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800000018

第18章 大司徒(3)

安丰塘远在淮南寿州,其塘水溉田数万顷。地产丰沃,民无凶岁。人说国朝覆军丧地自彦贞始,刘彦贞入为神武统军,只因他阿附“五鬼”广遗贿赂,而其财源即是安丰塘。刘彦贞甫任寿州清淮军节度使,即以疏浚城濠为由,大兴工役,决塘水入濠中,于是民田干涸,而征赋益急,民人皆鬻田而去。刘彦贞便择肥沃良田低价买进,复引濠水回流塘中,使安丰塘涨水如初,遂又高价售地。如此买进卖出,岁积巨亿财货。

张洎即是发迹于安丰塘。太学生上书揭发其底细:安丰塘买卖农田的谋划者正是这张洎!那时他在刘彦贞幕帐掌书记。刘彦贞得此妙计暴富,张书记也得获仕进显达的资本。(编者注:这与好莱坞电影《唐人街》的黑幕何其相似!寿州安丰塘。加州橡树关水库。《唐人街》是虚构,《无尽藏》却是史实。)

人说他贪鄙无耻而又好攻人短,而这皆因他自有一套固宠术。笑骂任由他人,我自锐意钻谋。樊若水有国主御赐的金禅杖,这位大司徒又将持何物以示威?

他们带我走过这廊桥,此时无尽藏火势已见小。他们并不带我朝那火场走。这廊桥尽头的匾额是“水穷处”。

他们拐上一条上山的麻石道,这小道通向湖山高处的琅琊台。

望着高台周边起伏错落的山势,我不知自己会被带入怎样的迷境。

他们带我走在盘山蹬道上。

飞檐凌空,古柏森峻,引路禁兵状如青面鬼卒,他们像是在将我引向一个鬼门关。

那几株古柏奇姿异状,或卧地三曲,或形似旋螺,它们盘枝交柯,结构成一顶硕大的华盖,那华盖覆罩着高处的平台。

“几人平地上,看我半天中。”我忽又想到韩熙载那诗句。那高台之上孤亭耸峙,若飞鸟之展翅欲翔。我曾听说那山亭名为“云起时”,此刻却见那额题是“拜月亭”。那匾额依然是云波的形状。

那亭前已有一簇人马在静候。青罗伞下有一张雕花椅,座椅上有一位峨冠博带的大官人。大官人手执一柄雕龙金杖,看似就是樊若水那柄御赐金禅杖。

“禀大司徒,林公子前来叩见。”

那头目唱罢,就凶恶地瞅我一眼。我却不想跪拜。父亲依礼接旨,随即就束手就擒。我并非朝官,就不愿遵从他们的礼数。我拒不跪叩,亦是为维护父亲的尊严。

这大司徒却远非我想象中的嘴脸。我拒不跪叩,他却并不怪罪和动怒。他起身离座,和颜悦色朝我走来。我一时有些发懵,我没想到他竟是一副白面书生样。我想这众人声讨的国贼,本是该有凶神恶煞般的威仪。

“呀!林公子可是受累了。”

声气柔和,举止斯文,跋扈之气全无,真可说是笑容可掬了。他从袖中抖出一块丝帕,伸手揩去我额上的血水。这意外之举反倒使我更清醒,我悄悄收紧背后的行囊。

“好算是机缘难得呢!今见林公子,老夫方知何为‘将门有虎子’!后生可不畏乎?林统军有福!我大唐国有赖!”

“大司徒既为国家着想,就请放家父一条生路。”

“林公子有见识,老夫正是为此而来!”大司徒兴奋地拍下手,就指向一个石鼓,“林公子看座。”

大司徒挥手屏退禁兵,又坐回那雕花座椅。他将金杖斜倚座侧,又给我一个请坐的手势,我便在冰凉的石鼓上坐下。

石桌上有食盒,也摆置着酒榼和肴馔。大司徒执壶斟酒。

“端的是缘分呀!林公子来年应试,没准咱就是你座师!圣上命我知贡举,来年我便主省试,这就少不得要关照你了,有了这般缘分,我倒想先给你透道题呢!来,先与你递个盅儿。”

他双手将琥珀酒盅递与我,我退后一步,又摇头拒请。大司徒抿一口菊花酒,又吃一片酱瓜。

“来年死活都是未知,只想大司徒眼下就开恩,你能确保家父平安无恙么?”

“老夫正是为此而来呀!经此一番变故,林公子想是受惊不小了,眼下究竟就看你如何做!”

“我是说此时此刻,你能确保家父仍是健在么?”

