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300000023

第23章 科举制 (1)

第 21章 科举制 (1)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之所以会产生,一是因为最高封建

统治者需要它。隋文帝杨坚作为一个开明的封建统治者首推科举制,用它来选拔人才、任用

才,为其封建统治服务,使其王朝长治不衰。二是隋朝之前社会经济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地

主阶级内部的关系日趋复杂。南北朝后期,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他们对门阀世族

地主的政治垄断日益不满,要求参与政治事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兴的

王朝就不能不考虑这部分人的要求,科举制于是以崭新的面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三是魏晋

南北朝时代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已走向了穷途末路,魏晋南北朝时代,分科考试、择

优录用的选仕方式已初露端倪,显示出潜在的蓬勃生机。统治者当然会择善而用。

由此可见,隋朝采用科举制度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指。隋文帝杨坚不失时机地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成为确立和推行科举制的功臣。

科举源隋 唐兴宋昌

科举制即科举取仕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和官员一样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

成绩选拔人才、分赐官职的一种人事制度。科举制在隋朝尚属开创阶段,还很不成熟,很不

完善,直到唐朝得到巨大发展。

唐朝初建时,为了笼络各地的豪强势力,也曾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它分散了朝廷的权力,

滋长了豪门势力,给封建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不久便被废除,转而走科举考试之路。

唐高宗以后,要求做官的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时的科举取仕数量比过去增多了

,由科举入官的人的地位也提高了。武则天当政后,在选人任官方面采取了放宽仕途、扩招

人数的政策。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科举选仕的规模又趋扩大。这时盛行以诗赋取士的方

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尤其是以进士获得要职的人越来越多。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生徒。这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

馆,以及各地方州、县学馆的学生。第二种是乡贡。凡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学生,要向所在州

、县官府报考。州、县对他们逐级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参加省试。把不合格的人推举

到京城参加省试的人要受到惩罚。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的时期设立的科目不尽相同,随时有增有减,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

中常见的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诸史、开元礼、童子种等,此间还有武

举,武举

由武则天创设,由兵部员外郎一人主持考试,分为平射、武举二科。须考步射、马枪、马射

负重等,也考其语言,观其身材。武举在唐代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以上各科中,考

明经、进士的人最多。

国家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参加省试以前要先经过预选,预选合格者被送到中央来参加省

试。凡是省试落第的人都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以伺再试。有的就留在京城,复习作文,伺机

呈献给公卿权贵,以求得举荐。通过省试即为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头”。得

了进士并不一定就有官做,它只是一种身份,只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

考试,考中者才授予官职。

宋朝的科举制较之唐朝的科举制前进了一步,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结束了长达几十年

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北宋王朝。为了选拔人才,巩固自己的统治,赵匡胤因

袭了唐代的科举制。同时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的生源基本上与唐代相同。北宋京城开封设有国子监,起初是皇戚贵族子

弟读书的地方。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后来国子监允许成绩优异、

有本乡官员保举的外地人进入学习。第二种生源是地方上经层层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书生。

北宋的考试科目也有十几种之多,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武举、童子、九经、五经、三史

、三礼、开元礼、学究、明法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进士科。词科较之唐朝是新增科目,这

略作记述。其他科目与唐朝大同小异,如童子科规定童子的年龄标准是15岁以下,武举科除

考武力外,还考兵法。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词的鼎盛时期,原因何在呢?这大概与宋代科举考试设立词

科有密切的关系。

北宋前期,进士科考试就像唐代一样重视诗赋,后来宋神宗听取了王安石的建议,改考经文

、策论,从此及第者的文学水平就下降了。这样一来,皇帝在起草各种文书时深感人才缺乏

,于是于宋哲宗初年新开了词科。词科的考试内容在不同的时期也略有变动,大体上主要考

表章、戒谕、露布、檄书、颂、箴、序、记等文体。词科考试要求考生博览群书,纵贯古今

,熟知经史,有一定的文字功夫和作文能力。词科考试注意文章对偶、用典、声韵和谐,多

在形式上、技巧上下功夫,不追求内容的丰厚殷实,所以受到有见识的文学家的批评。南宋

文学家叶适就对之持否定态度,批评它:“……以一联之工而遂擅终身之官爵……”是很

有道理的。

宋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以进士科最为完整。它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

州试时,进士科由州之通判主持,其余各科由录事参军(州长助理)主持。

礼部在春季举行省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多由翰林学士、六部尚书担任。在职的官员也可

以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可以不参加州试,直接参加省试。

省试通过以后还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代殿试的先例是宋太祖赵匡胤开的,这次参

加殿试的进士及其他各科及第者有28人,以后逐渐形成了制度。皇帝之所以要亲自主持殿试

就是为了避免考官和考生建立特殊关系,结党营私,危及他的中央集权统治。

殿试的时候,殿的两厢挂帷帐,设坐席,上面写有考生的姓名。考试前一天,在宫墙外发榜

公布入场次序。第二天考生们依次入场,对号入座。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比唐朝扩大了。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扩大到

三百人,甚至更多。此外,宋代经过省试、殿试者便立即授官,而且成绩优秀者还可得高官

,这一点与唐代也很不相同。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身份,取得了做官资格,若要做官,还

