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00000055

第55章 战争中诞生的武器

第五十三章战争中诞生的武器

原子弹的发明

原子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它爆炸时发出的光亮,胜过1000个太阳,它的威力,可

以使整个城市灰飞烟灭。因此,有人把原子弹称为“毁灭地球的发明”。

原子探谜惊人发现

19世纪末,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耳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当一种会发磷光的钠盐发

光时,它不仅仅发出光,而且还发出一种叫做辐射的能量。其后不久,年轻的居里夫人

又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于是,科学家们知道了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

布是很普遍的。

来自新西兰的年轻科学家卢瑟福在研究中发现,这种辐射是由几种射线组成的。人们后来称

之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射线只能来自原子内部,不可能来自

任何别的地方。

这个发现太令人振奋了,因为,如果原子可以放出射线,原子内部必然会有巨大的能量。科

学家

们设想,如果能把原子内部潜藏着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加以控制,不就可以更好地为人类

造福了吗?

聪明的卢瑟福发现利用α粒子做炮弹轰击原子可以打开原子结构。正是如此,人们不仅相继

发现了原子内部的质子

和中子,清晰地把握了原子的内部结构,而且还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即有些没有放射性的元

素,被α粒子击中后,能够转变为能放出辐射的原子。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决定

试一试如何产生人工放射性。他对实验做了重大改进——用中子代替α粒子做炮弹。事实证

明,

这是一种更有威力的炮弹。在中子大炮的轰击下,费米小组发现,一种物理学家说不清楚的

未知元素产生了。

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在实验中得到一个令人不解的发现,

即:在轰击铀原子所得到的产物中发现了钡元素。这个发现违反了已知的物理定律。头脑

清醒

的梅特涅得知后,一下子发现了这件事的本质——有些铀原子分裂为大致相等的两半,她称

这种变化为“裂变”。她推测当铀原子被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部分时,一定会释放出极其

巨大的能量,使之以极高的速度分开。

梅特涅猜到了裂变可能是把原子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的一把钥匙。裂变的消息立刻传遍了美

国物理学界。费米知道这件事后,他立刻明白了,他的小组用中子轰击铀时发生的正是裂变

。

物理学家们进一步推想,当铀原子裂成两半时,它们是否能释放出一些中子?如果一个铀原

子裂变时能释放出两个中子,这两个中子击中另外两个铀原子,使它们分裂,并同时各发射

出两个中子,这样,我们就会得到4个中子,它们再去分裂另外4个铀原子,使铀的裂变自发

地持续下去。这种方式被称作“链式反应”。

如果存在“链式反应”,就会有大量铀原子在瞬间发生分裂。由于每一个原子分裂时,都会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在链式反应中,大量原子发生分裂,释放出的总能量就难以想象了

。

费米试验载入史册

1938年12月,费米等人经过了连续4昼夜的原子分裂试验,证明了链式反应的可能性。费

米指出:铀原子核裂变的过程中会有中子放射出来,并继续使未裂变的铀核分裂,如此反应

去,直到铀元素全部分裂为止,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由于两次裂变之间的时间

极短,所以巨大的能量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其形成的爆炸力从理论上计算,将是同质量TN

T炸药的2000万倍。

经过这次试验后,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研制原子弹的可能性,于是,以费米、西拉德、特勒

为首的科学家开始在各地寻求支持。

1939年8月,流亡美国的西拉德、特勒、费米等科学

家,请爱因斯坦出面,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要求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罗斯福经过权衡,终于签署了关于试制原子弹的命令。

1942年8月,美国正式制定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即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包括费米在内

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

首先要通过试验来掌握大规模链式反应的规律。这种试验可是太危险了。要知道,从理论上

来说,1 000克铀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如同燃烧50万加仑汽油,或者是燃烧2 500吨优质煤

一样多。50万加仑汽油和2 500吨煤不可能在一瞬间燃烧完毕,而1 000克铀裂变却可以在百

分之一秒内完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爆炸的规模是可想而知的。科

学家们将要进行的是一种与死神搏斗的游戏:既要让大规模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又要控制

它不发生爆炸。

费米准备试验了。他小心翼翼地在3种材料——铀、石墨、镉中周旋,他要用这3种材料完成

试验:铀能产生裂变反应;石墨能使中子减速变成慢中子,从而引发铀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镉能大量吸收中子,在链式反应发生后,它的介入能起到控制作用,使反应能发生而又不至

于引起爆炸。考虑到保密、安全等因素,费米把试验装置——原子反应堆放在芝加哥大学一

个废弃运动场的看台下面。

1942年12月2日上午,一切准备就绪,试验开始了。在费米的命令下,助手操纵机械装置把

镉棒慢慢地一根一根从反应堆中抽出来。最后,到下午3时45分,仪表指示出反应堆中的中

子流达到预定强度,这表示铀的裂变能依靠自己放出的中子持续地进行下去。人类终于第一

次实现了可以控制的核反应!

