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500000002

第2章 青少年时代(2)

主持家务的卡罗琳和达尔文越来越难以相处,加之达尔文在私立小学受教育学到的东西比他从姐姐那儿学到的多不了多少,于是1818年夏天,达尔文和哥哥伊拉兹马斯被送到当地的一所中学--希鲁斯伯里中学--当寄宿生去学习了。达尔文在这所中学呆了7年。多年以后,达尔文对他在希鲁斯伯里中学所受的教育这样写道:“巴特勒博士的学校对于我的智力发展是再糟糕不过的了。因为它严格地进行古典文学教育,除了一点点古代的地理和历史之外,别的什么都不教。从教育这一点来说,这个学校对我简直是一片空白。”

事实上,希鲁斯伯里的校长巴特勒博士使这所中学成为全国最好的10所中学之一。巴特勒博士是利奇菲尔德大教堂的神父,他的中学是一所文法学校。教的课目主要是古代语言:拉丁文和希腊文,数学教得很少,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教得更少了,甚至本国语文--英文也几乎不教。学生只是偶尔把一些古文的散文和诗翻译成英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写和背诵那些并无多大意义的古诗上。

达尔文对这所学校十分反感。在这所学校里,他是一名中等生,可能还是一名落后生。他常常在校方每天两次点名的一段长时间空档里跑回家去,他在家里总要呆到最后一分钟。为了不迟到,他一路拼命地跑着去学校。在学校里,他鹦鹉学舌似的死记贺拉斯和维吉尔的诗篇,以便第二天向老师背诵,可24小时后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另一方面,他却非常喜欢读乔叟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且完全被弥尔顿的作品吸引住了。弥尔顿是他终生喜爱的诗人。

可是,在校外达尔文却有各种各样的兴趣。他曾跟一位家庭教师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当他了解了对定理的一些明确的论证方法时,他就感到非常满意。当有人向他说明如何使用晴雨表上的游标时,也使他非常高兴。

不过,他的最大兴趣仍是搜集。他一方面照旧搜集矿石;一方面努力设法找到一些新的名称的矿石。他还搜集各种昆虫,在10岁时就对地方动物志相当熟悉。

在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后,他开始对鸟类习性进行观察,并作出各种标记。他十分喜欢“在刮风天的傍晚沿着海滨散步,观赏那些沿着奇怪而又错误的路线飞回去的海鸥和鸬鹚”。

1821年,达尔文埋头阅读和背诵诗人雪莱的诗篇。这位英国诗人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将雪莱的名句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欣赏、阅读。

12月底的一次早祷中,他又在那儿阅读小本子上雪莱的名作,被教士抓住了。教士没收了达尔文的小本子,翻开一看,小本上第2页是这样的诗:播种吧--但是别让暴君搜刮;

寻找财富吧--别让骗子起家;

纺织吧--可别为懒人织锦衣:

铸武器吧--保护你们自己。“这是煽动造反!”教士发火了,“青年人不能读这些极其有害的歪诗!它会让你误入歧途!”

“我不想干什么,我只是喜欢雪莱的诗。我认为他和莎士比亚、弥尔顿一样伟大!”达尔文坚定地回答。

“什么伟大的诗人?什么不朽的杰作?我的小评论家,你懂吗?雪莱是一个不信上帝、不敬国王、不爱祖国、诽谤政府、煽动造反的狂人、疯子!如果在16世纪,他会像布鲁诺一样被活活烧死!”教士对达尔文进行恐吓、威逼、利诱,希望制服眼前这个少年。

但达尔文回答道:“老师,我听说莎士比亚刚在文坛出现时,也遭到很多人的攻击,说他是‘乌鸦’,说他有‘虎狼之心’,可现在人们却认为他是最伟大、最可爱的作家之一。弥尔顿也有类似的遭遇,可人们现在也认为他很伟大。”达尔文坚定地说,“我相信,雪莱很可能也是这种情况。”

教士一听,火气更大了。

“你不要在我面前卖弄学问!你要是坚持错误,我就向校长建议,把你开除,学校决不能容忍你这样的害群之马!”

