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信号是人和动物相通的。梅子是酸的,吃酸东西会引起唾液的大量分泌,这种经验的积累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只要看到梅子而不消去吃,唾液已经大量分泌出来了。这就是“望梅止渴”的生理依据。不用说,对于从来没吃过梅子的人,这种反射是无法形成的。
而第二信号就是语言刺激,也就像此时的宝贝一听到“mama”这个词就会跟着模仿一样。
科学真相
婴儿在发出母语的声音时,通常是要有控制地运用嘴唇和喉咙的肌肉。无论是肌肉本身,还是大脑中控制肌肉的区域都需要一些时间来发育,这两者之间的合作是需要在大脑中事先“编好程序”的。完成“编程”这一特殊任务的是位于婴儿左半脑的布罗卡区域。
作为语言功能的
“老板”,布罗卡区下命令给运动皮质,让它指挥某些肌肉来实现那些想要发出的语音,比如ba-ba-ma-ma。
在宝贝开始牙牙学语之时,位于布罗卡区的神经元就已经开始迅速成长,因为它得保证宝贝在积累了大量词汇之后,能够流畅地把它们说出来。
1岁时说的“妈妈”却是代表了妈妈这个人,是有意义的。
这时宝贝开始认识到“发声”不只是好玩的游戏,它还能表示物体、动作,还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妈妈听。更重要的是,宝贝此时再叫“mama”,已明确知道了妈妈就是那个天天喂他吃饭、哄他睡觉、逗他开心的人。因此,这时再叫“mama”,就代表着宝贝认知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出现了。顺着这个词,他又逐渐注意到大人常常用同一个声音来代表同一个事物,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事物,因此慢慢地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用词语可以去代表周围的事物。于是,他知道自己学的词汇越多,就越能说清楚周围的一切。
科学真相
美国坦普尔大学的凯西·赫什帕塞克和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罗伯特·戈林科夫,对婴儿如何理解用词造句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让12.15个月大的婴儿看两个有趣的电视图像:一个是一名女子吻钥匙的场景,另一个是女孩吻球的图像,然后婴儿听到说话声:“她在吻钥匙。”赫什帕塞克和戈尼科夫认为:假如只听懂句子的一部分,那他们不会优先看哪一幅图像;假如他们听懂了整个句子,那他们应该会对与画外音相配的图像看的时间长些。实验的结果是,孩子们的确是用更多的时间看着女子吻钥匙的图像。
婴儿如何理解用词造句
凯西·赫什帕塞克罗伯特·戈林科夫《语法的起源:早期语言理解的证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指导小手册
词汇发展标准
一般18个月左右的婴幼儿能说出20~30个常用的单词,21个月左右能说出100~150个单词,24个月能说出200~300个单词。
双词句也在飞速增长,21个月婴幼儿的双词句有60个左右,24个月则有1000个左右。
这个词,我记得阳光明媚的早晨,闲来无事的妈妈搂着宝贝正沉浸在读图时光中,忽然那个目前只会蹦单个词语的小人儿指着一张图片上的松鼠,清清楚楚地说“松鼠”!这个准确无误的认知令妈妈大吃一惊。一边追问:“咦?宝贝,你怎么知道它是松鼠啊?”一边飞速回忆自己在何时教过他呢?
终于想起两周前曾带他去过动物园,那时自己曾指着一只小松鼠告诉宝贝说那是一只松鼠。可是他自去过动物园后就再未见到或听说过这个词语,如今居然记得如此清晰明白,真不知这个小脑袋是怎么转的。
其实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宝贝已开始逐渐理解自己还不会说的无语境的单词。
当时在动物园,宝贝可能还不会说“松鼠”这个词,但他却把那只用一个奇怪词语描述的、灰色条纹皮毛的小动物默默地记在了心里。之后,随着口腔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一直在等机会再次遇到它,因为到那时他就能毫不费力地脱口而出了。
科学真相
宝贝学习语言这么快,只听到几次就知道它的意义;可成人学习外语时,记单词那么费劲,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宝贝会进行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推理来判断新词的可能意义。例如宝贝听到一个不熟悉的生词“猫”,同时又看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动物,那么就判断这个单词就表示这个动物。通过这种推理,宝贝可以排除单词的其他可能意义,迅速发现其正确意义。
另外,宝贝学习语言的过程也不是单纯记诵外来信息,他们是在不变的形象多次反复刺激后,在头脑中产生印象的基础上,再创造性地应用这些信息,并根据应用中的反馈而不断校正的。
而那些信息的重复则更能强化宝贝对词语的记忆,因此父母要对诸如“松鼠”之类比较难的词语尽可能地多说,而且说的时候尽可能多地用手指指着说的内容或对象。这样,宝贝会学得更快,印象也会更深刻。
手语、口语都会用
牙牙学语只是宝贝表达自己的方法之一,早在宝贝学会说话前,便知道还有一种声音和语言之外的方法可以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肢体语言。
每次宝贝想要什么东西时,总得举手指着,嘴里支吾好半天,妈妈才明白他的意思。天天如此,他越来越不耐烦。这种挫折感不久就驱使他放弃了这种费时费力的肢体动作,而开始不断地操练起嘴巴,把语音和人、物、行为、意愿等尽量综合在一起。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宝贝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其实都含着一些内容。比如,举起双手的意思可能是“我要人抱我。”指着冰箱的意思可能是“我要喝果汁。”
虽然这些是每个一岁的婴儿都会做的手势动作,但是每个孩子所用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你会发现,一个手势动作特别丰富的孩子,他开始说话的时间通常会比其他孩子要早一些。因为他们为了能尽量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在不断地动着小脑筋想办法。
因此,当宝贝再指着奶瓶想要喝,结果却只说了一个词——“奶瓶”时,你可千万别急着拿给他,可以再等等,难为他一下,给他留出时间多想想到底还能用什么办法表达得更清楚。
总之,能指东西代表宝贝的心智有了很大的进展,值得高兴!
