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700000009

第9章 被玩砸的现在(1)

亲爱的布鲁特斯,错不在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

——威廉·莎士比亚

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财政和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战争与福利支出导致严重的债务问题。政府不得不开动机器印刷钞票,这又引发了通胀,最后经济衰退,民怨沸天。为了平息民怨,转移视线,政府采取增加福利与战争的方式……整个经济便进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此外,以通货膨胀为主要形式的应对,对整个社会在消费方式、相对物价、投资方向,甚至价值观上的改变将会负面的并且是持续的。

被格林斯潘否定的格林斯潘

当商业活动在美国出现轻度震荡时……美联储印制了更多的票据储备,以预防任何有可能出现的银行储备短缺问题。美联储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在此过程中,它也几乎摧毁了整个世界经济。美联储在经济体中所创造的过量信用被股票市场吸收,从而刺激了投机行为,还产生了一次荒谬的繁荣。美联储曾试图吸收那些多余的储备,希望最终成功地压制投机所带来的繁荣,但太迟了……投机所带来的不平衡极大地抑制了美联储的紧缩尝试,并最终导致商业信心的丧失。结果,美国经济崩溃了。

上面所引述的这段话不是某个学者针对未来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预测,而是对一个既成事实所做的研究总结。它也不是就2008年的危机所发,事实上它写于40多年前,它描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文章的作者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艾伦·格林斯潘,大名鼎鼎的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Gold,and,Economic,Freedom》,它于1966年首发于《客观主义者》,杂志,随后又被收录到艾茵·兰德所编着的《资本主义:未知的理想》。

前美联储主席,针对20,世纪“喧嚣的20,年代”,所做的这番评述同样适用于1995年开始的那波繁荣。当然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格林斯潘在1987~2006,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所采取的调控措施,相对于他的前辈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7年9月4日,刚刚上任不久的格林斯潘第一次宣布加息,他的前任沃尔克说道:“恭喜你,你提高了再贴现率,你已经是一位中央银行家了”。但就在沃尔克首肯格林斯潘是个真正的中央银行家后不久,格林斯潘开始采用了完全有悖于沃尔克的政策主张——他开始采取沃尔克深恶痛绝的货币与信用扩张的政策——通过低利率的手段来向市场开闸放水。

1987年10月19日,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的第69天,也是他宣布加息的第45天。这一天,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急降508点,相当于道琼斯指数中的股票市值一天损失22.6%,幅度几乎是1929年股市崩盘单日下跌幅度的两倍。

格林斯潘在危机中展示了自己的魄力。当天股市收盘后,美联储大量买入国库券,巨额现金直接流入卖出国库券的银行家手中,金融系统被注入了大量流动资金。在第二天股市开盘之前,格林斯潘更是发表了简短的声明:“美联储会始终坚守它作为中央银行所应负的使命,随时准备为经济和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

也正是得益于格林斯潘的这个表态。道琼斯指数当年即上涨了2%,第二年又上升了12%,第三年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27%。《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称这次股市大震荡“奠定了他‘华尔街之神’的地位”。

而格林斯潘的挑战远没有就此而结束,就在安抚完1987年股市的暴动之后,麻烦接踵而至——小查尔斯·基廷的加州林肯信用社,于1988年被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犯有欺诈的罪行,这一指控直接导致了林肯信用社的破产。1989年,林肯信用社被联邦监管当局全面接管,其破产清算更是花费了纳税人至少25亿美元。但林肯信用社的破产不是终结,而只是这个行业崩溃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储蓄贷款机构等待着当局的接管,这是美国在1990~1991年间所经历衰退中的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归因于格林斯潘在1987年的降息,和之后美国有关当局对林肯信用社的接管。低利率政策和政府的救助,增加了其他信用社的投机风险。因为在那些信用社的经营者看来,他们自身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监管当局一定会出手救助,因此在没有足够的风险补偿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承担风险。

但,这一点显然没有被有关决策者意识到,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愿意正面这样的问题,至少格林斯潘是这样的。在1994年5月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所做的发言中,格林斯潘对美联储的做法和理由给出的解释是:

