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300000008

第8章 佛 教

第 7章 佛 教

公元前6世纪,在神秘、古老的印度境内,诞生了一个称尊世界的人,他的名字叫悉达多,

意为“成就一切的人”。

他创立了佛教。在婆罗门教奉种姓制度为至宝时,他树起了“众生平等”的大旗。他不辞辛

劳、艰险,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并留给后世以博大精深之佛法,惟愿人类正道直行,得

脱苦烦。

释迦牟尼是他获得的尊称。

生为王胄 苦修成佛

公元前565年4月8日,在印度东北部一个奴隶制国家——迦毗罗卫国,国王

摩耶的夫人生下一子,取名叫乔答摩·悉达多。这

个小孩即是释迦牟尼。

摩耶夫人分娩后7天便死去了,乔答摩是在他姨母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他生性仁爱,对一

生命都倍加爱护。他生性聪明、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掌握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知识,

并且还学得了一身武艺。

有一天,悉达多出游,看到了一个老者和一个病人,他想帮助他们,可是他无法给老人恢复

青春,让病人重新健康,这令他深深苦恼。第二次出游他又遇到了送葬的悲惨场面,给他很

大的刺激,他深感人生无常,从而抑郁寡欢。思虑再三,他决定去深山访名师出家修行。在

29岁那年,即公元前536年,他放弃王储地位,离家远游。

当时,印度除了婆罗门教外,还有

耆那教具有相当影响,二者都主张苦行修身。悉达多当时尚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大彻大悟,

达无上正觉,也就只能按婆罗门教的要求苦行修炼,他抛弃一切安乐,严厉地折磨自己,

甚至绝食到瘦弱不堪的地步。这样过了6年,他终于明白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他内心的困惑。

因为这种苦修方式只能克制生理上的欲望,却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悉达多决定放弃这

种生活。

悉达多离家期间,其父净饭王曾派侍者去追回他。他们找到了太子,同他

起苦修。后来,他们便成了佛的第一

批弟子。

后来,悉达多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敷吉祥草东向盘坐,闭目修行。他对万物生灭的原理反

复思索,盘坐49天,终于豁然而悟,心灵上不再存有一丝无明,他发现了真理,成就了无上

正觉,彻知了宇宙万物中的一切。

传经布道 普渡众生

“世界上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心地不同佛一样是光明的,只不过是被种种烦恼所缠绕、所

迷惑,而不能透露出来罢了。”

佛陀要把这个真理告诉一切众生,让他们的心地都像佛一样光明。

佛陀开始外出布道,途径旧地尼禅河畔,在此度化了苦行仙人优娄频罗?迦叶、那提?迦叶

、伽

耶?迦叶三兄弟及其500弟子。接着,他又赴王舍城之竹林,将一外道名师桑迦雅的高足舍

利和目犍连收为弟子。当时的六师外道教势力很大,人数很多,但

自佛陀布道以来,六师外道弟子大批皈依佛教,使佛教很快兴盛起来,佛陀在摩揭陀国威名

大振。

佛教反对极端苦行,同时也反对纵欲享乐。所以,

他初转法轮,开宗明义便讲:“出家人有两种谛,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离,是不能解脱之因

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道乃为中道,精修勤习能至涅槃

。”

当时,印度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正发生巨大变化:一大批繁荣的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相继形成;旧的等级制度开始瓦解,下层群众不断掀起反

种姓迫害的暴动;反婆罗门思潮已汇成潮流。而佛教提出的和平戒杀、转轮王治世等主张,

快适应了当时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特别是在教理方面的不分种姓,提倡众生一律平等,

很容易为除婆罗门以外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和信仰。

但是,佛教的“一切众生悉皆平等”和反对创世神说,与严格主张种姓制度和梵天创造宇宙

的婆罗门发生了严重的对立。而六师外道虽然也反对婆罗门,但同佛教的“中道说”也发生

了冲突。但是,佛陀的威望还是与日俱增。

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须达多在听佛陀讲道之后,非常高兴,并为佛陀修造了祗园精舍,迎

请佛陀到拘萨罗国讲道说法,化度全国的人民。在这里,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与诸外道首领

进行辩论获得胜利,大大提高了佛陀在拘萨罗国的声望。舍卫城中不少外道首领,放弃了自

己的信仰,皈依到佛陀座下。国王波斯匿王也曾多次造访精舍,听佛说法,这样一来,连同

王后、妃嫔、王子、大臣、长者及民众都纷纷前来皈依。

佛陀返归故里,给族人说法,赢得族人信

仰。佛陀的许多兄弟也要求佛陀给做了剃度。允许小孩出家。后来佛教接受了女性信徒。

佛陀一生传道说法45年,足迹主要遍及中印恒河流域各地。他宣扬四姓平等,终于打破了不

合理的种姓制度。在佛门弟子中,上至国王、后妃、豪臣、富商,下至乞丐、奴隶、妓女,

不分种姓,一律平等。僧团组织中的比丘、比丘尼和优波塞、优波夷,合称“佛门”四众;

