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是更好地实施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前提保证。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创新人才的产生。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怎样来衡量教师质量的高低呢?这里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可以称为是外部的质量指标,也就是指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二个标准就是内部的质量指标,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他的素质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学生专业水准、智能结构和思想水平等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对此,有关单位和部门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师的质量。
加强教师教育制度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创建教师教育专业学位制度。科学规范专业标准,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技能标准等。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
可以想见,一个拥有大批优秀教师的教学环境,一定是一块能够孕育创新人才,高质量人才的肥沃土壤。
改革教育制度,为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好教师将因提高学生成绩而得到更多金钱,同时为提升他们的学校而承担更多责任。
——奥巴马
创新人才教育制度政策改革
在2009年3月10日这一天,奥巴马首次就教育政策问题发表了演讲。在演讲当中,他提出了若干教育改革方案。他说,为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长远竞争力,美国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尤其需要大幅减少中学辍学率。他还呼吁改变教育界中普遍存在的“大锅饭”现象,在教师薪酬上引入激励机制,奖励优秀教师,逐步淘汰滥竽充数的无能教师。他说:“好教师将因提高学生成绩而得到更多金钱,同时为提升他们的学校而承担更多责任。”据美国一名政府高官介绍,奥巴马计划在150个学区推广与教学成果挂钩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
奥巴马认为,美国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毫无疑问,未来属于国民教育水平最好的国家,我们拥有成为这么一个国家的一切(资源)”。但是他还指出美国教育现状每况愈下,“我们的成绩在下滑,我们的学校走向失败,我们的教师质量跟不上,其他国家正在超过我们”。他还说道,每一个美国人,“从摇篮开始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均应该享有“全面而富有竞争力”的教育。“我们已经自甘失败太久,够了,美国的教育体制必须重新让世界艳羡。”
奥巴马的“危机感”也引发了我们的危机意识。
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和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有着莫大的关联。很多人去探讨教师质量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把症结停留在了教师队伍这个层面上,其实,这不是主要问题。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教师质量除了和教师个人的道德操守以及职业素养有关外,还与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
教育制度限制教师质量的表现,首先就体现在了考试指挥棒对教师质量提高的设限上。可以说,应试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顽症”。虽然多数老师都知道应该用轻松活泼、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才可以教出有理想、会生活、能力强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大部分老师却都在用机械、呆板的单向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要求学生。因为,在所有人眼中,分数决定一切。
第二点是环境塑造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就要有良好的环境。而现今存在的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令人堪忧。据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教师当中,有超过80%反映压力较大;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还有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更有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第三点就是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也挤进了教师这个队伍,这是导致教师质量成为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我国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同时也出现了此类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引起教育体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第四点,师范教育体制和师范院校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甚至降低了教师的质量。师范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心,师范教育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师范院校的领导们只知把学校名称升格、变“大”,或合并,或“创收”……独独就忽视乃至丢了师范生培养这个本行。而对于学生而言,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英语过四、六级等考核达标上,倒是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水准令人担忧。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相互渗透,教育主管部门也逐渐地淡化了师范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别。
最后一点,这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点。学校教育依然具有非常浓厚的行政主导色彩,这极大地妨碍了教师队伍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严重制约了教师质量的提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仅掌握着绝大部分教育经费,而且完全主导着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这在外部,造成了学校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严重依附性,各级各类学校都围着后者的指挥棒团团转。
据相关机构统计,如果从静态上分析,截止到2020年,我国还需要300万名教师,如果从动态上来说的话,则需要500万名。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要想提高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质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而要解决问题,归根到底,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弱化教育的行政主导色彩,把教育从“应试教育”变成“人的教育”,为教师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清除教师队伍中“南郭先生”,办好师范教育,等等,都尤为关键。
中国的未来在于教育,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教育制度的改革将会让更多人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
(第二节)善于用人,你将无所不能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善于用人才。善于用人,你将无所不能。在用人这一点上,奥巴马既是能识别人才的“伯乐”,还是善于留住人才的聪明之人,更是知道怎样管理人才的智慧之士。
识人术:做慧眼识人才的“伯乐”
我不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奇妙的技巧。我认为自己具备慧眼识人的能力,所以可以招募到很多精英。我对自己的认识也很理性,因此我不担心会招来最为智慧的人才。我无法容忍无知、争夺权力和阴谋诡计。
——奥巴马
慧眼识人伯乐用人
识人是用人的前提,不识人根本谈不上用人,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人的才干。古人曾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慨叹,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很早以前,古人就曾说过:为治以知人为先。这句话也就是在说,治理国家应该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
而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而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能识人断人。奥巴马就是这样的领导。
2008年,奥巴马在芝加哥接受美国《时代》周刊的专访中,《时代》的记者这样问奥巴马:针对你的执政方式,哪些方面令你可以掌控庞大的管理团队,来处理前所未有的危机?
