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00000035

第35章 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

第34章 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

郑和(1371~1433年),回族,原姓马,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

山乡和代村

人,别名三保,所以世人又称他为三保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赐其姓名为郑和

。从1405年到1433年28年的时间里,郑和先后7次奉诏出使远洋,他率领的船队最远曾到达

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其规模之大、路线之长、次数之频繁,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绝无

仅有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显示了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达和航行技术的高超,而且还有

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显赫世家经纬之才

郑和的先世,是西域普化力国国王所菲尔。普化力国,唐时称布豁或捕喝,元代称卜哈

儿或蒲毕,明朝译作布哈拉,其地在今独联体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现仍名布哈拉。宋神宗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普化力国遭受邻国的侵略,普化力国王所菲尔率众来到中国,归

附宋朝臣民,世袭王爵。到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时,袭封滇阳侯。郑和出生之时,朱元璋已

南京建立明朝,但云南滇池地区的元梁王仍负隅顽抗,拒不投降。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讨

伐云南第

二年春,云南最后平定。7月,郑和之父马哈只去逝,享年仅38岁。也就在这时,郑和被阉

入伍。1385年(洪武十八年),

郑和也随大军到了北平,不久就被分到燕王藩邸中服役。

郑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丰躯伟貌,博辨机敏。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

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袁忠彻《

古今识鉴》卷八),不但有文才,能言善辩,而且还知兵习战,有智有略。深受燕王朱棣的

器重和赏识。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赶走了建文帝,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

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郑和以内臣随从起兵,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由于他靖难之

功,远出诸宦者之上,所以明成祖赐姓名为郑和,并授予内宫监太监之职,时年,郑和年方

33岁。

外交扬威贸易发展

燕王朱棣通过军事政变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根基很不稳固。为巩固自己的皇位,扩

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彻底查清建文帝的下落,清除隐患所在,明成祖决意选派郑和为正使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近30年的恢复和发展,明

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为郑和远驶

西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和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求。

“西洋”一词始于元朝大旅行家汪大渊的著作《夷岛志略》,他以马六甲海峡为界,以西

,即今天的在印度洋一带称西洋,而以东的地区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加坡、菲

律宾等称为东洋。明初承袭了这一地理概念。因此,郑和下西洋所指的就是在印度洋沿岸及

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

1405年(永乐三年)冬,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出海,访问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南渤里

、满剌加、旧港、锡兰、古里等国。经过近两年的远航。于1407年回京复命,圆满完成了诸

项使命。

1406年(永乐四年)夏,当郑和的船队到达爪哇时,正赶上爪哇内战,郑成功成功地解决

了西王的问题,最后西王遣使者携黄金万两到南京谢罪,并表示从此后要向中国一年一贡

或一年数贡,永不间断。

郑和的船队到苏门答腊后,对宰奴里阿必丁正式

举行了封王仪式,复有赏赐,进一步加强了明王朝同苏门答腊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1407年(永乐五年),郑和的庞大使者船队到这里后,郑和向古里国王宣读了

明成祖的敕书,并举行了正式封王仪式,授予沙米诰命银印,

郑和

最后在古里建立了一个碑亭,并立石刻文,成为以后中印友好关系的象征。古里成为郑和下

西洋的交通和贸易中转站。

郑和还成功解决了广东人陈祖义亡命海外占据旧港(今印尼巨港)行海盗之事。在陈部下施

进卿的帮助下,一举歼灭了陈部。1407年9月,明朝设旧港宣慰使司,命施进卿为宣慰使。

1407年(永乐五年)9月至1409年(永乐七年)夏季,郑和完成了第二次远航出海的使

命。这次他主要出访了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南巫里、锡兰、加异勒(今印度南部东

岸的卡异尔镇)、甘巴里(今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西部的科因巴托尔)、阿拨巴丹、小葛

兰(今印度南部西岸的奎隆)、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古里等国。

1407年,暹罗与占城、苏门答腊和满剌加诸国之间发生严重冲突。

1408年,郑和率船队到暹罗。郑和

面会暹罗王,严厉谴责了他的霸权行为,昭禄群齐哆罗谛自知理亏,一一照敕改过,并遣使

再次到北京,表示服罪。郑和对暹罗与邻国之间纠纷的圆满解决,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

