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知名评论家侯宁也说:“微博时代,人人堪称记者,它已经为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奠定了技术基础。就此而论,胜景山河的叫停实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记者们的‘特工行动’翔实、准确地告诉我们:中国股民面对着的,正是这样一片‘胜景山河’:它不酿好酒,却可能酿造大量堂而皇之的谎言。造假的,不单单是胜景山河;打假的,也不该单单是有良知和使命感的记者们。”
2011年4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关于撤销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行政许可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认为,胜景山河在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关联方及客户信息,构成信息披露的重大遗漏。经中国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再次表决,胜景山河首发申请未获通过。
2011年4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博鳌论坛上表示,“胜景山河准确讲是有重大遗漏,后续调查再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有结果再向社会披露”。
2011年11月29日,备受关注的“胜景山河事件”终于以一纸严厉的罚单画上句号。当天,中国证监会向相关中介机构下发相关罚单:向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出示警示函,并撤销平安证券胜景山河项目两名签字保荐人——林辉、周凌云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同时,负责胜景山河IPO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经办注册会计师姚运海、吴淳,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及经办律师刘长河、张劲宇,均被开了警示函。这一罚单被喻为“中国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严的罚单”。
在“胜景山河事件”发生之后,保荐人林辉因严重失职被媒体挖了出来。据媒体调查发现,林辉是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北京区域总部总经理,具有10年以上投行工作经验。曾做过2006年ST德棉(002072)、鲁阳股权(002088)、2007年天润发(002113)、2010年大北农(002385)的首发上市项目。然而,在其保荐的5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在3年后就宣布要卖壳:ST德棉在2009年将所募集的2亿元资金消耗殆尽后,便宣布卖壳;天润发展在2010年也宣布卖壳。再加上此次胜景山河项目,市场一致认为林辉可当选为“十大包装黑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11年7月,胜景山河宣布,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招商创投”)、华鸿景开、中瑞国信、中科沙钢和中科汇通5家战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方式,斥资1.275亿元获得胜景山河1700万股,占胜景山河目前总股本的33%。增资后,胜景山河总股本将扩张至6800万股,中科招商创投等5家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25%。
胜景山河董事长姚胜说,1.275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改工程项目建设、胜景山河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资本点睛:
原本已背上IPO涉嫌造假十字架的胜景山河,当来势汹汹的声讨声被铺天盖地的软文所替代时,真相再次玩起“躲迷藏”——媒体集体失声、监管保持沉默、公司大打“太极”。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这场刚刚被演绎至高潮的大戏骤然停落在半空?真相这个皮球又被踢到了谁的脚下?
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评论:“胜景山河在嘲笑缺乏常识的文本主义,将大众的智商踩在了脚下。被绑上利益战车的股权投资与中介机构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面对越来越多的经不起常识检验的公司,监管层必须有所作为,坚决地行使监管职能,防止新融资高峰成为造假者的圈钱高峰。”
当警示的钟声敲响,便意味着结束,而结束也同样意味着开始。但愿胜景山河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节 第一牛股西藏发展
股票市场里每年都有大牛股出现。虽然每个大牛股出现的原因各有不同,比如绝对利好、概念炒作,但有时候却是庄家玩的一场游戏。2011年年初,新年的气息没有给股市带来太多的希望,中国的股市还是一如既往地死气沉沉。但就在这般死气沉沉之中,一只几乎被人遗忘的远在西藏的股票——西藏发展(股票代码000752.SZ)却再也无法让人遗忘。
一、换了老大
事情还得从2011年2月17日西藏发展发布的一则不起眼的公告说起。西藏发展当时公告:公司从控股股东西藏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金联”)处了解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发生了变更,自2005年4月起,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范志明。
对于如此重大的隐瞒事件,西藏发展只是解释说:“当时出于稳定西藏地区企业职工情绪的考虑,对于上述控制权变化未及时披露,公司深表歉意。”仅仅一句歉意和寥寥几个字的解释,就将隐瞒了6年的换主事件轻轻勾去。
这则易主公告发布后,人们开始关注西藏发展的老股东——光大金联的动向。很自然地,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光大金联从2010年12月31日开始的一系列减持行动上:2010年12月31日,光大金联在一天之内减持了1290万股西藏发展;2011年1月10日,西藏发展在一天之内发生了6笔大宗交易,光大金联累计减持了1318万股,占西藏发展总股本的5%。这两笔减持相加,光大金联在不到10天内就累计减持了西藏发展26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累计套现超过2.67亿元。
按光大金联当时的说法,它“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继续减少其在西藏发展拥有的股权”,但同时又称“未来不会主动放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在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布的6天前,西藏发展突然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王健递交的辞职申请,称“因工作安排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申请在送达董事会时即生效。
人们不禁要问,光大金联的大股东王健——西藏发展原来的实际控制人——为何隐退?又为何将西藏发展的实际控制股权交给一个名叫“范志明”的人手里?
