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1900000001

第1章 助燕复仇,苏秦入齐设下连环计(1)

不自量力的宋王偃

这里先要说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小人物其实也不小,姓子名偃,是宋国第三十五代国君。

宋国是周朝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先祖微子,乃商纣王的庶兄,因屡次直谏纣王而遭流放。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微子投降周朝,当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带路党。后来周王室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也为了表彰微子带路有功,便让他当了诸侯,建都商丘,国号为宋。

可以这样说,宋国就是商朝的延续,只不过地位下降,由天下共主变成了普通诸侯。

周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宋国,既怀柔,又防范。宋国周围的几个主要姬姓国家——鲁国、卫国、蔡国等,原来都负有监视宋国的使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监视放松了。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落,诸侯混战,姬家人内部尚且斗个不休,自然没有人再把监视宋国当一回事。而宋国的统治者看到这种景象,也禁不住蠢蠢欲动,积极参与竞争,宋襄公年间还一度产生了称霸天下之志。

不幸的是,由于宋襄公的迂阔,宋国在泓水之战中败给了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沦落为二流国家,只能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艰难度日。

进入战国后,七雄并立,战争升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宋国和其他小国一样,被扫入第三世界,基本上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

谁也没想到,到了子偃手里,这个行将就木的殷商遗民之国突然回光返照,干了几件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事。

公元前318年,子偃即位的第十一年,有一只小鸟在商丘的城墙根下孵蛋,居然孵出了一只鹞鹰。子偃命大史占卜,得到回答是:小鸟生大鸟,必定称霸天下。

子偃大喜,认为这是暗示宋国复兴的祥瑞,于是自立为王,史称宋王偃。

称王便也罢了,宋王偃从此还真做上了大国崛起的梦。公元前317年,公孙衍组织五国伐秦失败,齐国趁火打劫,入侵赵国,在观泽大败赵、魏联军。宋王偃抓住这个机会向魏国进攻,连克数城,从此与魏国结下怨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事中,宋国俘虏了一批魏国军人,其中有一位姓刘的汉子。他被编入宋国军队,又打了几年仗,退役后就在宋国沛县一个名叫丰邑的小镇上定居下来,在那里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在中国历史上,这位姓刘的汉子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没留下名字的未必是小人物,在《汉书》的记载中,他被尊称为“丰公”。

丰公有一个儿子,在历史上也有记录,先是被称为刘太公,后来又被尊为太上皇。他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爸。

这是后话,先且带过。

公元前301年,孟尝君组织齐、魏、韩三国合纵,在垂沙大败楚军。宋王偃又趁机向楚国发动进攻,夺得淮北之地三百余里。前书说过,淮北之地五百里,齐国本来是想威胁楚国割让给它的,后来因为秦国干涉才作罢。没想到被宋王偃占了先机,一口就咬掉一大半。

毫无疑问,宋王偃此举,又把齐国和楚国都给得罪了。

淮北一战后,宋王偃自信心爆棚,自认为天下无敌,做出了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命人用皮囊盛满鲜血,悬挂在旗杆之上,以箭射之,称为“射天”;拿皮鞭抽打地面,称为“鞭地”;砍断社稷之神的牌位,将它们统统烧掉,说寡人的威力可以降服鬼神。

宋王偃眼中,天下诸侯尽是酒囊饭袋,不足为道,唯有一人除外。

这人便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力倍增,一跃成为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宋王偃艳羡之余,也积极扩军备战,未几便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以宋国的综合实力,维持千乘兵力尚且勉强,一下子扩充到五千乘,已经不是穷兵黩武所能形容,差不多是穷凶极恶了。国际着名掮客苏秦听到这个消息,用极其鄙夷的语气说了一句:“狗屁!什么劲宋?分明是桀宋。”

桀是夏朝的末代君王,以荒淫无度而闻名于世。苏秦这句话很快在诸侯中传开,宋王偃从此便得了个“桀宋”的称号。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为了专心开拓疆土,提前将王位传给赵惠文王。宋王偃有样学样,也将王位传给太子,自己退居幕后操纵国政。

此后,赵武灵王伪装成使者,入秦窥探秦昭王气象,回国后便采用大臣楼缓的建议,决定联秦抗齐。为此,赵武灵王派楼缓出使秦国,担任了秦国的相国;又派大臣仇赫出使宋国,担任了宋国的相国。这样一来,就大体上形成了秦、赵、宋三国集团对抗齐、韩、魏三国集团的局面。

攀上秦国和赵国这两棵大树后,宋王偃更加有恃无恐。

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攻灭中山,宋王偃也向邻近的滕国发动进攻,一举将其消灭。

滕国地处山东,在齐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宋灭滕,等于赤裸裸地向齐国挑衅,引起了齐国朝野的一片讨伐之声。但是对于宋王偃来说,大神的愤怒也不过是几声雷响,临淄城内那些凡夫俗子就更不在话下,由着他们去嚷嚷吧!