安宁。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第一站是占城。当郑和宣读永乐皇帝的诏书时,占城国王及臣下下

象、膝行,匍匐感恩。但当他的船队路经锡兰山时,国王亚列苦奈儿傲慢不恭、勒索钱财,

遭到郑和坚决拒绝,并举兵攻入王城,激战6天,生擒亚烈苦奈儿王,并

押回南京后,明成祖接见了他,并赦免了他的罪行

,但明

朝另立耶巴乃为锡兰山王。自郑和俘虏亚烈苦奈儿后,锡兰山周围的国家得到安宁,他们都

争先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中西海道于是也畅通无阻。

1410年(永乐七年),郑和途经满剌加,奉命对拜里迷苏剌举行了正式封王仪式。从此

,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满剌加获得独立发展达117年之久。此外,郑和在满加里还建仓造房

,使其成了以后他出使西洋的贸易转运站和航海候风之地。

1413年(永乐十一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路经苏门答腊时,遭到原苏门答腊国王弟弟

苏干剌的进攻。郑和身先士卒英勇奋战,最后擒获苏干剌,押送到南京后被处决。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最辉煌之处是成功地访问了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

等国。1415年(永乐十三年),麻林国遣使回访明朝,并进贡“麒麟”(即长颈鹿),这是

明朝在其外交史上取得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的一个标志。

1416年底(永乐十四年)到1419年(永乐十七年),郑和奉命第五次下西洋,主要出访

了占城、爪哇、彭亨、满剌加、苏门答剌、阿丹、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溜山等。这次

出使除护送各国使节回国,照例对各国进行宣诏封赏外,主要任务是征集诸国珍宝。

如1417年就有下列各国使者访明

:忽鲁谟斯国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贡长颈鹿、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贡狮子、花福

鹿;卜剌哇国贡千里骆驼、驼鸡;爪哇国和古里国贡縻里羔兽等。

1417年8月(永乐十五年),苏禄东王、西王和峒王妻率领亲属及随从头目组成340多人

的使团访明,并进贡珍珠、宝石、玳瑁等物。

阿丹国正当红海海口,是古代西亚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1421年,郑和率船队路经这里

时,与阿丹国进行了大宗的贸易。

勒石以铭呕心沥血

1430年(宣德五年),郑和奉命准备第七次也就是他最

后一次远洋时,首先主持了对太仓和长乐等地天妃庙宇的修缮。刘家港天妃宫修成

后,郑和撰《通番事迹记》,刻碑刊立于

天妃宫内以作纪念。长乐太平港天妃庙竣工后,郑和撰《天妃之神灵应记》一文,同样刻碑

立于天妃宫内以示纪念。

1432

年(宣德七年)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到满剌加,为了调节满剌加与暹罗之间的纠纷,使之

和睦相

处,郑和在两国之间奔波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使他们握手言和。由于呕心沥血、劳累过度

,加之年龄已大,约1433年(宣德八年)春,一代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病逝于古里。

七下西洋航海绝响

郑和七下西洋都组织了庞大的外交使团,随行人员不尽相同,但每次都不少于2,7000人

。据史籍可查,第一次下西洋有27,800余人,第三次下西洋有27,000余人,第四次下西洋

有28,568人,第七次下西洋有27,550人。除使节及随行人员外,还拥有各种航海技术人员

、军事保卫人员及其他杂务人员。为了在长时间的远洋航行中,

保障全体人员的健康,船队还配有医官、医士180名,平均每150人就有一名医务人员。这

种完备的海上医疗保健措施,在当时的世界航海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郑和舰队每次远航,一般由63艘大、中型宝船组成船队主体,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

有100余艘船只。其中第一次下西洋乘海船208艘,是历次远洋中船只最多的一次。按尺度、

容量、所用橹的数目、用途以及产地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所领船舶大致可分为宝船、战座船

、粮船和水船等。在庞大的船队中,数目最多的是战座船,每船可载将士二三百人。

郑和每次奉诏出使西洋,往返时间一般都是2至3年,他和他的船队浩浩荡荡,不畏艰险

,在南到爪哇、西到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据不完全统计,28年的时

间里,郑和船队共经历了30余国。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郑和都要颁读大明皇帝的诏书,赏

