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时的哇哇大哭,到能够熟练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经历了一段复杂而漫长的发展阶段,然而其中有多少事是父母们不知道的呢?
“说”到底有多难
宝贝自己还不会说话时,需要听我们说。虽然对他来说,我们说话有些像绕口令,但我们说得越多,他就听得越多,日后他也就会说得更好。
“说话”之前传——听突然之间,新出生的宝贝感觉自己置身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四周充满了从未听到过的声音。于是,他竭力地竖起自己还不很灵光的小耳朵,四处搜寻自己曾经最为熟悉的声音,那还是他在子宫里的时候听到过的呢。那个声音当然就研究人员早已从对新生宝贝的心率和呼吸变化的测试中发现,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宝贝的心率就会减缓,进而心情变得平静且安适,这说明他在子宫里对声音的记忆是可以延续到出生以后的。如前文所说,孕期中的妈妈如果一直热衷于某故事或影视剧,那么,等宝贝出生后,将这些放给他听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他对那声音似乎有反应。
是妈妈的声音。
科学真相
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呢?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也实属正常。因为,那个不断发育的小家伙的大脑就像一台不断被存入程序的计算机,各种信息的刺激都会被存入,特别是反复的刺激。语言学习也是如此。
许多人都以为只要等宝贝长到该说话的年龄,他就一定可以说得很好。其实不然,一个孩子的学说话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他需要不断地积累、练习以及耐心地等待才能最终学会。
科学真相
要想知道宝贝是如何学会说话的,我们得先去他的大脑里看一看。
如果将大脑看做一张行政地图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它有着明确的行政区域划分。负责说话的行政版块叫语言区,它位于大脑左半球,那里前后有两个辖区,分别被命名为威尼基区和布罗卡区,其行使的权力各不相同。威尼基区掌管着词汇的收集、积累、调配等工作,也就是说,它就像一部“语言词典库”;而布罗卡区则更像个“词汇指挥员”,它负责句子的文法搭配及一切书写、表达、理解等肌肉运动工作。
它们的分工合作真是默契至极。如果我们有了想说“我想吃午饭”这句话的愿望,就必须先从威尼基区的库房里提取“午饭、我、吃、想”几个词,把它们交给布罗卡区加工排列之后,就成了合乎语法的“我想吃午饭”。当然,如果词库里词语匮乏,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就比较困难了。
另外,由于大脑的总发育趋势是从后向前发展,因此这两个执行官也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了先后之分。“词典”威尼基区先发育,虽然得了这一先机,可它没敢偷着乐,它知道大自然让它先发育是有安排和重要任务的。所以,一刻也不敢闲着,为了能让自己的库房更充实,它几乎是日夜不息地四处收集各种词汇、语句。因为,它的使命就是在布罗卡区成长到位之前,为其准备好可以自如调派的词语!
而且,为方便它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大脑特意让它紧邻着两个好朋友——听觉和视觉。有了这两个必不可少的帮手,“词典威尼基”才得以方便地将它们听到和看到的一切都纳入库房。
现在你明白了吧,宝贝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甚至在他还未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不断地学习了。而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日子里,他在听、在看,竭尽自己所能,为日后的说话做着准备。
宝贝如此努力,爸爸妈妈们当然更不能冷眼旁观,因为他需要我们的配合与帮助,才能最终完成“说”的重大使命。
听的环境影响
在与人相处的哲学中,能够静心听别人说话的人几乎可以被称为智者,因为多数人都更愿意滔滔不绝地说。当然他们也会听,但不一定入心,别人在说话,他听到了而已,别人说的话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与路上的车喧、窗外的鸟鸣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曾有心理学家感叹说,“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这门艺术并没有失传,只是它的继承者有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其实,真正的倾听大师就是我们的“婴儿”!新出生的宝贝们,对人类声音的热衷不亚于他对母乳的迷恋。只要是人的声音,无论男女老少,亦不分国界,一旦被他听到便将所有的听觉神经悉数调动起来,倾心相听,再如同语言切割机一般将语音一个一个地分解开来,细细品味。
无所谓什么语系,一概收而听之,有人因此戏称新生的宝贝是个“世界公民”。
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儿大脑负责语言的区域就如同一个音素聚集库,里面存储着各种语言所需的大部分语音,也就是说,宝贝虽然刚出生不久,但是却能够辨出普通话li(梨)和ni(泥)的不同;也能辨出英语mouth(口)和mouse(老鼠)的不同,而这连一些说汉语的成人都无法办到。
而他在出生头一年的主要任务,便是将经常听到的母语(及某种外语)中的各种语音相对应地从库中提取、区分、保留下来。此时如让宝贝尽可能多接触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就会使他在脑中留下此语言的印迹,日后学起这一语言来将会省力很多。
