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6600000005

第5章

篇主要论述的是平时训练部队应该把握的问题,强调了良好的军事素质来源于平时严格的军事训练。步调一致、协调统一是发挥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平时注重部队和官兵的作风养成,抓好平时的教育训练,这是提高部队军事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只有熟悉统一的号令,才能使部队在实战中根据号令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进退自如。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其中的军事战技能训练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现今在部队仍然在使用。即训练方法的分步组织:先基础、后应用,先单一要素、后组合要素,先个人分练、后集体合练,相关单元组合成为训练的雏形。

【原文】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三军之士,素习离、合、聚、散之法,备谙①坐、作、进、退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②以应变、听金鼓③而进退。如此,则无不胜。法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④。”

【意译】

在作战中,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时,不可与敌交战于险狭之地,一定要选择平坦宽阔的地区做战场,以便于部队遇到敌人时,视主将的旌麾而改变行动,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锣音就停止。这样与敌作战就能获得胜利。《论语》指出:“指挥大部队作战,能进就进,不能进就停止。”【原例】

战国时,魏将吴起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自《吴子·治兵第三》)

【译文】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说:“将士常常战死于没有打仗的本领,失败于缺乏灵活的战术。所以用兵的法则,以教育训练为先决条件。一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十人;十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千人;千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万人;万人学会打仗,可以教会全军。战法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

这就是为将帅者的职责。”

战例点评之一

桂陵、马陵之战

时间:公元前353年;公元前342年

地点:桂陵(今河南长垣北,一说为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

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山东郯城一带)

将帅:齐国:田忌、孙膑魏国:庞涓

兵力:桂陵之战:魏军8万,齐军8万

马陵之战:魏军10万,齐军5万

结果:桂陵之战是一次著名的截击战;马陵之战则是一次著名的伏击战,是战国前、中期,齐、魏两个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最终以魏国两战皆败而告终。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以及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战略指导思想和战术手段都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作战背景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各自积极向外扩张,同时又联合对付周围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胜利。魏率先在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与韩、赵两国合力兼并邻国土地,使许多弱小诸侯称臣,国势日渐强盛。然而赵、韩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实利,只是徒令魏独自强大起来,这反而对与之相邻的韩、赵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三晋联盟随之逐渐瓦解,魏、赵、韩各自图谋发展。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kuī)、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受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教”,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dí)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通过一系列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

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侯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

魏的兴起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嫉恨。魏国为便于统治其广袤的东部地区,加强控制东方诸侯,避开受西方强秦威胁,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从而与向中原扩张领土的齐国形成尖锐冲突。

齐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向东扩张的严重威胁,它就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齐一度试图削弱魏在中原的势力,曾出兵攻占魏地观(今河南清丰南),并迫使泗上诸侯由朝魏而朝齐。然而在魏惠王时,魏尚有相当实力,齐必须拉拢韩、赵才能达到削弱魏的战略目的。为摆脱魏霸权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25公里)相会,赵的行为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适逢公元前354年,赵在齐支持下,向依附于魏的卫发动战争,出兵攻取卫国漆(今河南长垣北)、富邱等地,并派遣驻扎了部队,迫使卫屈服向赵称臣。于是,魏惠王便借口保护卫,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进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并征调宋军队助战。赵成侯急忙派麛(mí)皮求救于楚,楚宣王采纳了将军景舍的建议,表面承诺出兵,实际欲待赵、魏两败俱伤后,而见机取利。麛皮识破楚的意图,建议赵王与魏讲和,然而赵王犹豫不决,不想就此向魏屈服。同年,魏虽然被秦乘机大败于元里(今陕西澄城南),然而魏不为所动,仍然命令主将庞涓加紧攻赵。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赵遂于公元前353年遣使臣向齐请求救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魏、齐首先爆发了桂陵之战。

二、作战经过

齐威王闻报赵告急,遂立即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齐将段干朋(一说段干纶)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的信用,也必然降低了齐在诸侯国面前的信誉,还会给齐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主张出兵救赵。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前的战略形势来分析,如果立即出兵前往邯郸,赵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击魏的战略方针。

具体地说,是先派少量兵力南攻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以牵制和疲惫魏军。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对魏发动正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既示齐已出兵,又可待魏疲赵破之时,齐则两收其利: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后导致赵遭受重创、魏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战胜魏和日后控制赵及进军中原创造有利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根本利益,因此被齐威王欣然采纳。齐威王决定派部分兵力与宋、卫部队合攻魏襄陵,牵制魏军。主力则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同年,赵成侯决定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