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南宋的科举考试大体上与北宋一脉相承,仅在枝节上有些变动。当时殿试的前三名已经称为

状元、榜眼、探花了。

八股取仕 明衰清亡

其实早在明清前的元代科举制便已进入低潮。游猎民族出身的元朝统治者知识水平很低,认

识不到文人的重要作用,元朝建立后的40多年间没有实行过科举考试。

元朝虽于1315年开科取仕,但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

等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

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长江以南的汉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在进行各级考试

时,一、二等人都和三、四等人分开。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汉人和南

人则要考三场。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蜀山剑侠后传

    蜀山剑侠后传

    试观还珠他作,有如是者乎?此仿作者技穷。不得不乞灵于还珠前文以填塞字数也。,后传六集之重述陈岩、易静事,七集第一回之重述花无邪事,第二回重述申屠宏、阮征交往海外神仙,连及钱莱之父钱康事,凌云凤误杀雷起龙、女仙寻仇化解事等等,均属可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倒追贵族学长:我的痞子男友

    苏淡然消失了,从把她捧在手心的王子身边消失。半年后,苏淡然归来,却对王子的弟弟楚云阳告白,执着的爱上那个狂妄不羁的花花/公子。他轻佻的凑到她耳边:“公主,离我远点。否则,后果自负。”(和心阙合写)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医品天下

    医品天下

    她是现代的高材生,却因一场意外穿至贵府庶女身上。自幼中毒命不久矣?内外阴谋扑朔迷离?离开深府,习医练武,七载后解毒归来,解疫情,破阴谋,寻真相,绽放风华,名动天下。他是皇帝的宠儿,灼灼年华之际,丧天机,军谋乱,民生怨,徒留一声叹息,流转于自此相伴的轮椅之上。当年的意气风发,换作如今的温和淡漠。昨日陷他人之阱,今日伪装不知,但待来日奉还。“不管何人,乱我局者,杀。”他是皇帝的弃儿,自小如同工具。鲜血染满双手,他的眼里冷酷如冰。当身份得到承认,却是去异国当质子,仍是执行杀手的任务。“这个世上,是否还有值得我在乎的东西?”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缘分的大门逐渐开启。烽烟四起,黄沙漫漫,残酷战场,谁是谁的情劫?破碎君权,皇天浩浩,风涌云起,谁是谁的真命?【独白版】蓝以陌:——我不相信我的命运就这样被所谓的传说绑定,如果真有传说,那就由我来成为传说。——我穷尽所有努力,却一路与真爱擦肩而过。命中注定也罢,天意弄人也罢,即使最终结局无法改变,即使违背天意,我也要赌上一切做最后一次尝试。因为,我爱他。端木弈:——她若想要天下,我夺来给她。她若祸水覆国,我陪她。宁叫我负天下人,也绝不让任何人负她。——和你在一起的未来一片黑暗吗?那么,握紧我的手,我来带你创造光明。顾琰:——我以为我已经不在乎,所谓权力富贵,生死病痛。但现在我知道,我在乎了。因为她,我想要权力在握,为她开辟一方安全的天地;因为她,我想要好好活下去,与她生老相随。——我想,更早认识你的是我,我还是有机会吧?所以即便知道已经错得离谱,我仍自欺欺人。可是现在,我决定放手了。以陌,去吧,不用顾虑,不要回头。自此以后,你的背后,留给我。不管是拒绝,还是噩梦,只要能触及你的身影,就好。【逗B版】(纯属恶搞)一朝穿越,命不久矣?所幸,有个神医外公。回到深府,一群女人轮番上演“宫心计”?没事,有娘亲兜着。可是,最可怕的是笑里藏刀的老爹?蓝以陌怒了,我不要求你是李刚,你倒好,拿我当工具做交易?这年头拼爹不可靠,拼队友才是王道!“队友”端木弈挑眉,笑得莫测:“队友可不可信也不好说,但夫妻同心倒是真的。”且看穿越女和腹黑男掀起腥风血雨最后携手天下的故事。脸皮厚如木的某木:1、结局不会悲,绝对1V1。
  • 朕本红颜

    朕本红颜

    雾气的浴室,冷冽男子暇意地眯着眼泡在溫水池中,湿漉长发正贴和他俊逸的五官,水珠順其面颊而下柔和了周身冷冽气息。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個令他头疼的皇帝正被他四個师傅強迫在空中拼命挣扎的狼狽模样,薄唇轻勾,心头泛出一丝暖意。他嘴角还未绽放的笑意凝结,‘嘭’地一声巨响,赫然抬头,一个明黄的身影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入池中溅起水花飞舞。他抬头望去,眼见房顶破开个大洞,又低头看向落水……
  •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内容简介:给严父看的书却并不是严肃古板的哦!《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分12章,从培养孩子爱心、学习、诚信、节俭、自主、友谊、健康、责任、礼貌、快乐、挫折、特长等方面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一个成功父亲所需要注意的教育法则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一篇《背影》让所有的人深深感动于如山的父爱,80个法则让所有阅读《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的父亲跨入成功的行列。感受父爱,感悟人生。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