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心中,小孩永远都是小孩,做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助,而且都必须要顺从父母的意思。如果不顺从或是顶撞,就说小孩一点都不孝顺,没大没小的。小孩处处受大人管束,喜欢做的想做的都不能做,还没做错,大人就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
在大人的心目中,小孩子永远都不懂事。大人说话时,小孩子只要一插嘴,大人就说:“去、去、去,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去一边玩去。”小孩子有时想把心理话跟父母说,也总是会被家长的威严所吓倒,话只能埋在心里了。因为一说错,家长脸一绷,暴风雨就要来了。
深度诠释
中国的父母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总觉得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形成了“父母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父母不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辩,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否则就认为有失父母威信和尊严,这是不正确的。
德国心理学家发现,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事实表明:孩子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候。这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孩子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好处;二是这样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空气,增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但让孩子争辩应该遵守规则,不能允许他们随心所欲,而应是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应该加以制止。值得提醒的是,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种争辩就是不平等的,也就谈不上通过争辩来锻炼孩子了。
提倡孩子与父母争辩,并不是句句话、样样事都要争辩,不是有理无理都争论不休。争辩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也是有范围和次数的,应该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不是漫无边际、大事小事都在争辩,没完没了,那就没有什么益处了。
总之,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是最重要的。通过争辩把事情弄明白,孩子就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很多时候,父母的理解和孩子的理解是有差别的,通过争辩,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有时候还可以对父母产生启迪作用。
父母与孩子争辩,能帮助孩子找到事物的界限,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学习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争辩的好处。
提倡父母与孩子争辩,这是因为可以活跃家庭气氛,交流思想感情。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亲情和友爱能得到深化。
迷津指点
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智商、口才、进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怀疑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辩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最好在家里进行。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要热心和有耐心,让孩子在争辩中不断成长。
1.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像上级对下级那样,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尊严,不顾及孩子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孩子是错的。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破坏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在家庭中,在教育过程中,都要尊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父母在生活中尊重孩子,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与孩子交往,这样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对父母更加信服。
2.与孩子建立相互的信任。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发展密切关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信任会使现实关系中出现抵触现象,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合格的家长,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要获得孩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蒙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包括像“死”和“性”等传统禁忌的话题,均作诚实的回答。相信孩子所说的话,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不要这样去问孩子:“你所说的确实是真的吗?”或“不要对我撒谎!”这样会引起孩子怀疑父母不信任他,要用善意代替对孩子的怀疑。当发现孩子不诚实,仍然应该对孩子抱诚实和信任的态度,相信他将来会改变和克服这个毛病,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实承认错误对他是有益的。
3.容忍孩子的疏失
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如果孩子没有犯过错,将无法学会新的事物。在家庭中、学校里、朋友间、工作上甚至任何地方,孩子都可能会犯错,但是千万不要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视为无可补救的大灾害。为人父母者可将自己的错误当做对孩子显示自己人性面的机会。父母也应努力创造一个能容忍孩子犯错,且能开诚布公讨论的平等气氛,使孩子能从错误中成长。
4.对孩子的判断表示信心
父母除了对孩子的能力要深具信心,还应该对其他方面也有信心。父母可以借由尊重并接纳子女在服装穿着打扮、朋友的选择、未来计划、休闲时间的安排等决定,来表示对孩子的信心。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重要的家庭计划或欲购买的物品,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错误4: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自私
场景再现
场景1
一位年轻的母亲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支冰棍儿,或许是想让儿子拿着方便,未经儿子允许,先在冰棍儿下部咬了一口。这可惹怒了宝贝儿子。只见他接过冰棍儿便一下摔在了地上。接下来便是一阵哭闹,结果母亲顺从了儿子的要求,又买了一支,平息了这场风波。
如此年幼的孩子就只顾自己,连一口冰棍儿都不舍得让自己的母亲吃,长大后何谈关心他人呢?