科学真相
亚曼·伍渥德博士的研究旨在调查宝贝对指认东西的了解。宝贝了解指认东西的人和那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吗?
研究人员在一位8个月大的宝贝面前放了一个球和一只小熊。
之后,研究人员多次指着那只熊让宝贝看,直到他厌烦后,测试便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把两个玩具掉换了一下位置,之后伍渥德博士继续指着换过位置的小熊给宝贝看,但是宝贝仍不感兴趣,他已经不想再看小熊了。直到她指向球时,宝贝才重新有了兴趣,因为她指的是新的物品。宝贝的注意力显示出,他知道重要的不是手而是手所指的东西。
东西的手指就知道会看到有趣的事物,因此他们只需看着所指的方向。其他动物,甚至灵长类都无法了解人类指认东西的意义,它们会看着手指,而非手所指的东西。所以指认东西也是人类学习事物名称的一种方法。但光靠指认东西就能让宝贝学会新词汇吗?
指认东西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姿势。人类看到指着科学真相
伍渥德博士打算在另一个实验中探索这个问题。于是她将一位13个月大的宝贝请进了实验室。伍渥德博士给宝贝重复看一个东西,在说出这个物品名称“托马”的同时,目光与手指都一致地指向那个物品。之后,在两个不同的玩具中让宝贝将“托马”找出来,宝贝找得又快又准确。这就是说,宝贝立刻学会了新物品的名称。然后,博士又给宝贝看另一个物品,这次她的手仍指着这个物品,但是却将头扭向别处(不看着物品),同时说出该物品名称。
之后再让宝贝找出此物品时,宝贝显得很茫然。这便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学习新的词汇,宝贝必须同时看到说话者的手指和眼神。
虽然宝贝们的手语运用得很好,但并不像某些流行杂志上说的,在婴儿学会说话前教他们手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可以减少他们的恐惧感和烦躁情绪。这样的说法缺乏真正的科学依据。成年人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关注宝贝已经具有的能力,这样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宝贝的学话小哲学
我们总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宝贝就像一张白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其实呢,宝贝们奉行的简洁生活却不简单。就比如对词语的掌握,他最初的办法是,应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加快自己的语言学习,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敢说”!(英语学习原则大概就是源自宝贝这里吧)于是,他们充分地应用了诸多连部分成人都不会的分类法、兼并法、替代法、省略法,甚至连电报语都会,这些都可以从他们的用词中寻到踪迹。
生活中你会发现,宝贝在1岁至1岁半期间学说词语时,有时会将词兼并成一个字(学名叫重叠音),如“果果”“球球”“灯灯”……有时又将其替换成另一个发音相近的词(学名叫替代音),如把“哥哥”说成“得得”,有时甚至会为了舌头的便利,连发音都要省略掉一部分(学名叫省略音),如“牛”
说成“油”。而在1岁半至2岁期间,又操起了电报语(学名叫双词句),如“妈妈抱抱”、“苹果削”等都是宝贝自己创造语言的最典型的样例,而这一切的终极目标就是先形成沟通再说话,从交流中纠正自己。
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决定每个词该怎么改造的吗?那我们就用宝贝的奶瓶来说事儿吧“奶瓶”是个双音节词,如果单纯用兼并法的话,无论“奶奶”和“瓶瓶”都不能充分表达奶瓶这个完整的概念。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奶瓶留给宝贝的印象往往与“奶”、“水”这样的名词、“吃”、“喝”这样的动词及与“饿”、“渴”相关联的词,于是宝贝便聪明地使用了替代法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只要他能说出“奶”、“水”、“吃”、“喝”、“饿”这几个字的任意一个,大人们就会把牛奶或热水灌进奶瓶喂给他。
再比如“苹果”这个词,它虽然也是个双音节,但初期却可以用重叠音“果果”来替代,只要自己一说这个词,无论拿来的是“国光”、“富士”还是“金帅”都无所谓,反正味道和形状都差不多,因此宝贝便毫不客气地将其兼并了。