当时魏的扩张,也引起楚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出兵攻赵,后方空虚之机,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南部的睢、地区进攻。而西边的秦也不甘示弱,发兵攻打魏安邑等要地。这样,魏实际上已处于四面作战的困难境地。但魏实力十分雄厚,主将庞涓又决心坚决破赵,不为其他战场的局势所动摇,因而一直排除干扰,全力维持着邯郸方面的主攻局面。

魏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均已非常疲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齐主力8万救赵。

田忌的作战计划是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则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他料敌审形,认为魏强齐弱,赴赵地直接与魏军交战,则是以弱敌强,必然导致失败;可乘魏军精锐在赵作战,魏都大梁防务空虚之机,采取“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必救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困境自解的策略。他解释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众殴斗,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厮打。指挥部队解围的道理也是如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析道:现在魏、赵相攻已经一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在在赵,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军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长途行军,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都大梁挺进。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计示敌以齐军将帅无能,冒着粮道被市丘魏军截断的危险,故意以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邑大夫率军一部先攻人多兵众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结果兵败战死,造成齐军固弱、指挥不力、不堪一击的假象,并掩盖齐军进军大梁的真实意图。平陵之战后,孙膑迅速以轻车锐卒西进,直扑魏都大梁,将主力分散隐蔽其后,以示齐军兵力薄弱。大梁是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此时处于危急之中,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难刚刚攻克的邯郸。庞涓自恃魏武卒精锐,竟弃其主力于后,率轻锐部队兼程赶回魏国,企图全歼齐军于大梁。孙膑闻报魏军已回撤,即令齐军折向北,部署齐军将魏军还师的必经之路——桂陵,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截击魏军于归国途中。魏军由于长期进攻赵军,兵力消耗很大,加上长途跋涉的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遭到占有先机之利、休整良好、士气旺盛、以逸待劳的齐军的突然袭击,一经接触,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严重失败。其已经占领的邯郸等赵地,至此也就得而复失了。

魏在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严重失利。公元352年,魏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旧都安邑(今属山西运城)。楚也攻取了魏的睢水等地。然而魏实力尚未从根本上被削弱。同年,魏军打败齐、宋、卫三国联军,迫使齐求和。对秦进行了反击,迫使秦与其修好。与此同时,赵也和魏媾和了。

公元前344年,魏国主盟,召集邹、鲁、宋、卫等国赴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会盟,自称为王。齐、楚、韩等国对此不满,拒不赴会。到了公元前342年,魏又穷兵黩武,命庞涓率军攻打比它弱小的韩。韩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求救。齐威王一如当年那样,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邹忌依然持反对态度,不主张出兵,而田忌则主张发兵救韩。齐威王征求孙膑的意见,孙膑谈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赞成早救,而是主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韩国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竭力抗魏。当韩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从而“尊名”、“重利”一举两得,既可令韩完全听命于齐,又有更大的把握战胜强大的魏军。齐威王于桂陵之战后图谋继续利用三晋矛盾,给魏以致命打击,遂采纳孙膑的建议,暗中许诺于韩,齐将出兵攻魏。

韩得到齐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都已疲惫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起兵5万,率领齐军直趋大梁。

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仍以攻其必救的“围魏救赵”战法,直奔魏都大梁,庞涓闻报齐进军国都,遂立即撤除韩围,主力回返。魏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之极。于是决定暂时放过韩国,转将兵锋直接指向齐军,急欲击灭齐军于大梁。其意图不言而喻:好好打击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然而齐军在过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入魏境不久,得知韩围已解,即准备还师齐。

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追击齐军。在过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时,太子申本欲听从徐子的建议退军,但庞涓自恃精锐,邀功心切,欲全歼齐军,并深入齐本土。于是,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已不可避免了。孙膑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情况,孙膑认为战胜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形误敌,诱其深入,而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设想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全力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创造性地施展了“减灶”的计谋,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率领魏军接连3天一路追来,见齐军退却避战而锅灶的数量又天天在减少,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经过长途跋涉,兵力已损失、逃亡大半,必然不堪一击。于是,竟不用主力,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马陵一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要,是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于是,孙膑遂在马陵设伏,将铁蒺藜布于前,当作沟堑,以战车、大盾构成野战的前沿壁垒,在战车上布置弓弩手和执戟甲士。并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见到火光为号,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同类推荐
  • 英雄的晨曦

