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00000078

第78章 歌德

第3章第44节歌德

歌德的生平及创作

歌德(l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

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

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歌德受到了卢梭、斯宾诺莎的影响,更

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良师——“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尔,是他把歌

德引导到荷马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之中,引导到对民间歌谣的收集和学习之中,使这位正

在觉醒的天才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写下了诸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

歌》、《野玫瑰》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

1771年,歌德以法学博士的学位结束了大学生涯,回到法兰克福实习法律业务。但他的主要

精力仍然投入到了 难Т醋髦校群笸瓿闪死肪纭短制锸扛鹱取し獠栏罚·773

)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持之烦恼》(1774)。

《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

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后来又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

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

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地同情

人民的苦难,斥责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不过,他参加人民起

义的目的不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是想把起义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拥戴皇帝来实现统一,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这部作品是“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

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本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

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

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

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

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

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

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小说

中维特的形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他并不想进行社会改革,只要求个性的自由抒发;他与封

建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只停留于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中,乃至最后悲观自杀。这些都反映了“

狂飙突进”运动本身的弱点,在当时,莱辛就曾指出维特的性格过于软弱。

这两部作品为歌德赢得了德国和全欧的声誉,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

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

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意大利的漫游使诗人饱览了宏伟壮丽的自然

风光和美不胜收的古代艺术,并促成了他艺术理想的一个重要的转变。他批判地回顾了自己

的过去,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转入了对宁静、和谐的“古典主义”的追求。他的创作

激情重新勃发起来,北纬为《埃格蒙特》(1789)、《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6)、《

托夸多·塔索》(1790)以及《浮士德》的部分场景。

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

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开始了两位伟大作家携手合作的光辉的十年。歌德曾不无自豪地说:

德国拥有这样两个人,应该感到满足了。他们共同主办了魏玛的剧院,主编文艺杂志,合写

了一批诗歌和谣曲。在此期间,歌德还完成了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

时代》(1795~1796)、《赫尔窦绿苔》(1797)、《浮士德》第一部(1808)等。

在隐居独处中,歌德度过了他漫长的晚年。以一种超人的毅力,他完成了《威廉·迈斯特

的漫游年代》(1820~1829)、《新和力》(1809)、《诗与真》(1811~1830)、《意

大利游记》(1816~1829)以及不朽巨著《浮士德》。1832年3月22日,歌德于魏玛病逝,

终年83岁。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

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

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

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

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

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誉。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欧洲和德国的现实进行探索的思想

总结和艺术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浮士德》第一部于1806年完成。而席勒已于

一年前逝世。此后,歌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和构思第二部,并从1825年起集中精力写

作,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第二部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

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

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浮士德是16世纪的人物,后来成为民

间传说中的形象。传说他通晓天文地理,懂得魔术;他死后人们把当时传说中人和魔鬼订约

的故事,都集中在他身上。在传说和后人写的文学作品中,浮士德的形象不断丰富、发展,

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愿望和精神。歌德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

,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

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

想社会的全部过程。

《浮士德》的结构庞大而复杂。第一部包括25场,前面另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剧》、

《天上序幕》三个小部分。第二部也包括25场,分成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故事情节,

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可以称为哲理性的诗剧。

诗剧描写中世纪的博士浮士德外出交游时遇到了魔鬼靡非斯特,两人订下了契约,魔鬼甘愿

做他的仆人,帮助他享尽人间乐趣,如果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便是魔鬼的胜利。在魔鬼的

帮助下,浮士德返老还童,开始了奇特的经历。他与少女甘泪卿恋爱,为皇帝解决财政危机

,跟美女海伦结婚,向海水索取陆地。但浮士德始终不为个人的幸福而满足,即使双目失明

,成了百岁老人之后,仍然认为人应当不断地去开拓生活和自由。作品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

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朽的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

、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

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

追求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宗

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

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批

判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

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歌德在60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接受时代先进

思想的影响,从新的思想高度对于这300年的思想发展史,主要是对启蒙运动的历史经验进

行了回顾和总结,又把这一切都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中。因此,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

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不满封建社会的现实,以毕生之力探求人生的意

义和理想的社会,这种探索的起点和归宿是所谓“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浮士

德最后认定的“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结论,就

是这种“爱”和“灵的境界”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概括。这种思想和18世纪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一样,当它针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社会的时候,起着批判封建制度

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某些愿望与要求,能够引导人们向前看

,鼓励人们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现实,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第二

部的时候,已经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使

他看到:启蒙学者所幻想的乐园一旦付诸实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无产阶级反对

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不能不影响歌德的思想,因此歌德在作品

中对资本主义的掠夺行为,对资产阶级金钱的魔影都有所揭露,浮士德在失明以后所道出的

理想,已经接近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在浮士德的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

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求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

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

,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浮士德接上天堂时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

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这些都应该看作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

极进取精神的表现。

歌德把一向地位不高的德国文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获得了不朽的世界性声誉。

他的《浮士德》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

“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也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