剩余的库存将会在他6个月大的时候慢慢衰退、消失,这有利于他集中精力学习和应用自己的母语。
如果宝贝已错过了婴儿期吸收外语的机会,也不用急。辨识经常听到某一外语,其效果依然显着。因为大脑在幼儿期仍处于发育阶段,弹性和可塑性极强,一旦突然沉浸于某一外语中,其神经细胞的树状突就会按照适合那一特定语言的样式生长。因此,如果期望宝贝学好外语,就该及早开始。
宝贝出生后一年至一年半的这段时间,是他们的语言潜伏期,表面上只有蛛丝马迹,其实正在不断培养酝酿,一旦时机成熟,也就是宝贝出生后第二年的中期,就会收获成果。
外语音素的能力虽然止步于婴儿期,但只要能让宝贝在六七岁前事实上,新生的宝贝在辨认语言方面伶俐得出人意料。他能辨认他熟悉的声音,甚至在出生的第一天,就能随着成人说话的节奏做出细微的同步动作,但是他不会对其他有节奏的刺激做出这样的反应。当然,他还不能分辨字句,但他对于说出来的语句的整体音乐性和声调相当敏感。新生的宝贝主要是利用这种“韵律”中的差异来分辨不同人的说话声的。
科学真相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孩子长时间待在吵闹的电视机旁或环境嘈杂的托儿中心,就可能要花较多的时间来学习说话。
美国马里兰大学语言知觉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心理学家罗谢尔·纽曼博士研究发现,婴儿无法从背景噪音中辨别口语语言,除非这些话比噪音的声音更大。
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纽曼博士对100名5个月、9个月和13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婴儿在背景环境的噪音下,对一名女性叫他们的名字或一个陌生名字的声音的反应。当声音比背景噪音小时,婴儿要听很长时间才能理解他们的名字。但在背景噪音比叫他们名字的声音柔和时,即使年龄最小的婴儿也能理解。如果背景声音是在浪漫而有气氛的餐厅中的柔和亲密的对话,5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分辨对话中的声音;如果噪音水平成倍增加,则无法分辨。
到13个月大时,孩子在这两种噪音水平下,都已能分辨对话中的声音。
纽曼博士认为,这可能会推迟婴儿开始学说话的时间。尽管不是所有的家庭和日间托儿中心都同样嘈杂,但所有的看护者都应该保留一段安静的时间或是一个安静的角落,以便婴儿能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语言学习经验。
和宝贝交谈
此时的宝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却极喜欢听人说话。虽然他还没有真正地融入生活,但是他已经准备好了和身边的人开始交流。他对爸爸的爱抚会做出回应;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爸爸妈妈对他说话的时候,他也会盯着他们的脸凝神注视。
小宝贝们尤其喜好听人发出的声音。所以,如果我们能与宝贝面对面地说话、闲聊,或者叙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其语言在一个拥有大量语言交流的家庭里,宝贝到12个月时就能接触到1300万个词汇(此数据而在一个不经常进行语言交流的家庭里,宝贝到1周岁时只能接触到大约800万甚至更少的词汇。
看来“沉默是金”这句话万万不能用在宝贝身上,否则,他将来极有可能发生词汇饥荒,那时再想补救,将会费很大的心力且效果有可能难如人意。
只要让婴儿处在一个良性的语言环境中,他们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特殊刺激就能学会说话,但我们自身的行为习惯还是会刻印在孩子的身上。比如,有人说,“德国人的稳重和法国人的灵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两个国家婴儿的成长。德国人总是让婴儿处在一种平静的休息状态中,而法国人却总是在没完没了地、翻来覆去地在婴儿面前变换花样”。这两种方式的结果恐怕也是世语言库存必定充实。
其实和宝贝说话很容易做到,只要随时随地告诉他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当你喂宝贝吃饭,给他换尿布,帮他穿衣服,给他洗澡或抱着他时,都要和他说说话,告诉宝贝你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人皆知的,即德国人给人的印象多是刻板,而法国人却是浪漫且多情。家庭的语言影响也是同理,父母话多且用词丰富,孩子的事情。“罗罗,你是不是尿湿了?让我看看你的尿布。你真的尿湿了,那我们得换尿布了。”“西西,妈妈正在给姥姥打电话呢,问问姥姥最近身体好不好。”……科学真相
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贝蒂·哈特和托德·R.里斯利对一些1.2岁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他们每月花一个钟头的时间在42个家庭里,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孩子所处的每个家庭的环境情况。他们记录的内容包括:和孩子进行直接交谈的时间和次数,交谈的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说话时采用的语调。他们发现每个家庭的差别非常大。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孩子将来的学业成就。
哈特与里斯利对孩子的跟踪调查一直持续到他们上五年级,并把早期的观察和日后他们的学业成就作了参照比较。结果令人十分惊讶:撇开四个家庭因素(受教育程度、父母智商、社会经济水平和种族),学业成就最高的是那些父母经常与之直接交谈的孩子。
与婴儿大量直接交谈可以使他获得更高的智力。因此,和孩子交谈得越多,谈话质量越高,孩子就越有可能取得比别的孩子更大的学业成就。
宝贝哭了,理不理?
