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900000012

第12章 仙踪笔记:真的有神仙吗?(1)

怀中月色

九华山道士赵知微,是唐懿宗咸通年间的高人,一年中秋夜,阴雨连绵,对周围人说:“甚惜此良宵!”随后又对随侍的道童说:“可备美酒鲜果。”

弟子与门客不知其意。

赵知微笑道:“诸位能与我一起赏月吗?”

众人惊:大雨夜,去何处赏月?

少顷,赵知微从山房中取杖而出,众人跟随。

在这野山雨夜,他们一路攀登,至群山之顶,接下来众人惊呆:四周大雨滂沱,而峰顶长天清寥,风清月明。众人欢喜,在群山之巅,借草而坐,摆设夜宴,咏诗谈仙,及至夜半,尽兴而归。此时山下依旧大雨不止,月色难寻。

山下与峰顶可谓两重天,山下阴雨无月,峰顶明月高悬,赵知微使用幻术了吗?这是个疑问。

涉及月亮的幻术还没完。

下面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懿宗时代,主人公有个袋子,袋子里满是月光,可以随时舀出一勺。

桂林有韩生,生性好酒,一日与同伴出游,有二人同行,他们三人都带着仆从,行至桂林郊外的一座寺院,便在此借宿一宿。当夜月明星稀,韩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似乎想起什么事,便提着篮子,拿着木勺,来到庭院。

同行的二人也没睡,正在庭院闲谈,见韩生出来,竟拿着篮子和木勺,心生疑惑;又见韩生对着月亮,做舀取月光的动作,就问韩生这是在做什么。

韩生答:“今夜月明,实在难得,我怕在未来的旅途中会有风雨夜,所以取点月光放到篮子里以备急用。”

二人大笑,他们当然以为同伴是在梦游。

第二日天明,三人继续赶路。同行二人想起昨夜的事,拿来韩生的篮子看,空空如也,二人取笑韩生,认为他昨夜是狂妄之谈。韩生沉默不语。

转上水路,船行至邵平,已是夜晚。他们下船在江边小亭休息,仆从把酒菜备好,大家开吃。夜中无月,江边风大,灯烛一点即灭,人们很郁闷,一人故意揶揄韩生道:“韩先生,你那天收集的月光何在?”

韩生拊掌笑:“我几乎忘记!稍等。”

韩生随即出亭,来到江边,上船取来那篮子和木勺。

回到亭子,他将勺伸入篮中,做舀取状,后往夜空一洒,顿时有光如月色,满于江亭间。韩生又舀了数十勺,一时间月色潋滟,远近之景尽在眼中,所谓“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

众人大呼:“真异术也!”

大家饮至四更,酣畅至极。夜宴结束,韩生用勺把月光收入篮中,四周夜黑如故。

桂林有韩生,嗜酒,自云有道术。一曰,欲自桂过明,同行者二人与俱,止桂林郊外僧寺。韩生夜不睡,自抱一篮,持匏杓,出就庭下。众往视之,则见以杓酌取月光,作倾泻状。韩生曰:“今夕月色难得,我惧他夕风雨夜黑,留此待缓急尔。”众笑焉。明曰取视之,则空篮弊杓如故,众益哂其妄。及舟行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上,各命仆办治殽膳,多市酒,期醉。适会天大风,曰暮风益急,灯烛不得张,众大闷。一客忽念前夕事,戏嬲韩生曰:“子所贮月光,今安在?”韩生抚掌对曰:“我几忘之。”即狼狈走舟中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众乃大呼,痛饮达四鼓。韩生者又酌取而收之篮,夜乃黑如故。(《三水小牍》)

上面两个有关月光的清美故事都见于志怪笔记《三水小牍》,作者皇甫牧是陕西三水人,晚唐时相继在汝州、梁州任职,进入五代十国后旅居山西。他笔下的赵知微和韩生的幻月手法令人称奇。如果说他们分别是变出月亮和集月光,那么在最后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则顺着筷子做成的梯子爬上天,干脆把月亮摘了下来。