由于觉察到债务递增带来的资金压力所引发的后果,我们从1989年春季开始对货币市场放松管制。家庭和企业不愿再借贷和消费,贷款人也不再愿意授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紧缩现象。为了尽全力克服上述金融压力,我们在1992年整个夏天逐步调低了短期贷款利率,直到1993年末,我们都将该利率维持在少有的低水平。

这两项工作,缔造了格林斯潘“辉煌成就”的开端。正如他的信徒后来在给他唱的颂歌里所描述的:“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期,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格林斯潘领导美联储应对了纽约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机。他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格林斯潘创造这一切的魔棒就是低利率,就是不断地向市场注入大量贬值的货币。也正是因此,格林斯潘获得了一个“宽松的艾伦”的外号。

“格林斯潘对策”,又叫格林斯潘应对,按照金融词汇的解释是指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为防止市场大幅持续下跌采取的行动,主要指美联储会为经营失败的金融企业提供廉价资金,提供贷款援助。这一行为的必然结果是诱发市场的道德风险,进而为未来孕育更大的泡沫危机。而在本书,我对该词汇的理解要比上述解释更为宽泛,在本书,我将格林斯潘及他的继承者伯南克的对策等同于:为熨平经济周期,一见经济波动就予以实施货币干预的通胀政策。股市上涨的惯性及对“格林斯潘对策”的信赖,导致了一场无法抑制的狂热,一次次IPO都理所当然地高歌猛进。但凡是泡沫终究要破灭的,虽然格林斯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美国的科技泡沫还是不可避免地破灭了。

但格林斯潘并没有因为这次泡沫的破灭而去反思和检讨,哪怕是重新阅读一下他自己以前的文章。他不仅没有去认真思考他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多余的储备”对经济的影响,相反,经过一番深思后,格林斯潘决定让他掌控的美联储再次打开总开关,增加更多的储备,以此刺激美国经济继续“前进”。

从2001年9月起,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直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近50年来的最低点——1%,并一直维持在历史低位近一年时间,直至2004年6月再次升息。它将官方利率降得如此之多,这就意味着在l%的官方利率和2%的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下,美联储实际上是对借钱的人给予了补贴。特别是,美联储以官方利率隔夜拆借给银行。当美联储降低这些官方利率时,它也间接地降低了更大范围市场内的资金成本,导致在房地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泡沫。

按照格林斯潘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是由于20,年代美联储创造了过多的流动性,以致出现了大规模的投机失衡。也正是按照这个思维模型,再结合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周期理论,我于2006年9月撰写了一份报告。并将其主要内容摘成如下一篇题为《酝酿中的全球经济危机——格林斯潘给我们的遗产》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美国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一个衰退周期。我们知道这一周期的繁荣,事实上是完全有赖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界将其称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但不幸的是这两匹马是被人为地注射了兴奋剂的。如今它们已经进入兴奋剂危害体现症时期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及其带动的中国的过度投资是对健康经济的一种损害,就像纵欲过度者已经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一样。中国的过热嚷了很久,但宏观也未能够调控好,虽然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片成效显着声;同样美国亦称其经济已经软着陆了,但从有关信息渠道得知他们的“硬伤”更多些。这次危机,如若不幸而被言中,那么绝不仅仅如1997年的金融风暴,它将是全面的整体的经济危机。

造成这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能源的短缺所造成的适应性磨合周期的效应是其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应该在于错误的利率政策,这也正是格林斯潘所给我们留下的遗产。

中国与美国犹如啤酒效应中的东施和西施。纵观这十来年中美之间的联动,我们大抵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画:美联储人为地压低利率,造成信贷的扩张。它误导着美国的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美国的房地产业危机就是一个明证)。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间的繁荣,这种繁荣通过啤酒效应传递到了中国,自然地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因为啤酒效应,这种政策在中国更被成倍放大。我们的中央银行也人为地压低利率,从而也造成信贷的扩张,也误导商人,于是商人们热衷于投资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盈利的项目,由此,自然又造成世界另一极的一时繁荣。

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衰退,就是失业,就是经济的全面危机。

全球将以经济危机为代价为这轮的繁荣买单,这就是格林斯潘给我们留下的遗产。”

这次的判断居然不幸被言中了。当然,就米塞斯、哈耶克和格林斯潘早期的理论而言,这只能算是必然的结果——在任内,格林斯潘令美联储创造了太多的流动性,它必然会导致投机行为失衡。

