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300000001

第1章 夏的建立

第 1章 夏的建立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世袭制在中国的确立。从此以后,“普

天之下皆王土,率土之滨共王臣”,被儒家学派涂上了一层深厚粉饰,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

首领“禅让”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代替它的世袭制,在以后的发展中日趋完善,在中

国这块土壤上扎根几千年而不衰。历史长河滔滔,也冲刷出了许多属于它的悲壮的浪花。

重整父业 大禹治水

夏族,姒姓,是居住中原的古老部落,大概首先活动在陕晋一带,从西向东发展,逐渐迁徙

定居到伊洛河汾地区。

夏族最后定居在豫西、晋南一带,伊水洛水之间是他们活动的中心。

夏建国以后,受游牧部落习俗的影响,夏都城多次迁移。据《石竹本书纪年》记载:禹

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太康居斟(寻阝),相居帝丘,杼居原,又

自原迁老邱,孔甲居西河。桀夏居斟(寻阝)。从地理范围看,总

的趋势是从豫西向豫东发展。

到夏朝末年,夏人活动范围扩大,有“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

北”之说,今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区都成了夏人活动之地。

夏代的世系,在禹以后比较清楚,在此以前,只能追溯到鲧。

鲧是禹的父亲,各书所记相同,无疑应是可信的。鲧所生存的时代,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朝,

也就是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鲧是这个时代的一位英雄,然而他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他曾接受尧的任命,负责治理洪

水。他试图用筑堤挡水的办法治水,但堤坝倒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9年也没有

成绩。相传舜摄政以后曾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虽然鲧治水的事业,没有最后完成,但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而治水所以没有完成,其责任

也不能完全归之于鲧。即使从流传下来的关于治水的整个传说故事来看,也应该有这样一个

分析:虽然鲧的治水失败了,禹的治水成功了,但禹的成功也离不开鲧。因为禹治水并不是

另起炉灶,而是“继鲧之业”,是“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禹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在他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而被放逐羽山死后,作为惩罚性质

,禹接替了他父亲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共同向

洪水展开了大规模的斗争。

禹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制服了洪

水。应该注意的是,禹治水成功和鲧治水的失败,这主要并不是因为他们二人才能的大小不

,这件事情表明,在鲧的时候,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不强,到了

禹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们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就加强了。大禹治

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和交换的发展。从而加速了

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为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

暗筹诈谋 递嬗权力

从我们今天的历史主义观点看,禹作为跨越文明时代门槛的伟人,其卓越杰出之处,不仅表

现在他治水事业中的公而忘私、艰苦奋斗,而且表现在运用诈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夏王

朝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贪欲和权势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那么,禹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表露他的诈谋并最终夺得了权势的呢?

在鲧被舜放逐诛杀之后,禹审时度势,用极大的毅力压抑了自己的不满与怨恨,反而更恭谨

地侍奉舜,博得了舜的欢心,被任命为司空,担负主持治水的重要任务。

禹在影响和权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开始与舜对抗。据《史记?夏本记》记载,禹曾

用离别妻、子,外出治水,“以故能成水土功”的业绩自诩,并以此回绝舜对他漫游淫乐行

为的批评。禹既要利用舜的威望以扩展自己的势力,又要排斥异己,削弱舜的势力,从而达

到取舜之权位而代之的目的。禹的诈谋应是卓有成效的。皋陶是舜的时代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虽然驳难过禹的言论,但终究还是被禹拉拢利用,作为主持刑罚的“士”。在舜的后期,

禹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禹在行动中已一步步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和势力,因而“禹逼舜”的悲剧的发生也就成了社

会发展的情理中事。然而,当时传统的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因而禹接

替舜的位置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进行了“禅让”。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博得众多部落

首领的拥护,终于较顺利的取得了最高统治者地位,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

高的君长,确立了王权。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战争中掠夺到很多战俘,他们都成了军事首领的

奴隶。这种掠夺战争,进一步加强了禹的地位,并促进了奴隶制度的产生。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

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

落的首领

,这就是“涂山之会”,古史中所载的“禹合诸侯于涂

山,执玉帛者万国”

说的就是这件事

。此时,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了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