“林公子,你总该晓得与你说话的是何人,佛家无诳语,适间我去看过林将军,也确是与他说了话。”

即令如此,我也难以确信父亲依然平安无事。即令大司徒确是在动身前去见过他,那也该有一个时辰了,而我在灯笼熄灭时的那预感,却是半个时辰内的事。我暂时不想说出这疑虑。

“咱们这就开门见山罢,若是你能如着我的愿,我就担保圣上释放林统军。”

“只不知如何才能如着你的愿。”

“欲得未得之物,此心人皆有之。文士之于奇书,武人之于宝剑,醉翁之于名酒,佳人之于美饰,此乃一往情深,必欲得之而称心意。穷人所需者财,富人所需者官,贵人所需者名,而圣上所需者……”

人说他才疏学浅而又好充斯文,此刻他却是在出口成章。这位大司徒曾以太子党为引援,当年太子弘冀作恶暴毙,他以议谥而得名。国主当年立为太子时,他又入东宫主笺奏。此刻他并不明说国主所需者为何物。欲得未得之物。

“此乃必需之物,必欲得之而免祸患。”

“我不知你们所要是何物。”

“可你定能找得到。”

“也未必,但若能找到,我要当着家父面才会拿交出。”

“正是!老夫亦有此意!”

“可你何以担保国主会开释?”

“圣上自会有圣断。”

“樊若水也说自己是钦差……”

“樊若水呀!你是说那个一苇法师么?幸好你未受了他诳骗!圣上先是遣他来,回头又差遣老夫来,就是防他独吞开溜。”

“可是他有御赐金禅杖……”

“眼下他就只有一根盲杖了!圣上心善耳根软,总是滥赐无度,这些咱都不好说。至于这金杖,也就权当是令箭。时事万急,樊若水出师不利,咱就收回这令箭,他也就不再是钦使。也有一事你须记着,告发林统军的正是这个樊若水。科第落榜,屡考屡败哇!”

大司徒收敛笑容瞅着我,我脸上有他期待的惊疑。

“樊若水,噢,一苇法师不是在江上钓鱼么?某一日他求见圣上,献上他钓的一条鱼,那鱼肚中就有一布团,那上边居然有些个文字……”

大司徒卖个关子,站起身子踱几个方步。

“那鱼肚帛书上写的是‘树下无人被缚,林中有人肇祸’。‘人’即是‘仁’,这后半句就有令尊的大名:林仁肇。”

我如遭重击,一时哑然失语。

“一苇献鱼我在场。”大司徒握一下金禅杖。

“国主会是如此轻信么?谁能担保那布团不是有人塞进去?兴许就是他樊若水!”

“一苇法师有人证。他本是拎着鱼去那李家明家开荤,动刀剖腹就现出了那布团。教坊副使李家明是证人,也有他那妹子作证说,开刀前是活蹦乱跳一条鱼!”

那个楚楚可怜的琵琶女,她也曾帮他们一起作伪么?人心竟是如此之歹毒!如此说来,她在藏书楼身遭不测也就无足惋惜了。而她为何要去藏书楼?莫非也是受了李家明指使?

我忽然又有些后怕。借了那点情色,她或许是为我设下了绮障,幸好我从那媚惑中及时脱了身。那时我确也有些许伤感和迷乱,我当为此而羞愧。忘掉那个狐媚的李家妹,也许她是罪当遭灭。也忘掉那个风月惯家王屋山,尽管我亲眼见她被那假和尚掐死,而眼下我面对的就是她的老主顾。

大司徒是为我而来。

“这些字眼也是牵强,就算有这巧合,‘肇祸’二字也未必与国主相关。”

“祸从口出哇林公子,你就称咱们圣上为国主么?目今天下纷攘,中原贬损咱们国格,降咱们皇帝为国主,可在咱臣民眼中,国君还是圣上啊!不称圣上称大家也好……不过也无妨,幸好只是我听到。”

大司徒又坐回那雕椅,我却按捺不住地站起来。

“家父因一条鱼获罪,圣上的圣明在哪里?”

“少安勿躁,待我说个分明。樊若水带来的不只是一条鱼,还有要命的机密。有个叫史虚白的不知你可听说过……”

我微微垂首,小心地避开他的探究。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史虚白从北方携来一件宝物,死前将其传给了韩熙载,韩熙载死前又传给林统军。圣上要的就是这宝物,这宝物关乎圣上的大事业,尊大人却是好不识时务!”

“你说来此之前见过家父……”

“这你情管放宽心,林统军饭也吃得,觉也睡得。”

“家父可对你说过些甚么?”

