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600000011

第11章 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1)

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笔者不厌其烦地请教过一些“高人”:“什么是阴阳?阴阳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五行?五行的本质是什么?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没人回答得上来,甚至有些人会烦躁地说:“这些东西都是迷信,问这有什么用,阴阳五行是过时的东西,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笔者是爱刨根问底的人,坚信《黄帝内经》描绘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一定是古人发现了天、地、人之间的必然联系。

用现代科学逻辑揭示这些联系,都应称作定理、定律,应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源于阴阳五行,应该用自然科学揭示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必然联系——定理、定律,为人类防病去疾服务,这才是中医及其养生的本来面目。《黄帝内经》

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藏,只告诉我们结果,没有告诉结果是如何获得的,才造成了千百年来的许多悬念,需要我们现代人或是未来人不断的挖掘,以造福人类。

自古以来,对“阴阳五行”的哲学化使其与人体的关系成了“千古之谜”,使《黄帝内经》确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成了谁也说不清楚的“玄学”。民国时期的彭子益先生曾经提出过正确的观点,怎奈列强入侵,西学东进,没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在中医复兴并逐步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医人对其学理不能自圆其说,人们也只是承认中医的实践部分,对其理论仍然有人说是封建迷信,并扬言:中医要“废理存药”。有点儿理性的人都会明白“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的道理;有点儿民族气节的人,都会认为“伸张正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一章是笔者探讨阴阳五行的经过。本章将着重用校正的阴阳、五行概念,用现代科学知识重新叙述阴阳、五行规律,来说明阴阳是生命本源,五行是生命至理,以及“天人合一”的合理性,以使中医及其养生理论体系形成完整框架。

一、为什么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发现的自然规律。用自然科学观、用现代人的语言描述阴阳五行的本质,还其本来面目,使之走出“玄学”的怪圈,对中医学的普及发展、造福人类意义非凡。

(一)阴阳的自然科学本质源于太阳与地球

现代科学从物质本源出发研究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为古人发现的科学提供了证据。古人所认识的太阳和地球与我们今天感受的太阳和地球一样,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东西),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古人总结的地球为阴,太阳为阳,向阳处热能使气上升,背日处寒能使气下降。

所以,阳者主动,阴者主静,这是不争的事实。古人根据事物在寒热二气作用下所表现的,动的、明的、上升的、向外的、热的、浮跃的、无形的事物归纳为属阳;而静的、暗的、下降的、向内的、冷的、沉降的、有形的事物相应属阴。这两类归纳,我们可以理解为阴阳的“赋像”。

那么阴阳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太阳的阳热,地球会和太阳系其它行星一样一派阴寒,所以来自太阳的阳热与地球的阴寒,才是古人阴阳概念的原始意义。地球和太阳在一天和一年的相对运动形成地球寒来暑往的规律,古人称作“道”。地球和太阳是阴阳的本体,阴阳寒热运动是地球上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之源,其中热量温度的变化是阴阳的本质。地球是生命体栖身之所,属阴,太阳之热是地球生命体、物质运动之所依,所以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如今,地球是生物包括人类的家园,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自古以来把阴阳的概念引入哲学范畴,脱离了自然科学基础是造成中医学理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源。笔者从阴阳本质是寒热这一定义出发,将本书讨论的“阴阳”回归其自然属性,以区别于抽象的哲学意义,即:凡有热量、能量代谢运动的阴阳概念就属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阴阳,其它都属于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二)地球的自转形成阴阳的运动规律

古人在没有“日心说”之前,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太阳的东升西降,形成昼夜阴阳变化。古人把昼夜阴阳变化描绘成太极图(图4-1),形象地描绘出阴阳互抱,互根互用,互相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消彼长的相对运动规律,是后人阴阳哲学立意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描绘世间万物。将阴阳变化总体概括为四个方面,笔者用自然科学观(以区别于抽象的哲学)重新描述如下:

1.阴阳的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

日出日落形成一天的阴阳消长变化,其实质是明暗、寒热(温度)在一天、一年中不断地此消彼长。阳动、阴静是寒热的自然属性,这种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没有寒热就没有冬夏的气候变化,没有四季,就没有生物界繁衍进化的动力。

