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2600000030

第30章 心怀远见买人心(3)

后来到了1926年夏天,戴春风在家乡遇到了文溪高小同学毛善余,就是后来的毛人凤。毛善余此时是黄埔学员,他鼓动说:“革命朝气在黄埔,你也应该去报考。”并且送给戴春风一笔盘缠。戴春风这一年虚岁三十,感到时不我待,立刻告别家人,先到上海找杜月笙。

杜月笙求黄金荣给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写一封信,推荐戴春风。戴春风带着这封信来到广州,于当年9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戴春风决心一改以前混世的态度,同时又听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里五行中缺水”,就把名字改为戴笠,字雨农,是取自《风土记》中“卿虽乘车我戴笠”之句。

1930年,戴笠建立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1932年3月,戴笠组织“力行社”,后又改为“中华复兴社”(即“蓝衣社”),他被任命为特务处处长。1938年,特务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戴笠成为特务首领。戴笠号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

称先生到处管闲事

如果有人当面称呼“黄老板”,黄金荣会很得意;如果有人当面称呼“张大帅”,张小林会很神气。可是,如果有人当面叫“杜老板”,杜月笙会当场更正:“不要叫我老板,叫我杜先生吧。”这不仅是个称呼问题,而是杜月笙对自家身份的定位。

杜月笙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事无巨细,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宁愿为了管闲事受累赔钱。他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就算是乞丐上门,他也会拿出钱来打点一下。杜公馆的账房先生专设一笔款项,用来为素不相识的乞丐发放救济。

家里人都不理解他这样做是为什么,杜月笙意味深长地说:“人家来托我办事,那是高看我一眼,对我信得过,就冲他们叫我一声‘杜先生’,我就应该帮他们把事情办得圆满。”

据人们传讲,1924年就发生过一件杜月笙帮普通居民找回失物的事情。那户居民姓王,住在法租界马路对面的一个弄堂里。有一天,全家人锁门外出,不幸被窃贼闯入,盗走了两箱衣物。严重的是,王家在衣物箱中还藏有一件器皿,是祖上留下来的传家之宝。

王姓居民向官方报案,根本没人重视此事,无奈之中,他听邻里们都说“有事找杜先生”,就抱着一线希望,层层托人才见到杜月笙。杜月笙听他讲完之后,微微一笑:“让我试试看吧。”

三天之后,王家的人起早开门,发现有些东西从门缝下面塞了进来。拿起一瞧,是一沓当票和钞票。王家的人按照名号找到这家当铺,发现被盗的两个箱子就在这里,用钱一赎就全部领回家,衣物和传家宝一样也不少。

在1924年,杜月笙还做了一件比较轰动的事,就是开始帮顾竹轩跟洋人打官司。

顾竹轩是江苏盐城人,本名顾松茂,他在家中排行第四,长相威武,方面大耳,鼻子也大,大家都叫他“顾四鼻头”。顾竹轩是在大灾之年逃荒来上海谋生的,落脚在闸北天宝里南首,正赶上英租界巡捕房招募巡捕,以年轻力壮为基本条件,不计较文化程度。他经人介绍前往应募,因体格魁梧被录用,在马路上执勤。当时在上海拉黄包车卖苦力气为生的,多数都是从苏北来的难民。租界上交通规矩多,黄包车夫动辄得咎,轻则罚款,重则收执照。顾竹轩好讲义气,多徇私情关照同乡,被人告发开除公职,自己也拉起了黄包车。

不久,顾竹轩得到一位女相好的财力资助,开了一爿黄包车车行。此女名叫王月花,是一名年轻寡妇,有财有貌,来自扬州,两人以老乡的身份相识,日久生情,形同夫妻。随后,顾竹轩又拜青帮“大”字辈曹幼珊为老头子,自己也在同乡之间广收门徒,成为闸北一带赫赫有名的“江北大亨”。

有一天,顾竹轩去英租界湖北路的丹桂戏园看京戏。他一身短打装扮,刚嚼过一顿大蒜头,口气熏人,走到戏园门口检票时,旁边几个洋装革履的人摸出手帕,皱紧眉头捂住鼻孔。检票人见状,立刻大声呵斥:“什么地方来的垃圾瘪三?快点走开!”顾竹轩一听火了:“我出钞票买票,不是白看戏的瘪三!”说着就往里走。可检票人硬是拦住他,说放进去要影响别人,双方争执起来,引过来一个“红头阿三”。“红头阿三”是上海人对英租界内印度籍警察的称呼。这些人一向从丹桂戏园收好处,就以扰乱租界秩序为由,把顾竹轩带到巡捕房关了一夜。