反应堆大约持续生产了半个小时的原子能,然后被停止了。就在这一天,原子弹工程越过了

从实验阶段到生产段的分水岭。

齐心协力“巨人”诞生

不过,费米的试验成功并不意味着原子弹立即就可以制造出来,因为从试验到实际应用之间

还有很多技术和工艺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制造原子弹,首先就要有足够的铀235。虽然制造一颗原子弹所需要的铀235不过是几磅

,可是,要获得铀235却是一桩极为艰难的工作。因为纯铀中只有0.7%的铀235,其余都

是不能制造原子弹的铀238,要获得一磅铀235,就得从143磅纯铀中去提炼,而要获得这143

磅纯铀,又得从成千上万吨的铀矿石中去提炼。

这巨大的工作量还不是主要的困难,难是的铀235和铀238的性质太相近了,实在不容易把它

们分离开来。直到1942年,经过众多化学家研究之后,才提出了3种分离的方案:气体扩散

法、电磁分离法和热扩散法。其中,以美国化学家尤里发明的气体扩散法最为优越。

美国原子弹制造委员会赶忙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建造起了分离出铀235的克林顿工厂。这座

工厂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这座工厂中代号为“K-25”的气体扩散分离厂实际上是世

界上最大的一部机器,其U字形的主要建筑像3层楼一样高,长达2 000米,宽1 000米,内部

全是接

连不断的管子、导线和控制仪器。这部机器每天所消耗的冷却水量就相当于整个华盛顿城的

用水量,而每天的耗电量几乎同纽约市的用电量一样!

当然,通过复杂的程序生产出来的铀235,其数量非常少。即使是这样巨大的工厂,每天生

产出来的铀235还不到100克。

但是,为了制造原子弹,美国政府不惜成本,于是,他们很快地又在橡树岭建造了三座生产

钚239的大工厂。

到1945年的6月底,这些巨大的原子弹制造工厂共生产了20千克铀235和60千克钚239,为制

造原子弹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就是原子弹的最后组装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危险的工作,首先必须考虑弹中

装填核炸药的质量,因为连锁反应只有在核炸药达到一定质量时才能发生。这个质量也就是

人们通常讲的临界质量。在原子弹中的核炸药要分成几个小块装填,每小块都小于临界质量

。爆炸时,先将普通炸药引爆,借炸药的爆炸力在一瞬间把这些小块推挤到一起,使总质量

超过临界质量,便可在千分之一秒内发生不受控制的核裂变连锁反应——核爆炸。科学家们

还必须考虑原子弹中各小块核炸药之间的距离和分隔方式,考虑弹中填入的常规炸药的量,

考虑常规炸药的引发方式……

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在众多的工程师、冶金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全力协作

下一一解决了。

1945年7月初,一个钢铁巨物发着冷冷的光芒,静静地卧在洛斯—阿拉莫斯基地的大仓库里

——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装配好了。

威力惊人喜忧参半

美国人在1945年制成的原子弹共3颗,“瘦子”试爆了,还有两颗——“小男孩”与“胖子

”。它俩的引发机制不同,属于不同类型的原子弹。

“小男孩”是所谓“枪式”原子弹。它有一个炮筒式的装置,将两块半球形的小于临界体积

的裂变物质分开一定距离放置,中子源位于它们中间。在核装药的球面外是炸药、传爆药和

雷管。再将雷管与起爆控制器相连接。

起爆时,起爆控制器先起爆雷管,接着传爆药、炸药发生爆炸。这时两个半球形裂变物质在

炸药的轰击下迅速压合在一起,达到了超临界状态。此同,中子源放出大量的中子,使

链式反应迅速进行,就形成了原子弹爆炸。

“胖子”则是“内聚式”原子弹。它将烈性炸药制成球形,并把小于临界体积的核炸药

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爆炸时通过电雷管同时点火,使炸药球各点同时起爆,形成一个向

中心收聚的球面形状的压力波,将核炸药小球迅速猛烈地压紧,使其达到超临界体积,从而

实现链式反应,引起核爆炸。

“小男孩”内装铀235,爆炸威力相当于12 500吨 TNT 炸药;“胖子”内装钚239,爆炸威

力相当于22 000吨TNT炸药。

现代原子弹是综合了这两种原子弹的特点而设计制成的,它采用枪式和内聚式相结合的结构

,从而使核炸药的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只是,世人无从领略现代原子弹的威风,到目前

为止,投入实战的原子弹只有“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17秒,美国一架B-29型超级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将“小男

