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温环境下能量代谢的变化高温环境对人体代谢,特别是基础代谢可发生影响。有研究报道,人体在40℃的环境下安静受热2小时的过程中,在开始10~30分钟体内代谢产热量升高得快,随后部分受热者代谢产热增加,部分则停留在这个水平,停止受热后产热量逐渐下降,至20分钟后又降到受热前水平。研究者还观察了受热者在不同气温下产热的情况,发现在28℃气温下产热量开始增加,此后产热量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人体在气温下降时代谢亢进与气温上升时基础代谢减弱,都是一种有益的适应性机理,表明人体对气温改变有适应机制,但当气温升高到30℃时,由于体温升高,血流加快,大量血液被输送到体表,通过大量出汗和汗液蒸发散热,汗腺活动加强,增加了能量消耗,会导致基础代谢增加,提高人体自身的产热量。
中枢神经系统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任何外部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均可刺激下丘脑,从而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一方面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另一方面,交感神经也可直接对肌肉及其他组织代谢发生促进作用,即所谓的适应性营养作用。
此外体力劳动强度越大,机体能量代谢越强,在和高温的联合作用下,体内的热蓄积非常明显。
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主要靠出汗进行,每蒸发1克汗液就可带走2.41千焦热量,环境温度越高,人体出汗越多。汗的有效蒸发率在干热有风的气象条件下可高达80%以上,大量出汗能及时蒸发,散热作用良好;但在湿热风小的条件下有效蒸发率常不到50%,汗液难以蒸发,并形成汗珠滴落,而且可导致表皮角质层吸汗膨胀,堵塞汗腺的正常工作。
汗液中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电解质,机体在大量出汗的条件下,可导致机体出现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浆渗透压升高等现象。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人体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容量下降和血浆渗透压升高,一方面血浆渗透压升高后,将直接刺激下丘脑的视上核和视旁核分泌大量的抗利尿素,另一方面,细胞外液容量下降,则会导致血容量下降与动脉血压下降,而血容量下降与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对位于动脉系统的动脉压力感受器和位于静脉系统的容积感受器进行刺激减弱,产生冲动减少,导致抑制抗利尿素分泌的能力减弱,而使抗利尿素的分泌增加。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机体钠丢失,但人体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脑室钠-敏感受器、钠利尿素等机制对体内的钠进行调节,使血钠水平维持在135~45毫摩尔/升。
在高温环境下,当体液丢失过多,比如人体失去了自身体重2%以上水分的时候,称为脱水,此时会出现口渴感觉,人体应及时喝水或静脉输液进行体液补充。
3.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皮肤血流量明显加大以便及时散热,而心、脑、肾等重要的内脏器官仍需要保证足够的血液灌流,会显着增加循环血量。有研究表明,狗过热时循环血量比对照组增加6.6毫升/千克。
在热的刺激下,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收缩力加大,出现心输出量增加,血液速度加快。
调查发现,女列车员在火车湿热条件下(车厢气温38.1℃、相对湿度88%、风速13米/秒),每搏输出量(106.47±21.27毫升),心输出量(7.03±1.53毫升/分),较常温下(车厢气温23℃、相对湿度65%、风速5米/秒),每搏输出量(88.10±17.68毫升),心输出量(5.78±1.2毫升/分),明显增高。
热环境下,动物实验表明,血压在受热初期先升高,受热后期再下降。受热初期,由于热刺激下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而受热后期在热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量加大,末梢阻力下降5%~7%,导致血压下降。
高温高湿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更明显,Koswnen等对接受蒸汽浴者的实验发现,受热10分钟后,收缩压平均增加19%(P<0.05),受热20分钟后开始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30分钟后,降到低于受热前的水平(P<0.05),2小时后收缩压降仍比受热前低(P<0.02)。
高温对血压的影响,还与人体受热前原有血压水平有关,高血压人群受热时血压增高数较正常血压人群有显着差异。
高温条件下,会导致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上压力感受器对血压变化敏感性下降,而导致血压调节反射减弱,尤其是加压反射减弱明显。
4.消化系统的生理变化在高温作用下,人体消化腺功能减弱,其中唾液分泌明显抑制,胃分泌机制呈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游离酸与总酸)。此外根据报道,机体在热作用下,胰腺分泌机能明显减弱,胰液分泌减少,肠液分泌亦出现抑制,同时单位时间内酶的分泌量降低。
高温环境中,由于血液重新分配,导致分配到胃肠道的血液减少,加之在热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加强,导致胃肠道平滑肌肉蠕动减弱。此外尚有报道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增加也能抑制胃的蠕动。
高温条件下,不但会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还可导致肠道吸收速度减慢,此外长期的高温刺激可抑制摄食中枢,出现食欲下降。
5.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高温条件下,由于高温的刺激作用,可导致大脑皮质机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由于注意力和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容易出现工伤、交通等事故等。
你知道人生活最理想的温度是多少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温度,有些温度对人体适宜,人会感觉非常舒服;有些温度超过人体的忍耐程度,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哪些温度是我们感觉最舒适的呢?