正当宋王偃意气风发,准备走进新时代的时候,公元前295年,他的政治盟友和精神导师赵武灵王却在沙丘遭遇兵变,结束了颇为传奇的一生。

宋王偃兔死狐悲之余,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赵武灵王之死,导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他来说,都不是好事。

狡兔三窟的生存智慧

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的大权落入公子成和李兑手里。公子成任相国,封安平君;李兑任司寇,封奉阳君。后来公子成去世,李兑继任相国,专断国政。

李兑治下,赵国和宋国还是盟友,只不过多了一些利益瓜葛——宋国的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商贾云集,是当时中原最繁华的都市。李兑老早便看上了这块宝地,想将其据为己有,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

与此同时,赵武灵王派到秦国去当相国的楼缓被免职,取而代之的是宣太后的弟弟魏厓(yá)。

在赵武灵王的联秦抗齐战略中,楼缓是一个关键的人物。楼缓下台,魏厓上台,意味着秦国风向的改变——魏厓是主张与齐国对话来分化齐、魏、韩三国联盟的,他一上任,就派五大夫吕礼秘密出使齐国,向齐闵王表达了和解之意。

齐闵王接到魏厓抛过来的绣球,不觉怦然心动。

这些年来,齐国在孟尝君的主持下,高举合纵大旗,联合韩、魏,对抗秦、楚,看似成绩斐然,实际上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垂沙一战,楚国大败,齐国本想趁机获取楚国的淮北之地五百里,却因秦国干涉而缩手,反而被宋王偃占了便宜,把淮北占去一大半。

函谷关一战,秦国服输,退还魏国河东之地,退还韩国武遂和河外之地,唯独齐国一无所获。

当然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得到。通过这两次战争,齐国至少在国际上获得了尊重。问题是,即便是这种尊重,实际上也不是齐国的,甚至也不是齐闵王的,而是孟尝君的。

函谷关一战,孟尝君的个人威望到达顶峰。在国际上,诸侯们视他为救世主,争相向他献殷勤;在国内,士人和百姓对他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有人议论说,薛公本来就是王孙,让他当大王也未尝不可啊!

在齐闵王看来,如果孟尝君还有一点顾忌他这个君王的话,至少应该有所收敛,不要继续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发表那些慷慨激昂但是从来没有给齐国带来任何好处的演讲。然而孟尝君显然不在意那些谣言(天知道这些谣言是不是他授意门客放出来的),一如既往地施展着个人魅力,妙语连珠,谈笑风生,仿佛他才是齐国的主人。人们被他迷住了。朝臣们带着善意的表情倾听他的意见,百姓们在街头巷尾传颂他逃出函谷关的传奇故事,稷下学宫的学子们也一改往日的刻薄,对他青眼相加。甚至连宫里的女人也会在不经意间露出一丝神往而羞涩的笑容,不用说,那一定是在谈论孟尝君。这个其貌不扬的矮个子男人,就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扰得齐闵王寝食难安。

由此不难理解,吕礼的到来,有如给齐闵王打开了一扇窗户,送进了一阵干爽怡人的西风。

吕礼告诉齐闵王:“齐、秦两个大国,一个在东海,一个在西陲,风马牛不相及,本来应该和平共处。遗憾的是,这几年来齐国一直致力于与秦国作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伤感情又伤荷包,可是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得到,全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现在秦王主动向您示好,希望两国马上停止无意义的对抗,携手并进,共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是齐国之福,百姓之福,更是大王之福。您想想看,如果再任由薛公这样挥霍下去,齐国还能支撑多久?仗打赢了,是他的功劳;仗打输了,由大王买单。再过几年,谁是齐国的主人,那还真是不敢说呢!”

齐闵王听了,神色凝重,沉默不语。吕礼的话深深打动了他。

谈判在孟尝君缺席的情况下秘密进行。除了齐闵王和吕礼,还有一位名叫祝弗的齐国大夫参与其中。双方没有太多讨价还价,很快达成了几点共识:

一、齐国放弃对韩国和魏国的保护,任由秦国行动;

二、作为交换,秦国允许齐国消灭宋国,但是附加一个条件——齐灭宋后,将陶地献给秦国,作为魏厓的封邑;

三、齐国免除孟尝君的一切公职,驱逐亲魏的大臣周最,任命吕礼为相国。

对于齐国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平等的约定。秦国轻而易举地拆散了有史以来最具威胁的合纵联盟,获得了对韩、魏行动的自由,在齐国安插了自己的大臣,还得到了瓜分陶地的承诺;而齐国仅仅是得到了消灭宋国的许可。

考虑到宋国的背后还有赵国给它撑腰,这一许可至少又要打个五折。

但是对于齐闵王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够和秦国结盟,借此赶走孟尝君,他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齐闵王突然对前来问安的孟尝君说:“您是先王留下来的重臣,已经为国家服务多年,劳苦功高,寡人不忍心看到您继续劳累,不敢再使唤您,请您回家去享清福吧!”

