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也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即使是鲁宾逊,也还在孤岛上雇用了土著人“星期五”作为自己的随从。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断,彼此之间构成了往来的关系社会。而社交礼仪会告诉你,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八面玲珑、人见人爱。
一、子曰:“不学礼,何以立。”
《易经》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无礼取怨于人,真会咒人早死。人在社会上,要多结人缘少结人怨,而多礼便是一件必要的工具。礼是人为的,是后天的,必须要用心去学习,学习使人养成习惯,如此,多礼便能行无所碍了。
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孔子的所谓礼,自不单指礼貌而言,但是礼貌必在其中是可以肯定的。言语行动,音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多人不怪。在对人方面来说,礼多可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某人是某公司的最高领袖,高级职员去见他时,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你一声先生,而且不肯关注你的陈述,来人只好站在旁边说话,真是架子十足。有时碰到他不高兴,或他认为你说的话不对,他竟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也始终不看你,好像视而不见,你落得一场没趣,只好悻悻退出。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他下属,当然可想而知。就是对待朋友,同样也是爱理不理的神情,实在令人难受。他得势的时候,大家只敢在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奉承,但心里都反感他。他种了这种恶因,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多,当然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原因,然而平常待人傲慢,至少是个辅助条件。
礼多人不怪,是人之常情。老王是不善客气的人,又患有高度近视,十步以外,看不清来人的面貌,对于熟人,只会由听声音来辨别他是谁,因此不熟悉的人,往往误会他是自大成性。他为补救他的缺憾起见,就是对于小妹倒茶,总是加上“请你”,或“谢谢你”,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有所陈述或要求,他总是起立,绝不坐在椅子上,有时还称他们“先生”。
然而多礼还必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可得知其人的虚伪,虚伪反而使人讨厌。能诚恳,才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人熟礼不熟。这就表示,你对于熟人,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子所以能够被“久而敬之”,他必先对人能够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并且,更需先由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
二、做出有礼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从交际心理上来说,人们初次见面,都有一种渴望了解对方,并想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回礼。这样以诚相见,就为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自信心。有些人怕见陌生人。本来伶牙俐齿的,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2)要真诚自然。有人把自我介绍称为自我推销。推销产品时需要“货真价实”,那么推销自我时也不能不顾事实大吹大擂。做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很”、“最”、“极”等极端的词汇,真诚自然的自我介绍,往往更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3)要考虑对象。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要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比如第1次参加某方面的研讨会,你站起来说:“我叫××,我来发个言。”此时在场的人一定会这么想:这是什么人?怎么从来没见过?他代表哪方面?他的意见值得听吗?所以,面对听众,你只介绍“我叫××”,别人不会专心听你的发言。如果你理解听众的心理,就可这样介绍:“我叫××,是××大学的教师,我第1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望大家多多指教。现在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介绍,才能使听众专心听你的发言。
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对方,要随机应变。如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最好认真规矩些;如面对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做出既有特色又有礼节的自我介绍来。
三、称呼有礼彰显魅力
称呼,就是对人的称谓。用什么称谓称呼人,既是个礼貌问题,又是个态度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说话人的素质以及说话人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社会交往中,必须讲究称呼的礼节。
1.日常惯用的称呼语
(1)亲属之间的称谓
亲属之间,对长辈应以亲属称谓相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等。称呼长辈的姓名、职务、身份、职业等都是不礼貌的。对平辈,可相互用亲属称谓或加排行序列称谓相称,如哥哥、妹妹、二哥、三妹等;夫妻之间可以以姓名相称,俩人在一起时,可用昵称,但不宜在父母面前、孩子面前、公开场合使用;年长的平辈可直接称呼年少者的名字,若年少者已成年,则用亲属称谓较礼貌。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也可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但当晚辈有了他自己的成年晚辈时,直呼其名也就不妥当了。
(2)熟人之间的称谓
