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炮到手枪
枪族中,手枪从体积上说,可以说是最小的。在现代战争中,尽管手枪由于体积小、射程短、威力小,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但它依然是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一、手枪的演变
对于手枪来说,大多数人略知一二。如果问起手枪的由来及演变过程,相信知道的人就并不多了。事实上,现代手枪的发展与其它火器一样,发展的历程非常漫长。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手枪是从600多年前的原始手枪——火门手枪逐渐演化而来的,枪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打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和现代自动手枪。B3B4
二、火炮与手炮
最早的火器大约出现在1300多年前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内。当然,从其口径、重量和外廓尺寸看,大多数应划归于火炮。
1453年,土耳其国王穆罕默德二世率军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曾夸口,他拥有一门用青铜铸造的大炮,炮身长5.2米,可以发射半吨重的弹丸,射程达1600米。这个庞然大物叫“达达尼尔大炮”,现存于伦敦古堡(位于泰晤士河滨,原为监狱,现为文物馆)。
这类大炮曾在一段时期内称“霸”,入侵者只要把它架设在城堡外围,不用发射一弹,当地的守城部队立即瓦解,乖乖臣服。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笨驴”移动一下非常困难,军队只要转移到它的射程之外,它便无能为力,如果迂回到它的后边,甚至左右边,特别靠近它时袭击,它就完全成了一堆“废铜”。机动作战的战术需要携行武器,于是发明了手炮,手炮的特点表现在可以单人装填、发射和携行。
1849年,在德国塔恩堡的一个山大王寨子附近发掘出一支这样的手炮,口径约18毫米,炮管长305毫米。这个寨子是1399年被摧毁的,因此可以肯定,手炮在14世纪就出现了。在14、15世纪的文献中均有关于手炮的记载。手炮很粗糙,不便于操作,当然也打不准。
手炮的发射方法可不像现在扣扳机、拉发火绳或脚踏发射板甚至按电钮那么容易。射手首先要把黑火药从膛口装进去,然后捅入弹丸再把点火药装入火门内。手炮木托用胳膊夹住或置于地上,左手托炮管并保证火门朝上。点火具是一块木炭或烧红的金属棒,射手不得不时时检查;为了确保点火,常常需要把点火棒插到炭火盒里烧一会或重新夹一块烧红的炭。发射时,射手要注视目标,转动炮身瞄准,右手只好摸着点火。当时的士兵说,如果能多长一只手该多好啊!
后来发明了蛇形火绳,大大方便了点火。火绳是用大麻绳浸入硝石和酒溶液内制成的,可以缓慢稳定燃烧。有了火绳后,射手就有机会概略瞄准,而且射速也提高了。
发明火绳扳机后,这就更方便了。之后又增加了扳机护圈,而且在身管内开始刻制膛线,于是火绳武器出现了较完备的形式。
但是火绳手炮在夜战时暴露了很大的弱点,如果一队士兵担任伏击或截击任务,火绳就像许多萤火虫一样,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不过,训练一名火绳炮手比训练一名弓箭手容易得多。
火绳手炮对于骑兵来说麻烦就更多了。后来发明了比手炮轻便得多的武器,人们称它为“手枪”。手枪真正成为步骑兵手中的武器,是在燧发机发明之后,大约是16世纪中期。
16世纪初欧洲最流行的手枪是转轮打火手枪,但却遭到了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可西米利安一世的明令禁止,理由是这种枪藏在衣服下面,不易为人察觉,对社会治安不利。但是军界人士无疑已认识到这种武器的潜力,特别是骑兵部队尤其喜欢它。
罗马帝国查理五世时,动荡不安的欧洲成为转轮打火手枪和伴随而来的新战术的试验基地和演习场。
当时出现了定装枪弹的雏形。用一个纸筒装黑火药,有时弹丸也放在里面,密封好,随身携带。在战斗激烈的场合,这种纸筒弹药特别方便,士兵用牙齿撕开就可以使用。
这种纸筒枪弹,德国人给它起个名字叫“Patrone”,意思是“保护者”,当然指“保护弹丸和黑火药”之意,后来在德文中就专指“弹药”或“枪弹”了。至于枪弹的英文名称“cartridge”乃借自法文“CARTOUCHE”,而法文又来自意大利文“CARTOCCIO”,词义是“纸卷”。英文还专门引进法文“CARTOUCHE”作为“纸壳枪弹”的名称。
从14世纪初出现手炮到转轮打火手枪出现较完善形式,大约经历了200年的时间。
三、最初的手枪
作家塔布罗特(1547~1590年)在追溯手枪一词来源的时候阐述道:“手枪”一词起源于一座名为皮斯托亚的小镇。这座小镇位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靠近佛罗伦萨。当地最具地域性的特产,便是制造的刀和
匕首。
到了15世纪前后,“手枪”这一名称便普遍地被用来命名最初的手持火枪,感觉上就像我们手握着一把匕首一般。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更偏向于词源学的角度,这个词语在捷克语中用来表示嘶嘶的声响。