另有沙弥、沙弥尼及叉式摩那,通称“七众”弟子。这样,佛弟子人数就相当可观,遍及16

国。这是其他宗教所不能比的。佛陀“众生平等”的主张,使他创立的佛教能够在民众中广

为传播,甚至越过本土,在世界各地找到滋生的肥沃土壤。

在80岁的时候,佛陀与弟子阿难一同外出布道,涅槃

这一年为公元前485年。

佛教流传 光照后世

佛陀所传佛法都是口头说法,未曾留下文字著述。为维护佛法正统、使其长存,就必须把佛

陀讲经布道时说的话复述结集。

大弟子大迦叶在摩揭陀国王阿世的支持下,召集各国比丘500人,集结在王舍城附近的

七叶岩毕波罗窟。

大家分别背诵所闻,然后汇聚一起,由权威弟子负责,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形成了关于教理

内容的《阿含经》和关于戒律的《八十诵律》,后者已失传于世。

“阿含”有“集结教说的经典”之义,主要论述了四圣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因果

报应、生死轮回等。这便是佛陀用以度化众生的佛光。

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四谛。它表述了佛教对一切有情生死痛苦与解脱安乐的途径和看

法。

苦谛:是就整个人生而言,会遇到不尽的苦恼。人生即为苦,苦海无边。人生有八苦。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集谛:即无明,乃痴、嗔、贪的聚集。痴是不明事理,迷惘愚昧;嗔是激恚愤恨,忌妒不平

;贪是对名利财色等一切的贪欲。

“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便是四谛的宗旨。

要想达到涅槃

解脱,就必须选择“八正道”。就是要有正确的认识、思维、语言、行为、生

活、努力、信念、禅思。这八正道以道谛为中心展开,既反对享乐,也反对苦行,而行“中

道”,所以叫“正道”。正道而行,自然无虞。

佛陀讲完四谛八正道之后,又为他们讲了十二因缘。

“因缘论”被认为是佛教教义的精髓,是佛陀观察宇宙,断悟人生的独特方法,也可以说成

是佛教的世界观,又叫“缘起法”。

所谓“缘起”,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做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相

互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或过程。

宇宙

万象之存在乃主观认识与客观认识对象彼此相依、相辅的结果,离开主客观的相因,便无世

界。

而十二因缘便把上述的缘起法分成12个彼此成为条件、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这十二因缘分

为过

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它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

在因;生、老死是未来果。

释迦牟尼为拯救众生,而创立佛教,并穷其一生,宣传佛教,对于社会的安定,确

实起到了

不可低估的作用。佛学作为一种哲学,成为世界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佛

教的传播,对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方面的生活影响重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

交流。

同类推荐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热门推荐
  • 勇士就在你身边

    勇士就在你身边

    2010年春节前夕,故事的主人公刘晓宇在游戏中碰到了一位神秘来客。就在第二天的早晨。晓宇居然在自家的小区门口的小店里,与这位神秘来客相识并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我们的故事由此展开了。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 我在雨中等你

    我在雨中等你

    肖唯一:我将最美好的时光用来暗恋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杨新泽,你是不是我一生的劫,要不然,怎么会让我如此辗转反侧。几年的时间,一直以来的等待,等到最后你是否会明白?杨新泽:有些人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就消失在茫茫人海,无论以前有多么的亲密,我忽然有一天发现,肖唯一就是我这一辈子的变数,在不知不觉间,那个会傻傻的看着我笑的女孩子已然成长。杨旭:走了一圈才发现,有些人早已经刻在了灵魂的最深处,舍不得放下亦不肯放下,这一次,我不会再用退让来成全你一个未知的幸福。本文青春写意,没有虐恋情深,没有阴谋诡计,只有青春时期淡淡的忧伤与迷茫。我想说的是,谁青春年少时没有爱过一个不可能的人,也会想着与伊人相伴到老,世事无常,有的人很幸运,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有的人只能看着伊人消失在茫茫人海,还带着祝福的微笑。你呢,会是那哪种情况?肖唯一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她只是固执的站在风雨中,一直,一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带着农场混异界

    带着农场混异界

    他横任他横,我自种我田,若要来惹我,过不了明年。宅男赵海带着QQ农场穿越到了异界,附身到了一个落迫的小贵族身上,他的封地是一片种不出东西的黑土地,而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无比强势的未婚妻,他的未婚妻竟然是一个公国的继承人,未来的女大公!最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一个魔武废材,不能学魔法,不能学武技,废的十分彻底。我不能学魔法,但是我有农场,你敢攻打我?我放虫子吃光你的军粮,吃光你的庄稼,把你们的水源都下上杀虫剂,除草剂,给你的地上都种上杂草,我看你还敢来攻打我。什么?你要请杀手来暗杀我?嘿嘿嘿,我躲在自己农场的小屋里,看你怎么打我,等你走了,我就让你们国家的粮食绝产,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起来造你的反,看你还敢来杀我。切看一个有点腹黑的宅男,怎么用他的QQ农场,在那个剑与魔法的世界里,成为让天下所有人一听到都会做恶梦的存在。
  • 混沌噬魂

    混沌噬魂

    李文鹤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因为几个星李际掌控者的无聊赌注,而被骗踏入异界,然而。几位掌控者在他踏入异界后,却又另加赌注。当李文鹤站在星际的巅峰原以为拜托命运束缚的他。却因为自己和几位掌控者的战斗引发空间乱流,自己也被带到另一个空间。另一空间里李文鹤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得知自身的命运竟另外有人在操纵,纵然自己已达星际掌控者之境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控制。无奈李文鹤只得再次踏上增强实力的道路。想以强横的实力来拜托命运的束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界至尊召唤师

    异界至尊召唤师

    敌人,轻松拍飞!带着游戏重生异界的楚天成了一名召唤师,凭借游戏神技,他覆雨翻云,雄霸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