孩”投向广岛市。依照预定的计划,它在城市上空1 850英尺处爆炸。

一道耀眼的闪光,胜过1 000个太阳,接着,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冲击波,爆炸中心方圆5英

里内,一切皆被夷为平地,广岛市荡然无存。一团奇怪的蘑菇云冉冉升起,在城市的废墟上

空50 000英尺处,面目狰狞,令人恐怖。

日本人还未回过神来,8月9日上午11点2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又在日本长崎市上空爆

炸,玉石俱焚。

日本人无法接受这样凶狠的、毁灭性的打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

在原子弹的强大威力下俯首认输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原子弹就这样在一个疯狂的时代,以疯狂的姿态来到了人间,并开始了超级大国之间长达半

个世纪之久的核军备竞赛,对人类的和平构成了巨大的威助。对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早已取得共识,与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核竞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类推荐
  • 盘古与透明女孩

    盘古与透明女孩

    不见踪影的女孩苹果告诉小当一个秘密:盘古一直躲在蛋壳里工作,她说再有五天,天地分开的一刻。就是她和小蛮骑上木马复活的时候。可是老蜘蛛有了一个阴险的打算。,小当的同桌小顽经常讲他表哥班上的女生在一家游乐园里消失不见了。一天,他们进了那外游乐园,接着他们变了:小当老是自言自语,小顽的意识则被老蜘蛛控制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公主千金的故事

    公主千金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热门推荐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对新闻

    绝对新闻

    《发展日报》记者站长高扬,河东市委书记韩顺,伟业集团总裁康伟业,这三个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各异,追求有别的记者、官员、企业家,因河东市发展改造而相互纠结在一起。通过环境踏查,矿难暗访,瓦斯爆炸,拒金拒色,婚外恋情等一个个扣人心弦,惊险刺激,香辣色艳的故事片段,展现了官场上的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见利忘义;情场上的侠骨柔肠,剑胆琴心……揭示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为我们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和市井百态。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你的工作幸福吗?工作让你幸福吗?一份比较权威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而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比较多。一个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如果工作不幸福,或者不去主动追求幸福,那么工作将会是一场漫长而又痛苦的马拉松。本书以幸福为主旨,从心理学和实际工作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幸福工作的十大法则,阐述了“工作着,是幸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等观点。这些法则,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个欲提高自身工作幸福感,致力于收获一生幸福的人士有很大的帮助。
  • 独宠二手娇妻

    独宠二手娇妻

    他紧紧地锁住她,霸道地宣布:“你是我的女人,在我面前你不需要伪装。你可以哭,可以笑,只要你想。”为什么,她的眼眶这样热,泪水不听话地流下来,却不是因为悲伤。为什么他张开的双臂这么诱人这么温暖,让她好想就此扑进去?幸福好像就要来临了,曾经的灾难却又再次降临。他的怀抱,真的能够替她将这一切伤痛都挡去吗?他明白她心中的怀疑,却只是将她抱住。她所不知道的是,他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却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煞魂。当然,这个没必要说出来吓她。但是他会向全世界证明,他能够保护自己的女人,幸福一辈子。......他是如和风一样的温柔男子,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将她带向希望。一直以为她只是妹妹,却不知道这份情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不想做你的哥哥,我,要照顾你一辈子。”温柔突然消失,一向温和的男子也为爱狂肆霸道起来。......因为年少无知,因为那无厘头的嫉妒,他任由姐姐将她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十年以后再相遇,本以为只是内疚,可为什么牵挂越来越深?“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是,从今以后,我会把所有的爱都给你。盛妖,让我来好好地疼你保护你!”本以为会恨的,却为什么做不到?......“烟儿,尽管我比你大二十多年,尽管我知道这样很自私,但我绝对不要你做我的儿媳妇,你该是让我宠一辈子的人。”烟儿?这个名字本就是她最深的伤,他却叫得如此顺口。......到底谁是我的避风港?......PS:看看一个男人,是如何去保护自己所爱的女人的。若爱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带给你们属于爱的感动。推荐若爱自己的新文《俘虏皇后》:“我知道鞭打对你来说,无异于家常便饭了。”直到那些泛着禽兽一样目光的人出现在我面前,我方明白。更残忍的惩罚,要来了。“要怪就只能怪你的命了…你们不要弄死她。”说完他不再看第二眼,很快的走出去了。原来,我连死都不能。连死,都不能。…当凤冠霞帔着身,我依然恍如梦中。你当真赐我后位,许我一生一世。却不知道,在你辗转后宫时。我的心,早已裂成点点碎片。…岁月荏苒,你已君临天下,我站在人群中,静相望。转身,离去。你要这天下,我便为你夺取。而荣华富贵,我无福消受。…他坐拥天下,却不见了,那一抹水色身影。几许无情,几许残忍。只为,将你庇护。而你,却不懂。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