对关系较密切的熟人,可仿照自己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相应的称呼,还可以“姓加亲属称谓”、“名加亲属称谓”、“姓名加亲属称谓”称呼,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在一些正式、公开的场合,可以称呼熟人职务、职业,也可以“姓加职务、职业称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如“赵校长”、“李总经理”等等。
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常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称呼姓名,这种称呼明快直爽。反之,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对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直呼姓名,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不称姓而直呼其名,是最亲切、最随便的一种称呼。但这只限于长者对年轻人、老师对学生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没有这种特殊关系而直呼对方的名字就不礼貌了。
朋友、同学、同事之间,相处久了,称呼可以随便一些,可在姓氏前加“老”、“小”、“大”等,如“老彭”、“小陈”等。在人的亲属、职称、身份等称谓前,加上“老”、“大”等词,是更为尊敬的称谓,如老领导、大哥等。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可以在姓后加“老”字,如“王老”、“孙老”等,这种称呼是很恭敬的。
(3)对陌生人的称谓
对陌生人的称谓,一般来说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通称:可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称“同志”、“朋友”、“师傅”、“先生”、“小姐”等。对男人一般可以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太太”,若已婚女子年龄不是太大,叫“小姐”,对方也绝不会反感。而称未婚女子为“夫人”就是极不尊重了。所以,宁肯把“太太”、“夫人”称做“小姐”,也绝不要冒失地称对方为“夫人”、“太太”。成年的女子都可称“女士”。二是可以亲属称谓相呼。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以父辈、祖辈、平辈的亲属称谓相称,如“大伯”、“阿姨”、“老爷爷”、“大娘”、“大嫂”、“大姐”等。
2.运用称呼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民族、时代、地域的差异
各个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人的称呼都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在日本,对妇女也可不称之为“女士”、“太太”、“小姐”,而称“先生”,如“米费子先生”。而汉民族语言中的称呼相对于其他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要复杂得多,这不仅要看人的性别、辈分、年龄,还要分清敬称和谦称。有的民族语言就没这么讲究,如英语中的“aunt”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是“姨母、姑母、伯母、叔母”等等。所以各个民族有不同的称呼习惯,在实际运用中,要遵从各民族的习惯。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各种方言,所以还要注意方言间称呼的异同。如在内地用得最广泛、最普通的“同志”称谓,而在港澳台,几乎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与港澳台同胞打交道,不宜用“同志”这一称呼。
(2)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显得通俗、随便,更为亲切。现代汉语中,同一个对象,可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称呼,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在口语中,如果面对称呼对象时,运用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就显得生硬、不自然、不亲切。但是,在口语中,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可以作为他称用语出现。如“我的祖父”、“你的母亲”等。
(3)要注意语言环境和称呼对象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识的人,我们对其称呼就可随便点,甚至可叫小名、绰号,夫妻、恋人之间私下里还可用昵称,这样显得较亲切、自然,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但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会场上、课堂上,叫他人的小名、绰号,就会显得不严肃,太放肆,应当以“××同志”或“××同学”相称。对不太熟悉的人、长辈、领导和老师,也都不宜用“小名”和“绰号”,否则,就会显得不尊敬。所以,运用称呼语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环境和称呼对象,灵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称呼对象,应运用适当的符合人的身份、地位及体现与自己恰当关系的称呼语。
四、交谈礼节不可忘
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情感,彼此增进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方式,但在交谈中想把话说的有礼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使交谈起到好作用,则更应注意交谈的态度,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
1.交谈的基本原则与礼节
在任何社交场合,诚实与热情都是交谈的基础。只有开诚相见的谈话才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气氛才能融洽。
谈话时,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更不要看书看报,或者面带倦容,哈欠连天,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如玩指甲,弄衣角,搔脑勺,压指节等等,这些动作显得素质低下而不礼貌。
交谈时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万一需要插话或打断对方的话时,应先征得对方同意。用商量的口气问一声:“请等等,允许我插一句”、“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或者:“我提个问题,好吗?”