达尔文根本不把教士的威胁放在心上,他早已厌倦了这所学校死板、落后的教学方法,他甚至有自动离校的想法。

雪莱风波之后,达尔文获得了很多同学的敬佩。从那时起,孩子们不但对诗歌,也对《世界奇观》着迷了。

一天晚上,达尔文和同学们围绕着《世界奇观》中描述的古代七大奇观热烈地讨论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一会儿说空中花园,一会儿说摩索拉斯陵墓,一会儿说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像,一会儿说埃及的金字塔最神奇……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转向达尔文。达尔文说:“我认为它们都特别神奇,我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那些珍贵动植物。”

达尔文继续说:“虽然7大奇观中保留到今天的只有金字塔,但我相信世界上肯定还有别的更好玩更有意思的地方和东西。”

小伙伴们纷纷表达希望自己是轮船上的水手、军舰上的水兵,可以乘风破浪,周游世界。

达尔文坚定地说:“我们现在不是,将来有可能是;只要有这个理想,我们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他引用了两个成语“决心取胜就是成功的一半”、“有志者事竟成”来表达自己周游世界的决心。“不过,”达尔文补充说,“眼下我担心的是教士会到校长那儿去告我的状。”

希鲁斯伯里中学的校长巴特勒并没有开除达尔文,尽管他是一个很严格的人。相对于其他学校的校长,巴特勒还是比较开明的,至少他反对体罚学生,他要求教员不得打学生耳光、不能用藤条抽打学生的手心等等。他自己是个古典文学爱好者,对当时诗坛上的有争议的明星诗人--拜伦和雪莱,他既不公开攻击,也不当众赞扬。对于达尔文如此迷恋雪莱,巴特勒先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少年达尔文并不满足于抄写和背诵一些诗歌。他从小酷爱自然科学,兴趣广泛,喜欢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他在中学时代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对他后来事业产生良好影响的主要有:他有浓厚的、广泛的兴趣,对自己感到有兴趣的东西非常入迷,喜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寻根追底。

可是,希鲁斯伯里中学那些单调、枯燥的课程怎么能满足达尔文的求知欲呢?他太不喜欢学校一潭死水的生活,他要到知识的海洋里去寻觅。他走出校门,投身自然,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他继续搜集昆虫。可他善良的天性让他不忍心用大头针扎住美丽的蝴蝶和昆虫,弄死它们,于是他和妹妹凯瑟琳最终找到了解决难题的办法:只搜集那些死去的昆虫!找死的昆虫比活的困难,可他的良心却安宁多了!

他仍然喜欢钓鱼。钓鱼用蚯蚓做鱼饵最好,可达尔文不忍心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戳在鱼钩上,这样太残酷啦。他先把蚯蚓浸在盐水里,等它死了再用来钓鱼,虽然收效甚微,但达尔文情愿接受这个损失。

他继续搜集各种东西来丰富他的“博物馆”……

可他的所作所为,在罗伯特·达尔文医生和巴特勒先生的眼中便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们轻易地得出了结论:达尔文是“一个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之下”。达尔文感兴趣的活动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和鼓励,反而被认为是在浪费宝贵的光阴。巴特勒先生曾这样讥讽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当小说家倒可能更合适一些。”

当达尔文快要从中学毕业的时候,在哥哥伊拉兹马斯的影响下,他又迷恋上化学。达尔文用心地阅读了几本化学著作,威廉·亨利的《化学问答》使他着迷。

达尔文医生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兄弟俩使用。这间小棚子成为达尔文兄弟俩的化学实验室,他们在里面放置了很多的曲颈瓶、长颈瓶、试管、烧杯等等。周末的夜里,当希鲁斯伯里的人们呼呼大睡时,花园里的化学实验室却灯火通明,兄弟俩不知疲倦地做着试验,他们在这里制造各种气体和许多化合物。每当新的实验获得成功,兄弟俩便高兴地跳起来,这个时候对达尔文兄弟来说是多么快乐!

然而,反对做化学实验的巴特勒校长知道了两人的所作所为后勃然大怒。他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胡闹,决心要马上制止这种目无校规的行为。就这样,达尔文兄弟俩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

1820年的一个寒冷、阴暗的下午,达尔文兄弟俩提心吊胆地站在校长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前,忐忑不安地看着他们的校长巴特勒博士。这位在24岁时便被任命为希鲁斯伯里中学校长的巴特勒先生表情严肃,虽然他反对体罚,可他却喜欢用挖苦的话来惩戒犯了错误的孩子们。他威严地对伊拉兹马斯说:

“喂,你说吧,你们干的事已经有人告诉我了。说吧,是怎么回事,啊?”