相对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事实上,手枪的历史要比左轮手枪更加悠久。相反,左轮手枪却拥有实质意义上的革新:一把配有弹匣的手枪,可以连续发射若干发子弹,而无需更换弹药。最初的手枪具有很大的体积和重量。它配有一个重量很大的把手,可以充当“冷兵器”的作用,用来进行攻击或防御。最初的手枪的发射系统由钢绞线构成,这样会导致使用者在发射时感到不适,甚至带来危险。由此引发的事故更是频繁发生。
在此种类型的历史枪支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于1450年发明的一种新的发射系统构造。它将一个连锁的火药线直接置入发射管之中。但是,这种系统相当复杂,携带起来较为不便,其安全性更是难以得到保障,因为火药爆炸装置经常会脱落,而导火线也经常会熄灭。
直到1520年,枪支的安全性才得到了保障。这时出现了一种性能更加优异的发射装置,它使用了齿轮构造,通过黄铁矿的摩擦实现点火。这个系统是由当时的骑兵部队上尉塞巴斯蒂昂发明的,其效力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因此,手枪便成为了骑兵的标准配备武器。
一个世纪之后的1610年前后,职业军火商正式获得了极高的地位。这是由于亨利四世于1608年12月22日颁布了法令,从此法国正式开始允许发展所谓的“法国军械艺术”。
因此,卢浮宫大型画廊的地下室的空间,被无偿地拨给为法院工作的工匠们使用。这个举动打破了当时某些行业的特有的技能限制(如铁匠、铸剑师、铜匠、钟表匠等),使得工匠们可以分工合作,制作武器的不同组成部分。
于是,全新的行业协会的成立,迎来了这一行业统一的日子。军火商们甚至可以为他们的学徒颁发证书。并被路易十三授予特权,被评为“军械专家”。他们被授予各种特权,例如可以免除各种名目繁杂的地方税,以及免除国民警卫队的兵役。
尽管人们对武器的外观提出了审美要求,例如运用木质及金属雕刻,但是军火商们在长达超过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却自始至终使用着相同的燧石手枪系统。发明这一系统的人名叫马汉,他是一名画家,同时也是亨利四世的枪械制造师,专攻机械零件设计。他发明的手枪在工作时都依照同样的原则,即通过枪口来上膛。
使用这种手枪在射击时,人们将火药注入一个连通的底火盘中,然后在枪筒上打通一个通道,与底火盘相连接。虽然这种设计系统不能保证及时的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射击者喜欢携带这种手枪,来应对他们对重型武器的需要。枪手不能立刻使用武器。不仅如此,枪手还要随身携带全部装备:铅制子弹、火药、填弹设备和清洗武器的设备等。
燧石手枪一旦上膛,带有燧石的击锤就会撞击底火盘盖,底火盘盖会随之打开,撞击产生的火花便会引燃底火盘中的火药。
燧石手枪技术被长时间使用,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尽管它在构造上看起来有些简陋,但是零部件却有着极高的质量。但是,燧石手枪极佳的坚固性,却无法避免经常发生的火灾事故。发射后源源不断冒出的热气,很有可能伤害到使用者。而火药则容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湿气,致使其功效降低,甚至导致无法在交战中使用。燧石也由于质地十分脆弱,经常会反复发生粉碎的现象。
因此,虽然燧石手枪拥有技术上的重大优势,使其在作为可携带性武器方面拥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直到19世纪初期,随着高爆炸性物质,例如雷酸汞的发现,人们便研发出了全新的发射系统。火药的引爆系统由一个击针组成,击针撞击一个可滑动的铜火帽,通过传火孔点燃底火盘中的火药。
与此同时,人们同样有了新的发明,即枪中填装的不仅仅限于火药粉末,还可以填装实弹。大约在公元1820年,人们已经普遍使用这项全新的技术,而几乎忘却了燧石的存在。而到了1840年,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标准,并为之后的枪械发展提供了基础。现代手枪的基本原理也由此制定下来。这项技术一直延续到今天,并经过演化,实现了快速装卸子弹,以及弹药的便捷携带。
在此基础上,发明家们便开始不断研究更加精密的系统,以实现弹药的连续
发射。
武器设计专家们最初提出了制造带有预装系统的、构造复杂的武器,如知名的“胡椒瓶手枪”,它可以实现一次连发4~8发子弹。
随后,各种各样的研究最终实现了左轮手枪的问世。这种武器配备一个较短的转轮,转轮可以使弹匣里的子弹正对枪管。左轮手枪又称转轮手枪,这一名称来自英文的“旋转”一词,即“转动”、“旋转”的含义。射击时,每扣动一次扳机,转轮自身就会旋转,实现逐发射击。
四、第一把真正的左轮手枪
1832年,塞莫尔·柯尔特获得了一项专利,他发明了一把装备有若干子弹的弹匣的左轮手枪。他在当时使用了简单的设计,在手枪上装备手动击锤,通过手动转动击锤带动转轮转动。