但21世纪的格林斯潘显然已不再是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了,21世纪的格林斯潘已经反感透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了。21世纪的格林斯潘认为20世纪中叶的格林斯潘所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假命题。

但经验所表明的事实让我更愿意相信20世纪中叶的那个格林斯潘,而不是21世纪的这个。当然21世纪的格林斯潘并不孤独,他的继任者、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仍在遵循他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并依然认为这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办法。也正因此,预言将被再次言中。

通货的再膨胀——伯南克的对策

美国目前的问题就是因为过去格林斯潘所采取的低利率政策而产生的过度消费。如果这个时候予以降息,所能够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将问题往后拖延。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的一些财务状况非常糟糕的企业所习惯的财务解决之道——借新债还旧债,用新债压住旧债的那种小把戏。

这种解决之道的危害就在于滚雪球效应,到时或许问题将完全失去我们的控制。也正因此,我认为美国,甚至包括紧步美国后尘的中国,问题解决在现在总比把问题留到以后处理要来的好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伯南克非但没有与“格林斯潘式”的政策思路有本质区别,相反,他将这一政策“发扬光大”。自2007年9月开始,伯南克大手笔降息,企图以此来刺激消费避免经济触底。

2008年12月16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0.25%;

2008年10月30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0%;

2008年10月8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50%;

2008年5月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0%;

2008年3月19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2.25%;

2008年1月3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00%;

2008年1月22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0%;

2007年12月12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

2007年10月3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0%;

2007年9月18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但即使是如此,美国经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正如我们前面所论述的,2008年的危机我们完全可视为果,而其因则是格林斯潘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的错误应对。当然如果像我在以前一直所坚持的——危机的根源就在于错误的货币政策,我想这大概也是成立的。但这还仅仅只是果,而不是因。现在的问题是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许有人会告诉我,那是由格林斯潘、伯南克们的思想所决定的。但我们知道,任何思想要想付诸行动,首先必须有适应的土壤。那么什么是货币超发的适应的土壤呢?且让我们来归根溯源。

通胀主义的形成根源

通胀主义的形成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谬误,很多人简单地将货币等同于财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通胀有助于经济繁荣。而通胀主义之所以盛行,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政府的利益。于政府而言,通胀的首要好处在于,它可以让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对于财政部而言,这笔钱是收入,财政部可以用它去偿付各种各样的账款了。其次的好处还包括从人民身上隐蔽地征税,向国内的国外的债权人赖账。而最大的好处则在于,政府虽然超发了大量的货币,制造了通货膨胀,收了人民大量的税,但它却能够同时收获“民心”。

认识的谬误

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们所醉心的以通胀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破坏主义形成原因很多。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认识上的谬误。

1.货币即财富

这种思想持有者将货币简单地等同于财富,这点在约翰·劳的思想体系里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这可以从他于1705年出版的书名为《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的着作中得到体现。在这本书里他反复强的是如下几个问题:

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财富,与人口、军事力量和外国商品的数量有关。但这些东西均依赖于贸易,而贸易又依赖于货币。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落英

    落英

    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田宁对她有成见,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由于家内不和,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两人过得并不幸福,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屡次刁难,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不得已之下,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前世咒-姐妹争皇后

