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00000060

第60章 《儒林外史》

第3章第26节《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生平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

全椒人。吴敬梓能文善诗,尤以小说著称,传世之作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小说以揭露

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

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

而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奠基之作。诗文有《文

木山房集》。

吴敬樟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他少年时代生活还颇优裕,随父亲受到了良

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局限于八股文训练,还涉及经史诗赋。祖辈的科第发家和当时

的家门不振使他早年也醉心举业,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这也是他

一生所取得的最高功名。三年后父亲亡故,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继承了一笔丰厚

的遗产,族人欺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蓄意加以侵夺,这使他看到人情世态的凉薄,并由此产

生了对家族的厌恶和反抗的情绪,祖传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随着这种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

:他一面往来于家乡与南京,涉足花柳风月之地,肆意挥霍;一面随意散发钱财给向他求助

的人。他被乡里视为“败家子”而“传为子弟戒”(吴敬梓《减字木兰花》词)。而且他几

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也遭到族人和亲友的歧视,感到在家乡很难居住下去,便在三十三岁时

把家搬到了他所喜爱的有着名山胜水的南京。到南京以后,家境虽已很困窘,但他仍过着

豪放倜傥的生活,与四方文酒之士交游,甚至在没落之中,仍变卖了家产,以葺先贤祠。同

时,他对仕途也失去了兴趣。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推荐他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考

试,他也称病不去。他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过活,有时竟到了“

囊无一钱守,腹作于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程晋芳《寄怀严东有》)的地

步。虽然他性格豪爽,但内心的辛酸还是难免的。当他的好友程晋芳也陷入困境时,他感慨

地说道:“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儒林外史》大约写于他三十六岁,最晚在他四十九岁时已经完成,是吴敬梓寄居南京秦淮

时所作。

作者将寅居芜湖的儒林街、老浮桥、城隍庙、吉祥寺一带的风光

景色、人物活动、生活气息写进本书之中,据传,书中范进、牛布衣、郭铁笔等人物原型系

出自当时芜湖陶镛、朱卉和诸葛祚;《儒林外史》其名,亦爱儒林街和芜湖县儒学所在地儒

林里的启示而定名(见《芜湖古今》)。该书原本50回(据程晋芳《文木先生传》),最初

刊本(卧闲草堂本)56回,清光绪十四年(1888)石印本60回,现今流行本55回。

《儒林外史》的内容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

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

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

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

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

,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儒林外史》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

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

格和进退之道。第二回进入正文开始,又首先集中力量写了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

沉浮的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着读书人的心灵。他们原来都

是在科举中挣扎了几十年尚未出头的老“童生”,平日受尽别人的轻蔑和凌辱。而一旦中了

举成为缙绅阶层的一员,“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房子、田产、金银

、奴仆,也自有人送上来。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如何为科举而癫狂的情

状,通过这两个人物显露得极其充分而又带着一种惨厉的气氛。

作为儒林群像的画谱,《儒林外史》的锋芒并不只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上。小说中所描写的士

林人物形形色色,除了周进、范进这一类型外,有张静斋、严贡生那样卑劣的乡绅,有王太

守、汤知县那样贪暴的官员 型跤窕阅茄环饨ǖ赖屡で巳诵缘那钚悴牛新矶壬?

样对八股文津津乐道而完全失去对于美的感受力的迂儒,有一大群像景兰江、赵雪斋之类面

目各异但都是奔走于官绅富豪之门的斗方名士,也有像娄三公子、娄四公子及杜慎卿那样

的贵公子,喜欢弄些“礼贤下士”或自命风雅的名堂,其实只是因为活得无聊。这些人

物并不能简单地一概归之为“反面角色”,但他们都从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读书

人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空虚的精神状况,从而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他们熙熙攘攘奔走

于尘世,然而他们的生命是无根蒂的。

书中还描写了一批为金钱和权势所颠倒的普通人士,他们满足于上层阶级的残汤剩水,精神

堕落沉沦。在《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严监生想趁他的病妻没有断气之际

,把一妾扶正,便使200两银子贿赂他的两个舅子,果然舅子们受到了银子之后主动替严监

生说话:“有我两人做主……”这一方面刻画了严监生这位以悭吝而著名的地主狡猾的面目

,另一方面也将两个贪婪无耻的秀才的面貌准确地勾捏出来。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讽刺小说的典范,作者成功地运

