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900000015

第15章 咎在认识(3)

在“萧条”时期,经济对在繁荣时期的浪费和错误会作出一种相应的调整,并为之重新确立起能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有效服务体系。这种调整还包括清算那些错误而浪费的投资。事实上,萧条不是毁灭,它们是由高效率的经济体中的消费者发动的一场恢复性运动,它们终结的只是由繁荣而带来的扭曲。也就是说,萧条反倒是一个经济周期步入良性运行前的“恢复”过程,就如同瑞雪可以带来丰年一样。萧条一旦结束,也就宣告一切重归正常,经济也就恢复了最好的功效。

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肯正视衰退,对于自然出现的暂时性破产、清算无法容忍的话,就如我们所见的,繁荣过去,衰退才刚刚开始,他们就会再次开动信贷的水龙头,去拯救那些借款人,那么,新的货币再一次进入商业领域,借款人就可以再次购买那些远离消费品行业的生产要素。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持续的银行信贷扩张,再次让那些错误的投资人,逃脱了消费者对他们的惩罚。这也势必会令错误投资带来的浪费越来越多。这也必将导致经济的自我纠错过程——萧条被人为地拉长。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只会增强人们轻率的、爱冒险的情绪,使得人们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习惯于去取得信用和使用信用,进而令道德风险更趋恶化。如此一来,只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催生出更大的泡沫。

对于经济的衰退而言,综合历史来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初始的衰退,一般都属于“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这种真实的经济波动。然而,很多时候,在一系列错误的认识下,人们会得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进而采取一系列错误的应对之策。结果是,这种真实的、简单的“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最后往往会演变为一场复杂的、非真实的“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问题造成的衰退”。这就如同令狐少侠的伤,本可静养一下,就能自动痊愈,却因为一群“庸医”,最后如不是得到《易筋经》,还不定怎么死呢。

熊彼特式危机

货币政策是原因,还是结果

对此,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vonHayek)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在其1976年出版的《货币非国家化》一书中,他写道:“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将他的话完整地放在一起,我们更看得出他就这一问题表述得自相矛盾。他说:“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

在这里,我们不免要问,货币当局为什么会屈从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经济显然出了问题。如果经济没有出现波动,人们怎么可能会发出印刷廉价钞票的诉求,而货币当局又怎么可能会就此屈从?这就如,一个既没有头疼也没有脑热的壮小伙,会无缘无故地向医生提出打针吃药的诉求?这在逻辑上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很可能的情况是,这名壮小伙感觉到了不舒服,譬如头疼或者脑热。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他所生的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认识的不足让他一旦头疼脑热,就向医生发出吃药打针的诉求。

从这点可见,事实跟哈耶克所论述的恰好相反。那就是,货币政策不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是结果。当然,或许更严谨的表述应该是,对于初始的“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而言,在错误的认识下,货币政策的确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但在其后,由“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向“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问题造成的衰退”演变时,这时的货币政策就由当初的结果转化为原因了。

那么,导致这次大危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生产过剩——布伦纳如是说

我们知道经济的可持续稳定,需要一个坚定的锚,这个锚就是生产,其他的如福利、分配、消费,都应与之相匹配,不然就会出现问题。从这点来看,生产率的下降,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生产率的下降这一点,我们可在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那里得到印证。在2009年,他与韩国庆尚国立大学晋州分校的经济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丁圣镇的对话中,对近期的经济危机给出的解释是:“导致眼下危机的根源在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活力的下降。”

他所给出的数据是:从1980年到2000年,在这20年间,劳动生产率(GDP/每小时)虽然以年均1.4%的速度增加(1999-2000年达到了1.5%)。但这个速度差不多只是1948年到1969年这一时期生产率平均增速2.65%的一半,也只是从1890年到1980年差不多90多年间2.3%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60%左右。

他的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是,利润率深层地、持续地下滑。在他的《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一文中,他给出如下数据:2001年制造业部门的利润率下降了21.3%,比它在1997年利润率达到顶峰时的水平下降了1/3还要多。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掌握到的数据亦显示,1994-1999年,在以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猛上涨的同时,美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却不到60%。

那么,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力为什么会持续地下降呢?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的停滞。

创新的停滞才是关键

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所谓的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而引入这种“新组合”的目的就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正是创新的停滞,导致了布伦纳所指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企业利润率的持续下滑。

现在的问题是,创新为什么会停滞呢?熊彼特曾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早在1942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一书里,就资本主义的未来,他发现了这样一个潜在的问题:由于资本主义在收入增长方面如此成功,它能够支撑大量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而这些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知识分子,很热衷于批判资本主义体系,并竭力推行包括福利制度等在内的,旨在于增强政府官僚在经济中的作用的措施。这些措施无疑将会减弱创新的动力。

也正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当前所经历的这场危机,从表征来看像是一场马克思式的危机,但从实质而言,它就是一场典型的熊彼特式危机——这既是一场熊彼特所指称的创新停滞的危机,更是一场他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的危机——包括福利制度在内的干预措施减少了创新的动力,进而使得创新陷入停滞。乔治“吉尔德(GeorgeGilder)就曾明确地指出,创新和研究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如此一来的必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并难以恢复。

