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00000014

第14章 要想进步,先倒掉“杯中的水” (2)

第三章第2节 要想进步,先倒掉“杯中的水” (2)

他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显出了自信的笑容。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教室里一片寂静,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所有参加考试的毕业生。

他扫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3道题?2道题?”

很多学生都把头埋得深深的,他们用静默回答了教授的提问。

“那1道题呢?当然会有人完成1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在这种沉默无声的气氛中,飘浮着一种深深的沮丧和挫折感。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经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这是一次难忘的毕业考试。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教授的名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所有参加那次考试的毕业生,都牢牢记住了教授那意味深长的话。

只要活着,就没有终点,人生每一阶段的结束,都意味着下一阶段的开始。在人生之中,总有无数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大学毕业,只是另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并非进了大学,就能保证以后的成功。

有很多的大学生,夜郎自大地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理所应当会拥有一个锦绣前程,以为进了大学、拥有了专业知识,就能够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相应的价值。除了学生的自身原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盲目自大。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没有老师给同学们非常务实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课程的讲解和启发,以至于让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大学里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毕业时才发现,大学里和社会上相差甚远,但此时,人生已经绕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对一些心理薄弱者造成了一生的打击。

现在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校与社会的脱节。而社会当中的实践活动恰恰是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生存发展过程。打个比方来说,大学里老师所讲的课就好比在说书,大学生们只是当一个“津津有味”的听客;而社会活动实践,恰恰是一个人扮演这样和那样的角色来进行相应的工作。所以,我们现阶段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好比在看一场热闹的戏剧,而同学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戏剧的角色当中去考虑如何扮演、如何操作、如何实践。

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不足以让我们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中得以顺利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很难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相应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适应,很难在一个岗位当中较长期地发展……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生存与发展,到底靠的是什么?难道就是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吗?当然不是!要获得发展,必须具备五大素质,即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从这五大素质结构来看,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仅仅是文化知识素质当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对一位大学生来讲,要将“大学毕业等于零”的思想铭刻脑中,用归零心态去面对社会与工作,认识到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当中所需要的一个小知识结构。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校里并不具备这种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自己离社会的素质要求相差太远了。很多同学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将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上的成本以及心理上的成本!

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等于零,人生处处可为零。一个新的工作、一个新的领域,都要我们抱着一种归零心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够不被时代抛弃,不断走向成功。

自负是自掘的“陷阱”

许多人总是把自负当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和赖以为生的精神动力,事实上,自负是一种精神与心灵上的盲目。综观历史,一些成功人士的失败,无不源于在成就面前的忘乎所以、我行我素、目空一切。

被人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少年得志、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他的表现、风度自然也是挺胸阔步、昂首视人。

一位爱护他的老前辈意识到,一位有成就的普通人如此表现无可厚非,但作为国家领导人,这样很危险。于是他将富兰克林约出来,地点选在一所低矮的茅屋。富兰克林习惯于昂首阔步、大步流星,他一进门,只听“砰”的一声,他的额头顿时起了一个大包,痛得连声叫喊。迎出来的老前辈连忙说:“很疼吧?对于习惯仰头走路的人来说,这是难免的。”富兰克林突然有所领悟。

“谦”不是自我压抑,“满”也不是自我张扬,最关键的是站在成功面前,以一颗归零的心面对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成就保持长久。世人皆知的爱迪生的晚年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当初那个锐意进取的爱迪生,到了晚年曾说过一句令我们目瞪口呆的话:“你们以后不要再向我提出任何建议。因为你们的想法,我早就想过了!”于是悲剧开始了。

1882年,在白炽灯彻底获得市场认可后,爱迪生的电气公司开始建立电力网,由此开始了“电力时代”。当时,爱迪生的公司是靠直流电输电的。不久,交流电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但受限于数学知识(交流电需要较多数学知识)的不足,更受限于孤芳自赏的心态,爱迪生始终不承认交流电的价值。凭借自己的威望,爱迪生到处演讲,不遗余力地攻击交流电,甚至公开嘲笑交流电唯一的用途就是做电椅杀人!发展交流电技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爱迪生压得抬不起头。

但一朝不等于一世,后来那些崇拜、迷信爱迪生的人在铁的事实面前惊讶地发现:交流电其实比直流电要强得多!

