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900000018

第18章 情感(3)

巢姐姐心灵手巧,用“玻璃丝”不但为母亲编了几个买菜用的网兜,还编了五彩缤纷的孔雀开屏、长颈鹿、金丝猴、小花狗等姿态各异的小动物摆在写字台上,而且还手把手教我编。她不能出门看电影,家里也没有电视机,但是她特别喜欢看《大众电影》,她房间的墙上贴了两张从《大众电影》上剪下来的特写彩色照片,一张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金花的扮演者杨丽坤,一张是前苏联电影《基辅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她告诉我要把《基辅姑娘》剪下并贴在墙上,是因为和我长得太像了,也只有从这张《基辅姑娘》的剧照,我才体会到一个被病魔禁锢在家里的孤独青年,有我这样一个小伙伴经常来给她解闷,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宽慰和喜悦,否则怎么会因为长得像我而要把大剧照贴在墙上。在她仅有的几张胶木唱片中,她最喜欢“文革”前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朱逢博的配唱,她说:“太甜了。”她母亲给她买来这张唱片后,几乎每次见我来,就给我用手摇动留声机和我一起听。在与她交往的四五年中,我能够感受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病魔缠身的厄运中,对未来仍然充满了强烈的求生欲望。

“文革”初期,我父母受到冲击时我正住在学校,夏天的一个周六晚饭后我回到家,大门旁边的墙上贴了一张醒目的造反派“勒令”,命令父亲必须在两小时内搬家。大门紧锁说明已经搬走了,我第一个想到询问情况的邻居就是巢姐姐,她像往常一样给我打开门,喘着急促的深呼吸吃力地告诉我,她只听说我父母搬到平房了,但不知道是哪个平房。根据她说的“平房”的线索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家”,又因刚搬,没有收拾好住的地方,父亲让我披星戴月又回到了学校。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是我和巢姐姐见的最后一面,没有多久就听说巢姐姐去世了,那年她顶多27岁。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她渴望学习知识,渴望享受美好的生活,她也和别人一样希望建立幸福的家庭,也许就在她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忘记这一切,然而死神在她忍受了近十几年的病魔折磨之后,无情地夺走了她最后的希望,夺走了本该属于她的年轻而美丽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们,也许经历了各种坎坷、不幸和痛苦,但是生活仍然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慷慨地奉献给我们,和从没有真正享受过生活的甘甜就永远无声无息地长眠九泉的巢姐姐相比,我们仍然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只要有生命,就永远有希望,还有什么痛苦不能忍受?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放弃?

生命就是幸福的源泉,只要有生命,未来就永远充满了幸福的希望。珍惜生命,紧紧抓住生命的缰绳不松手,人生就一定会迸发出耀眼夺目的生命火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

阿先家里有了楼里第一台电视机,曾几何时?已浑然不知,也许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几乎每天晚上吃完饭,我就去敲她家的大门,一直到上了初一我家买了电视机。然而正是这三年左右的时光,使我对这家人的感情,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尤其是她的母亲张伯母。

张伯母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所以英语相当好,解放后被安排到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当翻译,收入不菲。但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四个孩子都还不大,她家好像也没有请保姆的习惯,家里的事情总不能得到妥善安排,张伯母只得辞去了工作,回到家里相夫教子。

张伯母很有特点:心地善良,心平气和,心直口快,心如水晶般透明。无论是她的家人还是我们这些很熟悉她的老邻居,都得出一个结论:幸亏她早早就不工作了,否则凭她的性格特点,当“右派”可是在劫难逃。

小哥也经常和我一起去她家看电视。记得有一天晚上,正看着电视,突然闻到了一股恶臭,张伯母生气地说:“要放屁出去放!”边说边走到窗边打开了窗户,西北风猛烈地吹了进来,房间里的气味很快就消失了。别看她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会让人下不来台,但是在她家看电视的这三年里,没有一天对我和小哥有丝毫不欢迎的表示,相反,总是笑容可掬地和我们这两个孩子打招呼,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和我家一样,全家六口人只有三间屋,已经人满为患,天天又有两个半大的孩子来家里添乱,没有相当的爱心和涵养,谁能坚持三年之久。