怎么样?我们的宝贝是不是相当聪明?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宝贝表达自己想法的第一个阶段。虽然这些叠音的名词,再加上点头、摇头(甚至是转身)和手指的动作。无论如何,爸妈们都会明白宝贝到底想说什么了。可是,问题也就此出现了——当他刚说了一个“奶”字,你立刻知道宝贝饿了,那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马上把奶瓶拿给他吗?不,正确做法是:站在原地不动,之后问宝贝“你是要什么?”(给他几秒钟想一想),然后再帮他回答,“你是要奶瓶?哦,宝贝要喝牛奶(这两个字音要加重)!”之所以这样做,是扩展宝贝的词汇量。因为下一阶段,宝贝要学习描述事物,这时词汇量加进了形容词和动词,如“亮”、“掉”等等。这些词虽然也是单音节,但它们却是语言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描述”不但比“表达”更难,而且说明宝贝有了更多的说话欲望,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量来支持的话,宝贝心里会有多郁闷,你可是体会不到的。
而且,从单一的词语配合手势到连词成句,本来就是一个个台阶,需要我们推着宝贝一步一步地爬上去。比如“苹果掉地上了”这句话,宝贝最初只会说一个“掉”字同时手指床上或地面,之后会说“掉地”,最终才能说出“苹果掉地上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教宝贝连词成句。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宝贝会说“果果”两字,就裹足不前的话,那么宝贝就会在这种初级阶段上停留许久。
当然,宝贝学语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不可能要求宝贝立即就能学会“苹果掉在地上了”这么长的句子,我们能做的,就是“重复”,多重复几次,这样宝贝就会有听觉印象,知道下一步说话的“目标”是什么。
科学真相
通常认为母亲在幼儿的语言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一项研究表明,在幼儿最初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父亲的作用比母亲更大,这可能是因为母亲“说得太多了”。
据德国媒体报道,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专家是在调查了92个家庭后得出上述结论的。这些家庭的幼儿父母均有稳定的工作,孩子的年龄在2岁到3岁之间。调查的内容是确定这些幼儿所掌握的词汇有多少来自母亲,多少来自父亲。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多于父亲,但幼儿通过模仿父亲的话语而掌握的词汇更多。研究还显示,幼儿通过父亲掌握的词汇越多,其语言能力发展得越快。
美国专家认为,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时能力十分有限,母亲提供的词汇量大大超过了其模仿能力,从而导致孩子将模仿对象转向父亲。不过专家表示,母亲在3岁以上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指导小手册
适合12.14个月幼儿的语言游戏活动游戏名称游戏内容游戏作用参与对话当你聊天时,千万别忘旁边的小宝贝,要时不时地问他一两句话或请他做点儿事,比如拿个杯子、递报纸……总之,一定要让宝贝感觉到他也是谈话的一分子。
促进宝贝对语言的理解,培养其注意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自制图画书为宝贝准备一个活页夹,把他喜欢的照片或图片塞入其中,这些图片可以让他从报纸或杂志上选取。闲暇时陪宝贝一起翻看,鼓励他说出每样物品的名称,然后再让他为这些物品编个简单的小故事。
制作这样的书能给宝贝一种小主人的感觉,同时还能激发他的创造力呢。
听那是什么声音
跟宝贝散步时,闭上眼睛一起听听身旁都有什么在响。先问问他听都到了什么,再把你所听到的和宝贝说一说,比如: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或者是草丛里的虫鸣声等。
培养听辨能力,了解日常事物。锻炼宝贝的注意力与耐力。
适合15.17个月幼儿的语言游戏活动游戏名称游戏内容游戏作用家庭影集将家人的照片制成影集,常和他一起翻看,让他说说拍照片时的活动,比如都有谁,都做了什么等。
当姥姥来电话时,让他边听电话边看姥姥的照片,这样可以使其理解常用称呼。
可以让宝贝明白词义与实物的联系。
猜猜看和宝贝玩一个经典游戏:
“你猜我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吗?”(一个人说,我看到一个又圆又大绿色的东西,另外一个人猜“西瓜、皮球”等。)让宝贝也选择一件物品说一说,在你说出正确答案之前,故意先说些不正确的物品名称。
可以促进宝贝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加词汇量,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
为什么穿在给宝贝穿衣服时养成一个习惯,即告诉他为什么会选这件衣服。比如:
“因为今天天气热,所以我们要穿衬衫。”“因为我们要参加一个婚礼,所以我们要穿这件漂亮的外套。”
增加词汇量,理解因果关系(把天气和穿衣服联系起来)。
适合18.20个月幼儿的语言游戏活动游戏名称游戏内容游戏作用宝贝有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