孟尝君一下子愣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看来,自己的事业正处在顶峰,天下还有七分之五的人民正等着他从秦王的魔爪下解救出来,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被宣布退休呢?他疑惑地看着齐闵王,想从对方脸上读出什么端倪,再采取应对措施。可是让他失望了,齐闵王并不打算跟他打哑谜。很快,齐、秦两国谈判的内容被公布出来,周最被免除职务,从秦国来的吕礼被任命为相国,昔日的敌人变成了朋友,孟尝君煞费苦心建立的抗秦统一战线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但这仅仅是第一重打击。第二重打击接踵而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戏码——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孟尝君的门客们得到消息,纷纷离他而去。最后陪着他回薛县的,只有那位喜欢弹着宝剑唱歌的冯谖。

“真是想不到……”

孟尝君失魂落魄地说。是想不到大伙会离他而去,还是想不到冯谖会留下来,抑或二者皆有?

冯谖笑而不答。

当他们离薛县还有不到一百里的时候,发生了奇怪的事。

道路两侧出现了成千上万名薛县的百姓,他们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显然是一早就等在那里了。

看到孟尝君的车过来,百姓们便欢呼着迎上去,众星捧月一般,将他们接回了薛县。

孟尝君这才体会到当年冯谖烧毁债券的良苦用心,深有感触地说道:“原来这就是先生为我买回的义啊!”

冯谖大大咧咧地说:“您别谢我,我不过是为您准备了一个安乐窝罢了。但是狡兔三窟,一个安乐窝是不够的,请让我再给您准备两个。”

冯谖带着孟尝君给他的五十辆车和五百金,来到了魏国的首都大梁。

当时魏襄王已死,其子魏昭王继承了王位。冯谖见到魏昭王便说:“齐王放逐了他的相国薛公,现在诸侯都在抢着派人去薛县请他,您这边怎么没动静?”

魏昭王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我们马上派人去请他老人家。魏国现在已经有相国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薛公肯来,寡人马上把这个位置腾出来给他。事不宜迟,请您现在就回薛县去,说服薛公千万不要答应他国的邀请,寡人的使者随后就到。”

魏昭王的使者带着一百辆马车和一千金,浩浩荡荡地从大梁出发了。冯谖先行一步,轻车快马回到薛县,将情况对孟尝君作了个简单的汇报,说:“魏国使者带来黄金千斤,随从百车,这是前所未有的高规格使团,这件事很快会传遍整个齐国的。”

孟尝君说:“那我该怎么办?”

冯谖脸上露出一丝猥琐的笑容,说:“装呗!”

魏国使者到了薛县,登门拜访三次,请孟尝君到魏国去做官。孟尝君每次都委婉拒绝,但是把话说得很有技巧,让魏国使者始终觉得还有希望。

在这场游戏中,孟尝君就像一位久经欢场的社交名媛,表面上雍容端庄,却又时不时在桌子下边踩一下人家的脚,把对面的登徒子搞得五迷三道,欲罢不能。

消息很快传到了临淄。

齐闵王听说后,非常紧张。赶紧派人也带了黄金千金、豪华马车两辆、宝剑一把以及亲笔信一封,来到薛县向孟尝君道歉,请他看在江山社稷的份上,尽快回去处理政务。

孟尝君还是问冯谖的意见。

冯谖说:“回去是肯定的,但不能无条件。这样吧,您请求大王赏给你一些先王祭祀用的礼器,在薛县建立宗庙如何?”

按照周朝的体制,宗庙不能随便建立。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宗庙,原则上只能叫作“邑”;如果有宗庙,那就叫作“都”,级别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齐国的都不同于他国,除了设了宗庙,还驻有经过考选和严格训练的常备兵,也就是所谓的“持戟之士”。

冯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孟尝君名正言顺地拥有私人常备武装。

这样非分的要求,齐闵王竟然也答应了。

薛县的宗庙建立之日,冯谖向孟尝君汇报:“三窟已成,从此您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快乐日子了。”

孟尝君感激之余,对冯谖说:“我一生好客,以礼待人,从来不敢有所闪失。门下食客三千,我是怎么对待他们,你也亲眼看到了。没想到这些人一看到我失势,便争先恐后离开我,只有你一直忠心耿耿对我,还帮我官复原职。这可真是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啊!”

他咬牙切齿地说:“如果那些人有谁再回来投靠我,我就往他脸上吐口水。”

冯谖一听,马上下车行跪拜之礼。

孟尝君说:“你这是在替他们求情吗?”