谁是范志明,这位神秘新主人究竟为何方神圣?西藏发展在公告中也并未详细披露其身份,关于范志明的公开资料也少得可怜。
据西藏发展介绍,这位被隐瞒6年的新主人范志明出生于1965年,中国籍,毕业于浙江大学,获金融学士学位。他毕业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工作,曾被选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在赛伯乐(cybernaut)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赛伯乐基金”)担任合伙人。
然而,媒体在赛伯乐基金的官方网站上却未找到范志明的个人资料。
媒体就此人向赛伯乐基金北京办事处求证时,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颇为惊讶,在反复确认西藏发展公告中所称的赛伯乐基金确实是自己所在的公司后,这位工作人员才表示目前公司内并无名为“范志明”的员工,赛伯乐基金也没有投资西藏发展的控股股东光大金联。
据公开资料称,范志明曾任ST龙科董事。据ST龙科所示的资料称,范志明在1989-199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司(北京)工作,1992-1995年,范志明作为央行总行干部被派到广东基层锻炼,1995-1997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修。从美国研修回来之后,范志明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任董事总经理,2005年离开联合证券。然而,自此之后,关于范志明的公开资料就为之甚少,只是在2008年浙江金华召开的一次高新技术项目与风险本钱对接会上,范志明以北京点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席。
媒体在北京工商局网站上通过查询可以确定的是,北京点位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2800万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范志明。
二、资本腾挪
光大金联的前身为四川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1993年在四川都江堰大观县注册成立。直到2009年12月,西藏发展发布公告称四川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地址迁往西藏拉萨市,并由此更名为光大金联。
就在光大金联从四川搬迁至西藏前后一年的时间内,西藏发展发布了一系列密集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挪腾公告。
首先,2009年12月,西藏发展作价1.3亿元从深圳市长河运通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四川恒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恒生”)17%的股权,收购价格较四川恒生净资产溢价642.08%。
2010年10月,西藏发展将旗下子公司成都市蜀汉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汉酒店”)卖掉。在此之前,蜀汉酒店从2004年起连续6年被承包给北京天域佳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域”)经营。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虽然北京天域从2007年起就开始拖欠西藏发展的承包金,但西藏发展并没有终止委托经营的合同。
2010年12月21日,西藏发展与成都楠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楠府科技”)签订了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拟向楠府科技出售公司持有的西藏银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95%的股权及西藏藏红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95%的股权,转让价款初步确定为2322万元。
同日,西藏发展还与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原之宝”)签订了《增资入股意向书》。西藏发展拟向高原之宝进行增资扩股,预计增资金额为6000万元。增资扩股完成后,公司拥有高原之宝约40%的股权。
如此密集的资本挪腾,以及隐藏了6年的实际控制人变更,西藏发展想掩盖什么?
据西藏发展历年的财报显示,光大金联原控股股东为北京百花集团,该集团的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2005年,王健作为百花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参与了西藏发展上市之初的筹备工作,并历任西藏发展董事长、董事、光大金联董事长兼总经理。
但事实上,百花集团并非光大金联最终的控制人。据媒体了解,中稷控股集团曾参与过百花集团的改制重组,并已实际控制该企业。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稷控股集团是中稷产业的核心企业。中稷产业是中共中央党校产业的总称。目前,中稷控股集团下属有中稷实业、中稷运通、中稷万通通信、中稷兴业、中稷普华、深圳中稷实业、广州中济公司、北京天域佳音、中唐国际旅行社、中稷能源、中稷汇宝等30余家企业。
与西藏发展同处西藏拉萨的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正是由中稷控股集团旗下的西藏中稷佳华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投资设立的。
三、金蝉脱壳
2011年3月11日,就在西藏发展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不久,西藏发展公告称因重大事项停牌。这一公告向市场传送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西藏发展将有重大变动。