那是文宗大和年间,有精通道术的周生居洞庭山。洞庭山不在洞庭湖,而在太湖畔。一年中秋,周生带着书童,赴洛阳,渡过长江后,在扬州停留,夜宿寺院。

当夜,另有三四个旅人也在寺中投宿。时值中秋,大家来自天南海北,难以入睡,就在庭院里闲谈起来。

月光澄莹,大家遥望,难免有思乡之情。

闲谈中,生活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旅人自然提到盛唐和那时的君王,不免感慨万千,有人背诵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诵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众人黯然。

一位旅人说:“那个时代真令人追思,明皇的一生,命运可谓多舛。”

另一位旅客说:“明皇有风姿凛然的一面,更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第三位旅人说:“明皇喜慕仙道,也算是有超然脱尘的一面。听说他曾游月宫,不知真假。”

其他两位旅人说:“我等皆凡人,自然到不了那遥远的神仙之所,又能怎么办呢?”

久不开口的周生这时候笑道:“昔日我曾拜师学仙,得些幻术,可将明月取来,藏在袖子里,你们信吗?”

旅人们的反应无非是:“此乃妄言疯话。”当然,也有人感到好奇,为能遇到这样的异能者而感到高兴。

周生说:“不成此事,便成谎!”说罢,请众人回室内,用棉布将包括窗户在内的四面都围严实,不留一点缝隙。随后,他命人取来不少筷子,将它们用绳子连接起来,做成梯子状。

周生告诉诸旅客:“你们看,我要爬上此梯,去摘月。你们听到我喊后,可进来观看。现在,你们到室外等待。”

说完,他将门关严。

诸旅客在庭院中踱步,等待着令人无法相信的奇迹发生。

过了一会儿,庭院中的人忽然感到天色暗了下来,抬头仰望,并无云彩遮挡。正在寻找月亮时,听到室内的周生大喊:“我从天上回来了!”

门打开,周生说:“月亮在我衣服里,你们可以看一下。”

说着,他把衣服掀起一点,怀中真的露出月亮的一角,而此时室内通明,如有月光照耀,只感觉室内温度骤降,寒气逼人。

在这个故事里,周生竟真的把月亮摘下来了吗?

但是,筷子结成的梯子能有多长?也许,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周生每走一步,梯子自己会生出一节。他是在暗室里往上爬的,房屋中又如何能通天?又怎么穿破屋顶的呢?唐人有诡幻的情怀,所以他们不屑解释这些。

无论如何,作为幻术的一种,它太美了。

唐大和中,有周生者,庐于洞庭山,时以道术济吴楚,人多敬之。后将抵洛谷之间,途次广陵,舍佛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知曰:“某尝学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箸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将梯此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忽一室尽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宣室志》)

周生的幻术是登空取月。在这里,关键词是“登空”。玄宗时的一位幻术师同样掌握这种技法。

在浙江嘉兴,该幻术师因事被捕入狱。在一个盛大的节日,官府让他暂时自由一下,参加一个表演会。幻术师听后,露出不为人解的诡异微笑。在表演现场,他叫人准备了一条长绳,随后将绳子抛入空中,自己顺着绳子开始往上爬。观众看得惊诧。可是他爬着爬着,就渐渐失去了身影。显然,他利用幻术,逃跑了。

这个逃逸同样是美的,我们可以想象他凌空舞蹈的样子。

幻术在唐时无处不在。

山西平阳有一陆家子弟,自幼好奇术,曾跟一名道士云游,后于太白山内结庐而居,以高士自居。一天,陆生正在屋子里愣神儿,突然听到叩门声,打开门,见一老僧出现在面前。

老僧说云游至此,陆生遂将其引入屋中对谈,涉及各种异术。

随着聊天的深入,老僧对陆生有点不以为然:“你确实追慕奇幻之术,但却未领悟其中真正的玄奥之理,白白隐居深山。在我看来,公子不如求取功名,轻裘骏马,游于都市,以达平生之志,又何必与麋鹿为伍?”

陆生有些惭愧,不过又不是很服:“听禅师之言,当是怀有奇术的高人?但若不能在我面前展示一下,又为什么要虚张自炫?”

“那看我一试,请你注意。”

陆生不知道老僧要干什么。后者从衣服中拿出个盒子,一寸大小,黑色有光:“看好了!”