“不是!”冯谖说,“我这是在为您说出这样没水平的话而惭愧。”

冯谖接着说:“凡事皆有定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好比有生就有死,谁也避免不了。一个人富贵的时候,宾客满堂;贫贱的时候,少朋寡友。这都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换了谁都一样,您为什么要生气呢?自古穷酸刻薄,富贵宽容。富贵如果不宽容,等于还是穷酸。我建议您啊,保持良好的心态,像以往一样对待宾客,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而惩罚自己。”

孟尝君闹了个大红脸,连连点头说:“敢不奉教?”

“狡兔三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很广。故事的结果,就像“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一样,孟尝君又回到临淄,与齐闵王重归于好,并且在冯谖的辅佐下,平平安安地当了几十年相国。

可惜历史不是童话。

上面讲的故事,虽然常常被人当成信史,其实却只是演义。事实上,孟尝君被齐闵王炒了鱿鱼后,并没有马上回到薛县,而是继续待在临淄城内,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同类推荐
  •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三年前,她却决绝而残忍地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他的人生瞬间跌落谷底。三年后,她却突然回到他身边,不计时间和金钱,不顾距离和仇恨,苦苦守候。
  • 外省娃娃

    外省娃娃

    在轰轰烈烈的高考中,有一些孩子落寞得与众不同,他们从一个城市“ 返回”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陌生的家乡开始陌生的生活,为了炎热时节终 须放手一搏的高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借读生。 《外省娃娃》作者(苏笑嫣)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借读生 从北京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分歧者

    分歧者

    美国90后最爱】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好莱坞大片原著,无畏,诚实,友好,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在本书看似平静的开头后面,潜藏着令人惊讶的奇曲过程,我们所有人化身16岁少女“碧翠丝”,跟着她从安宁平和的无私派生活突然坠入分歧者的危境,突入无畏派基地,历经新生训练的血雨腥风,变身强悍理智美貌加身的“翠丝”,经历一场未知结局却至死不渝的恋爱,再跟着她走上解密分歧者之路,完成一次向死而生的蜕变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通俗章回小说,小说叙述明代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人富珩,官至御史,因误用家人刁仁夫妇,被其欺骗愚弄,竟犯下贪赂卖爵。故权奸刘瑾将其遣发陕西兰州卫充军。其婿钟倬然,亦被刁仁所害,颠沛流漓,后因平宁王宸濠之乱有功,官至巡按,为其岳丈平反,全家团圆。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女警再战江湖

    穿越之女警再战江湖

    角色简介:武林三大世家武世家,傲然山庄庄主林然医世家,神医堡堡主东方寒钱世家,金阁阁主沈逸单刹,魔教教主,皇室后裔;萧幻,令人闻风丧胆的采花大盗,号玉蝴蝶;灵逸轩,影门门主,齐氏王朝地下皇帝,武功出神入化;莫焱,暗夜楼少主,天下第一杀手;李世民,齐氏王朝丞相公子;神龙教核心人物;京城四俊杰:官家子弟,神龙教核心人物;金子,神秘人物,武功出……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禁仙令

    禁仙令

    自己遭到各族追杀,试炼的炎族,初生的神族皆被无缘无故灭族,看神裔焰谷究竟能如何为两族家人报仇雪恨,屠尽天下各族,重新筑起炎族和神族的根基!焰谷拥有神裔之身,却坚持修魂。他一个聚魂者却到了世人皆炼体的大陆,战玄戮杀之体,战离魂尸身,战不死邪体,战怨恕怒者,战尽天下所有的体质,而他,却修的魂。统领数十种巅峰体质,以纯肉身战仙术,战法器,战仙人。焰谷布下仙族失传亿万年——禁仙结界,彻底封印了操控整个世界的仙族,世界一片和平!
  • 殿下太无情

    殿下太无情

    她助他当上太子,却在册封当天被他无情推开,看着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离开……他救她,她回报的是带毒的银针:“很抱歉,我根本不可能相信你,从心里到骨子里都无法相信,不过,我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因为,他还来得及杀了她。
  • 皇道仙尊

    皇道仙尊

    仙人王朝,万古不灭。一个眼睁睁病死床上的现代人穿越了,成为一个破落贵族的唯一继承人,为了生存,他在一尊骷髅的指点下,一步步踏上了不朽的仙道,创建属于自己的仙人王朝.......平民,寒族,士族,王侯,皇族........所有的壁垒被打破,所有的敌人被碾碎,剑裂苍穹,阵破万法。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乱世出英雄,晚清的朝野风声鹤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有两位名人却恰逢此时出生。一个是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国藩,一介乡间秀才,最后官封一等勇毅侯;胡雪岩,一个钱庄伙计,终成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个游刃官场,经历宦海风波,几度沉浮;一个靠势借力,八方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