果然如市场所预料的那样。2011年3月15日,西藏发展,这家全部业务收入几乎都来源于啤酒销售的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啤酒生产企业,却突然宣告将出资2亿元与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昌志能”)、德昌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昌志能”)共同设立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地稀土”),西藏发展持有新公司26.67%的股权。
2011年3月15日复牌之后,这家披上稀土外衣的啤酒股以连续四个“一字”涨停被市场誉为兔年第一牛股。3月23日,西藏发展低开高走,盘中曾一度大涨8%欲冲涨停,最终报收23.20元,上涨5.74%。
2011年3月23日西藏发展股价K线图然而,就在第一牛股热得发烫的同时,西藏发展却在2011年3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国资”)在2011年11月16日-2011年3月2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西藏发展283万股,占总股本的1.07%。减持后西藏国资仍持有西藏发展14.18%的股权。这一公告令市场一片哗然。事实上,这已不是西藏国资第一次减持。早在2009年9月28日-2009年11月10日,西藏国资就已减持了276.35万股,占总股本的1.05%。自此之后,西藏国资又陆续减持了4.38%的股权。
但蹊跷的是,比起第二大股东西藏国资的减持,第一大股东光大金联的减持更颇具深意。
2010年12月31日,西藏发展第一大股东四川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金联”)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西藏发展1290万股,占总股本的4.89%。2011年1月5日,光大金联再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0.11%的西藏发展。1月10日,又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1318万股,占总股本的5%。在1月21日和24日,再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西藏发展共计1120万股,如今手中仅剩15.17%的股权。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大股东已累计减持14.24%的股权,和目前二股东持有的14.18%的股权仅仅相差0.99%。在这场减持竞赛中,两大股东的减持价位颇有戏剧性。在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24日,也即大股东减持期间,西藏发展的股价几乎是盘踞在历史低位——最高价也只是在11.88元,最低曾下探至9.15元,区间累计下跌18.08%。
但是,西藏国资减持的时间跨度却从2010年11月16日延续到2011年3月21日,整个过程长达4个月。如此漫长的减持过程让人费解。从市场价格上看,在这段时间,西藏发展既出现过最低价8.62元,也出现过22.75元的涨停价。
从大股东2011年1月24日最后一次发布减持公告起,西藏发展的股价便扶摇直上。随后不到2个月,西藏发展便发布公告称要收购稀土资产,这一消息导致西藏发展股价暴涨150%。而更让人不解的是,在西藏发展结束了连续4个涨停步入强势调整之时,2011年3月22日晚间,西藏发展又发布了第二大股东的减持公告。
疑问随之而来:第一,难道第一大股东在1月24日以“地板价”大幅减持时,完全不知两个月后会有收购稀土资产这一重大利好?第二,第二大股东减持时间跨度之长、价格悬殊之大、时间点之蹊跷,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
四、诡异的龙虎榜争斗
西藏发展自2011年3月15日公告将涉足稀土矿业后,在动荡的市场中,这朵“奇葩”自然引来众多机构和游资的追捧。
根据深交所盘后公布的龙虎榜数据显示:2011年3月15日-2011年3月23日的7个交易日内,买卖盘前5位均为游资。
就3月15日当天的交易数据看,买入席位分别是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建银证券广州滨江路营业部等5家游资营业部,而卖出席的前5位同样为游资营业部。其中,申银万国成都人民北路营业部卖出316.7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895%;申银万国上海飞虹路营业部也同步净卖出178.1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3.877%;另外三家营业部也均为净卖出。
3月16日,买入的营业部集中在深圳、厦门、重庆和广州,而3月15日上榜的申银万国成都人民北路营业部和申银万国上海飞虹路营业部再次分别净卖出491.18万元和178.15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6.386%和2.316%。
3月17日,位于卖出席首位的还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华西证券成都西玉龙街营业部,净卖出565.62万元,占总成交额的5.474%;而另外4家卖出的营业部也均为净卖出,无一买入。
3月18日,就在游资打完头阵时,机构再次上演高位“跑路”。据媒体统计,在连续4个涨停之后,西藏发展放出了上市后的最大天量,成交额达到了18.07亿元,换手率高达32.48%。买入席前5位仍是普通的证券营业部,但卖出席的前5位席中则出现了三家机构,其中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了1.25亿元,另外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分别净卖出了4300万元、3690万元,三家机构净卖出超过2亿元。此外,在3月18日,买入席位中最大的是则是中信万通淄博美食街营业部。
3月23日,在买卖前5大席位中,也均被游资盘踞,不过,在卖出席位中则出现了广东证券交易单元(232700),该席位当日净卖出6924.25万元,无一买入。
五、内幕交易?
从西藏发展2011年年初的走势看,明显有资金“先知先觉”,提前潜伏的迹象。
从2011年年初到2011年4月,西藏发展启动“牛股行动”
从2011年1月11日起,西藏发展大跌6.99%,并展开了一波缩量下跌的行情。在1月25日,大股东光大金联开始大幅减持,当日,西藏发展创下几个月来的最低股价8.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