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饭菜的温度为46℃~58℃。
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
泡茶的温度为70℃~80℃。
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
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
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知你道吗
高温热浪易引起疾病高温热浪易引起疾病在高温环境下,受到热的作用,除引起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生理机能紧张外,严重时可引发某些疾病。
由于其病因是热的作用,故可统称为热致疾病(heatillnesses)。同时由于热应激的作用,可能导致原有疾病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由于高温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仅为部分原因,我们称这部分疾病为高温诱发的疾病。
在高温条件下,高温直接引起的疾病包括中暑和精神性神经障碍。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而精神性神经障碍又名热疲劳,是指热暴露下对情绪、工作能力、技术效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情绪“中暑”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情绪“中暑”
1.热伤风
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炎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这样,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开始下降,再加上过于贪凉(如露宿、电风扇直吹、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等),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伤风感冒。这种“热伤风”,中医上称作“暑阴”,属于“四时感冒”中的“夹暑感冒”,它常常起病较急,症状一般是“发热、恶寒、头痛、咽痛、无汗、小便赤红、全身无力”。
2.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几率增高。
夏季易发生“热中风”,除了气温高的原因外,较低的气压也是诱病因素。
3.腹泻
腹泻与饮食不当有很大关系。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高温高湿的天气会促进细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容易腐烂。如果饮用食物时不注意,便会发生腹泻,特别是儿童或婴幼儿。
4.心理疾病
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生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因子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情感障碍发生明显增多。
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高温与死亡风险
1.高温引起死亡的原因
高温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响导致疾病,有间接影响导致疾病加重,可影响人的情绪和神经系统导致事故的发生,也可导致人的行为改变而引起事故,而这几类的最严重的后果均是死亡。
导致死亡的原因非常多,有疾病、灾害、事故等各种原因,高温作为一种气象因素,本身就可直接引起人出现重症中暑而死亡,也可作为诱发因素,使本身患有某些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病人疾病加重而死亡,另外高温所引起人的神经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事故发生而引起死亡,甚至高温条件下人的行为适应活动,可导致行为改变而出现危险的行为因素,如夏季到江河游泳避暑,从而出现溺水事故而死亡。
首先,高温损害是夏季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的身体损害。高温作为气象因子,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出现中暑。尽管人体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能适应一般性高温环境,然而,长期在高温下或过度的热辐射,就会引起高温损害,如热衰竭、中暑和热痉挛。其中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死亡率非常高,可高达50%,每年因中暑而发生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据医疗部门测定:当最高气温在35℃~39℃之间时,人就感到奇热,当最高气温在40℃或以上时,人就感到极热了。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基本保持在37℃左右,而皮肤温度约33℃,这个温差可以使身体内部的热量传至皮肤表面,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的环境中去。人体内温度只能忍受±4℃的变化范围,32℃的人体温度就会使人失去知觉,41℃的高温则会引起循环系统的崩溃,体温低于28℃或高于43℃就会引起死亡。所以高温酷热对人体的影响,轻则影响休息,降低工作效率,重则造成中暑甚至死亡。