陆生目不转睛地盯着黑盒。

老僧轻轻把盒子打开,又叮嘱了一句:“你看好了。”话音刚落,老僧“即以身入,俄而化为一鸟,飞冲天……”

古书云:“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即“形易”称之为“幻化”。在这里,最奇异的不是老僧幻化为鸟,而在于盒子本在老僧手里,他又是怎么钻入自己手中之盒的呢?

幻术是具有美感的。

但是,用幻术作案就是另一回事了。

玄宗有一爱妃,多次被一道士用幻术引去。皇帝大怒,叫妃子再被弄走时,悄悄在道士的屋里做个记号。最终,妃子将手印留在道士住所的屏风上。皇帝随即派人搜查长安各道观,最后将目标锁定东明观,但那个大胆的道士已跑了。

幻影迷踪

朱敖出身吴郡豪门,有背景,颇具才华,唐代宗年间任御史一职。此前,他还做过杭州刺史的别驾。最初,他在河南少室山隐居。玄宗天宝初年的一个夏天,宰相李泌之孙、时任阳翟县县尉的李舒,过中岳寺院,闻朱敖隐居于此,故而相招。

朱敖受招,去见李舒,行至少姨庙下。少姨庙,即大禹第二任妻子之庙。在庙前,朱敖见一身着绿袍的女子,容貌甚美。朱敖以为是谁家的婢女,惊异于她为什么夏天穿棉衣。朱敖在马上相问,女子笑而不答,疾步入庙。

朱敖好奇,下了马,进入庙中,但不见女子。

找了一圈,朱敖回到正堂,一扭头,见旁边墙壁上有组壁画,画中有一人正是他所见的绿袍女。朱敖凝望良久,似乎觉得那女子一直在对自己微笑,但用手摸上去,那确实是画中人。

朱敖到了中岳寺,见到李舒。闲聊时,朱敖把自己在少姨庙遇怪的事告诉李舒,后者颇为好奇。当天晚上,朱敖宿于中岳寺,梦到了那绿袍女。朱敖抓着被子,欣喜异常,在梦中与该女云雨一番。

第二天,他感到神情恍惚,似乎是精气有损。

这样的事一连持续了多日,直到朱敖形容枯槁,才将自己每夜所做之梦告诉李舒。

李舒听后大惊,请来自己的朋友道士吴筠,吴道士作了一道符,为朱敖辟邪,但没起什么作用。随后,吴道士又设坛,欲以道术擒朱敖梦中的绿袍女,但仍不管用。李舒想出一办法,叫朱敖夜宿于另一位道士程谷神的房间。程修行深,道法纯正,此夜绿袍女果然没在梦中出现。

杭州别驾朱敖旧隐河南之少室山,天宝初,阳翟县尉李舒在岳寺,使骑招敖。乘马便骋,从者在后,稍行至少姨庙下。时盛暑,见绿袍女子,年十五六,姿色甚丽,敖意是人家臧获,亦讶其暑月挟纩,驰马问之,女子笑而不言,走入庙中。敖亦下马,不见有人,遂壁上观画,见绿袍女子,乃途中睹者也。叹息久之,至寺具说其事,舒等尤所叹异。尔夕既寐,梦女子至。把被欣悦,精气越泆,累夕如此。嵩岳道士吴筠,为书一符辟之,不可。又吴以道术制之,亦不可。他日,宿程道士房。程于法清净,神乃不至。敖后于河南府应举,与渭南县令陈察微往诣道士程谷神。为设薯药,不托莲花,鲜胡麻馔,留连笑语,日暮方回。去少室五里所,忽嵩黑云腾踊,中掣火电,须臾晻昧,骤雨如泻,敖与察微、从者一人伏枥林下,旁抵巨壑。久之,有异光,与日月殊状,忽于光中遍是松林,见天女数人持一舞筵,周竟数里,施为松林上,有天女数十人状如天仙,对舞筵上,兼有诸神若观世音。终其两舞,如半日许。曲终,有数人状如俳优,卷筵回去,便天地昧黑,复不见人。敖等夤缘夜半,方至舍耳。(《广异记》)