赐礼物,并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大批的丝绸、瓷器、铜铁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因而受到各国

的热情欢迎和款待。亚非各地的土特产如药材、香料、西洋布等也由郑和的船队带回到中国

,从而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随同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人,回来后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了一大批著作。如马欢

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和巩珍著《西洋藩国志》等,详细记载了沿途亚非各

国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及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这些著作丰富了中国人的世界

知识,打开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

这些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同类推荐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傲然如冰,清冷如月。她是新生代顶级特工,果断机敏,睿智冷酷,却因一次正义感而遭到同伴的偷袭,魂穿古代。任何人也走不进她冰冷的心,因为她知道任何的感情任何的疏忽都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她是最得力的棋子,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她也是最难以掌控的棋子,令人又爱又恨又想毁之。冰山美人是她的代号,冷血无情那是浮云。当一代战神妖孽王爷杠上绝美冷酷杀手,是他道高一尺,还是她魔高一丈?当杀手的身份被揭穿,这来之不易的爱能浴火重生吗?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销魂夜之默契情人

    销魂夜之默契情人

    他们是最默契的床伴,在一起整整四年他们共有无数个唯美的销魂夜他一直以为终有一天他会和她结婚,却没有想到一夕之间所有的一切全都破碎她离开了他,去寻找她梦想中的欢乐园他恨她,却在不知不觉中依然爱她爱得那么深他越是恨她,她就越不在乎她从没后悔成为他的床伴,但却拒绝用心去爱他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女人她怕再受到伤害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仇恨掩盖了一切、、、、、、、随心作品交流新群号:60031218敲砖石:随心作品中任何一个角色名字.《尝欢掠爱》已经完结!〈销魂夜之冷心情人〉新文《剜心》正式开坑,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欢迎亲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心的新文!
  • 三嫁皇妃乱天下

    三嫁皇妃乱天下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子,也是亡国的公主,被冠上了弑君弑父的罪名之后成为了新君的禁脔。一碗堕胎药,她失去的不仅仅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男人。一纸诏书,让她从高高在上的贵妃变成了他所谓的“皇妹”,奉旨和亲北国。两国边境,大军交接之地,她却不幸的“死”在了花嫁的路上。她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控在了她自己手里。改头换面进入了北国皇宫,面对诡谲的后宫,几经挣扎,终于挣脱牢笼。却不曾想是才出了狼窝,又入了虎穴…她只求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她却辗转于三个国家之中,先后侍奉过三个君王。兜兜转转,究竟何处才是她最终的归属?失了身又失了心的她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片段一:云逸初欺近齐宣的身边,一把扯落齐宣的袍带,健硕的身躯便是覆了上去。沙哑的嗓音道:“宣儿说的一点都不错,宣儿的确是天姿国色,姿容绝世。任何一个男人都没有办法不为你倾倒,朕也不是例外。宣儿的功夫还不是很好,还是让朕再调教调教吧…”片段二:舞停,齐宣站在云逸初的面前,笑的倾国倾城,一只柔弱的小手伸到云逸初的面前,手上一只通体翠绿的镯子。轻轻的抚摸着那带着自己体温的镯子,道:“逸初哥哥,宣儿要嫁人了。这个镯子,是你当初给宣儿的聘礼。如今,宣儿原封不动的还给你。”片段三:蓝天凌一身蓝衣飘飞,眉宇间英气勃发,笑道:“宣美人,跟朕回去。朕愿意为你倾尽后宫,和你共执北国江山,许你一世荣宠。”云逸尘打马而出,大笑道:“齐宣,本王知道你从来不喜欢那波诡云谲的争斗,更加的不喜欢红墙高瓦。若是你愿意,本王愿意陪你共赏风月,笑看红尘。”云逸初手中长剑轻震:“宣儿,你早便是朕的女人,你的人和心都是朕的。哪怕是死,也只能死在朕的怀里。”
  •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越狱

    越狱

    本书是湖北知名作家曹军庆的小说集,收入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曾在《天涯》、《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过,作者从小村、小城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的变迁,文笔成熟,内容充实,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