第二天出巡捕房后,顾竹轩让人去丹桂戏园买了100张戏票,当天晚上请一帮黄包车夫去戏园看戏。锣鼓一响,台上台下好戏一起开场,只见这100个人都从口袋里摸出大蒜,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霎时间,刺鼻的蒜味弥漫在整个戏场里,太太小姐纷纷掩鼻而逃,连台上唱戏的演员也忍不住甩起水袖捂鼻皱眉。报纸上很快刊出《大嚼蒜头风味独特,丹桂飘香臭气熏人》的报道,闹得丹桂戏园门可罗雀。

戏园老板一打听,知道得罪了“江北大亨”,赶快央人说情,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请客吃饭,还把那个有眼不识顾四爷的检票人辞退了,才把事情平息。

事后,顾竹轩也想在租界里开一家戏馆,就与王月花商量,想要把车行全部盘出去,变成本钱专门开戏馆。

王月花说:“车行现在还有生意,放弃了太可惜,应该多样经营,广开财路,像黄金荣、杜月笙那样干出名堂,给咱苏北人争口气。钱不够我来帮你。”

顾竹轩很受感动,说道:“经营戏馆是个新行当,万一有什么闪失,让你寡妇人家养命的钱血本无归,怎么对得起你?”

“咱俩还分什么你我。”王月花用手指一戳顾竹轩的额角,“你就去张罗吧。”

恰巧,丹桂戏园的斜对面,湖北路九江路口有一块空地,顾竹轩专门走了“通”字辈同参兄弟季云卿的门路,花了不少钱,才从租界工部局将这块地权弄到手,又将一应手续办齐,马上招标动工。

风声传进丹桂戏园,戏院老板轻蔑地说:“放黄包车的户头也想和我唱对台戏,真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顾竹轩闻听此言,特意将新戏院取名“天蟾舞台”。

天蟾舞台落成后,顾竹轩不惜重金,聘来文武名角演出连台戏《开天辟地》。这是一出神怪戏,剧情荒诞,机关布景光怪陆离,灯彩炫目,变幻多端,噱头十足,结果一连三月场场爆满。丹桂的声势被压了下去,营业大受打击。

正当顾竹轩财运亨通、踌躇满志的时候,有一天,杜月笙打电话告诉他说:“你那个天蟾舞台要保不住了!”顾竹轩大吃一惊,急忙赶到杜公馆面谈。

原来,杜月笙得到内部消息,同属哈同地产的永安公司找租界当局协商,愿出高价购买相邻的地皮,营建永安公司东楼。生意红火的“楼外楼”茶馆、天蟾舞台等都在这个地块上。租界当局见有利可图,正打算向这些业主收回地权,只象征性地给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那可怎么办呢?”顾竹轩一时没了主意。

“办法倒是有一个,但不知你是不是有这个胆量。”杜月笙两眼直视顾竹轩,“等洋人正式通知你之后,和他们打官司!”

“告洋人?到哪里去告呢?”顾竹轩感到这话听着新鲜。

“你别急,我带你见一位和洋人打官司的老行家。”杜月笙说罢,就带着顾竹轩去见虞洽卿。杜月笙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二十岁时只能跟着电车一睹虞洽卿的尊容,如今可以登门拜访了。

虞洽卿听完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说,“竹轩,洋人的法院有时会认理不认人,不像我们的法院认人不认理,只要理在你这边,就不用怕。不过,永安公司是在英国注册的,打官司时间长,要有足够的钱才能坚持下去。”

“没问题,有我呢!”杜月笙说:“如果这次让洋人整倒顾竹轩,以后就会轮到我杜镛。这事我支持到底。”

虞洽卿说:“好,我帮忙请位外国律师。”

收到拆迁通知之后,天蟾舞台老板顾竹轩做原告,控告英租界工部局违反合同,强迫迁让,先把诉状送到了英国驻上海的总领事馆。大约过了半个多月,英国总领事馆的批文下来了,说租界工部局只应适当补偿购地费用,没有责任赔偿地上设施。于是,天蟾舞台被强行拆掉了,租界工总局只付给天蟾舞台200两银子。

看到自己苦心建成的戏院毁于一旦,顾竹轩更火了,决心孤注一掷把这场官司打下去。于是,诉状又送到英国驻北京公使馆。这场诉讼持续两年之久,最后,官司一直打到伦敦最高法院,终审裁定工部局违约,应赔偿业主全部损失,赔偿金额共10万银元,并允许业主在租界内另择新址重建戏园。这时已到了1926年,此事令顾竹轩在上海威名大振。

后来,经杜月笙居间介绍,福州路云南路口的戏院“天声舞台”转由顾竹轩经营。顾接手后对其进行改造,建成新的天蟾舞台,新戏院正式开业时已经是20年代末。

杜月笙管闲事,意在收揽人心。曾经有一位军方大员向杜月笙请教“驭人之术”,杜月生说:“想办法去了解你部下的困难,譬如说有人急需钱用,你就不使任何人知道,亲自送一笔钱给他。最好不要先写一封信再在信里附一张支票,应该亲自跑一趟,当面把现款递到他手上,表示亲近。”