富影响的作品之一。

同类推荐
  •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宇宙天文未解之谜,黑洞的引力有多大?神秘的暗物质是什么东西?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太阳还能燃烧多久?火星上有生命吗……物理学未解之谜,物理学定律能被统一起来吗?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什么“低溫堡垒”难以攻克……数学未解之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源自中国吗?素数的本质是什么?扑朔迷离的“回文数猜想”是怎么回事?“黎曼猜想”能否得到证实……化学未解之谜,是否还存在元素周期表上以外的元素?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超强酸的强烈腐蚀性从何而来……医学未解之秘,为什么有的细菌能耐高温?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 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

    爱迪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爱因斯坦说得更妙:“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本书的思维游戏是我们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从缜密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方面出发,锻炼游戏者综合运用逻辑学、运筹学、心理学和概率论等多种知识的能力,兼具挑战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书中的游戏极富思维训练的张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
  •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睡美人公主等经典故事,让天下的女孩子感悟什么是勇敢、善良、坚强、乐观、自信、纯真,如何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丽的公主。
  •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童话与国家

    童话与国家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丢掉人的根本,还是为了以人为本?还是让人回归人的本真?难道“现代”这个词,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的大门,去感受那每一叶新芽的娇嫩?童话的开头,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今天这个利益与势力纷起的世界太应该醒醒了!21世纪的世界应该唱着《小小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愿小小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在关爱中活得尊严而快乐。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顶尖管理九定律

    顶尖管理九定律

    无论你从事哪一类的管理,这些定律都适合于你,因为这些定律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在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性认识,是管理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她,在学校里她倍受欢迎,接二连三的遇到帅哥。他,是一个恶魔的男孩,他风流无比,只要他想到得到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在他遇见她的那一刻起,他便改变自己。他是她老姐老公的儿子,对她倍加的疼爱有加,甚至为了她差点付出了生命。最终她会选择谁呢?是深爱的那个他呢?还是救命恩人呢?读者群:150966487欢迎大家的加入,加入时写上女主名字。
  • 重生之虐渣宝典

    重生之虐渣宝典

    古有东方不败练就《葵花宝典》,大杀四方,今有苏晓曼《虐渣宝典》在手,渣渣遁走!30岁的大龄女青年苏晓曼,前世里爹不疼,妈不亲,人生总共就谈过一段她自认为的“刻骨铭心”的恋爱,却是不断地被骗财、被劈腿、被炮灰,被白莲花、绿茶婊闺蜜各种往死里虐。重生一世,她理应要力挽狂澜,愤起反扑!
  • 黑心

    黑心

    故事以一次矿难为背景,刑警支队长海小安牵头破案,通过对一具无头尸源的寻找,意外遇上了潜逃多年的人贩子宋雅杰,被杀的郭德学正是她的男人,她还借卵给海小安的继母生了一个女孩。鬼脸砬子煤矿卐井透水事故发生,黑心矿主为掩盖矿难真相策划了炸井……刘宝库替真正的矿主幕后老板当矿长,直到最后老板才走到前台来……本书表现了人民警察伟大的品质,和为正义做出个人牺牲的精神。
  • 御用刁奴

    御用刁奴

    她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绝世容貌,仅凭倔犟坚强的性子和那抹浅浅笑意在人潮中挣扎。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后宫三千,无爱无情无心。她却总是想办法离开,可是他不许,她是他的,就算禁锢,也在所不惜。他霸道的将她拉在怀里,靠上去,从后面握着她的手,一横一瞥一折弯,又一点一戳刀,下面四个点滴,殷红如梅的朱砂笔,天下唯一人御用,此刻却握在她的手里,那一笔一划,触目惊心的似是要刻到她心里,她的手腕冷不丁的一抖,他却紧紧捏住,似要将她的手捏碎了。他低下头,便见她早已惊的苍白的脸,殿外夜色如墨,里面却是灯火辉煌,那烛火映到他深邃的眉目里,只见幽蓝的森寒冷意。借着她的手,他不急不缓,又在那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她终是倔强抿起了唇,他低头盯着她,半晌却是森然笑了,优雅的俯下身,在她耳畔低笑着轻启薄唇:“你看,凭你再怎样逃,你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梨花雨落,周围花香萦绕,抬头,那男子背着阳光对她温和而笑,勾起的淡粉唇角散发着梨花的清香,身后蓝天白云,梨花飞舞,可是,她俨然发现,这些美景,远没有眼前的男子好看。男子禁不住笑起来,将她放到地上,脸上带着清凉的淡淡笑意:“姑娘可是伤到没有?”敛了敛神色,换上小弥式的招牌笑容,伸出尖尖十指,昂头道:“赔偿!”………………………………………………………………………………………梦某回来了O(∩_∩)O~另外声明,此文不是穿越,虽然上面这样写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雄霸神荒

    雄霸神荒

    传说武道巅峰,在神荒大世……少年沈凡,资质低下,总是被人欺侮,直至一日,得阴阳神钱,成绝世天才……从此,踩各路天骄圣子,收各路仙女神姬,战诸天万界强者,步步巅峰,誓要雄霸神荒!(群:1361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