这就解释了我们今天正身处其中的这个经济周期,为什么经济增长极度缓慢。

这时,我们就可以回到哈耶克的论述那里去了:为克服创新停滞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因此而造成的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并难以恢复的局面,各国的货币当局,尤其是那些将民粹误当民主的国家如美国的货币当局,就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他们试图通过在私人方面鼓励提高借贷的方式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为了再次扩大经济,美国货币当局最终采用了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倡导的方法,那就是通过维持超低利率的政策,实施信用扩张的办法,以此来鼓励国民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随着资产价格飙升,泡沫形成后,信用会更进一步急剧扩张。由于企业和居民户在纸面上体现出了巨大的财富增长,因而他们具有了更多的信用。他们也因此可进行着大规模的借款,大肆增加自己的投资与消费。这样一来,无可厚非的是,它们的确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种应对,布伦纳称之为“资产价格凯恩斯主义”。因为,我们知道,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核心就是赤字,以赤字政策来恢复经济的运行。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意义在于,让私人的财政赤字代替了原来的公共财政赤字。

也正是因此,在过去20多年中,我们亲历了世界经济那种异乎寻常的景象——资产泡沫的无限膨胀,这种膨胀超过了荷兰郁金香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的投机狂热。更为要紧的是,这一切又是在国家政策制定者、监管者的精心维护和使其合理化的情况下实现的。于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历史性的资产价格泡沫;20世纪90年代,美国亦产生了历史性的股票市场泡沫,和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及信用市场的泡沫,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巨大债务泡沫。

然而,危机爆发以来的这些年,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非但不承认自己犯了错,反倒是一句“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就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这些人非但没有因此而被问责,反倒是一场场的自我表彰:伯南克于2010年4月8日在第43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年度晚宴(AlexanderHamiltondinner)的演讲中表示,监管机构吸取了1929年股市危机的教训,因此,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打击非常严重,但全球经济躲过了另一次与大萧条(GreatDepression)相当,甚至更严重的巨大灾难。这位掌权者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们做得非常到位!当然,他们把责任推卸得也非常到位!

“一个无人负责的体制,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错”,这就是当前的特色,所以不要奢望领导人能重作思考。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他们在错误的政策和思维上加倍押注,显然他们决心要将经济和社会推落悬崖。也正是因此,人们很难相信,还有办法可以改变这一方向。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让人们不感到绝望还真难。

同类推荐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热门推荐
  • 异界龙魂神尊

    异界龙魂神尊

    人有三魂,分别为魔、武、兽。三魂之力受神之封印而沉睡,三股魂力觉醒之时,可以为人体带来毁天灭地的力量。濮阳羽,一个同时具备三种魂力的超级变态,将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征服一个个敌人,赢得诸多佳丽芳心。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丫头,吻你上瘾

    丫头,吻你上瘾

    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总会遇到一个难以抹去的人,一件难以割舍的事,一段不忍放下的时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倾城第一毒后

    倾城第一毒后

    天煞孤星难预料,千金杀人手段狠。安国候府三小姐何云珠,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在自己十五岁生辰之日喝醉酒杀死了自己的贴身丫鬟紫鸢,据说手段残忍凶狠,紫鸢的尸首面目难辨,支离破碎。安国候请来非常有名气的清虚道长来家里做法,超度亡魂。然而清虚道长见到安国候三小姐的时候,居然连番摇头,嘴中吐出四个字:“天煞孤星!”安国候府大小姐何云秀,长相甜美,气质如兰。在一次偶然被来到家里做法的清虚道长看见后,顿时惊为天人:“这女子真是好命,居然是母仪天下的命格!”从此之后,何家大小姐青云直上,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嫁入皇家,做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满心期待着母仪天下那一刻。何家三个女儿,长女被清虚道长断言是母仪天下的命格,三女却被断言是天煞孤星的命格,这两个世间罕见的命格,都着落在何家,这究竟是福,还是祸?有着母仪天下命格的何家长女何云秀虽然嫁给了当朝太子,但最终却没有做成皇后,相反,她身边的人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连太子最后都死于非命。而有着天煞孤星命格的何三小姐何云珠,最终嫁给了心狠手辣,嚣张乖戾的七皇子,他说:“你太善良,怎么斗得过那些个心狠手辣的毒妇?他们都说你是天煞孤星,本皇子偏偏要为你挣一个后位出来!偏偏要你母仪天下!做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最终尘埃落定时,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那个母仪天下之人,原本就是她。什么天煞孤星,都是骗人的。【片段一】某女动也不敢动一下,脖子上的匕首寒光闪闪,她却连劫持自己的人是谁都没有看清楚。身后那人身体瑟缩着,明显害怕了。当然,某男害怕的是对面三米之外站着的一群手执长刀的刺客。而不是被自己劫持的这个无辜路人。他正想着如何解决眼前困境时,忽然闻到一阵突如其来的臭味,他劫持的女人居然在这种重要时候放了一个特别响的臭屁,某男扔了刀就发足狂奔…【片段二】某女烤了一只鸭子,待得鸭子香气四溢之时,正要取下来好好饱餐一顿,就看见了走过来的某男,连忙狗腿一般捧着鸭子来到他面前献宝。某男冷哼一声,扭过了头,某女急忙道:“我,我刚才不是故意把你看光的…”见得某男眼闪寒光,她连忙小心翼翼道:“大不了,我,我也让你看光好了…”某男眼睛陡然一亮,她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连忙将手中鸭子扔到某男身上,不顾他被烫的嗷的叫了一声,发足狂奔…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开四季

    花开四季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是青梅竹马,却是一辈子不能说出口的感情;他玩着惊心动魄的双城恋,结果却只是一场闹剧;他时隔多年,心中仍有她的印记,再相识,只怨为何不是我……曾经年少轻狂,曾经肆意青春,青春向左,爱情向右,躁动青春不言败!
  • 照世杯

    照世杯

    《照世杯》是清初著名话本小说集,又名《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共四卷四个故事。这四篇小说均以对末世封建社会的批判暴露为共同倾向。在艺术上,此书是话本小说走向衰落时期中的较有特色之作,不仅有生活气息和可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