第一把真正的左轮手枪柯尔特帕特森于1836年制造而成,其口径为9毫米,可连续发射5发子弹。这种左轮手枪很快就卖到了得克萨斯州。当时,美国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刚刚宣告独立,左轮手枪便用于美国与墨西哥和印第安人的交战之中。1846年,在沃克上尉的扶植之下,柯尔特获得了一份1000支左轮手枪的订单。柯尔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其成为美军的军用装备。
1847年生产的柯尔特沃克型号左轮手枪,其特性与接下来几年生产的所有左轮手枪一致:活动零件较少,扳机护圈由于扳机护手的作用下沉,刻痕被用作瞄准装置,可装6发子弹。
这种左轮手枪,枪筒口径为11.2毫米,枪筒长度为22.9厘米,可以预装3.25克火药。裸枪重量已经达到2千克左右,其笨重的外观给沃克上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张来自国家的1000支左轮手枪订单,还是令柯尔特闻名于世,并使他投身于左轮手枪的制造。但事实上,柯尔特沃克在工艺上却不及柯尔特帕特森。
19世纪60年代初期,法国军械技师克莱门特·博特和弗朗索瓦·施奈德在左轮手枪的中心火盒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紧随其后的是他们的同行,英国的爱德华·伯克和乔治达沃。随后,世界上最初的狙击部队创立者——美国人柏丹制造了闻名于世的“神枪手”,他所设计的全新的底火盒技术在1875年前后投入应用,并为之后自动手枪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1873及1874年生产的法国左轮手枪,采用了11.4毫米口径,在枪支的质量和生产上取得了较高的水平。这款左轮手枪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使用的安全性、装弹的快速性以及运输的安全性。欧洲所有大型的军工中心,在这一时期纷纷大量生产左轮手枪,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改善了它的某些不足。这一进程促进了手枪应用的普及化。
紧接着,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的展开,手枪口径和弹药也相继发生了演化。尤其引人注意的是,随着电力能源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人们开始广泛使用机器,这就为手枪零件的精密加工提供了可能性。
五、自动手枪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轻武器大发展时期。无烟火药性能的改进,金属弹壳的完善,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自动射击,枪用材料性能大革新(如合金钢的发明)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实现的。各种新型枪械和弹药层出不穷,手枪当然也不例外。19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都有新产品,直至世纪交替时,手枪的发展仍方兴未艾。
自动手枪设计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无底缘或半底缘弹壳的研制情况。弹壳底部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自动射击时的猛烈抽壳,使用金属弹头壳便于牢靠地将弹头固定于弹壳内,容易供弹且在枪弹匣内放置不致发生干扰。
1892年奥地利人肖伯格参照劳乌曼的专利方案研制了一支底火驱动式手枪,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经得起操作使用的自动手枪(自动装填手枪)。
1893年另一位奥地利人安德烈亚·斯瓦兹洛瑟发明了一支枪管后坐式手枪,没有成批生产,却为他以后的枪械设计铺平了道路,如半自由枪机式的斯瓦兹洛瑟机枪在当时就很出名。
也是在1893年,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了一支7.63毫米手枪,这支手枪是美国人博查特发明的。德国出生的雨果·博查特移居美国后,家住康州,早年(1870~1876年)在温彻斯特连珠武器公司工作。开始他研制了一支外形非常笨拙但性能却十分出色的自动手枪,采用肘节闭锁机构,握把内安装可卸式弹匣。博查特为此枪还专门研制了一种瓶颈式带弹头壳的手枪弹。后来的7.63毫米毛瑟弹就是由此弹稍加改进而成的。俄国的7.62毫米自动手枪弹也几乎完全是由此弹仿制而来。
博查特的发明引不起美国厂商的兴趣,他只好带着图纸和样枪回到德国老家去。柏林路德维希-吕维公司当时正在生产毛瑟步枪。厂方对博查特的到来表示欢迎,聘用他为工程师并将他设计的手枪立即投产,新的手枪产品带有可卸式盒托,用意是此手枪与盒托结合可抵肩射击,射程达183~274米。当时市场价格为30美元一支(包括盒托、皮带、3个备用弹匣、分解结合工具、油壶等);带全被甲或半被甲弹头的枪弹每100发售价3.5美元。
博查特的一个助手名叫乔治·卢格,是他改进了博查特手枪的机构并进行生产。这支随身武器就是世界闻名的卢格手枪,从1908年起至1938年作为德军的自卫武器,整整服役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