系起来。现在想起来,母亲在那个年代就能自制“睡袋”了,真了不起!

我睡在母亲自制的“睡袋”里渐渐长大了。这是一条白底小绿花面的棉被,大概是从我7岁上小学就开始盖这条棉被了。个子在一天天长高,总要淘汰穿小了的衣服,可是那个年代的被套尺寸都一样,好像永远也不需要更新换代似的。

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一年又一年,我长呀长呀,小绿花被盖呀盖呀,一直盖到“文革”爆发时,我的个头儿好不容易长到了现在这样。学校里家住附近的高中生几乎都搬回家住了,好像是给我们这些家远的初中生腾床位似的,初中生住校的比例一下大了好几倍,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住校生,终于结束了整整两年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求学经历,住校用的棉被还是那条小绿花棉被。

“文革”期间我是“黑帮子女”,还有因年龄不大以及善良的天性,所以我只是一个“运动”的旁观者,从不参与任何“革命行动”,更多的时间是和一些出身不太好的女生躲在宿舍里打“升级”。打牌时,我的位置总是面对着上铺那个绿花棉被,只要抬头看一眼,儿时熟悉的情景就像兴奋剂一样,让我打起“升级”来劲头十足。

有一天,我向和我头对头睡在上铺的一个同班女生推荐英国小说《牛氓》,因为她也很爱看书,就是说话劲头很冲,有点像假小子。那天晚上她看完了《牛氓》,把书一合,顺手摔在床上,怒气冲冲地说:“什么破书!真害人,让人心里那么难受!”说完就捂着脸呜呜地哭。毕竟是女性,再冲的性格内心还是很敏感脆弱的。我赶紧爬过去,把自己那本心爱的《牛氓》取回来,压在小绿花被下,生怕再有什么人读了一伤心,又给我摔一下。

同类推荐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上错床,嫁个“狼”

    上错床,嫁个“狼”

    前男友被别人吃干抹净却想吃回头草。现任领导却是个gay,赌气和那个男人一夜之后,丢下10元钱,记着,是姐买的你,这钱是你的服务费。谁知那个人却阴魂不散,纠缠不休,“既然这样,那我就是你的人了。”他说,“你要对我负责。。。。。。”从此,林清然栽了。。。。。。她被男友换了!不因为爱情,他们感情很好,不因为容貌,那个女孩儿比她还丑。也不是因为运气,她的桃花运正泛滥。。。。。。在宾馆免费观看活春宫!不是因为好奇,是因为心地善良,拔刀相助。被助的人却要她赔偿损失,而另一个人却要她以身报恩。靠!这都是些什么人?听说合欢花开的时候,就有一对远离的恋人要重逢,这么狗血的事情竟然也能让她碰上!如果真的是缘,那还要有这么多的波折干什么?这小子,也不是什么好“狼”!看来,缘份这东西,靠不住!推荐:《云天诀》
  • 天界地界

    天界地界

    讲述作者(常年华)三次西部行,看尽八万里路云和雪,历尽艰难险阻,阅尽醉人景色。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帕米尔高原无人居住区域、藏地至今尚未通车的墨脱县,以及那些遥远、路险、常人很难去的那些地方的所见、所听、所感。《天界地界(两疆穿行八万里)》是一本文化旅游读本,对于向往西藏、新疆旅游的读者起着向导作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哪个女人不担心自己被贬为“低能”,同样,也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尊为“全能”,但这都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女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唯有“低能”者奋起直追,“全能”者与时俱进,才能成就完美人生。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游刃有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此。女人只有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全能女”,才会真正受到“公主”般的礼遇,得到“王子”的爱情,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是为职场、家庭和生活中的女人量身打造的最全面的经验法则,是直接注入女人灵魂深处的需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