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900000015

第15章 咎在认识(3)

在“萧条”时期,经济对在繁荣时期的浪费和错误会作出一种相应的调整,并为之重新确立起能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有效服务体系。这种调整还包括清算那些错误而浪费的投资。事实上,萧条不是毁灭,它们是由高效率的经济体中的消费者发动的一场恢复性运动,它们终结的只是由繁荣而带来的扭曲。也就是说,萧条反倒是一个经济周期步入良性运行前的“恢复”过程,就如同瑞雪可以带来丰年一样。萧条一旦结束,也就宣告一切重归正常,经济也就恢复了最好的功效。

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肯正视衰退,对于自然出现的暂时性破产、清算无法容忍的话,就如我们所见的,繁荣过去,衰退才刚刚开始,他们就会再次开动信贷的水龙头,去拯救那些借款人,那么,新的货币再一次进入商业领域,借款人就可以再次购买那些远离消费品行业的生产要素。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持续的银行信贷扩张,再次让那些错误的投资人,逃脱了消费者对他们的惩罚。这也势必会令错误投资带来的浪费越来越多。这也必将导致经济的自我纠错过程——萧条被人为地拉长。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只会增强人们轻率的、爱冒险的情绪,使得人们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习惯于去取得信用和使用信用,进而令道德风险更趋恶化。如此一来,只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催生出更大的泡沫。

对于经济的衰退而言,综合历史来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初始的衰退,一般都属于“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这种真实的经济波动。然而,很多时候,在一系列错误的认识下,人们会得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进而采取一系列错误的应对之策。结果是,这种真实的、简单的“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最后往往会演变为一场复杂的、非真实的“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问题造成的衰退”。这就如同令狐少侠的伤,本可静养一下,就能自动痊愈,却因为一群“庸医”,最后如不是得到《易筋经》,还不定怎么死呢。

熊彼特式危机

货币政策是原因,还是结果

对此,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vonHayek)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在其1976年出版的《货币非国家化》一书中,他写道:“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将他的话完整地放在一起,我们更看得出他就这一问题表述得自相矛盾。他说:“货币当局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从而将生产引向错误的方向,这必然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不是有助于经济从某些方向的过度发展中解脱出来。”

在这里,我们不免要问,货币当局为什么会屈从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经济显然出了问题。如果经济没有出现波动,人们怎么可能会发出印刷廉价钞票的诉求,而货币当局又怎么可能会就此屈从?这就如,一个既没有头疼也没有脑热的壮小伙,会无缘无故地向医生提出打针吃药的诉求?这在逻辑上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很可能的情况是,这名壮小伙感觉到了不舒服,譬如头疼或者脑热。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他所生的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认识的不足让他一旦头疼脑热,就向医生发出吃药打针的诉求。

从这点可见,事实跟哈耶克所论述的恰好相反。那就是,货币政策不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是结果。当然,或许更严谨的表述应该是,对于初始的“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而言,在错误的认识下,货币政策的确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但在其后,由“由于经济周期造成的衰退”向“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问题造成的衰退”演变时,这时的货币政策就由当初的结果转化为原因了。

那么,导致这次大危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生产过剩——布伦纳如是说

我们知道经济的可持续稳定,需要一个坚定的锚,这个锚就是生产,其他的如福利、分配、消费,都应与之相匹配,不然就会出现问题。从这点来看,生产率的下降,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生产率的下降这一点,我们可在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那里得到印证。在2009年,他与韩国庆尚国立大学晋州分校的经济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丁圣镇的对话中,对近期的经济危机给出的解释是:“导致眼下危机的根源在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活力的下降。”

他所给出的数据是:从1980年到2000年,在这20年间,劳动生产率(GDP/每小时)虽然以年均1.4%的速度增加(1999-2000年达到了1.5%)。但这个速度差不多只是1948年到1969年这一时期生产率平均增速2.65%的一半,也只是从1890年到1980年差不多90多年间2.3%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60%左右。

他的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是,利润率深层地、持续地下滑。在他的《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一文中,他给出如下数据:2001年制造业部门的利润率下降了21.3%,比它在1997年利润率达到顶峰时的水平下降了1/3还要多。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所掌握到的数据亦显示,1994-1999年,在以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猛上涨的同时,美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却不到60%。