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吃了饭,迫不及待地想去她家看电视,其实就是在她家玩得上了瘾,很自然地形成了吸引力,在家里呆不住了。轻轻敲门,没有人应声,自己打开了大门,听见一家人都集中在一间屋里正吃晚饭。知道自己来早了,就小心翼翼地探头往屋里看,桌上又是她家的老三样:面包、黄油和果酱。大儿子阿佐正对着门坐,看见一个小脑袋露了出来,大声说:“谁家的小屁孩儿!”说完自己咯咯地乐了。开始把我吓坏了,听到他乐了,才知道是开玩笑。后来渐渐长大了,才发现其实阿佐心肠特别好,最像他母亲。

张伯母很爱孩子,不管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我们这些“小屁孩儿”,从来没见她不耐烦,更没有过高声训斥,对谁都是和声细语,语速也不快,而且很爱笑,经常开怀大笑,更多的是和蔼地微笑,她的笑让人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愉悦,一双善良而清澈的眼睛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甜蜜蜜的。她和张伯伯感情甚笃,经常听她称呼他“英”,而且亲切温柔。他们两个经常在楼后的网球场打网球,在阳台上下围棋,从来没有见他们两人高声讲话,别看张伯伯对孩子很严厉,但对张伯母却柔情似水,几十年如一日,这对夫妇是我一生中见到的,真可以说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真正幸福的恩爱夫妻。

不光我和小哥快把她家的“门坎儿”踏烂了,我父亲也每周末光顾她家一次。张伯伯和父亲都是桥牌迷,一到周末,父亲就和另外两位老邻居到她家打桥牌到深夜,有时我也在旁边观战,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张绿绒桌面的折叠桥牌桌,还有那两幅档次极高的扑克牌,寒暑假我们孩子们打扑克牌是根本不允许用那两幅进口扑克的,所以父亲和她家的人也很熟。“文革”初期,父亲受到冲击进了“牛鬼蛇神”劳改队,有一天父亲回家对我们说:“张伯母人真好。”原来,她在家委会的安排下,为来京“大串联”的外地师生摆水摊,当父亲和其他“黑帮”分子排着队,低着头经过她的水摊时,她一如既往,像在她家打桥牌时招待牌友一样,轻声细语对队伍里的父亲说:“朱先生,来喝点儿水。”父亲喝没喝没有结果,但是父亲叙述的这一幕感动了我们全家,这一幕也使张伯母平时甜蜜的微笑有了更深层、更具体的内容,逆境见人心,我们看到了张伯母那颗善良、纯朴、水晶般透明的心。

然而不幸往往总是要光顾善良的人。大约是1968年10月的一个晚上8点多钟,楼下突然动静很大,到阳台一看,昏暗的路灯下有好多人,小哥到楼下打探,才知道是“中央文革小组”以“特嫌”的名义把张伯伯逮捕了,张伯母从此就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在张伯伯被囚禁的五年零七个月里,他的孩子们也都受到了无法逃避的牵连和影响,大儿子离开了学校的宿舍回到了家里,后来分配工作在单位找对象时,他父亲的“问题”吓跑了多少女孩儿,不过也正是这特殊的年代,大儿子终于寻觅到了一颗和他母亲一样善良的心;二儿子连下乡插队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还是几经周折才到了农村;小女儿也因父亲“问题”受到牵连,却在逆境中找到了患难与共的如意郎君。然而最苦的是张伯母,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和她划清了界限,在外边没有一个人和她打招呼,更没有人和她来往,丈夫身陷囹圄,前途未卜,孩子一个都不在身边,银行里的存款被冻结,可能生活来源也只有在外的子女提供。