场景2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一位网名为“白云”的妈妈说,3岁的儿子每次晚饭时,都把自己喜欢的菜拿到面前,不许其他家庭成员来夹菜,有时候还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很大方地孝顺给爸爸妈妈”;一位署名“乐乐爸爸”的网友则抱怨自己2岁的女儿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甚至不愿意邻居的小朋友来串门,让他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一个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小朋友丁丁,一直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家长买,上了小学后,经常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老师隔三差五地把家长叫到学校……
深度诠释
据一份调查,有36%的孩子滋长了不尊重别人,不关心别人的自私心理,70%的孩子逐渐变得任性。
这种情形的出现,多是孩子在家庭中受几代人的宠爱、保护的结果。家庭中长辈关心孩子,人人服从孩子,于是,孩子便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至高无上的心理。有人称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为“小太阳”、“小皇帝”。家长及长辈们的让步,是孩子产生利己主义的一个根源。例如: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冰淇淋,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不去上班了……
家长对孩子可以做出很大牺牲,这是爱的表示,而这种牺牲的后果是什么呢?如果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或支持他做好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的痛苦的利己主义思想。这样发展下去是危险的,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很难说他会有爱国之心,他既不会爱自己的亲人,也不会爱朋友,他爱的只有他自己。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有用的人;即使不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也不要成为“虎狼”之人。
宋代学者谢良佐在训子立志时,说:“其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其为终身大计,而有后世之虑。”他告诉儿孙要有为天下献身的理想,要为后世考虑,而不为眼前打算。古人尚且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现代文明社会的今天,父母更应当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励志教育。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生活在母爱、父爱或其他爱之中应该对亲人有所“回报”。每一个孩子都应主动回报爱他人,孩子在帮助他人时,家长要珍惜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有些家长出于好心,不忍心要孩子的心爱之物,或不舍得让孩子做事。久而久之,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就会被磨灭,到时再说“这孩子真没心,真无情”就已经晚了。
其次,家长应引导孩子关心别人,培养孩子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家长自己先要做一个待人热情、关心别人、不自私的人,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有说服力。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应互相体贴、照顾,随时随地嘘寒问暖,从语言到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美好善良的关系,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谦让的必要性,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察颜观色”,看别人情感变化,想别人的心理和愿望,从而愿意做出让步,或者去帮助别人。
例如,孩子在看电视,爷爷打盹了,妈妈不妨引导孩子,“看看爷爷怎么了?爷爷是不是困了?爷爷年纪大了,他要睡觉了,怎么办呢?”使孩子意识到应该关闭电视,让爷爷好好睡觉。孩子做完后,妈妈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应表示赞许。
家庭生活中,应将关心别人,为了别人做出让步,或为别人做事等看做是平常的,是应该的,要使孩子养成自觉性,并形成习惯。
每个家庭应该有这样一条规矩: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吃;即使是单给孩子的东西,也要教育他能给家长吃一点。家长在这时不要推辞或假装吃。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只有他自己应该吃,“给家长”不过是装样子,或“好玩”;一旦家长真的吃了一口,他就会立即“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样的事生活中太多了。孩子暴露了他的自私心理,也暴露了家庭中不良习惯所带给他的影响。
家庭中还应形成这样一些常规:吃饭先请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或客人坐下,盛饭先给老人或客人盛,好吃的菜摆到老人或客人面前;分吃水果等,要把好的、大的给老人或客人;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等等。使成长中的孩子学会大度、有教养、能谦让。
两三岁的孩子很愿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让孩子分,拿出玩具请小客人玩,等等。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应给他出一些“难题”,例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水果有大有小,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别人弄坏了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等等。在引导孩子解决这些难题的时候,既不要以压制手段破坏他的情绪,使他产生对抗心理,也不要放任自流,随便他怎样。而要顺其自然,他处理得好,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他处理得不好,家长应指导他,事后要与他耐心地谈一谈:为什么不能这样而要那样,为什么这样做不对。使他知道应该尊老爱幼、应该关心别人、应该谦让、应该有牺牲精神等等。
奖励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的许多好品质都是在赞扬声中形成的。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他很希望别人说自己是“好孩子”。许多教育家研究证明:精神鼓励的作用要比物质奖励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原因就是能避免一些物质奖励带来的弊病。家长对孩子能关心别人,有好东西让大家分享,或做出一定牺牲的举动,要给予肯定、赞许,但不要大惊小怪地予以奖赏。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不利于培养他无私的品格,反而会使孩子为了追求奖赏而去做事,一旦一次没有给奖,下次可能就不做了,这样,会滋生孩子的利己主义。
迷津指点
家长一方面应该要求自己不自私,以正面形象影响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要从小事做起,去逐渐引导孩子克服利己主义心理;家里还应养成良好习惯,使孩子从小觉得就应该先人后己,形成无私大度的品格。
针对孩子的自私行为,心里只装着自己,而没有别人的位置,家长一定要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之中,加强实施对孩子关爱他人的教育。只要父母以自身的行为施以积极影响,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孩子们的爱心就一定会逐步培养起来。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享受到最大的爱,如果这种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溺爱,甚至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只有把大家给予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在未来才有望做到爱岗位、爱祖国、爱人民!
让孩子多体验,体验别人的疾苦,才能激起他们的爱心或同情心,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
为了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父母应经常拿出当年给孩子拍的照片,向孩子讲述父母为他付出的努力,使孩子听后受感动。孝敬父母、关心父母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可以不断地鼓励孩子经常主动学做家务,从倒垃圾,到收拾碗筷;从学择莱,到洗小件衣服,只要力所能及,都让他去尝试。尽管有时做得不如父母之意,父母也不要批评,而是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
2.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既然学会关心自己,关心父母,为什么不能学会关心他人呢?父母要教育孩子有爱心和同情心。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热情相助。比如在公共电汽车上,要主动让座;到邻居家中和小妹妹一起玩儿,把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给她;要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助残活动,如为盲童收集挂历做盲文书写纸;节省买冰棍儿的钱为残疾人捐款;主动帮助楼内的保洁员搞卫生等。
能够关心和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智慧。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教孩子把关心他人引向关心集体。
3.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
平时,父母要教育孩子,除了学会关心别人,也关心自己。因为,孩子不会关心自己,就会过分依赖别人。但是,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并非教他自私自利,而是培养他的自理自立能力。比如,关心自己的环境:打扫房间卫生、书本码放整齐、收拾自己的东西;又如关心自己的卫生:洗澡换衣、刷洗鞋袜等;更重要的是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如自己准备学习用具、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用录音机听写生字等。每当孩子做完这些事情,父母要微笑表扬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把学会自己做事,减轻家长的负担当成一种乐趣。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一句话:“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久而久之,孩子逐渐会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增强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4.让孩子学会关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