“尊大人本与国家无嫌,不过是因惧罪起见,此番便只是使倔,武将概莫如此,所以才吃了这般辛苦。这般光景下去,就断断没有活的命了。你读书定然比他多,读书自然明理,自然知时达务,你若献出这宝物,圣上必然欢喜。明里说透这个,你须自作个主张。圣上可是有御限。”

“这却教我怎处?我确实不知你要的是何物。”

“确实……樊若水也是这般说,可他说你定能找到那藏处。”

大司徒反操双手踱到台边,又眯眼望着无尽藏的烟雾和残火,仿佛是为这夜景所陶醉。当他踱到台边时,那些暗伏的卫兵便后退几个台阶。在这园林的最高处,远方的城市尽可一览无余。我默默地望着城市的灯火,那皇宫就在灯火阑珊的夜色深处,此刻那皇宫深处正燃着一盏命灯,我恍若看见那盏命灯飘忽的火苗,那团火苗旋即化作一场大火。他们号叫着逃出火海,那个月白色的身影就是国主,那衣发散乱的鬼魅般的身影,那双细手仍是捏作佛印状……

“大局已危,事机益急,非用林统军为大将,怕是万难支持了……”

这是大司徒若有所思的沉吟声,这声音扰乱了我的幻觉。

“家父正可为国效力……”

“我也曾有几番的力荐,奈何圣上却是有大顾忌。林统军新镇南都,忽有蜜蜂数万飞集其身,左右齐声称贺说,此乃封王之兆!这你想想看,圣上闻知此事会怎想!至于这宝物,圣上却是要用来图大事,再不济,也可用作一番讨价还价。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

我依旧立在原地。我想尽快跟他谈成这桩交易,这也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并不指望这贼官会履约,只当这是一个脱身之计。

“眼见着就有这大好前程,林公子万不可蹉跎自误,更往远处想,你救国家于危难,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今日得此大缘,我倒是真想透给你考题。我且点到为止,却就看你的悟性了。譬如说‘忠臣良臣辨’,治世多良臣,乱世多忠臣。譬如说世道昏乱,就有令尊这等的忠臣。”

“忠臣总为奸臣所害,而国君总是昏昧不明……”

“若说国君不明,忠臣遭殃,历朝历代史不绝书。《韩非子》想必你是读过,那《和氏》一节可也记得?说来我听。”

“楚人卞和得璞玉献厉王,厉王硬说是石块,就砍断卞和左脚。武王即位卞和又献,武王也说是石块,又断其右脚。直至文王才识此玉为宝物。”

“荆山之玉,价值连城。何为天下至宝?不过是一片忠心!若说‘和璧三献’乃绝妙寓言,就是这题意了。只如你能领会,明春就准能高中!”

“这也不敢当。明年的事明年再说。”

“老夫跑题了,也怪我是爱才心切!这也就有漏题之嫌哩,罢了!”

“我若能找到,我总得当着家父面才交出手,也要当着国主面。”

“这个何消说!老夫钦命在身,这就答允你。究竟说来,这是大家脸上都有光辉的事。只是……你得称国主为‘圣上’。”

“我要自己去找,你的舆从断不可盯梢。”

“甚好,量你也难诳我。大司徒自有天罗地网,只是不无担心,因你不知要找的是何物。”

“或许我能找到那藏处。”

“甚好……只管找到那藏处,但恐违了钦限,我只许你一个时辰。”

大司徒仰观天色,又直望着拜月亭的楹联。他扬起金杖指向楹联。

“‘书藏绝妙画,月赏无声诗。’好诗!好书!韩公真乃不世出高人哇!只是这诗句无须乎当真。书藏绝妙画。这秘藏却绝非是一幅画!”

大司徒笑眯眯瞄我一眼,便又扶杖踱步。他轻步舒徐,双脚落地无声,从他身后望去,那身姿好似夹着一条长尾巴。他双脚落地无声,袍带间却有叮当脆响。我忽想到那市井传闻,传闻这位大司徒啬刻成性,家中妻儿难得妄支一钱,他甚至将箱笼锁钥悬挂腰间,走路时便叮当作响,好似妇人家环珮一般。

国朝的大司徒尽是这等贪吝之徒啊!国丈爷周宗富可敌国,却是每日里持筹握算,悭吝超乎常人。我极力排出这杂念。大司徒已在亭侧的石碑下停住。

风扫云开,月色溶溶。这石碑据说是仿照北方琅琊刻石打造,碑文却是韩公本人的诗句。

“琅琊自古出书家!昔有王右军、颜鲁公,今有韩熙载韩宰相,异代之奇呀!林公子识得这碑文否?”

“知是韩公诗句,我也略能猜出几个。”

“可你知这是谁的法书?又是仿了谁的字体?”

“像是徐尚书的法书,秦丞相李斯的小篆……”

“卞和献宝,楚王断其双足;李斯竭忠,胡亥施以极刑。李斯之后,篆书惟李阳冰一人而已。喔哟,有了!老夫忍不住再考你一考。史载李斯也曾留下八字手迹,林公子也能说出来么?”