那么,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力为什么会持续地下降呢?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的停滞。

创新的停滞才是关键

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所谓的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而引入这种“新组合”的目的就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正是创新的停滞,导致了布伦纳所指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企业利润率的持续下滑。

现在的问题是,创新为什么会停滞呢?熊彼特曾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早在1942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一书里,就资本主义的未来,他发现了这样一个潜在的问题:由于资本主义在收入增长方面如此成功,它能够支撑大量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而这些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知识分子,很热衷于批判资本主义体系,并竭力推行包括福利制度等在内的,旨在于增强政府官僚在经济中的作用的措施。这些措施无疑将会减弱创新的动力。

也正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当前所经历的这场危机,从表征来看像是一场马克思式的危机,但从实质而言,它就是一场典型的熊彼特式危机——这既是一场熊彼特所指称的创新停滞的危机,更是一场他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的危机——包括福利制度在内的干预措施减少了创新的动力,进而使得创新陷入停滞。乔治“吉尔德(GeorgeGilder)就曾明确地指出,创新和研究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如此一来的必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并难以恢复。

这就解释了我们今天正身处其中的这个经济周期,为什么经济增长极度缓慢。

这时,我们就可以回到哈耶克的论述那里去了:为克服创新停滞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因此而造成的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并难以恢复的局面,各国的货币当局,尤其是那些将民粹误当民主的国家如美国的货币当局,就很容易屈从于廉价发钞的诉求。他们试图通过在私人方面鼓励提高借贷的方式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为了再次扩大经济,美国货币当局最终采用了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倡导的方法,那就是通过维持超低利率的政策,实施信用扩张的办法,以此来鼓励国民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随着资产价格飙升,泡沫形成后,信用会更进一步急剧扩张。由于企业和居民户在纸面上体现出了巨大的财富增长,因而他们具有了更多的信用。他们也因此可进行着大规模的借款,大肆增加自己的投资与消费。这样一来,无可厚非的是,它们的确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种应对,布伦纳称之为“资产价格凯恩斯主义”。因为,我们知道,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核心就是赤字,以赤字政策来恢复经济的运行。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意义在于,让私人的财政赤字代替了原来的公共财政赤字。

也正是因此,在过去20多年中,我们亲历了世界经济那种异乎寻常的景象——资产泡沫的无限膨胀,这种膨胀超过了荷兰郁金香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的投机狂热。更为要紧的是,这一切又是在国家政策制定者、监管者的精心维护和使其合理化的情况下实现的。于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历史性的资产价格泡沫;20世纪90年代,美国亦产生了历史性的股票市场泡沫,和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及信用市场的泡沫,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巨大债务泡沫。

然而,危机爆发以来的这些年,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非但不承认自己犯了错,反倒是一句“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就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这些人非但没有因此而被问责,反倒是一场场的自我表彰:伯南克于2010年4月8日在第43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年度晚宴(AlexanderHamiltondinner)的演讲中表示,监管机构吸取了1929年股市危机的教训,因此,虽然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打击非常严重,但全球经济躲过了另一次与大萧条(GreatDepression)相当,甚至更严重的巨大灾难。这位掌权者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们做得非常到位!当然,他们把责任推卸得也非常到位!

“一个无人负责的体制,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的错”,这就是当前的特色,所以不要奢望领导人能重作思考。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他们在错误的政策和思维上加倍押注,显然他们决心要将经济和社会推落悬崖。也正是因此,人们很难相信,还有办法可以改变这一方向。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让人们不感到绝望还真难。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本书从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现场交易和网上交易两方面叙述了整个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过程。详细列出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文本式样。可使初始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尽快了解矿业权交易操作,也可供经常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参考。
热门推荐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一场游戏就如同一场梦,人生何尝又不是一台戏呢,睡了这么久,我终于从一场梦中醒来。梦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你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也可以回到现实来摆脱梦境中的恐惧。如今我已经摆脱了一个梦的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我的将会是另一场梦,一场会延续百年的美梦……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家族世代之间的恩怨与纠葛,感情上的扑朔迷离,就此展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复仇之火一旦点燃,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所到之处皆成灰土。一步一惊心。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化敌为友,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她是生于冷宫,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