“校长,我很……抱歉,”伊拉兹马斯的喉咙有些哽咽,说话结结巴巴,含混不清,“我……我恐怕……我并不十分……”

巴特勒先生对自己的威严带来的效果很满意。他又转向查理·达尔文。

“也许你可以说得清楚一点,你的老师告诉我,你向来是善于辞令的。前年你犯错误时,蒙克先生(前文的教士)批评你,你还和他进行了一场舌战。今天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你哥哥把你带坏了?”

达尔文兄弟俩面对校长的指责,狼狈不堪,无言以对,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来说清楚这件事。

巴特勒先生不容他们多想,继续严厉地说:“有人给我说,你们俩经常在节假日和其他在家的时候玩有毒的化学药品,还一玩玩到深夜,有没有这回事?”

突然之间,查理·达尔文心生一股勇气,他大胆地说道:“校长,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并没有玩有毒的化学药品,只是做了一些传导实验。”

“啊,小达尔文,真的是这样吗?”校长用嘲讽的语调挖苦道,“这么说,我们学校有一位未来的波义耳或者是戴维了?我的印象中搞实验的应该是成年的科学家,而不是那些翻译不了贺拉斯,甚至连最简单的拉丁文动词词尾变化都搞不清的乳臭未干的小儿!”

“可是,校长……”达尔文仍想为兄弟俩的行为辩护,可校长不再容忍他了。

“够了!”巴特勒先生大发雷霆,他用手指敲着大写字台的桌面。“我不想听你们的辩解!你们被送到这里,为的是接受古典文学教育,不是来涉猎科学性的东西。现在,回到你们各自的教室去,勤奋地--或者至少以你们能做到的那几分勤奋来学好当前的功课。如果你们还要玩那些与你们不相干的科目,我就不得不严肃地考虑请你们的父亲把你们从本学校领走。”

巴特勒先生并没有就此事罢手。不久,在一次早祷后,巴特勒先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训斥达尔文,批评他在科学方面的兴趣,并说达尔文是一个“难以救药”的孩子。达尔文并不理解难以救药的含义,很长一段时间他总以为这是一句相当可怕的话。所幸的是他并不懂,否则他少年的自信心会受到重大打击。

校长虽然没有开除达尔文,可他被老师批评的消息却传到父亲的耳朵里。达尔文医生非常生气。他一向对儿子寄予厚望,要求很高,但他并不理解儿子的兴趣和爱好的意义。在对青年人教育的问题上,他是一个保守和固执的人。有一天他就达尔文被批评一事问达尔文:

“查理,校长又批评你了,怎么回事?”

“因为我和哥哥做化学实验。”

“我早就对你说过,你首先要学好学校规定的功课,不要把时间花在那些没有用的事情上面。如果你现在不用功,将来悔之晚矣。”

“爸爸,我对学校里那些课程毫无兴趣。”达尔文对自己敬重的父亲坦白道。可他的父亲听了之后却火冒三丈:

“兴趣、兴趣,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抓小鸟、钓鱼、玩瓶子、采花草、闲逛,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样下去,你会给自己、给我们整个家庭丢脸的!你会成为一个叫人痛心的败家子!”

老师的批评,达尔文根本不放在心上,可父亲也这样说他,他感到非常难过,孤独和痛苦占据了他的心灵。他的父亲,在他眼里,一个有智慧、有远见且和善的人,也不了解他,这让达尔文倍感心酸。多年以后,达尔文想起巴特勒先生及他的中学学习生活时说:“谁也没有比我更憎恨这种陈旧的、刻板的、毫无意义的古典教育了。”其中隐隐可以看出,他把对父亲的不满全转嫁到学校身上去了。

化学实验事件之后,他的同学们因为他对化学“臭气”感兴趣,于是就送了他一个外号“瓦斯”,其实他的兴趣主要还是在植物学和昆虫学上。

罗伯特·达尔文医生认识到,让小达尔文再呆在希鲁斯伯里中学已毫无意义,他决定让达尔文和他哥哥一样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学专业,让他子承父业。

经过再三考虑,1824年的圣诞节,他将这个安排告诉了达尔文,让他第二年秋天也去爱丁堡大学读书。

“你的意思是希望我成为一个医生吗?”达尔文惊异地问,他的脸上满是沮丧的表情。

“这有什么不好?”达尔文医生看着儿子,“你很清楚,我在这里有一个赚钱的诊所,而且事业稳步发展。伊拉兹马斯和你毕业后,都可以在这儿开业,我们会有很多病人,也会有可观的收入。当然,我不会反对你到别处开一间诊所。说老实话,你去利奇菲尔德可能会更加赚钱,你已故的祖父在那里曾深受尊敬。”

“我本来想……”

“嗯?”