人体是水(阴)火(阳)的结合物,水火是阴阳寒热的主要表现形式,火多了,水就少了,叫阴虚阳亢;水多了,火少了,叫阴盛阳虚。人体内的阴阳对立制约平衡,叫“阴平阳秘”,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障。阴寒过盛,必然阳热衰少,阳热过盛,必然阴伤燥盛,需要补充水分。“阴平阳秘”是平衡状态,人体就是健康状态。从现代科学可测到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可以理解为“阴阳平衡”状态(还不能完全等于“阴平阳秘”),低于这个温度,就表现阴盛阳虚状态,人就怕冷;当然,高于这个温度,不管什么原因,表现的都是一种阳盛阴虚的状态(中医辨证有真假之分)。阴阳的一方偏盛或偏衰,达到一定程度就是疾病状态,对于具体某一脏腑,也同样需要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相互制约,互不偏亢(或偏衰)。若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使阴阳一方偏衰,失去制约对方的能力,使另一方出现偏盛,就出现疾病状态。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体,阴阳的消长变化都是渐进的。《素问·脉要精微论》

记载:“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讲的是一年中阴阳渐变的开始。一天中也是一样,夜半之后,阳气渐生,阴气渐退,直到中午阳气达到顶峰之后,阴气渐生,阳气渐退,再到夜半,阴气达到极致,阳气又开始上升,现象是阳光的变化,其本质都是向阳和背光导致的温度、热量的变化。人体有自我平衡机制,属于恒温动物,当人体不能自我调节的时候,就要借助于医药,阴证治阳,阳证治阴,努力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当我们睡眠(阳杀阴藏)的时候,要借助于衣被、暖室,帮助保持体温,维持阴阳平衡的状态。所以,生命过程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动态消长平衡的过程。

2.阴阳的互根互用规律

“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自然界的“阴”为形体,“阳”为其功能,阴阳双方互为基础,相互依存,二者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阴阳的互根互用还表现在相互包含。朱子曰:“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滞则为阴。”如水(阴)变为蒸汽则为阳,气(阳)凝聚化为水则为阴,这就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在人体内,“血(阴)为气(阳)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又是气的来源和载体,二者互根互用。形与神、精与气,同样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形存则神在,形亡则神灭,精化气,气生精等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体的阴精藏于内,有赖于阳气在外的护卫,才能闭藏而不外泻;人体在外之阳气,有赖于体内之阴精,不断地转化为阳气以补充,所以阴阳一方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另一方的正常存在。总之,其实质也是温度、热量的高低在起决定作用。

3.阴阳相互转化规律

一物体在温度高时为阳,在温度低时为阴,说明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这一过程在自然界(包括人体)普遍存在。前面提到的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一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内昼夜交替,是阴阳相互转化的表现,其中的决定力量是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人体的精化气、气化精;人体患有疾病时,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实证日久可以转化为虚证,邪气入里,表证可以转化为里证(《伤寒论》外感伤寒二日,寒邪入里化热)等等,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例证。

《黄帝内经》对阴阳相互转化的论述,强调了“物极必反”的道理。《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说:“四时之变,寒暑之盛。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阴阳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在实际中,阴阳的转化,不一定要发展到极限才转化,一年中天气的不稳定,如阴雨,雷电、风暴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阴阳转换。人体疾病受个体禀赋的影响表现不同,先天素质偏阳的人,寒邪中伤就会从阳化热;先天素质偏阴的人就会加重阳虚怕冷的症状。若治疗及时,可以阻断疾病进程,出现向病愈的阴阳转化。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本质是寒热,表现为温度的高低。不同的两个温度值,高者为阳,低者为阴,就像“一尺之缒,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无限可分的。所以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阳中有阴阳,阴中也有阴阳,阴阳之中各有阴阳。一天之中白昼为阳,平旦至日中,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为阳中之阴;夜为阴,合夜至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为阴中之阳。在人体中,表皮为阳,体内为阴;五脏六腑中,脏为阴,腑为阳;心肺居于膈上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于膈下,属阴,其中脾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等等,说明阴阳是相对的概念,是无限可分的。正如《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所指:“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此阴阳之道,所以无穷(《类经·阴阳类》)。”

(三)人体的阴阳运动受自然阴阳二气的制约

1.疾病产生于阴阳失衡

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但是这种平衡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他们在运动中保持相对平衡,由于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出现一方偏盛或偏衰,导致阴不制其阳,或阳不制其阴,使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去平衡,出现“阴胜阳病”或“阳胜阴病”。例如,环境寒冷致人生病或冻僵的状态就是阴盛阳病;过量运动、劳作导致汗出不止的虚脱,就是阳胜阴病。

就每一个具体脏腑来说,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对立制约,保持不亢不衰的平衡状态才得以维持脏腑的正常的气化功能。如果外感于六淫或内伤于七情,使阴阳一方偏衰,就会失去制约对方的能力,出现另一方的偏胜。肝阴不足,必然肝阳偏亢;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肾阳偏亢。已经偏亢的肾阳、肝阳,反过来耗伤已经不足的肾阴、肝阴,于是出现盛者更盛,衰者更衰。常见的热证病人,必然出现舌苔黄燥、口干、口渴、喜饮、便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这是典型的阳盛伤阴的现象。