前面已经谈到,湿度增高减少了出汗的降温作用,加上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增加肌肉产生的热量,也增加了高温损害的危险。老年人、过度肥胖的人和慢性酒精中毒者对高温损害特别敏感。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精神药物、酒精和可卡因等也可能增加高温损害的易感性。
职业性中暑属于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工作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轻者出现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甚至引起死亡。
其次高温还可诱发疾病加重而出现死亡。高温可促使冠心病加重,甚至可导致猝死,或由于大量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不畅,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可导致血压的剧烈变动,还可使人体出现营养吸收减少而消耗增加,使某些疾病患者出现营养负平衡并消瘦导致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而加重原有病情。
老人因为身体对热的调节功能减弱,最容易受高温危害,严重者导致系列疾病发生而死亡。
高温条件下,由于反应速度降低,容易出现事故,包括生产性事故、车祸等,而事故的发生很容易引起伤害,甚至死亡。在高温环境下,人尚会“情绪中暑”而出现易动肝火、急躁、心烦的表现,而人处于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将加重这种情绪,而引起人们发生冲突,严重的可能引起恶性事件。
高温环境下,人为了适应高温主动产生行为适应,如夏季避免中午出门、穿浅色衣服、皮肤大量裸露、游泳、吃雪糕、开空调风扇等。
其中有的行为适应能促进健康,而有的行为适应不适当,反容易导致疾病、事故甚至是死亡。如夏季高温,在江河中游泳导致溺水而死亡的事故屡见不鲜,而暴饮雪糕等冷饮导致急性腹泻,空调使用不当而发生空调病的案例也日益增多。不过行为适应可通过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等进行修正,如避免高温时到江河中游泳,正确使用空调和适当饮用冷饮等均可保护人群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高温与死因序位、死亡率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人体处于热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况,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从而可引起原有的疾病加重甚至死亡。如血压在受热早期和晚期的激烈变化,可诱发心脏疾病,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从而出现脑卒中;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导致出现人体负营养状态而使原来的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加重。
研究发现:
(1)各类疾病在热浪期间都有增加,在1998年8月7~17日热浪期间,超额死亡数平均达到405人/天。伤害和中毒、精神失常、内分泌疾病、神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据着较高的超额死亡,其超额死亡率分别为376.6%、341.0%、319.9%、268.1%、268.5%和198.4%,几乎比正常死亡水平增加了1~4倍。
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在1998年热浪期间几乎翻了一番。中风、心脏病和慢性肺病被普遍认为是与热有关的疾病。在上海热浪期间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全部超额死亡的39.0%和15.8%。
(2)肿瘤这一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在热浪期间只稍微有所增加,超额死亡率为32.1%,远低于伤害和中毒、精神失常、内分泌疾病、神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超额死亡率。
(3)中暑是由持续热浪直接引起的疾病。在疾病分类中,中暑属于伤害和中毒这一类疾病。在1998年整个夏季,经统计总共有475例经医生诊断为中暑死亡病例,其中有90.7%发生在8月,73.7%发生在热浪期间。而在1997年只有4例中暑死亡病例报道。
(4)对于其他类主要指不明原因的死亡、血液病以及怀孕、分娩和产后并发症死亡等,超额死亡也增加很快。
高温的预测方法高温的预测方法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高温天气的频繁出现,高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高温的季节预测、高温天气预报、高温热浪与人体健康预警逐渐成为日常预报服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温的季节预测通常是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提前给出对于未来季节是否为高温多发的预测结果。
高温季节预测的主要方法可以分成3类:定性概念模型、定量统计方法和定量数值模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