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200000015

第15章

据周培源回忆:“毛泽东还亲切地讲到自己的认识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发展的。他说:我搞政治也是一步一步来的。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上了七年学堂,以后当小学教员,又当中学教员。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又从太阳到地球,从水的合成到细胞的产生,举了许多事例来论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他说:一切个别的、特殊的东西都有它的产生、发展与死亡。每一个人都要死,因为他是产生出来的。人必有死,张三是人,张三必死。我们见不到两千年前的孔夫子,因为他一定要死。人类也是产生出来的,因此人类也会灭亡。地球是产生出来的,地球也会灭亡。不过我们说人类灭亡,地球灭亡,和基督教讲的世界末日不一样。我们说的人类灭亡、地球灭亡,是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来代替人类,是事物发展到更高的阶段。”

8月30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到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时,他说: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5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属于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被杀么。孟夫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晋文,秦始皇也算。我们有许多事情行不通,秦始皇那时也有许多事情行不通。

[附注]叔孙通,泰始皇时任博士,后归刘邦,仍任博士。汉朝建立,与儒生共立朝仪。

晋文公(前697~前628),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1965年

1月,毛泽东对斯诺谈话说,2000多年前,庄周写了他的关于老子的名篇。后来就出现了100个学派,争论《庄子》的含义了。

4月,毛泽东在长沙。有天,他指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的《毛主席语录》,打趣地对陈伯达说:“这是在给我编《论语》!”

6月26日,毛泽东收到章士钊《柳文指要》稿后,派人送去桃杏各5斤,并附上一封颇有趣味的信。信中写道:“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纳为盼!投报期反,尚乞谅解。”

[附注]“投我以木槐,报之以琼瑶”,见《诗经·卫风·木瓜》。

7月,李讷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毛泽东送给她自己喜爱的四句话:“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3.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4.在命运的迎头痛击下头破血流但仍不回头。”

[附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句,见《孟子·告子下》。

秋,毛泽东写《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附注]“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见《庄子·逍遥游》。

1966年

3月18日,据吴冷西回忆:“下午,毛主席在西湖西南岸的住地刘庄召开一个小会,到会的有少奇同志和周总理,彭真、康生、陈伯达和我列席。会议结束前,毛主席突然批评我说,《人民日报》登过不少乌七八糟的东西,提倡鬼戏,捧海瑞,犯了错误。我过去批评你们不搞理论,从报纸创办时起就批评,批评过多次。我说过我学蒋介石,他不看《中央日报》,我也不看《人民日报》,因为没有什么看头。你们的《学术研究》是我逼出来的。我看你是半马克思主义,三十未立,四十半惑,五十能否知天命,要看努力。要不断进步,否则要垮台。批评你是希望你进步。我对一些没有希望的人,从来不批评。”

7月8日,毛泽东给江青写信,信中说:“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几句话:‘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益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谈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于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得很凶,简直吹得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

[附注]“人贵有自知之明”,见《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67年

4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对干部讲了《触龙说赵太后》,并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代表剥削阶级,而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我们如果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夺回去。”

[附注]《触龙说赵太后》,本篇见《战国策·赵策·四》。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见《孟子·离娄上》。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如下:

赵太后新用事,泰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目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1968年

10月31日,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10月13日至本日在北京举行。在闭幕会上,毛泽东再一次讲了话。他说:拥护孔夫子的,我们在座的有郭老,范老基本上也是有点崇孔罗,因为你那个书上有孔夫子的像哪。冯友兰就是拥孔夫子的罗。我这个人比较有点偏向,就不那么高兴孔夫子。看了说孔夫子是代表奴隶主、旧贵族,我偏向这一方面,而不赞成孔夫子是代表那个时候新兴地主阶级。因此,我跟郭老在这一点上不那么对。你那个《十批判书》崇儒反法,在这一点上我也不那么赞成。但是,在范老的书上,对于法家是给了地位的。就是申不害、韩非这一派,还有商鞅、李斯,还有商鞅、李斯、荀卿传下来的。这些古董我也不劝同志们回去研究这一套呵。

[附注]《十批判书》是郭沫若1943年下半年至1945年初写作的关于中国古代诸子研究的论文集,1945年在重庆出版,1950年在北京作了修改和补充,1956年再版。全书10篇,即《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等。

1970年

5月20日,毛泽东为支援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发表声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声明指出:“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附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见《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月31日,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在九届二中全会印发。它严厉批判了陈伯达,内称:“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上过庐山的一位古人说:‘杞国无事忧天倾。’我们不要学那位杞国人。”

1971年

9月10日中午,毛泽东在靠近绍兴一条专线上的专列,接见南萍、陈励耘、自宗善等。据汪东兴回忆:“这次谈话,讲了庐山九届二中全会的问题,党的历史上几次路线斗争的问题,军队干部的团结问题,战备问题。谈话中,毛主席还说: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条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直到麦城失败。毛主席在谈话中,再一次批评了林彪、黄永胜。他还针对当地领导人闹不团结,讲了一个春秋时代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故事,寓意深长。他说,齐国和鲁国打仗,我是帮鲁国,还是帮齐国啊?鲁国小,人少,只是团结的好。齐国向鲁国进攻,鲁国利用矛盾,把齐国打败了。”

9月的一天,周恩来向毛泽东书面汇报了林彪一伙准备叛逃的异常情况,请示处置办法。毛泽东阅过材料后,在他喜欢用的一把丝绸折扇上题联,旋即叫警卫人员直送周恩来。题联为:各求各志,各行各路;离凡离圣,离因离果。“各求各志”意即各从其志,语出《史记·伯夷传》:“道不同不相与谋,亦各从其志也。”既然各有各的志向,必然会各走各的路。人各有志,不必勉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何办法?下句的“凡”、“圣”本来是儒家称引的范畴。儒学把人分为“圣人”、“凡人”,圣人指圣贤豪杰,凡人指人民大众。“因”、“果”为佛家语,即因果报应。佛家认为,前生或今世所造善恶诸业,必将在今生或来世获报。作者借此表示辩证法的因果规律。9月13日凌晨,林彪果然撕去“最最最”面纱,驾机叛逃。是为“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顷刻即摔碎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果然“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1972年

同类推荐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生化之末世

    生化之末世

    一个普通的少女突然穿越到了异世,摸爬滚打,好不容易熬出头,回到了原来世界,却不想,生化危机爆发了……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小老婆大翻身之错嫁

    小老婆大翻身之错嫁

    一家满有情调的咖啡厅里,坐了各式各样的男男女女,当然也有谈情说爱的情侣们!每个座位都采用秋千式,两旁绳索上还挂着红色玫瑰。这是一间极近奢侈,又极度浪漫的情侣咖啡厅,情侣们可以在这里谈情说爱,单身汉可以在这里调情找爱,而姐妹淘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不,窗户旁的三位就在那叽哩呱啦的讲个没完。“我要结婚了,你们会来吧?”瓜子脸美人尖,白皙光滑得有如初冬新雪的肤色,及腰如瀑布般……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天气

    天气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