“爸爸,我希望能继续学植物学和动物学。我要踏着祖父的足迹走,而且我觉得,可能我命里注定要把他留下的工作继续下去。”

“命里注定!”达尔文医生愤怒地大声说道,“你有什么资格说命里注定?像你这样的孩子,命运是操在父母的手里。我告诉你,你命中注定要学医的。我已经说过了,秋天你必须去爱丁堡上学!”

罗伯特·达尔文医生年事已高,身体发福,可他的脾气和固执却依然故我。

“你的校长说你不可救药,这话看来有些道理。如果你一味固执己见,不听老人们的话,极有可能一事无成。”他说完话,迈着沉重的步子到书房去了。

再争论下去毫无意义。达尔文又一次感到不被理解的痛苦。他不可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

1825年,达尔文在希鲁斯伯里的中学生活彻底结束了,可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解脱,又钻进了另一个牢笼而已。

五、幸福时光

梅庄是一座漂亮的乡间宅邸,坐落在特伦河畔斯托克以南6英里、距离希鲁斯伯里约20英里的地方。在梅庄,居住着达尔文的优雅而富裕的舅舅乔赛亚·韦奇伍德第二。

1824年夏天,16岁的达尔文得到舅舅邀请他去梅庄过暑假的消息后,他高兴极了。小时候,从母亲的叙述中,他对梅庄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很长时间他一直以为他的外祖父不是个公爵的话,至少也得是个男爵!他曾在希鲁斯伯里中学向伙伴们夸耀说,他的外祖父曾是王后的“知己朋友”,王后非常信任他。

在结婚的头10年中,罗伯特·达尔文医生和夫人常常去梅庄玩。每逢过节时,两家还要互赠礼物,从梅庄来的礼物总是非常贵重的。孩子们过生日时,舅舅总是送给他们一些漂亮的礼物。

但是,达尔文出世后,他们家去梅庄的次数就减少了。苏珊娜病倒以后。他们几乎不去了。直到1819年,妈妈死后两年,达尔文才跟着父亲去梅庄拜访。

乔赛亚家共有9个孩子,4男4女(1个夭折),都比达尔文大。表哥们对达尔文没兴趣,可表姐们就不同了,她们立刻与达尔文亲近起来。

同类推荐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自古以来,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
热门推荐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绝色狂妃:妖娆二小姐

    绝色狂妃:妖娆二小姐

    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智勇无双,穿越到这个强者为尊,崇尚武力的幻界。嘿,骂她是废物?那些人很快再也笑不声出来。一舞嗜血的剑刃,凌驾九州;一曲天籁销魂音,我为强者!……“王爷,出大事了,王妃带兵讨伐齐国,扬言要江山易主!”他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微微闭目修养。天塌下来,还有他顶着,顶不住了再说。“启禀王爷,不好了,王妃放话出去,她喜欢天底下最强壮的男人,辰王府门口已经被各大势力魁梧猛汉围得水泄不通!”他俊逸容颜淡然如水,随便她折腾。“王爷,王妃的师父来了!”就是她三番五次不顾一切、舍命相救的那个男人?“嗯?”他立即起身,眯了眯眼,顿时霸气寒意毕露,“本王去会一会。”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前世,苍茗兰倾尽所有,却被无情背叛,魂归西天!当她再睁眼时,她回到了十岁那年,重来一世,终于看清深爱男子的阴谋。前世她对不起太子,今世便用行动为他护国!前世她受江国寒暗算,今世绝对不相信他的表白暗许。好在,她的身边有江元靖与她共进退,不离不弃……
  • 启蒙三书

    启蒙三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厚德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蒙学传世典籍:这里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美丽传说,这里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袅袅余音,这里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循循善诱……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拽上我的复仇公主

    拽上我的复仇公主

    10岁之前的两姐妹,是慕容家族的千金小姐,可是因为一个天大的阴谋,父亲不认,母亲因为证明自己的清白自杀,同父异母的妹妹更是出言恶毒,她带着妹妹从家里逃出来,还被追杀,又被人拐骗卖到美国做女佣,她们发誓,一定要活下去,要回来报仇。经过7年的蜕变,她们回到中国,回来报复所有该报复的人,殊不知这背后还有着一个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