成名之后的杜月笙,在30年代转向实业之前,仍然经营鸦片和赌博两项生意,但他十分在意身边徒众的品行和形象,“拆梢”之类胁迫取财的事再也不允许了。

例如早年常和江肇铭相提并论的张松涛,有一次受黑道朋友的牵累,亮出杜月笙的牌头为非作歹,杜月笙知道后当时便派人把张松涛喊来。见面之后,他也不提张松涛朋友所犯的罪案,只是痛心地说:“上海你不要待了,还是到外地去吧。”

张松涛以为自己会被逐出杜门,吓得手足无措,簌簌发抖,央求着说:“先生,我一出黄浦滩,真叫死路一条了呀!”

杜先生烦躁地一跺脚:“年纪轻轻,你怕出了上海就要饿死人啦?”

张松涛又苦苦哀求,杜月笙又心软了,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我叫人写封信,介绍你到宁波炮台司令部。”张松涛此后也做出一副改头换面、改邪归正的样子。

树大有枯枝,十指有长短,早年间跟随杜月笙的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帮人也难免欺压善良,偷鸡摸狗,暗底下做出浑水摸鱼的花样,而人们很容易把账记到杜月笙的头上。

在杜月笙的徒弟中有一个叫陈鹤明的温州人,专门在浙江温州、青田一带拐骗男女,塞进邮船火轮里运送出国,称作“贩黄鱼”。女孩子被贩至葡萄牙、法国之后,被迫缠上小脚接受各种黄色动作训练,到舞台上去扭“小脚舞”,洋人们借此侮辱中国。

客观地说,如果是由杜月笙直接经手的生意,绝对不准有这种损害国家名誉的事情发生。

同类推荐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热门推荐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肖小笑,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麻雀变凤凰

    重生麻雀变凤凰

    前生父母去世走投无路被邻家姐姐骗去,走上一条不归路今生父母依旧去世了可咱多了一票富亲戚,连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也出现了前生我心爱的那个他,用我的钱追上了他的女朋友今生什么不接受你的爱你就去跳楼自杀,那哥们楼上排队去吧前生情妇、狐狸精的称号伴随了我短暂的一生,却没有得到一段真爱今生想娶我呀管你是名流大亨还是文学青年排队喽!喂!后面那正太,你不够资格呀、别捣乱前生我是一只苦苦挣扎的小麻雀今生看我浴火凤凰怎样遨游九天本书qq群号109251992(简介有些雷人,不过内容还是很温馨的生活文,有点暧昧可不恶心人,请您不要一看简介就走人,进去看两章,也许你会喜欢的,一冲动可能就会错过一篇好文呦)
  • 兔仙

    兔仙

    就因为不小心摔了一下宠物店那只奇怪的大肥兔,我就这样穿越了?还有没有天理?无情的苍天啊,为什么还偏偏要让我受这一飞来横箭?我想拔出腿上的这支箭......为什么?我浑身都是雪白的茸毛?还有这小小的爪子?我穿越成了一只兔子?就是面前这个臭男人,射了我一箭?该死的,还说我可爱,非要把我带回家。晚上才能现人形,莫非我是传说中的兔妖?见到我睡在他床上,竟以为我是投怀送抱的青楼女子?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只能对他说我是兔......仙,反正他也没见过真正的神仙嘛。他总是恐吓我不许离开,欺负我是只手无缚鸡之力的兔子.......他去青楼是他的自由,可以不用带上我啊!害我被无端非礼,又成了他相好的眼中钉,被挟持,还差点被破身,真是怎么倒霉怎么来。轻浮,风流成性,这就是我对他的印象。这样的花花公子,再好看我也不要。我要逃离他的魔爪,为什么每次都不成功?比起他,我觉得神医哥哥又儒雅,又正派,关键是还......害羞。是我喜欢的型啊!我相信神医哥哥更适合我啦!他一直年糕一样扒着我做什么,管他是什么十三王爷,他竟要我使出所谓的法术,帮他报仇?我要是会的话还在古代混什么?早回现代快活去了。我的兔仙身份到底要怎么保住呀?那个神神秘秘的银发帅哥又是谁?他说有办法让我摆脱兔子身,但是他提出的这个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可以换一个吗?还有一些人物,现在暂时还不能亮相,敬请期待.vip会员群56307675,敲门砖,你的Vip会员名称。视频http://m.pgsk.com/p_m.pgsk.com。。感谢小珊珊所做苏的新作:海棠妃,在左栏列表可点击。希望大家可以像支持兔仙一样,支持苏的海棠,鞠躬!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