    前世咒-姐妹争皇后

    第一卷:(完结)她每日梦见自己出现在不同的年代。下场都是一样,身怀有孕的她被各种酷刑折磨至死。她怨气很重,很重。不甘心面前的男人温柔的抱着另一个女人,怒目看着她。女儿依偎在男人怀里,诡异的笑容看着她,那是胜利的笑容,那是嘲笑。她,琏,每次都从噩梦里惊醒,她害怕那梦里的九世诅咒,“我要九生九世纠缠在你们中间”。那胜利的女人今世居然是妹妹。还好妹妹被选秀进宫了,她松口气。妹妹母凭子贵被封贵人,可以见家人一面。她被御招进宫见贵人妹妹。那皇帝妹夫不是别人,是那梦里的男人。琏惊的说不出话,直觉告诉她,逃…。第二卷:她水伊琏来到了蛇界,她见到了云妃,了解到了一切。她最后被存封了所有的记忆;来到了九世前,发咒的那一世;她仙琏儿是清水湾卖艺不卖身的舞妓;她陆紫菱是清水湾卖艺不卖身的琴妓;她们都很特别;仙琏儿的舞优如飞蝶,能让百兽共舞;陆紫菱的琴优如甘泉,能让百花争艳;她们姐妹相称,她们情同姐妹;直到他的出现;他贵为王爷;更是无出的帝王哥哥的百年之后的继承人;他喜欢收集特殊的东西和甚至是人;于是她们都成了他的收集;她们开始了…………………………她仙琏儿是否能够扭转乾坤,改变九世纠缠的命运;她陆紫菱是否能够寻到真爱,改变九世被缠的命运;骏王爷、琴魔、歇门门主,谁才是她们的归宿?------------------------------------------------------------------------------视频:http://m.pgsk.com/p_m.pgsk.com(第一卷)视频:http://m.pgsk.com/p_m.pgsk.com(第二卷)-------------------------------------------------------------------------------饫儿其他的文:堡主的外来妻:对总裁下手:弃妃泪:妃媚:恶魔老公,拜拜:夜欲:公子嫁到:
  •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宠妻九千岁:溺爱小悍妃

    别人穿越要么是重生,要么是魂传。本王招谁惹谁了既然穿越到一个本王神马都不知道的地方。校园,。逼得本王想用面条自尽女人,差点逼得本王用豆腐撞死。,还遇到了蕴含风靡全校的女吊死舒小荷,被逼无奈入住她家,成了她欺负。。的对象,想想堂堂王爷。风靡全国,风骚全校,既然不得不甘拜下风再她得麾下,但是这一切的种种,并不是老天给他开的玩笑,而是他这辈子应得的缘分,、、爱就像薄荷,一旦沾染上,这辈子都别想松开我的手--
  • 喜欢你的手放在我肩膀 (已完结)

    喜欢你的手放在我肩膀 (已完结)

    很喜欢你的手轻轻放在我的肩膀,我的头轻轻靠着你肩头,离得那么近,可是却在彼此爱情之外。【裴羿凡】他真的不是个没风度、没修养的人。却偏偏对这个和他上辈子有仇的女人有感觉,为了他的面子,只好用迂回曲折的话语包藏自己真正的心意,期待有一天能化暗为明……谁知对另一个女人的责任,使他还来不及说“我爱你”就必须说“再见”。【欧阳子萱】她发誓她不是故意和他作对的,只能说他个性恶劣到人神共愤,可是为什么在察觉到他不经意的温柔时,她却再也放不开?当她鼓起勇气想告诉他:“她爱他”,他却问她要一句“恭喜”?分离来得太突然,他和她,隔了一座太平洋.......三年后,他携未婚妻回来,而她已然牵着其他人的手笑着对他说:“好久不见!”我的新坑:《藉着雨滴说想你》http://m.pgsk.com/a/249521/
  •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漂亮朋友(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莫泊桑的《漂亮朋友》讲述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如同一场假面舞会, 成功青睐于道貌岸然之徒。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下级军官杜洛瓦在退伍后只身来到巴黎,经友人介绍进入《法兰西生活报》当编辑,从此开 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将权力、财富和名望逐一收入囊中。莫泊桑向来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其文风凝练简洁,而《漂亮朋友》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使在今天同样令人深思。
  •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花颜的人生目标:收齐世上所有植物,挑选最合适的男人,留下花家的血脉,让空间升级,连接异世通道……奋斗,奋斗,奋斗!只是,她本来想要一个最强的男人,结果找到的,居然是一个腹黑萌物!她是穿越的方式不对么?
  • 嫡女风华:一品庶妃

    嫡女风华:一品庶妃

    红鸾锦帐中,她仰首喝下他亲手送上的毒酒。合卺同心,没想到却是一杯断命酒。痴心错付,含恨而终。当凤眸再次睁开,她是涅槃重生的凤凰。惊才艳绝,锋芒毕露,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够被她放在眼下。“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上一世,他来不及解释,她已死。重生之后,她不再相信感情,面对他的深情缱绻,温柔爱意,她漠然冷笑,“王爷,别和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伤身!”上一世,她活的隐忍窝囊,为求偏安一隅,隐匿一身的才华。这一世,她誓要将所有人都踩在脚下,用十里红妆,谱写一曲盛世风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