用讽刺艺术来表达主题,善于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选择典型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周进撞

号板、范进中举发疯等,都有着极强烈的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最真实地描绘了一代儒林

的真相,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形象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对哭贡院的周进,中举

发疯的范进,宣扬举业的马二先生,悭吝成性的严监生等,作者均未显出任何褒贬,做出任

何评价,但这些形象本身,无不产生了讽刺效果。《儒林外史》语言准确精练,富有形象

性,常能用三言两语使人物“穷形尽相”、“真伪毕露”。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结构也很有特色。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即指整个作品是由很多个可以独立的短篇连环而成。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

件,而是以一回或数回写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故事,自成一环;然后,这些人物退居次要地位

,新的人物又登场成为主要人物,于是,又构成新的一环。环环相扣,连成长篇。这种结构

形式,使作品兼具短篇与长篇的特点,既显示着传奇与话本的传统,又体现着作者的整体构

思的创新。

《儒林外史》问世以后,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尤其是其婉转、

诙谐的讽刺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鲁迅先生在《 泄∷凳仿浴分兴担骸捌湮挠制?

而能谐,婉而多讽,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

林外史》者。”晚清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都受到了该

书的极大影响,但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影响力都要略逊一筹。

同类推荐
  • 政治探谜

    政治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政治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晾,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讲述的是在现代世纪中寻找埃及木乃伊、名著中的历史人物之墓。随着中国地图的发展,是古代有识之士多年思考、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本书精选了我国文化经典里的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选警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是必须传承的文化精髓,让孩子熟读经典,与古圣先贤直接对话,能使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非常具有现实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包括生活是一面镜子、快乐的人生两辑经典故事。
热门推荐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小麦加油

    重生之小麦加油

    生命有太多的遗憾,我只想拥有闪光的一面.不要那么多,只要一些些.
  • 万化融道

    万化融道

    他,肩负着家族的荣耀;他,有着别人没有的心态和执着;他,时时仰望星空;他,想去看看世界的极限在哪里;他,创造了从没有的融体;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辉煌……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武灵天下

    武灵天下

    带着异世界的吞天武灵,废物少爷绝地逆袭,一跃成为震惊大陆的武学天才!强大的武技信手拈来,强横的敌人踩在脚下。神秘的家族,未知的领域,一切的精彩,尽在武灵天下!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我的人间都是你

    我的人间都是你

    “从刚才开始,转身刚想走人,却被良辰一把捉住,前几天的那一次是个意外,低头贴着她的耳边,嘴角露出一个邪气的笑,你就用这种不怀好意的眼神看着我,意有所指的说:“放心,不能随随便便的,难道你想和我重温...旧梦?”良辰一把将景好好扯入洗手间。我不是那些随随便便的女人!”景好好扯开被他攥着的手腕,【全文完】“我说过,我会认认真真的!”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水,冰凉凉的。偶有微风,将这一番静止之画打乱,却更添韵味。一丛紫竹悠悠然随风而舞,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潇潇淅沥竹声的风情。忽地,一颗小小的头颅从紫竹丛中探出,淡红色的眼睛贼溜溜的四处打探巡视,终于放心而出,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白狐。它甩了甩毛茸茸的尾巴,坚挺着身子在竹丛间穿来穿去,速度并不快。微乎其微声响从岩石那边传过来,白狐先是一顿,双耳警戒向后退,獠牙外露发出威吓的低鸣。岩石后伸出一只血手,死命的抓紧岩石上的突起,再也不动了。白狐歪着脑袋同那只血手对视了片刻,它开始悄悄的悄悄的向那血手靠近了几步,身形微躬,后腿放松,如果那血手对它会有不轨的行为,它随时会以最快的速度溜之大吉。一只大手从身后摸过来,以白狐的灵敏狡猾居然也被一抓即中。它正要挣扎,却闻到一股熟悉的药香,遂放松了戒备。