壁画上的人物脱壁而出,走进了朱敖的梦里。这样的故事在唐朝还发生过两次,被记载于《宣室志》中。

唐朝有个人名叫房建,游南岳衡山,遇见一位道士,其人风骨明秀,颇有仙风。二人在路上交谈,道士所叙上清、蓬莱、方丈等仙境的灵异之事,一如亲身经历。十多天后,房建要去南海郡。道士闻之,说:“十年前,我曾客居南海开元观,当时有叫李侯的,他是南海的护军将军,曾送我一支玉簪,现在我把这支簪子送给你,望你好生保管。”说罢,取下头簪。

房建得簪,很高兴,与道士别于歧路。

当年秋,房建游至南海郡。南海郡,唐时首府即今日广东番禺。

这里有座开元观吗?房建真的来了。这一天,他在观里闲逛,无意间看到道观北轩下有两块砖,上面雕刻有两位仙人,其中一个似乎很面熟,再观其冠,只有发髻,没有簪子。

宪宗元和初年发生的另一件事,跟簪子的故事有点类似。当时,有一个叫冯生的因事被免职,闲居长安。一自称叫鉴的老僧前来造访,称自己与冯生同姓,欲结为友,一来二去,就成了忘年交。年底,新任命下来了,调冯生到东越做县尉。这时候,鉴禅师又来了。他背着书篓,跟冯生告别。

冯生问他去哪儿。

鉴禅师说:“我居住于雁荡山灵岩寺西堂下,后游长安,至今十年,与你相遇,很是愉快。如今,我将回寺,特来告别。而你也要去东越做县尉,若途中经过灵岩寺,就去那里看看我吧。”

几个月后,冯生上任,过雁荡山灵岩寺,想起鉴禅师的话,就入寺访问。但是,寺僧称这里没有叫鉴的禅师。冯生想:禅师当是诚信之人,不会欺骗我。他回忆起鉴禅师曾说自己居于寺院西堂下,于是转至西堂,并无人迹,唯有壁画一面。

这时,冯生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仔细看,果然在壁画中发现一僧,容貌与鉴禅师一模一样。冯生追思二人在长安的交往,潸然动情。

接着说朱敖的故事。

他逃脱壁上女子的侵扰后,跟李舒一起离去。

再后来,他参加了河南府考试,踏上仕途。有一天,与朋友渭南县县令陈察微去拜访曾救过自己的道士程谷神。三人高谈阔论,很投机,直到日暮时分,朱、陈才告辞。

他们离开少室山大约五里,忽见远山之巅,黑云翻滚,火电闪烁,须臾间,骤雨突降。朱、陈一行人伏于枥树林下避雨。过了很长时间,大雨初歇,有异光出现在远天。随后,奇迹出现了。那光中尽是摇曳的松树,有数名仙女手持一块舞毯,缓缓打开,长达数里。随后又出现数十名仙女,两人一组,舞于毯上,其四周不时出现如观音等诸神身影。

就这样,奇幻的仙景出现在天空中。过了很长时间,曲终舞止。仙女们又卷起舞毯。随着舞毯一点点被卷起,天色也一点点黑起来。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朱敖等人为奇幻之景所震骇,直到夜半才缓缓回到住所。

朱敖的故事中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遇见壁上女子并被其在梦中迷惑;第二个片段是路遇大雨,雨停后,发现天边出现神奇的幻景。更吸引我们的当然是第二个片段。如果不出意外,第二个片段可能不是虚构的志怪,而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真实的海市蜃楼事件。

按现代科学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着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映显在空中、海面或地面,从而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这种幻景多发于大雨过后。但古人认为,出现海市蜃楼是因为“蜃”这种动物在作怪。西晋时,博物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认为:“海中有蜃,能吐气成楼台……”

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张华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当时,山东登州出现了一次海市蜃楼,“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同类推荐
  •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沙床

    沙床

    一夜情?裴紫的年龄比我想象的要大,大概30出头,头发盘在头顶上,连衣裙开胸很低,露出颈脖和锁骨,脖子上戴着项链,看得出来,那件项链出身名贵,款式和做工都非常精致。她的肩膀和胸非常夺目,纯净的雪白,精致高贵,有大理石般的质感,那温润的线条美,让人产生抚摸的冲动。
  • 大兵团