如果是许多朋友在一起交谈,讲话的人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两个你熟悉的人身上,而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个人;倾听的人除了要特别注意正在说话的人之外,目光也应偶尔光顾一下其他的人,并应该使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只让两三个人说话。对于比较沉默的人亦应设法使他开口。比如问他:“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或“你有什么看法?”等等。
2.交谈技巧
(1)“就地取材”、“随机应变”
访友拜客或有求于人总要先寒暄几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则会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嫌,最好是能结合所处的环境顺手牵羊,就地取材来引出话题。如果场合适宜,说几句“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也可以。如果是在朋友家,不妨赞美一下室内的陈设,比如问问电视机的性能如何,谈谈墙上的画如何出色等等。这样的开场白并非实质性的谈话,主要是使气氛融洽。采用赞美的语气,是最得体的办法。
(2)谈话要看对象
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地位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语言和习惯。因此,在交谈中要注意选择话题、语言和口吻。比如,不要对未婚青年谈育婴问题,不要和艺术家谈理财,不要和残疾人谈运动等等。如果缺少广博的知识和控制谈话的能力,那么可试着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其兴趣所在,让他对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发表看法等等。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多是他知识储备中的精华部分。即使你原无此兴趣和爱好,也不妨听一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说不定你就会对这些产生兴趣。
(3)倾听
善于倾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诀。在你倾听对方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与说话人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或做一些手势动作,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
听者应轻松自如,除非对方在讲一件骇人听闻的消息。听者应不时表示“哦”、“嗯”等,以引起对方继续谈话的兴趣。
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语和提问,暗示对方你确实对他的话感兴趣,或启发对方,以引出你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如果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且十分厌烦,那你就应设法巧妙地转变话题,但不要粗鲁地说:“哎,这太没意思了,换个题目吧。”
(4)提问
提问是引导话题、展开谈话或转换话题的一个好方法。提问首先应注意内容,不要问对方难于应付的问题,更不要询问人们难于启齿的隐私,以及大家都忌讳的问题等等。其次是注意发问的方式。提问的人应对发问进行方式设计,以使对方不但可以介绍一些你所不了解的新鲜事,还能使客人能充分叙述自己的感受而使气氛自然融洽。
如果你提出的问题对方一时回答不上来,或不愿回答,则不宜生硬地追问或跳跃式地乱问,要善于调换话题。如果对方仅仅是因为羞怯而不爱谈话,那就应先问点无关的事,比如问问他工作的情况或学习的情况,等紧张的空气缓和了,再把话题纳入正轨。
(5)先思而后言
说话之前,对自己所要说的话要稍作思考。一方面对自己的性格、脾气、心境有个正确的估计,设置自我“警戒线”,同时对对方的个性、爱好兴趣等有个大概的了解,另外,也是对谈话本身有所准备,即谈话的内容、提问的方式,语言、声调等等。讲话不思考、无准备,或文不对题、无的放矢,容易给人以肤浅的感觉。
3.语言美
(1)用词的讲究
说话就像写作,用词的领域越广、越丰富,谈话越生动。假若总是反复用同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不同的事物,便使人听起来平淡无味。
(2)语调的讲究
说话时,人们常常要流露出真情,语调就是这种真情的流露。在社交场合,为使自己的谈话引人注意又谈吐合体,一定要在声音的大小、轻重、粗细、高低、快慢上有所用心。
放低声调比提高嗓门悦耳。
委婉柔和的声调比粗厉僵硬的声调动人。
发音稍缓比连珠炮式易于使人接受。
抑扬顿挫比单调平板更能让人产生兴趣。
(3)矫饰的谈吐
文雅的谈吐,最基本的一条是词能达意,通顺易懂。所以,在选择词句时应以朴实自然为好,过分缀文,他人易误解你是在卖弄;用词不当,反而会贻笑大方。
(4)恼人的习惯
很多人说话时有一种不好的习惯:他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在谈话中插入一些毫无意义的口头禅,而且接连不断,让听的人有一种不胜负担之感。因此,应避免这种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说话颇有妨害的小毛病。
(5)方言的差异
在社交场合,应尽量讲普通话,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如果相互间的语言障碍一时还很难完全消除,那么对于他人的乡音,不妨抱着听听“南腔北调”的心理,听后也不必细加追究,更无需强不同以为同。如有不尽明了的言语,多问一声也可,切忌讥讽或揶揄。
(6)笑话的分寸
喜欢讲笑话和听笑话是多数人的共性。在交谈中穿插少许妙语和笑话,可使气氛活跃而融洽,但讲笑话也要分时间、地点、场合,要有分寸。优雅的举止风度是以友善和为他人着想这两项原则为基础的。有的人喜欢嘲弄他人的生理缺陷和短处,特别对男女之间的话题更是津津乐道。其实,这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风趣和幽默,反而说明了自己的轻薄与无聊。对于低级趣味的笑话,应尽量避免,一不说,二不听。
(7)禁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