爱迪生辉煌的人生,在接近尾声时却栽了一个致命的大跟头,而且再也没能爬起来,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败笔。

是什么使爱迪生前后判若两人?是什么毁了一个功成名就的伟人?在逆境中,爱迪生保持了惊人的毅力与良好的心态;在顺境中,他却像一些普通人一样,沉湎在自己的成就中,变得狂妄、轻率而固执。从此刻起,他前半生积累的一切成就,全部变成了负数,阻碍了社会进步,也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人应该谦虚,不要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如果你拥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卓越的智慧,却没有谦虚镶边的话,你就不可能取得灿烂夺目的成就。你要永远记住:“伟人多谦逊,小人多骄傲。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不要相信能人会永远英明,即便连伟大的牛顿、爱迪生,到晚年都保不住自己的“品牌”。古今中外的很多伟人都难逃“成功—自信—自负—狂妄—轻率—惨败”的怪圈。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在为事业奠定一个物质和制度基础后,平视自己的成就,平视周围的人,而不是仰视成就,俯视周围的人和事,这样的人才可能事业常青。

同类推荐
  •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提出了有关教育、科学、贸易、农业、园艺、法律、管理以及宗教方面的忠告。但人们往往直到老了才会感悟到这些浓缩着人生智慧的忠告,可惜为时已晚。在《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中,科贝特为年轻人奉上了这些宝贵的人生智慧精髓,助其领悟人生真谛!
  •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贫穷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影响,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生活心态的好坏,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的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有适合自己的一个好工作。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柳传志商业智慧

    柳传志商业智慧

    柳传志的成功之路为不同行业的经营者所羡慕,他的成功实践和精彩的理论成果都给了大家深深的启发和指引。本书以柳传志和联想公司的历程为主线,结合联想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商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品牌、融资、用人、服务等加以深入细致地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和管理技巧,获取宝贵的经验。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我的高考我的分

    我的高考我的分

    本书分为:理想篇、动力篇、方法篇、习惯篇、时间篇、效率篇、心态篇、奋斗篇和应考篇。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学习高手们的超级学习力和奋斗过程,读来富有启发性。本书教你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赢得高考的成功!
  • 公主殿下饶命

    公主殿下饶命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街头小太妹与七名小弟在一场街斗中丧生,八人同时穿越,大姐花朵一越成了紫枫国三公主,七名小弟则为皇家侍卫,因不知穿越异世后的高贵身份,八人在街头连连抢劫,结果抢劫的第一人是南富国九殿下,第二人是紫枫国将军之子,至此,她的命运也与这二人紧紧相连。有了皇帝老爹当靠山,她要那害他游街、送她进官府的邪恶男人,一世为她奴仆!
  • 豪门弃妇:影后归来

    豪门弃妇:影后归来

    俞白雨十年演艺圈摸爬滚打,终成影后。没料想识人不明,嫁入豪门,丈夫跟自己的姐妹勾搭,娱乐圈的世界一朝崩毁。留给她的,不过是失足流产,坠楼而亡。重活一世,还能被人蒙了眼不成?用光华闪耀藏起内心的伤痛疲惫,只要站在镁光灯下,她还是完美影后。
  •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

    你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你的生活无人喝彩,你的恋爱屡战屡败,你的相貌乏善可陈,你的身高你的功课你的一切”整个世界似乎都充满恶意,倾其所有打击你走过最惨烈的青春,经历最现实的人情冷暖,你终于发现,这就是人生,你没有退路你反而平静释然 直到,你放下所有的自恋,所有的自怜。你终于懂了,重新出发,沉着勇敢。总有一天,这样的你成为了最好的女孩,闪闪发光。
  • 十年星尘

    十年星尘

    圣经里说,爱是不嫉妒。所以,在陆星尘看来,她跟艾琳之间,不过如此。是的。她们在外人眼里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可只有陆星尘心里知道,她想要离艾琳远一点,再远一点。这种感觉在遇到周屿光后越加强烈。因为艾琳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陆星尘被笼罩在光芒下,成了艾琳背后的影子。终于,艾琳变得黯淡无光。陆星尘摆脱了艾琳的光芒,跟周屿光渐渐有了交集,可是,心里怎么湿漉漉的,像是忽然下起了不会停息的大雨?在青春的长河中,有的人走了,就不再回来;有的人还固执地等在原地,等着那个曾经一直想摆脱的人重新出现,带着风与海的味道,轻轻呢喃:“喂,我回来了。真好,你还在。”"
  •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记录的却是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变幻风云。貌似平静的叙述背后,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中国新旧交替的历史大潮中,被托起,被摔下;被折磨,被消耗……她个人的悲喜剧中,隐藏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本书的文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与当下红男绿女们的喜好相比较,作家似乎更愿意去回眸历史的浮云,关注我们当代人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惶恐。阅读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