    大兵团

    1951年夏天,新疆解放战役结束,进疆官兵面临着新的选择。原十四团团长罗正雄脱下军装,准备出疆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旺水县担任县长。临出发时,罗正雄突然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火速赶到师部,接受任命。罗正雄到了师部才被告知,他的转业命令被取消了,师部决定要他组建特二团!困惑中的罗正雄得知,担任测量茫茫戈壁和千里雪山的特一团不幸遭遇黑风暴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袭击,全体官兵遇难。兵团司令部决定由二师成立特二团,接过特一团的枪,深入沙漠腹地,完成勘测任务,为全体官兵开发大戈壁获取第一手资料。特二团要面对的,不仅是茫茫沙漠,还有那隐藏在沙漠中甚至自己队伍里的敌人……
  • 残枪

    残枪

    这是著名红色军旅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抗战时期,好友杨槐和伏生分别在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当狙击手。香草与杨槐真心相爱,但为给母亲治病,最终违心嫁给了当国军致富的伏生。杨父失望之余,为杨槐娶了邻村的女孩小凤。末过门,小风和香草就被鬼子抓进了炮楼。最后,香草得救了,小凤却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杨槐说服伏生参加了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为救杨槐伏生光荣牺牲,杨槐于是承担起照顾香草母子的重任……小说通过三个男女的感人故事和情感纠葛对友情、爱情、战争、人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堪称军事文学的一大突破。国共两个狙击手的战场较量,三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欢。
  • 百骨夜宴

    百骨夜宴

    发生在绍兴年间的诡秘怪谈,揭露古代志怪小说背后血腥恐怖的秘密。临安城内巫蛊方术盛行,富可敌国的叶家有一位丑婢名曰芸奴,因地位低下、性格木讷常常受人欺侮,却身负奇术,在欲望横行的高宅大院中小心求生。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销售沟通术

    销售沟通术

    十年积累,提示成功奥秘;一书在手,成就销售高手。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就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销售人员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客户是永远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 帝女风华

    帝女风华

    大婚之日,她和他的孩子化为血水,而他却要帮别的女人登上最尊贵的位子!死都不甘心,她诅咒他们,若有来生,必受地狱之苦!她重生回到过去,她要重新来过,在别人夺取她的男人、她的骨肉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加光芒万丈,拥有绝代的风华!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赖上契约妻

    赖上契约妻

    她为钱而选择代孕,却拒绝他的屡次示好,只因不想和他扯上除协议之外的任何关系。他为疼爱女友而选择代孕,却不成想深陷其中,遗失了心。原本是一场各为所需的交易,却演变成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交错的感情交战。只是,感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谁会是赢家。有的只是输,输心!【片段一】“代孕?我不太明白?”她只是轻轻地一笑,一双眼眸如秋水般清澈,焕发着明亮的光辉。“就是把子楚的精子和和我的卵子,做成试管胚胎,植入你的体内完成怀孕的全过程,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代孕妈妈,只要你答应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们都会答应的。”肖菲儿解释着,桑怡端着杯子的手轻轻一颤,心里一阵泛滥,眉峰忍不住挤到一起,肖菲儿儿所说的任何条件都会答应当然包括金钱,她知道自己缺钱,这样说无疑保留着尊严。“你不用马上回复,仔细想一想然后告诉我。”桑怡勉强挤出一丝生涩的笑容,心口徒然疼了一下,强压住胸中的不平静。“我的情况菲儿姐你都清楚,不用考虑,我答应。”霍子楚冰冷而幽深的黑眸静静地凝着她,唇角却隐隐透着近乎残酷的冷意,“桑怡,代孕这个事情不是小事,你有没有想过代孕之后的生活,毕竟你现在是未婚女孩,代孕之后你便是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你没有过渡,从少女直接变成孕妇,而你所生的孩子跟你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受现在你体会不到,也许到时你会很痛苦,这件事足以改变你的人生。”【片段二】霍子楚悠远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又像穿过她落在远处,“桑怡,从今天起,我们没有契约关系,你什么都不用遵守,包括孩子,你可以以你的方式解决,只要你能回到以前就好。”霍子楚手中的协议被他奋力撕成一片一片,如果这是他们之间的阻隔,他绝不会留着它。“你以为撕毁了它,我们之间就不存在这种契约关系,”桑怡冷笑,“霍子楚,书面协议只是形式,它在我的脑子里,在我心里,明白吗?那上面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已经铭记于心了,况且我肚子里多一样东西,他就像毒瘤一样融入在我的血液里,忘掉,回到以前,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她的身形有些颤抖,清澈的眼眸有悲凉的神色。她的神色深深刺痛了霍子楚,他的心就像被人狠狠揪住,疼极了。她突然被他抱在怀里,她的脸颊紧贴在他的肩头上,“孩子让你不舒服,心结其实并没有解开,你一直在纠结,在伪装,装的平静灿烂,仿佛不放在心上一样,全都是假的,”·······“孩子在你心里就像一根毒刺,拔掉他,既然他是你的负担,是你的枷锁,那就做掉吧!”他的冷峻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本文半价】玉儿感谢以下朋友们的钻石和鲜花,谢谢对玉儿的支持。diekldxucaijuan王剑1126dfanxue2007daiguicl760531wzy0801yye308nicole321bswycy天津山水123anjing740903【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至尊女岛主