对此,奥巴马给予他们的回答是:我不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奇妙的技巧。我认为自己具备慧眼识人的能力,所以可以招募到很多精英。我对自己的认识也很理性,因此我不担心会招来最为智慧的人才。我无法容忍无知、争夺权力和阴谋诡计。
确实,奥巴马的识人“功夫”在很多场合都能够体现。比如,选择乔·拜登作为自己的竞选伙伴以及后来的美国副总统就体现了这一点。奥巴马选择拜登主要是为了回应公众对他处理国家安全事务能力的质疑。为补这一短处,他不惜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他在“变革”和“新面孔”两大方面建立起的优势。在众多人选当中,奥巴马选择拜登无疑是明智的。作为六任参议院元老、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多次出访各国的拜登在处理国家安全事务方面拥有丰富卓越的经验。数十年以来,拜登一直都是国会有关国家安全辩论的重要角色,而且他也是少数几个记得美苏导弹竞赛时代的人士之一。所以,选择拜登能弥补奥巴马不善于处理国家安全事务这一软肋。
善于识人、用人,造就属于自己的事业金字塔,这是每个人成功的关键。发现人的潜能,培养有潜力的人为自己效力,把自己推上顶峰,这应该是“识人术”的至高境界。所以,识人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社会生存中很重要的一项技巧,而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则更是如此。
领导者要发现人才,前提应该是自己也是真正的人才。汉魏时代的刘劭在《人物志》里说过:“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而唐代的文人韩愈也曾发过这样的感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认为,要想识别真正的“千里马”,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伯乐,只有具备伯乐那样的慧眼识人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发现千里马。在称颂拿破仑的用人之道的时候,歌德还曾说过:只有本身具有伟大才能的君主,才能识别和重视他的臣民中具有伟大才能的人。这句话经过无数例子的证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大家公认的真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百里奚的人,经朋友推荐做了虞国的大夫。后来,虞国被楚国所灭,百里奚辗转到楚国做了放牧的奴仆。
胸怀大志、求贤若渴的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是个人才,就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有眼无珠”的楚国当政者那里很巧妙地赎买了回来,后来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成就了霸业。
曾受过胯下之辱的汉朝开国大将韩信,在楚汉战争之初,投靠了项羽,但因为项羽有勇无谋、没有识才选人的慧眼,韩信不仅“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而且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都不被理睬。无奈之下,韩信离开了楚归顺了汉朝。在最初,刘邦也只给他做一个小官,他一气之下又走了,不过后来被善于识人的萧何追了回来,才在刘邦的统一大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后来,韩信在谈到百里奚的遭遇时曾感慨道:“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也就是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了,而百里奚到了秦国,秦国成就了霸业,其原因不是因为百里奚在虞国时很愚蠢,到了秦国变聪明了,区别在于当政者能不能任用他、能不能听进他的话。
简单的一个例子就说明了领导者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识人才、靠人才、用人才。而要识人才,首先就要保证自己也是人才。所以,不要埋怨身边没有人才,因为,往往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你自己不是真正的人才,或者是因为你不具备识人断人的才能。如果要广泛地发现人才,充分地尊重人才,切实地利用人才,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能够慧眼识人的真正人才。
留人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为条件,我会要求更高的标准和更多的责任。我们将恪守我们对每一个美国年轻人的承诺——如果你尽到了你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我们就会确保你上得起大学。
——奥巴马
人才争夺战吸引人才人才回流
“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对白俨然成了一个社会公理。正是因为最缺人才,所以,21世纪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
1978年,中国开启公派留学生赴西方国家留学的大门。30年来,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人数达到了93.34万人,留学回国总人数为23.29万人,回国人数只占出国留学人数的两成。这其中,留在美国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美国开放的社会、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条件、富足的生活,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留美定居。清华、北大80%的理工科本科毕业生流向美国,并多数在美国立足;过去20多年自费留美的中国留学生,80%没有回来。
百万留学生,百万科技大军,留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增添腾飞的翅膀,美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一批又一批顶尖人才的贡献。那么,美国到底有什么魔力,能留得住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呢?
美国等西方国家拥有富足的生活,有造就人才的环境,这当然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就是这些国家制定的一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比如,刚上台不久的奥巴马就出台了一系列的留人措施。
在移民政策上体现了奥巴马留人的“技巧”。他上台后的移民政策基本上是以2007年的移民改革法案为蓝图,内容包括了支持增加工作签证和绿卡的名额,这将会有利于大部分的华裔高科技的新移民。众所周知,中国出生的移民在工作签证和绿卡排期中都面临名额不够的难题,如果奥巴马的这项移民政策能够得以执行的话,将会有利于华裔合法移民的身份转化。这种“反对保护主义,遏制排外风潮”,创造了美国继续欢迎全世界人才的氛围,这样毫无疑问将会为美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除此以外,奥巴马在教育制度上还加以改革。比如说他主张联邦政府每年至少投入19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他还希望给每年完成100小时社区服务的学生减免大学学费等,这些措施都将会吸引全球更多的人才去美国留学。
有人将21世纪的人才争夺战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有道理的。不采取切实有力的手段,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其结果必然是失败。对国外企业来说,我国既是一个他们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巨大潜在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提供各类专业人才的巨大人才市场。入世后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设立各种办事机构、营销和直接生产单位以及研发机构,甚至有的还把总部迁到了我们国内。他们不断地以高薪吸引我国专业人才。所以,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和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在新的世纪将成为大势所趋而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我们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