2.阴阳偏盛、偏衰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阳胜,则人体功能亢奋而见热证;阴胜,则人体功能抑制,可见寒证;阳虚则表现为虚寒;阴虚则表现为虚热。

阴阳失调反映在具体病症上,有气血不和、营卫不和、脏腑经络阴阳失调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若阴津耗损到极点,可以出现亡阴证;热量虚衰到极点,可出现亡阳证。亡阴证与亡阳证,都是阴阳严重失调,难以调节、恢复的危重证候,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人体因“阴阳离绝”而死亡。

3.阴阳是审察病机的总纲

古代中医用“八纲辨证(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诊查病机时,先观天之阴阳(五运六气),后审人之阴阳(神、形、气、色);再归五脏察阴阳。阴者阳(热)之,阳者阴(寒)之。阴阳二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实、热证属阳证,里、虚、寒证属阴证。但临床上,阳证是指实热证,阴证习惯上是指虚寒证。故临床表现:阳证可见发热口渴,语声粗壮,面赤气粗,便秘溲赤,甚至烦躁谵语,舌红苔燥,脉象浮、洪、滑、数(shuò)、有力等。阴证则语声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怠惰懒言,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不渴,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等。

4.阴阳理论概括自然、生命的全过程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概括自然界阴阳二气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中“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是在概括天地分离及万物“气聚成形”的过程;“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概括的是自然界万物热胀冷缩,地球生物随着春夏(阳热)温度的上升茁壮生长,随着秋冬(阴)冷空气的收摄逐渐收藏的过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概括的是自然界寒来暑往、(冬天)阴极(春天)阳生,(盛夏)阳极(秋天)阴生的过程。

现代自然地理学表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给地球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的阴阳交替变化,是造就自然界气象万千、物质运动、无限生机的原始动力。

古人将其概括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生动地描绘了地球上“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真理。

阴阳理论认为阴阳寒热是生命的本源。“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至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所以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人生于阴阳,而生长发育同样是阴阳二气“平衡”的结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之疾病,常因阴阳二气失衡;人的生命结束也是阴阳离决的结果,“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阴阳”对生命的总论。

二、为什么说五行是生命至理

(一)从五行的来历说起

1.五行是阴阳的运动形式——春、夏、长夏、秋、冬

大家知道,阴阳二气产生的根源是地球自转与绕太阳公转运动的结果,了解五行必须从阴阳的四时运动开始(图4-2)。

四时,就是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轴与绕日运行轨道平面存在66.34°的夹角,使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时,形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间往复运动,形成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对于南半球的人们来说是冬至),这一天,是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享受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运动。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是秋分(南半球是春分),直射南回归线时就是冬至(南半球是夏至),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

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运动到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南半球是秋分),直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完成一年地对日的相对运动。

同类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高血压病自然疗法

    高血压病自然疗法

    书中简要介绍了主血压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按摩、运动、饮食、拔罐、药枕、敷贴、沐浴、情志、起居等自然疗法。为了使读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书末还附有高血压病的预防。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取材便利,疗效确切,无副作用,适合于高血压病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
  • 怎样才能不生病

    怎样才能不生病

    本书向您介绍了几千年来一直被推崇的健康养生理念:养生就是治未病,治未病才能真健康。通过书中介绍的养生十招,一定能够让您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书可作为大众保健与健康生活的指导读物。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用得上。一人读书,便于联系,讲基础理论,又成了就医指南。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全家受益,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理论与实际结合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嫡女枭妃

    重生之嫡女枭妃

    夫妻七年,他给了她六年的窘迫流离,半年的绝世恩宠,还有最后三月的凌迟绝望。太子府地牢,帝都第一美人,切腹而死。怨念通天,阴魂难散,阴毒嫡女重生归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她只想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守着娘亲,偷得浮生半日闲。只是父亲偏心,庶母狠毒,庶妹骄纵,她岂会无动于衷?皇子逼婚,贵妃仄逼,她怎能任人摆布?投毒,暗杀,陷害源源不断,她恬然安笑间,化解一切!阴谋,诡计,杀伐生生不息,她素手轻扬间,灰飞烟灭!既然这些人一个个都闲活的太久,她就好心帮帮他们,打入地狱永不翻身。那一世她温婉贤淑,事事以夫为天;这一生,她要做回自己,毒也要,狠也罢,用一双纤手谱出盛世人生。。。。。。。。林紫曦:我是从地狱爬上来的恶鬼,张开獠牙,绝不姑息一个想要害我之人。你问我是否有心?呵呵,不巧,我没有!玄梓君:此生此世,永生永世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若上天我便斩尽天下名山,为你铺砌通天之路。你若下地,我就灭尽地狱孤魂,为你碾平刀山火海。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重生之弃妇医途