    至尊女岛主

    女主神赐面容,骄傲自信,闲适洒脱,男装行天下男主雍容华贵,倨傲腹黑,温润清澈,翩翩君子宠溺女主◆江溯芜:大元王朝视为眼中钉并欲征服的,有着几百年传承历史的岛屿——蓬莱岛的新一任女岛主。12岁继承岛主职位,所学的都是如何在已经与朝廷危如累卵的局势下保住小岛的策略,都是坚守小岛领土和人民幸福的责任。少年时女扮男装入大元王朝江湖中的第一大门派学习不世绝功,成功斩获隐雾派大弟子称号,而今双十年华,下山后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游历江湖,伴随而来的压抑的护岛大业会打败她的洒脱自信么?折兰羲和:武林六大家族中最有底蕴的家族——折兰家族的少家主。丰州的惊鸿一瞥让他对溯芜一见倾心,倨傲的他却因为屡次不被溯芜放在心上而自怨自艾,几经辗转后终于得获美人心……却因为早已知晓一年后的大战,而放弃与之共游江湖的机会。以雷霆之势获取家主一职,从而率领忠心耿耿的家族军队协助自己的心上人……宋意之:清瘦颀长的布衣书生,他出生显赫,家父为当时的风亭王,以博学闻名,被先皇所喜爱,仅十岁便被封王。而他如此清贵,本是冠盖京华的风云人物,却自小开始游学,喜穿布衣,爱粗茶淡饭,怕是最不纨绔的权贵了。一年后的大战,朝廷与溯芜之间,他该如何取舍?风西月:随溯芜一道出岛却去了武当,并一举斩获星辰剑,出神入化的一阳指掀起了武林一阵狂潮。面容平淡无奇,扬眉一笑却赏心悦目,美不堪言。这样的他却暗恋了溯芜10余载,而今佳人心已属,他可甘心?◆至尊女岛主,且看江溯芜如何剑拭江湖,江湖情缘家国战乱之间何去何从……少年江湖游恩怨情仇皆没有且拭长剑痛饮酒到头来你我携手随那落日无边走挥挥手看那绿肥红瘦……(本文女强男强,强强联手,家斗宫斗江湖斗,保证精彩,泪求收藏,给偶无限动力吧)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过得幸福、快乐、富有,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烦恼和贫困之中呢?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远离消极的心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本书从心态的重性开始,分别探讨心态与职业,心态与人际交往,形象与心态,心态与健康……包罗万象,而又深入具体地分析了心态的特征以及影响,是一本参透人生哲理,把握心态脉络的智慧之书,希望能助你揭开心态的神秘面纱,洞悉人性的弱点,调整自我,改善自我,走出心态的误区,踏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