1969年春节,我和同学们下乡插队刚一个多月就跑回北京过春节。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就去看望曾经朝夕相处的玲玲。我来到楼上,还没等我敲她家的大门,发现对门张家的大门敞开着,张伯母正巧站在对着大门的过道里,我想和她打招呼,然而她迟滞的目光,若即若离的神态,使我突然明白——张伯伯还在囚禁没有出来,她的神态使我很清楚地意识到她那时孤立无援的处境。我当时只觉得这种时候她是最需要亲近和温暖的,更何况她是看着自己长大起来的长辈,于是我立刻改变了主意,不去看玲玲,转过身,从那扇敞开的大门走进了她家,坐下来嘘寒问暖。虽然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甜蜜的微笑,但从她平和的心态能够看出,她在来自社会的非议和白眼中虽然忍受着压抑和孤独,但还是能够坚强而平静地生活着。那次回北京探亲不到一个月,我去看了她三次,最后一次和她分手告别时,她把一个精致的笔记本送给了我,上边什么字也没有写,她什么感谢的话也都没有说,然而我接过这个笔记本,真觉得沉甸甸的,里边饱含着多少辛酸和感激,只有她和我能够心领神会。

后来父母随学校迁到了外地,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去看她,直到1974年初,我还在师范上学时有寒暑假,所以有机会回北京到大哥家。一天我又来到大院看望张伯母,张伯伯仍然还是没有出来,她家三室的公寓早就被别人占了,她被撵到同一个楼的另一间屋子里,和别人合住一个公寓,地方小多了,家里原来的老家具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屋里只有床和桌子,好像还有一只大箱子。虽然她还是那样平和,没有任何激动,但是当她伸出了双手,摆在我面前的却是因每个关节都严重突出而完全变形了的瘦骨嶙峋的双手,看着这双手,我的心都在颤,生活多么无情,我面前这个多么善良的女人,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摧残,外表上什么也看不出来,可从她这双让人看了辛酸的手,就能懂得她的心在流泪、在淌血。

张伯伯1974年下半年被无罪释放,我是1975年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他的,他也是很平和,但长期的监禁生活,使他失去了从前的活跃性格,沉闷多了。不过他总算出来了,我的心,尤其是牵挂张伯母的心总算轻松多了。

“文革”结束后,我们在一个筒子楼里又住了大约六年,一切又恢复到了从前的状态,我还是她家的常客,张伯伯和夫人有时也到我家来打桥牌。在这段日子里,我开始发现张伯母对音乐的感悟也是很虔诚的。她对我说:“《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那段《晴朗的一天》多清纯哪!”还说苏联歌曲《在遥远的地方》“写得怎么那么美!”她对李双江的歌喉特别欣赏,说“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男高音,真美!”正是由于她内心的清纯和美好,才会对美妙的音乐情有独钟。

后来张家搬到城里后,见面的机会就少多了。听说,张伯伯夫妇在两年左右的时间相继去世了,张伯母去世后的第二年,张伯伯因感冒和我父亲住进同一所医院,我父亲去世后没几天,他也去世了。

张伯母的大儿子两口子前不久来家里看望母亲,离开后给我发来了一封邮件,讲得是他父母分别去世的整个过程,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张伯母当年甜蜜的微笑仿佛又出现在我眼前,尤其是读到张伯母在临终前让儿子上她的床,想让他和她最后亲近一下,儿子在众人面前不好意思,所以没有和她亲近,这件小小的事情却成了她儿子一生的愧疚,这一幕使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张伯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博大的爱心。

在我完整的记忆中,张伯母是我所见到的最善良、最透明的女人,然而我再也见不到她那甜蜜的微笑,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了,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在九泉之下再相见,我会依旧用自己的温暖去安抚她心灵的创伤,并细心玩味她美好善良的心与谦和爽朗的性格。

恩师

“文革”后期1973年,全国实验性地恢复高考,以“白卷英雄”张铁生白卷背后的申辩宣告结束。我以知青的身份参加了这次考试,成绩排在河北省怀来县总分第一,但在“重在表现”的录取“原则”下,只把我的名字放在“备取”名单里,而被录取的名单里全部都是有门路的县级干部的亲属。为了解决城市户口(知青都是农村户口),又不知道下一年是什么“皇历”,只得接受河北省宣化师范学校招生老师的邀请,放弃第二年继续参加高考,赴师范学校音科去学习音乐。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不得不放弃自己从小的理想,与自然科学从此失之交臂。