    英雄的晨曦

    他们不知道千军万马,他们只知道兄弟成千上百。他们不知道政局奸诈,他们只知道忠魂可以报国!这就是英雄,可以挑战神的英雄!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这支特种部队极受以色列总参谋部器重,并得到了政府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总参侦察营的任务重点是进行越境侦察和突袭,同时,为了避免重蹈“101”部队的覆辙,总参侦察营制订了严格的军纪,并对所有行动都进行面面俱到的周密计划,以确保不再出现任何疏漏。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热门推荐
  • 何夕兰烬落

    何夕兰烬落

    她是名臣之后,轻柔如水、灵秀聪颖。她生在帝王家,兰心蕙质、豪迈爽朗。两个不同身份的女孩子,相识在森严的紫禁城。在这里既有宫闱惊变、兄弟阋墙的惊心动魄。也有良辰美景、春花秋月的妩媚清新。有她们深爱的人,也有她们无法化解的仇恨。几许痴情、几段苦恋,往事已成空,满腹相思都沉默。几番风雨、几度秋凉,繁华终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政治斗争的风雨中,一切都可能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始终温暖着对方……
  • 绝色庄主腹黑娘子

    绝色庄主腹黑娘子

    人人都说大户人家也没什么好的。莫名穿越,摆明了就是“打要还手,答应成为天下第一庄庄主的契约妻子。自以为是的姨婆天天登门狂骂。绝对会好好侍奉你的!”看来确实是如此。来人呐!漱口水伺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回去!打死都不回去!就算在古代,偶尔还传来几声啜泣声。“娘子,现在都超出那么多,当初立的字据可还在?”某人狼手不安分的缠上叶芸的腰,根本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最最麻烦的还是她那个三不五时不见踪影的“美人”相公。慕容翎上前,活的有声有色。只见叶芸咬牙切齿,怎么还?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怪了。还有待嫁小姑子欲求不满。喂喂,顺便在她身上轻拍。来人呐!赶紧去外面贴招亲告示,三月内给小姑子找到如意郎君,手上的信纸几乎被她捏的粉碎。本以为他清冷无欲,相公放心。“当然在了。好个“打不还口,庄主大人!我们的交易里好像没有这一条吧?从此走上各种“斗”的道路。回来吧。她是不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姨婆估计这辈子都没有漱过口,骂要还口”嘛!片段欣赏一:说什么庄里一切事情由她做主。“疯婆子,骂不还手!”,惟妙惟肖。”叶芸皮笑肉不笑,天天算计着怎么挪钱给长孙挥霍。之前说好一年给多少,想安慰的话瞬间卡在了喉咙里。还时不时扑上来吃她豆腐?!高傲又偏心的奶奶,不忍地看了一眼她的神情,先算算账吧。谁知道他腹黑无赖,而是气的牙痒痒。这么重要的东西,她也能自食其力,我肯定收的妥妥帖帖的,嫁出去!给钱可以,一手拎开他的狼爪。从此以后,她是21世界的天才少女,为夫打不还口,画的一手好画,骂不还手。片段欣赏二:想将她留下帮他处理那一大家子?没有藏在身上?如意算盘也打的太美了!,智商高到无法测试。为了赚取银两,拍拍她的肩膀,拿个一坛子不嫌多。原来她不是感动的呼气,应该可以合作愉快叶芸双肩微微颤抖,差点命丧黄沙滩。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虞美人穿越万年

    虞美人穿越万年

    他,才华横溢,性格却非常古怪;她,貌美如仙,却刁蛮任性,有点痞子的可爱。这个性格完全与外貌不匹配的小女人,却让他左右琢磨不透。两人相遇竟是惊天动地!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除了精彩没别的。
  • 遇上你是我的小确幸

    遇上你是我的小确幸

    惨遭未婚夫悔婚,叶慕情急嫁了个穷三代的男人!殊不知自己嫁进了第一豪门!从此叶慕影视事业顺风顺水,丈夫更是疼爱有加。被冠上无数光环的她笑言:“嫁给他,才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而那个本就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他说:“能娶了她,是我所有决定中最有价值的。”【已开新书《重磅甜宠:试婚老公,要上位!》讲述一个甜甜逆袭的故事,求支持!】
  • 对不起,我爱你!

    对不起,我爱你!

    她家公司面临破产,人前,只得口是心非的说出“心甘情愿”。她被仇人追杀,她的弟弟妹妹遭遇绑架……他设下陷阱,她是懦弱的落魄千金;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的复仇女神。,她撞了不该撞的故人——裴湛。凌晨的机场,诱她步步深陷;她无路可走,人人尊称他一声‘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