    重生之弃妇医途

    前生,她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而,她的丈夫,却喜欢上了她那位惊采绝艳的妹妹,宁愿与众多男人共享一个女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为了家族的利益,丈夫没有将她休弃,但是她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夭折,她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她不过才十八岁,儿子刚刚两岁,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妹妹与夫君尚未勾搭成奸……但是,早已经对丈夫心灰意冷的她,却无意挽回他的心——她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自强自立,再不要活的这么窝囊;她发誓,此生必要发愤图强,苦修自己医术,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她发誓,今生一定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让渣男贱女都见鬼去吧!于是,世上便少了一个贤妻良母,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妙手观音。Ps:这是一个贤妻良母,重生后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一代妖孽,并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pps:有医术、有包子、有武道、有升级等等。郑重声明:作者是亲妈,绝不虐主!
  •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
  • 重生复仇:夜帝的罗刹妃

    重生复仇:夜帝的罗刹妃

    前世,她的夫君为了医治她的姐姐,不惜将他们幼小的孩子残忍的杀害,换来他们狰狞的笑声,她带着满腔的心碎含恨而亡。天见尤怜,她重生了!这一世她一改曾经的懦弱,她陌听雪踏着鲜血而来,她的心中只有满腔的恨意,她要复仇,一一归还!想要利用我上位?很好,我陌听雪发誓,今世前生的两笔账一起算,若是不将负我之人挫骨扬灰,誓不为人!当前世她错过的他,再次温柔的出现在她的眼前,执子之手:“我愿为你撑起一片天!”他爱她至深,宠她入骨,她却开始迷茫、迟疑了!今生,她还配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吗?她还来得及弥补那份曾经错过的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穿越之绝色神偷

    穿越之绝色神偷

    人道侠骨清风,佛门寂静点缘。凡尘难修闲得醉,前生后世几百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轮回,灵魂才能进入一个好的皮囊,坎坎坷坷的走过人生每段路程,善恶分明,行侠仗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本文叙述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神偷”,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一个传奇。
  • 婚宠宝贝小妻

    婚宠宝贝小妻

    她是娱乐圈当红花旦,每天都活跃在各大媒体和大众面前,作为“玉面公主”的她可清新甜美,可妩媚妖娆,可高傲淡漠,没有人知道她真实的一面。他是溪城有名的黄金单身汉,是苏氏太子爷,不论样貌还是能力还是家世全都拔尖,是万千名媛争宠的对象,作为名门贵胃的他却行事低调,婚事成了全家人的首要任务。可不该有交集的两人却阴差阳错的有了交汇。那天她不过是不小心被人碰到,他好心接住她差点摔倒的身子,不料第二天娱乐报上的版头赫赫是“甜蜜恩爱,当红女星安好幽会神秘男友”!如果安好会先知,她绝对不会选择那天出门,那个男人根本就是一只腹黑狼!那天他应母亲安排去相亲,只是好心帮助了一个陌生女子,没想到却惹上了麻烦,“美丽的误会”传遍了各大报纸和电视,迫于无奈只好找上她,一开口便是“结婚”!如果苏少墨会掐指神算,他绝对会远离那个女人,因为她根本就是一只笑面狐!【片段一】打死安好也不愿意相信,她的顶头上司居然就是他,那个霸道得不可一世的男人!“我要解除合约,多少违约金我都愿意!”她一份协议扔在桌面上。“可我不愿意。”男子抬头淡淡说道。“如果我坚持呢?”她不死心。“我拒绝!”“可我不想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我被自己的上司潜规则的消息!”“我潜自己的老婆有什么不对!”男子说得理所当然。“可我不是你老婆!”他们压根就没有任何关系!刚说完男子就起身拉着她走出办公室,手里拿着几个本子。“去哪里?”“民政局,办证!”【片段二】婚后的生活就像是吃饭,用餐的是他,被吃的是她。床上,男子看着枕边的她,意味不明的说道:“老婆,我肚子饿了。”“嗯,我去弄夜宵给你,你要吃什么?”“你!”“我什么?”安好一脸茫然。“我说我要吃你!”说完便将她压在身下开始用餐了。第二天.“苏少墨,你这个精虫冲脑的混蛋!”安好整个人腰酸背疼,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老婆,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男子无辜的说道。安好怒,那叫运动一小时吗?他昨晚根本就不知节制!【片段三】“老婆,今天有些冷,我们做些流汗的事情吧。”说完男子再一次化身为狼扑了上去。安好狼嚎,谁让你将空调开那么低!事后,她瞪着男子光裸的身子,说道:“经鉴定,苏氏公子精力充沛,鉴于本人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原则,建议苏公子有必要去一趟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