新出生的宝贝拥有的唯一语言就是哭声。他的许多需求、思想、情绪等都包含在那一声声的啼哭中。很明显,他在用哭声与人交流。
而从语言的另一个角度讲,小宝贝的哭声也是他说话的前奏——试音。通过哭,他可以不停地调试自己的音位,高、低、长、短。对宝贝而言,每一个发音都是新鲜而有趣的。这样的调音用不了一周,他便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音位。这就像一名歌手在演唱前总要“咪咪、吗吗”一阵子,以调整自己的音准,让歌唱得更好听一样。
所以,如果妈妈们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宝贝饥饿时、烦躁时、生气时、生病时的哭声是不一样的。或长或短,或急促或愤怒,一样的哭泣,百样的哭声!
但是,无论宝贝怎样哭,我们都一定要回应他,轻轻地拍一拍,温柔地抱一抱。宝贝会因为这些回应而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小小的心灵将会由于高兴而愿意尝试更多能够引起你注意的方法。
此外,因为宝贝哭泣时会被立刻抱起来,呼吸会变得更顺畅。这对语言的发展也是极有帮助的。
新生宝贝的哭声虽然是件让人头痛的事。但是,千万别错误地想:让他哭一会好了,这样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如果我们依照这样的想法而坚持不理他,也许过一会儿宝贝确实就不哭了,但是这样一来,宝贝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向外界传递自己的心情。“哭”可是他唯一会用的语言,如果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放弃,不再愿意尝试引起他人的注意了。而没有了沟通,宝贝的语言与智力自然也就无从发展。
科学真相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韦姆克教授称,新生儿在刚出生一周内啼哭的声调越丰富,当他长到一岁半时,就越能本能地学会更多的词句。反之,旋律单一的啼哭声预示着这名婴儿以后学说话的困难会更大一些。
韦姆克对大约35名幼儿进行了相关分析,首先分析新生儿发出的语音,从啼哭声中“过滤”出曲调来。结果发现,一开始声调曲线只是简单地起伏变化,到出生后第二周,曲调就开始变得复杂了。他说,婴儿发出丰富多变的曲调的时间越早,以后学说话时就能更早更多地学会各种词句。
韦姆克一直从事语言开发方面的研究。他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于那些啼哭声调单一的幼儿,可有针对性地尝试进行音乐方面的训练,以帮助其提高语言能力。
第一个词约从4个月起,宝贝开始将不同的音节混合,能发出很多重复、连续的语声(如ba-ba、ma-ma)。要知道,这个时候宝贝能说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他的说话过程很大一部分受限于生理条件,比如发声器官的发育程度。
我们都知道猩猩和猿猴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曾有人试图教它们说话,最终结果是它们可以学会用相关符号与人交流,但说话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这是为什么呢?声道太短所致!它们的口腔孔比人的宽,也就是说生理条件不具备说话能力。而新出生的婴儿之所以不会说话,正是由于他们的声道与猿猴较为接近:声道短得不成比例,软骨柔软细弱,声带短、薄,舌头位置也比成人的向前。正是这一特征使宝贝只能发出一些较容易的母音及子音。
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等宝贝长到6个月的时候,喉咙、嘴、舌头等设备的形状就已经变得较为接近成人了,也具备了更好地控制呼吸和运用舌头以及嘴部肌肉的能力,能发出的语言也有了改变。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语言理解力也跟上了成长的节奏,宝贝口中所发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了一定的意义。当他独自玩时,即使周围没有一个人捧场,他也会操练起这些更接近说话的“咕咕”声,也许他们就是在用声音做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孤独,甚至还非常喜欢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呢。
不过,宝贝1岁前的学语演变不能只用生理构造来解释,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就是说生理因素与环境条件在婴幼儿学语过程中各占一半,缺一不可。一个非常有名的实例就是狼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