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乃是夏

王朝建立的重要步骤。

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退位后接替其位置的人也要由部落民主推举而出。然而,禹在位

之时,却选择了稍长的老者皋陶为继承人,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禹及其儿子——启构

成多大威胁的。

果然,皋陶被荐举之后不久即死去,禹又举荐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重演禅让的过程,

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为什么人们拥戴启而不信服益呢?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解释说:“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夫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所有这些都应当是禹精心安排的结果。禹一方面树立自己和族人的权威,另一方面又通过举

荐耄耋之年的皋陶,故意延宕其后继者益开始佐政的时间,造成益“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的事实。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即为启的继承权位铺平了道路。所以战国时人便认为“禹名传天

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禹运用自己的手腕与权力,为自己的儿子启铺平了一条通向王权的道路。使启能较顺利地接

替了禹部落联盟盟主的位置,随即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启便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

血雨攻伐 腥风世袭

夏启建立夏王朝的过程,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因为世袭制的奴隶制国家是一个新生事物,必

然遭到传统的旧势力的反对。

东方偃姓部落的伯益首先起来反对夏启。伯益打败了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

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益反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最后一次交战时,伯益的部下纷

纷向启缴械投降,启把伯益抓来杀掉。

反抗的势力不仅来自外部的东夷,也来自夏部落内部。夏族在西方的同姓邦国有扈氏也起兵

反对启。有扈氏在今陕西中部、东部一带,是仅次于夏后氏的一个强大的氏族,早在禹的时

候,就曾与有扈氏发生过战争。有扈氏的军事力量相当强大,启开始并没有把有扈氏打败,

大约经过1年的较量才征服了有扈氏。

对有扈氏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夏王朝政权的初步稳定和世袭制的初步确立。为了庆贺夏王朝

的建立,夏启在钧台大会诸侯,举行宴会,诸侯纷纷前来朝贺。夏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诸侯的

正式承认。

然而,新与旧的斗争在新事物刚刚取得统治地位的时候,旧事物不会马上消失,旧事物总是

不愿

一次性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总要经过一番反复。启传子太康后,太康天天宴饮游乐,不恤民

事,引起人民的极大怨愤。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把太康赶下了台。羿做了正式国王后不

久,又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弟中康立,中康子相又为寒浞所攻

杀,其子逃奔有虞氏。寒浞因频繁用兵,招致民众反对,内部矛盾增长,夏遗臣靡从有高氏

收斟灌氏和斟寻氏余众,攻寒浞;少康也纠合一些亲信氏族,最后,灭掉寒浞,恢复了夏王

朝,这就是所谓的“少康中兴”。从此,夏朝奴隶制的政权,才逐渐巩固起来。

夏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使世袭制在中国最终确立,在中国

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世袭制代替了原始民主制和禅让制,是历史的一巨大进步。

同类推荐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热门推荐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这变化中,难免不会产生各种烦恼。合理适当的指导可以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本书搜集了大量的青少年给作者的来信,诉说了他们的烦恼,而作者也一一给了回复。本书用大量的实例和解说,指出当今青少年心理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供心理指引。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腾游九天

    腾游九天

    龙腾因家族变故遭人追杀,被一块神秘玉佩所搭救,重生于剑灵大陆,这是死亡的结束,又是生命的开始!他是一个外表随意、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睚眦必报的人;他也是一个让无数男人嫉妒得人。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水龙吟传奇

    水龙吟传奇

    大侠与宵小只在一念之间,英雄与枭雄都能雄霸一方!是对是错,原本就不明确,正邪之分也只存在于你我心间。它虽然是绝世神兵,但它的成就只取决于他。他会是将来的武林救世主吗?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修真轩辕诀

    修真轩辕诀

    烟花淡尽,潮声寒。北雁随风去,羌歌伴花残。丝声渐起,霜白发,入梦秋锦寒,一曲痴颦栏。淡观漫天雪花必凋残。
  • 重生就要让爱更幸福

    重生就要让爱更幸福

    前世无儿无女丈夫早逝的她,如何在今生儿女双全与幸福相伴?重生意味着可以洗牌重来,意味着改正一切错误,重生真的就能事事顺利一切无忧么?重生是上天的眷顾,当坦然接受重生后,你是一个人潇洒一家人幸福还是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