音科教研组长王永泰老师那年大约45岁,身高160左右,不胖不瘦,五短身材,皮肤黝黑,五官很匀称端正,眉宇之间透着稳重、刚毅和善良。现在离开学校37年了,每每想起在宣化师范的那两年,最让我心情不能平静的就是王老师,因为他是我从小到大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不仅因为他和蔼可亲,更应为他无条件地、诚心诚意认真培养过我。

一入学,王老师发现我手风琴水平超过了音科里所有老师,就专门发给了我一架120贝司专用大手风琴,并送给了我一本手风琴独奏曲谱,上边全都是外国名曲。我如获至宝,重新建立起心中的希望。每天早饭后就坐在宿舍门口练琴;周日练的最长时间是七个小时,肩膀和手臂疼得抬不起来,但手风琴独奏水平的确有了很大进步,又希望留校当手风琴专业老师或进入专业文艺团体,至少这两个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一个学期以后,因高考总分第一却不被录取而产生的失落和沮丧已经彻底平息了。后来每逢有演出任务,王老师都给我安排独奏曲目。有一次给一个部队演出,我的独奏引起了满堂喝彩与热烈的掌声,从此我更有信心了,这些都离不开王老师对我的呵护和培养。

王老师很注意对我的辅导,在排练节目时,他如果发现我在伴奏时有些和弦或过门处理得好,都要用表扬来鼓励我;碰到手形有问题或指法不够合理时,他都会及时给我纠正。

为了帮助我熟悉键盘的各种调式,王老师在一个周六的晚上找来几个女生,以练节目为名,让我伴奏各种调式的曲目。一开始我不知道老师的用意,但是练了一个晚上我才明白老师用心良苦。

第二年,张家口市委书记周日升同志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校领导接受了任务,要在学校举办纪念大会,并且安排音科出节目。王老师点名叫我为周日升谱写颂歌,我接受了任务便披星戴月连夜为颂歌谱曲直到天明。我写的是一首女生领唱的大合唱。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而这也是王老师出于对我的信任给了我又一次机会。

最后一个学期,手风琴课老师先是怀孕后又请产假,整整一个学期的手风琴课都是由王老师安排我来教授的。由于教学效果好,辅导课耐心,得到了全班同学一致口碑。期末,全班同学全票通过,将我这个刚入校时“走白专道路”的批判对象评为了“三好学生”。

同类推荐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阎府九子系列之上卿:】一世幼时诺言,寻他十年相守!那日兵临城下,他冷言如剑,让她死了心。二世时与她牵扯两世的傻丫头,为她舍身救主。不疯魔不成活,脱胎换骨下,她踏上寻药之路,纠葛前世男儿情。上卿忽而稚嫩,忽而绝美的两张容颜不时交替,那眼是不舍,是眷恋,是早已刻入神魂的懵懂爱恋!玉华引皇位之上,那一剑伤了她又何尝不是伤了他。红发褪成白雪,手握着染血的融魂珠,离霄笑自己的执迷不悟。雪峰上,昭以寒为她落了满头青丝,奉她为主,只为赎她一世情缘。
  •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

    职场上,人际关系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把握好人际关系,就像战场上拥有了锋利的宝剑,而人际关系这把宝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职场上的成功,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那么就更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必将让身在职场的你如鱼得水,坐拥成功! 《赢在职场:不可误踩的地雷》是一部职场守则大全,教你在职场上保护自己,成就自己,避免误入一些职场中的“陷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爱跆拳道

    我爱跆拳道

    本书是作者继畅销书《我为球狂》后的又一本青春校园读物。故事讲述了某大学以柳成刚为首的一群跆拳道爱好者,在组建团队、学习训练和参赛拼搏的过程中发生的关于爱情、友谊的曲折,以及他们从一开始单纯的赶时髦喜欢跆拳道到最后领悟了跆拳道精神真正从内心爱上这个体育项目,从而展现了当今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与前两本一样,作者紧紧抓住校园热点,在叙写校园生活的同时糅合进时尚和青春的元素,给人热气腾腾的新鲜感和当下感。小说尤其以帅气热情阳光的柳成刚和同样帅气但又机智沉稳的韩国留学生金大元之间的既是跆拳道对手又是恋爱中的情敌的精彩纠葛为看点,生动刻画出当代大学生中偶像级男生的风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