我立时想到徐尚书书斋里的那书轴,但那只是徐铉的仿李斯小篆。我压根不想为他这些考题而费神。明年的会试与我无关。明年的春天,这个江南唐国还会有读书人的仕途么?国将不国,臣民惟求保命而已。

“李斯原迹并非小篆,那是一种鸟虫书。”

“哇!来年你便是金榜状元了!”大司徒高举起酒盅。

我再也难以忍受他的扯淡。我连州府的解试都未曾经过,怎会有资格赴明年的春闱?莫非他们又要巧立名目设特科?我已是心焦如焚。灯笼已被鬼风吹灭。这恶兆令我抓狂。他限定我一个时辰交货,我也不想拖延到天明。

“古导师有云:宝所非遥,须且前进。目下我也拿这话送你。”

“我是要去来自由,你的舆从若有跟踪,也就休怪我爽约!”

“林公子总可放心!密去密来,老夫在此相候!”大司徒举杖戳地。

城头传来沉沉鼓声。这是三更的鼓声。

同类推荐
  • 军统江山

    军统江山

    军统江山——揭秘戴笠、毛人凤统治军统内幕;狠辣的江山帮四面出击征伐,谋杀、谍报、阴谋、绑架、黑名单、狼烟四起。杀人不见血的江山帮,在明枪暗箭的厮杀中,用血色愚忠写出恐怖的传奇。
  •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是一部关于中日情报战争的长篇谍战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关我地下党情报组长陈克和他的战友当年在隐蔽战线上将黑桃A、木村等老对手所设下的迷局逐一破除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悬念迭起。谍影飘忽,将远逝年代里情报大战中的我党地下人员、军统特工和日本间谍之间的残酷斗争,描述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黑箭”、“黑洞”、“黑影”三篇,将敌特秘密行动梯次展开,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敌我双方在谍战中的设局、做局、布局、对局、破局等过程,错综迷幻,扣人心弦。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恍惚公园

    恍惚公园

    学毕业生宋育金一直处于性与爱交织难辨的混沌状态,他在两个美丽的女人那里找到了暂时的归宿,但不知是出自天性,还是出自对男人的失望,这两个女人之间竟产生了不寻常的情感。他终日生活在一群偏执、迷狂、怪异、焦虑的人们中间,这其中有不断更换各自性伙伴的情侣,偶或付诸真情的妓女和嫖客,迷恋吸毒和畸恋的诗人和画家,更有杀害自己的孪生兄弟,冒充有精神疾病的受害人逃避法律惩罚的街头混混——他最终也因无法忍受疯人病院的非人折磨而说出了真相,要求离开疯人病院,但他的正常无人相信。《恍惚公园》这是一部具有后现代特色的小说。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热门推荐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 有山有水有点田

    有山有水有点田

    重生为农家女,爹娘兄长失踪,弟弱妹小,家徒四壁,更有叔伯欺负,举步维艰。摆脱困境,是秦筱雨面对事实后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细弱肩膀扛起一家生存大计,依靠天然的山水田园,小农女也必能织出一幅锦绣画卷!
  •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活了。花鸟鱼虫,瓷器陶器,书法字画,翡翠赌石,明清家具,梳妆饰品,古代钱币,烟标海报……从此,我的古玩人生华丽地开始了。…………
  • 倾城公主要选夫

    倾城公主要选夫

    缘起缘落,一切皆由一个缘字开始。她被赞貌美倾国,绝代风华的公主,他被称是雍容华贵,拥有与生俱来的王者之质的王,他胸怀天下,他风流却独许她一颗完整的心,不惜舍弃那唾手可得的王位。他总是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她的背影,追随于她的左右,殊不知她早已痴心他付。烽烟起,战火燎,自古江山美人如那古语所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肥田喜事

    肥田喜事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户旺丁不旺财的人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穷也算了,更过份的是,一家子还都是极品。不信,你看,嗜赌如命的爹,好吃懒做的大哥,呆头呆脑的二哥,小肚鸡肠的三哥,妖孽一般的四哥,幸好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小弟。好在姐是个穿越人士,看看姐如何改造这些极品,带着全家过上欢快幸福的地主生活。——*——*——*——*——每天固定两更,时间分别为中午、晚上,加更会另作说明!已完结作品《荷香田园》《极品萌媳》【PS:四叶的新书《重生农村彪悍媳》已发布,请亲们多多支持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孩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孩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猫痕伤

    猫痕伤

    视一切磨难与伤害如猫抓之伤痕,我们便可以心怀悲悯,积极乐观地前行。本文描写一个女IT人员心路历程的同时,勾勒了IT行业形形色色的众生之像。包含励志、悬疑、浪漫、激情、复仇等桥段,希望大家喜欢。
  • 原在四重天

    原在四重天

    四个不同的女子,家恨情仇,武林阴谋,身世迷奇。创造怎样的四重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